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976-深深太平洋-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暂行规定》,注资比例超过50%的子公司都必须归并到太平洋建设集团的财务报表中。”     
    2002年开始,严介和打包收购了包括上市公司*ST纵横(600862。SH)、江苏淮阴长城装饰门窗厂、江苏机械化施工总公司、宿迁玻璃厂、江苏双洋酒业集团、连云港王府葡萄酒业公司等27家40亿元的国有亏损企业。但这近30家公司并没有给严介和带来多少利润。     
    蔡汉东表示:“很少一级政府会把不亏损的企业卖给民营企业。收购亏损企业也是企业融资的普通渠道之一。太平洋建设集团的实际财务数字我也不太清楚。但我知道,太平洋的融资能力要比一般的企业强一点。”     
    另一位曾在太平洋集团从事行政工作的普通职员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严介和收购二三十家亏损的国有企业,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融资渠道。太平洋建设集团的部分下属分公司,已经半年没有发工资了。太平洋集团并没有多少现金,今年四五月份资金最紧张的时候,集团内部甚至传言,连水电费都要拖欠;高管个个回家凑几十万元,偿还银行的贷款。”     
    严介和改造*ST纵横也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变化。尽管*ST纵横恢复上市,但其主业盈利能力并没有明显改善,主要盈利来源在于太平洋建设置入的东辰公路工程公司,去年给上市公司带来2548。88万元净利润。     
    2003年底严介和收购的*ST纵横。在*ST纵横的财务报表中,2003年底时,其长短期债务总额为5。5亿元左右,到2005年中期,债务总额急升至8。36亿元,增加了近3亿元。


第一篇 大洋起舞太平洋建设净资产不到8亿(2)

    发票创业    
    严介和连续两年收购27家国有亏损企业的计划,最近终于暂停了。7月份,太平洋建设集团与景德镇方面曾签署《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协议》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改制合作协议》,太平洋建设集团获得景德镇新市区建设等基建项目,同时受托管理景德镇市属国企华意电器等6家国企共计80亿元“资产包”。     
    10月21日,由于华意电器总公司与太平洋建设集团在两个月内关于华意电器总公司改制的有关问题一直未达成协议,双方最终签订了《终止委托管理协议书》:终止双方于2005年7月7日签订的《托管协议书》。华意电器的一位高管曾表示,任何一家与华意电器合作的企业都必须注入足够的资金,否则只能是空谈。     
    记者调查发现,严介和不只在市政项目和重组国有企业的交易上很少使用现金,从他1995年开始至2002年开始大规模收购国有企业,他就很少用现金组建、参股企业。     
    1995年,代课教师出身的严介和通过拍卖将乡有资产“淮安市引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转变成民营企业。     
    当年年底,严介和以3800万元的机械设备发票、张万俊以199。3万元机械设备发票为出资凭证和7000元现金组建了江苏太平洋工程有限公司。在严介和的机械设备清单中,甚至包括两辆单价29。6万元的桑塔纳轿车。记者事后反复求证,1995年最贵的豪华版桑塔纳轿车市价不超过22万元。     
    江苏太平洋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于1996年。在严介和申请成立报告中,集团的核心层公司为江苏太平洋工程公司(注册资本4000万元,法人严介和);紧密层公司为江苏中山路桥工程公司(注册资本215万元,法人严介清)、江苏星海构件公司(注册资本128万元,法人沙正大)、江苏奥斯达轻钢结构公司(注册资本1215万元,法人沙浩仁);半紧密层公司为淮安市三堡水泥制品总厂(注册资本86万元,法人张万俊)、淮安市三堡水泥预制品厂(注册资本32。4万元,法人陈加图)、淮安箱纸板厂(注册资本35。67万元,法人张晓林)。     
    为了控制这些江苏太平洋集团有限公司内部的企业,严介和再次以机械设备等实物发票作为出资定价凭证,入股余下的六家企业,参股的比例分别为60%、53。13%、 79。2%、18。6%、22。34%、24。3%。     
    1996年,严介和完成了搭建集团公司之后,开始了第一轮的收购和组建公司,其中不乏成为太平洋集团核心产业的酒业、玻璃业。     
    1998年,成立江苏太平洋工程机械公司,注册资本421万元,江苏太平洋工程集团以15万元货币资金、406万元实物资产参股77。25%。     
    2002年,成立淮阴太平洋工程公司,注册资本2020万元,江苏太平洋工程以1550万元机器设备、12万元家具参股。     
    2002年,成立江苏太平洋玻璃公司,注册资本5092。23万元,江苏太平洋工程集团以1916万元实物资产、2480万元无形资产参股86。34%。     
    2002年,成立江苏太平洋酒业公司,注册资本5065万元,江苏太平洋工程集团以3830万元的实物资产参股75。62%。     
    2002年,成立江苏太平洋房地产开发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江苏太平洋集团、太平洋工程机械分别以1800万元的无形资产、200万元的实物资产参股组建。     
    2002年,成立江苏太平洋装饰设计工程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江苏太平洋工程集团以300万元的实物资产参股60%。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所有股权变更均由淮安国信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     
    在这期间,严介和对太平洋工程集团的控制力也不断加强。1999年;在江苏太平洋工程集团唯一的一次增资扩股中,严介和通过历年未分配利润转增4000万元的股份,占注册资本74。29%;2002年,股东之一的张芸芹又将1200万元的股份全部转让给严介和。有了这9000万元的股份;严介和从而完成了对太平洋集团的绝对控股。    
    (原载《第一财经日报》)       
    这篇文章给严介和与太平洋建设带来了硬伤。    
    蜂涌的记者们并没有退下潮去。你严介和愿答,我们愿问;你严介和不答,我们也还要问。    
    当然,严介和也从没有不答的时候。《南方周末》两位记者带着问题,在太平洋相关成员企业和严介和的老家走访了一个多星期,回到南京,将几十道难题摊到严介和面前,与严对话到凌晨3点。11月11日,《南方周末》连续抛出了四篇相关文章。    
    媒体链接   “我受到了很大伤害”———专访严介和    
    11月6日深夜,严介和与本报记者第二次对话。    
    十天前,同样是在太平洋集团总部,彼时严介和刚刚登上胡润百富榜,成为中国第二富豪。他畅谈为政府分忧,为社会谋利,并自信地说,对任何质疑无所畏惧,欢迎捅出太平洋的漏洞。    
    但现在,严介和却不得不在骤然升级的质疑声中步入审慎和低调。虽然他依然坚信“不会对太平洋造成致命性打击”,却又无奈地承认“对我们的伤害很大”。    
    “事态失控”源自某媒体数日前披露的2004年太平洋集团公司年检报告,该报告显示,2004年太平洋集团净资产不足8亿——这与胡润百富榜公示的125亿相去甚远。更具杀伤力的细节是,太平洋集团总部大楼竟是以每年100万的租金租借而来。    
    报告披露之时,本报记者也正奔走于严介和的发迹之地——宿迁、南京之间。在一周的调查之后,本报记者再次约见漩涡中的严介和。


第一篇 大洋起舞太平洋建设净资产不到8亿(3)

    “楼主张万俊是我的职工”    
    记者:有媒体报道说,五台山1号的总部大楼原是租借而来,年租金100万,是不是这样?    
    严介和:因为这个报道,现在太平洋处处被人以为是“皮包公司”了,这造成了很大的伤害。那篇报道,最不能接受的也就在这里,其他的话都有弹性。    
    真实的情况是这楼就是我们的,是我们付钱的,是在中国人民银行按揭贷款的。这个楼主张万俊何许人也?就是我太平洋的职工,原东辰公司(太平洋下属企业)的总经理,现在星海(太平洋下属企业)的副董事长,是个打工仔,太平洋注册时的假股东。他买就是我们太平洋买,产权都是我们太平洋系的。    
    记者: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签这么一个租赁协议?    
    严介和:这个楼烂尾七八年了,我们后来接手买的,花了1。92亿。买的时候原本计划,太平洋集团买一半,我严介和个人买一半,后来考虑到以个人买房税收要比以公司买便宜一半,就临时用了张万俊的名字买了1到4层的裙楼。这是出于阳光下合理避税考虑,没有必要以太平洋集团的名义来买。但是钱全是从太平洋的账上出的,可以到银行查询。(严此时打电话给当时的经办人太平洋集团工会主席宋晓桦,宋在电话里说,以公司名义不好买,就以个人名义买的,这是技术操作,可以咨询银行和房产局。)    
    注册公司所在地就是这里,但房子又不是太平洋的名字,是张万俊的名字,那内部必须得做个出租协议,有形式而无实际内容的协议。张万俊的工资现在大概是20万,他买得起这栋楼吗?    
    (注:本报记者就此合理避税一说咨询了一位房地产业人士,得到的解释是:如果是一手房买卖,单位或个人不存在差异,如果是二手楼买卖,会有差异,主要是两处:一是一笔成交总额5‰的工商税费,个人免交,而公司则需要交,如果以2。92亿计,差距在100余万。另一处是近年新增的土地增值税。通常的做法是请评估公司先评估土地价格,再以一定比率上缴。这一块,若以个人名义申请评估公司做价值评估,房产部分审核相对较松,可以适当做低土地评估价值,而以单位申请土地评估,则审核较严,难以做低。    
    “合理利用一切政策,不用白不用”    
    记者:像张万俊这样的有名而无实的设置,是不是在太平洋的产业谱系里很普遍?    
    严介和:许多,像什么中山路桥的法定代表人严介清,星海构件的沙正大,奥斯达轻钢结构的法人沙浩仁等都是假股东,只是个名字而已。因为当时工商注册规定成立有限公司必须两个股东,一个法人股,一个自然人股,我只能这样造啊。这些企业其实100%都是太平洋的。这些假股东自己都不知道,除了个名字,其他签名文件都是我的。    
    记者:你不担心这些手下以注册法定代表人的资格,趁机谋取公司所有权吗?    
    严介和:他们要是反水,最多告我侵犯他们的名誉权,公司的控制权还在我们手里,他们没签过任何文件。    
    记者:那是不是意味着公司出了问题,他们要替你承担责任?    
    严介和:他法律上不承担责任,因为他不知情,也没签字,这叫事实法律。    
    记者:有人评价你,是永远在水杯的边缘行走,游走在法律和政策边缘的人,却永远湿不了鞋。    
    严介和:我不敢接受。但合理利用一切政策,不用白不用。    
    记者:公司年检报告上的数字是怎么回事?    
    严介和:这个表是太平洋江苏省内的几家分公司的合并数字。我记得有南通分公司、淮安分公司、连云港分公司、扬州分公司,这些是太平洋的嫡系部队,不是太平洋的联盟军。他们都不是独立法人企业。而对于独立法人企业,我们一般都不合并财务,在地方注册,也在属地纳税。    
    (注:记者要求提供属地纳税的证据,严称,这些纳税发票都不在太平洋本部,并答应可以传证据来。严提供了两份资产负债表及相关利润材料:一份正是此前被披露的来自工商系统的材料,编制时间为2004年12月31日,数据显示资产总计10亿多元,流动货币资金为6000多万元等,严称这些数字来源于江苏省内四家分公司的合并数字,而非集团全部。作为证明,他出具了由其公司财务调出来的另一份合并资产负债表,称是6家工程企业和2家工业企业的合并报表,亦编制于2004年12月31日,数据显示资产总计24亿多元。流动货币资金为2。3亿多元,因无法获悉具体参与合并的公司名称,本报未能一一核实。)    
    记者: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属地纳税?    
    严介和:说白了,我们的税收不是交在一个笼子里,并不都在江苏交,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和政府打交道,每级政府都希望税收就地缴纳,这样对他们的地方经济有好处。这是中国国情和基建行业必须依赖政府支持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不相信的话,可以随时来查我们子公司的工商登记和税务登记。这些假不了,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