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法律的理念 [英]丹尼斯·罗伊德[网罗论坛]寒寒-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乐于使用的称呼“人类要件”(   human              condition)所持的看法,
以及人类必须实践的目标而受影响。当我们声称法律是或不
是人类所必需时,我们显然不只是陈述一桩单纯物理上的事
实而已,譬如人类没有饮食就不能生存—一而是在从事一项
评价。我们实际上所说的是:由于人类的本性如此这般,因而
他只能在“有”或“没有”法律的情况下具备真正的“人类
要件”。这个陈述,本身隐含着对人类目标,何者益于人类,
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需条件等种种假设。
      因为人类长久以来强烈地为这类问题所困扰,无怪乎各
个时代、各个社会的思想。家都被卷入有关人类天性中的伦理
品质或潜在趋向等永无休止的争论中。而这些争论,确实被

                                                             … 6 … 制作:寒寒

… 页面 10…

法律的理念  '英'丹尼斯*罗伊德

今天的许多人当做不仅永无休止而且毫无意义,不过真相是
否如此?我们所采的立场,将构成一项大前提,引导我们研究
法律是否、或在何种程度之内为人所必需,并因这个缘故,
使它的重要性不容抹煞。将人类视为罪恶化身或是充其量善
恶交错不断冲突个体的人,发现罪恶不断地压倒良知。显然,
人类本性中根植有黑暗与危险的力量,需要严厉节制,否则
就会导致社会秩序的全盘毁坏,那时人类的处境不会比禽兽
更好。就此而言,法律是必须加诸恶性的一种限制,以避免
没有政府、没有法律的可怕景况。在另一方面,也有人把人
类的本性看成天生良善而从外在环境中为目前人类的罪恶寻
求根源,他们由人类的社会环境里找出若干基本缺陷,当作
使人致恶的祸根。而这不良环境最显著的特征当然是掌握统
治大权的政府以及供他们发挥政治力量的法律制度,那么法
律被看作人类苦难的根源而成众人非难的焦点,实在不足为
怪。
      在社会改革的时代,譬如过去一百多年来的西方,这类
责难似乎应将矛头指向对既存法律的修订,而非使它完全根
除,但在另一方面,必须记住的是,许多社会中合法政体带
来的罪恶,对有宗教信仰或哲学情操的人来说,是无可避免
的,用新的政权取代一个依法施行强制力的政府,只会相对
地引起一连串苦难与压迫。因此惟一的办法是彻彻底底地谴
责那些法律上的约束。
法律与罪恶的力量
      把法律看作节制人类罪恶情绪的工具以维持社会和谐的
人,采用了两个极端不同的出发点,一方面,有人主张人性
本恶,不靠刑法约束,任何社会进步都无法达成。另一方面,
有人认为自然创造人类,起初秉性善良,只因罪恶、腐败或
其他内在的弱点,譬如贪婪,使人类真正原始的本性受到歪
曲,以致需要靠法律严厉的惩罚加以控制。赞同这种对人类

                                                             … 7 … 制作:寒寒

… 页面 11…

法律的理念  '英'丹尼斯*罗伊德

失败作乐观评估的人,喜欢回顾泰初生民混沌无知的黄金年
代,人类不需任何外在的法律制度或压力来限制他们的动机,
就能生活在单纯、愉快与秩序之中,因为这些动机无不以促
进人类共同的福社为目的,毫不自私。这种纯朴原始的景象
被塞尼卡到卢梭以来,甚至于今天的许多作家所称颂,它和
我们对人类遥远过去的美丽憧憬,经常成为归真返璞运动的
鹊的,回到人类未经败坏的原始本性,替未来更美满的社会
开启远景,在那里,法律的强制管束,将由未经污损的自然
动机所取代。
      关于这两种对人类本质与天性的看法都可以广泛地援引
例证。但其中只有少数必须一提,举一个例子,在公元前 3
世纪的中国,我们发现,有一个所谓“法家”的重要学派,
他们认为人性最初是邪恶的,而人所以经常能循规蹈矩,是
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礼教和刑罚。“严刑峻法,较任
何圣哲宝训,更能一匡天下”是他们治国的准则之一 01 。大
约在同一时候,印度《圣典》(Shastra)的作者,断言人类生来
便感情用事而且贪多好求,倘若任由他们态意行动,世界会
成为魔鬼的工场,“鱼类的逻辑”(logic   of   the   fish)—大吃小,
必将猖撅于世 02 。可以与此印证的看法,不难在现代西欧许
多正在发迹的学者中找到。因此有认为人类最初的社会充满
了暴力、压迫,并且混乱无章的布丹(译注:1530…1596 年,法
国法学家,毕生致力于信仰自由,认为君主独裁是最好的政
治制度)。而在霍布斯(译注:1588…1679 年,英国哲学家)笔下,
将初民生活写成永不休止的斗争,形容个人的存在为“残忍、
龌龊而短暂”,已成经典之作。休谟(译注:1711…1776 年,苏格
兰哲学及历史学家)也是一样,他认为没有法律、政府与制裁,
人类社会无法存在,因此在这一方面,法律是人类自然的必
需品。马基雅弗利上君王的著名净言中,劝告他们,当发现
自己的誓言与自己的利益抵触的时候,不必信守承诺,理由

                                                             … 8 … 制作:寒寒

… 页面 12…

法律的理念  '英'丹尼斯*罗伊德

是人类“天生邪恶,不可能对你们效忠,因此基于同一道理,
你们必不可向他们守信”03 。
      泰初是黄金时代的假设,也曾以不同的形式在西方意识
形态的历史中扮演过极重要的角色。在古老的旧籍里,关于
这种假设最著名的两段说明,出于奥维德与塞尼卡的作品。
奥维德在他《变形记》(Metamorphoses)一书的第一册中,用
下列颂词提到它:
            泰初黄金时代,当人始生之际,
            除了清明理性,不知尚有规则,
            只要尽性率真,美善当必踵随,
            不为处罚所迫,不为恐慑所忧,
            他的言语单纯,他的灵魂诚挚,
            毋庸成文法典,无人会遭压迫,
            法律罗于胸臆,
            法官门可罗雀,
            法院毋庸设立,讼因曾未听闻,
            但是一切平安,因有良心守护04。
      作为一位哲学家,塞尼卡的说明更为详细:
            远古时期,人类聚落群居,生活宁静而快乐,一切东西
      都由大家共享,没有任何私人财货。我们可以推断,当时没
      有奴隶,也没有实施压力的政府。那里的秩序是人类不偏不
      倚地追随自然,而能缔造出的最好一种,并由大智大德的人
      担任领袖。为他们的利益引导、教化他们。领袖的统御,因
      为春智公正,所以被他们心悦诚服地遵守……随着岁月推移,
      原始的率真逐渐消逝,人类变得贪婪无厌,对共享世间物资
      觉得不满,企图将它们攫为己有。贪婪葬送了最初快乐的社
      会……智者的王权向暴政拱手让步,于是人类不得不制定法
      律以约束他们的统治者05。
      虽然塞尼卡认为,这种原始的率真与其说成善行美德,
不如看做蒙昧无知,但他将日后社会上的罪恶,以及实施法
治的必要归咎于人类最初天真的本性遭到腐化,而腐化的形
成则特别是由于人欲高涨的缘故。将邪恶与腐化当作制裁制

                                                             … 9 … 制作:寒寒

… 页面 13…

法律的理念  '英'丹尼斯*罗伊德

度发韧之基的观念,因为被用来解释人类的沦落,许多世纪
以来,已经成为西方思想的主要特色。圣经中对于天国的描
绘正如塞尼卡笔下淳朴的初民社会,而世界对于人为立法及
其他相类制度—如具有制裁力的政府,私有财产和奴隶等—
的需要,都以人类沦落后产生的罪恶性质为开端。人类既已
沦落,为了缓和罪性带来的恶果,法律就变成必需之物。甚
至“家庭”也被看成沦落的一种产物,因为它代表男权为主
的强制统治,违背了原始天堂中的自由与平等。奴隶当然也
是沦落后无可避免的一种现象,因为人在未被腐化的时候,
固然自由平等,可是犯罪的结果,却使他成为被奴役的适当
对象,所以在腐败的时代,奴隶曾是一种合法的制度。
      这类关于法律与政府的理论,在奥古斯丁的著述中获得
权威性的重申。国家的法律与制裁本身并不坏,它只是天意
的部分,用来节制人类因犯罪而生的恶行;因此所有既存的法
律制度和国家的权柄都完全合法,并可以正当地运用强制手
段将它们付诸实施。奥古斯丁所见到的人类未来的希望,并
不是用社会改革的方法在世间缔造一个更为公正的政治体
系,而是成为上帝拣选的邦国;一个不可思议的社会,在上帝
认为合适的时刻,终将取代时下被人类邪恶本质支配的政权。
      奥古斯丁所称的法律是克制人类邪恶本质必需品的说
法,风行了许多世纪。他写这些理论的时候,正值罗马帝国
的庞大体系濒临分崩离析的边缘,依赖人为治理恢复一个有
秩序—姑且不谈公平—社会的前景似乎极为渺茫。但是慢慢
地生活趋于安定,社会发展和经济演进因而有了施展的空间。
此外,在 13 世纪,许多古籍里面有关人类社会条件比较科学、
比较冷静的思想,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传遍了整个西欧,
改弦更张的时机已经成熟。人类的本性或许已遭腐化,并且
邪恶不堪,但他仍然拥有可以发扬光大的自然美德。阿奎那
根据亚里士多德所主张的“国家的自然发展起源于人类的社

                                                            … 10 … 制作:寒寒

… 页面 14…

法律的理念  '英'丹尼斯*罗伊德

会动机”,认为国家不是“必要的罪恶”,而是发展人类福社
的自然基础。阿奎那如同中古时代天主教会正统信仰的一根
巨柱,力图使他的立场与当时既存的神学调和,但是他也为
 日后世俗的法律观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这种看法认为法律至
少是一种隐含益处的力量,不只是节制人类邪恶的冲动,同
时也使人登上通往和谐与幸福的坦途。在这一方面法律不应
被视为完全消极的力量,只用来限制罪恶,而是一个积极的
工具,用以实现人类的“善良动机”或“社会动机”指引他
戮力以赴的目标。
人是天生善良的吗?无政府主义的观点
      我们已经看到把法律当作“自然的必需品,经由惟一可
能的途径,以约束人类邪恶本能”的看法,如何向新的观念
—法律是指引人类本质中的社会层面,使它趋于合理的工具
—让步。可是不论什么时代,总有一些思想家完全拒斥这类
关于法律与秩序所以具备强制力的解释。就他们而言,人类
的天性基本上依然善良,倒是这个社会环境,尤其是上焉者
强力推行的法律统治,应该为人类现状中的罪恶负责06 。
      对原始社会的渴慕,对太古黄金时代的依恋,从古至今,
一直点染着大多数可视为无政府主义者的思想。举例来说,
柏拉图对原始主义的强烈倾向,可由他倡言“早期的人类较
我们善良,同时也更接近上帝”
                                       07 而得到证明。不过这类说法,
容易演变成较为复杂的观念,它着重未来人类创造理想公正
社会的潜力,甚于注重神秘的过去。而且,那个社会并非具
有经过理想设计的合法政权,相反地,它是一个没有任何法
律规范的地方,合理的秩序,将因各组成分子的良知与社会
动机而产生。
      一个“无法之国”的理想情况,柏拉图的《理想国》(Re
public)一书可作代表。它靠一系列根据智慧与知识挑选出来
的“哲王”(philosopher…kings)将人类理性的潜能发挥到最大

                                                            … 11 … 制作:寒寒

… 页面 15…

法律的理念  '英'丹尼斯*罗伊德

的极限,从而产生内部的和谐。柏拉图把他对这一理想的信
心寄托于教育制度,认为它不仅能造就适当的统治者,同时
也能训练民众循规蹈矩。现代的经验,无疑证实了柏拉图所
说:教育可以使百姓服从,但在“教育制度能够提供通往智慧
的途径”,或“有一种永不失误的方法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