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富贵-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种是毒气瘴,一些无人区(*)物事多,这些地区又易生长毒蛇、蝎、蜈蚣以及其他毒物,一些有毒的菌类,若遇到天气湿闷之时,随着水汽蒸腾上来,而这些腐气与毒气比空气重,积淤在地面,人吸之中毒。不是避开就会平安无事的,风大也没事,迅速吹散摊薄,不会危害百姓。就怕风小,缓慢地将瘴气移动,而毒气又不散,所过之处对人类都有危害。包括什么桃花瘴,桃花落下,腐烂,与其他一些物质起反应,同样有危害。或者突发的瘴气,比如浓雾加上一些偶然事件,导致地表内有毒物质随着水汽蒸腾,同样会危害人类。

    第二种是虫菌瘴,南方人图凉快,多喜赤脚,一不小心扎破了皮肤,而一些潮湿的地面上有许多有毒的细菌或微小的寄生虫,吸附到人身上,然后发病,于是越传越妖异,一块新的小杀场产生。

    第三种是蚊蠓瘴,因为人烟稀少,而蚊子又喜将小卵产生那些腐积物上,这些蚊子带着许多病菌,吸人鲜血时同样将病菌传给人类。特别越是人多,越容易招来蚊子,只要一人得了疟疾,直接传给其他人的可能姓小,可他活着,蚊子就会不停地叮咬,再叮咬健康人也将疟疾传给了其他人。这也是军队容易传播疟疾的原因。有人得了疟疾不仅要隔离,还要注意避蚊,越是得疟疾越不能让蚊子咬。最可怕的这种病潜伏期会长达半年之久,看上去是好好人,实际他已经成为传染源。传说中瘴疠到秋天最厉害,正是因为蚊子到秋天吸食量大的缘故。

    有措施,第三种就是驱蚊,越是军队,越要驱蚊避蚊。

    第二种就是不能赤脚,更不能喝生水,平时注意卫生,多洗澡,虱子同样也是传染源。但洗澡最好烧开水洗,若真想到河里洗澡,必须派人打听一下。

    传得最邪乎的就是第一种,但治理它反而更简单。

    为了说服,宋九选择了一个河谷里的小法场,请衙役勒迫附近两个村寨两百多个熟徭寨民,因为是春瘴,这时能进入,先挖了一条小河,不是太宽,仅十几米宽,大半人深,将掘出的泥土放在两边做河堤。用意是将上游的水引走,而不是在春天到来时到处弥漫,使整个河谷潮湿泥泞。

    再抱来干柴枯草,放在河谷中焚烧,烧死了无数只蜈蚣、蝎子与一些毒蛇,以及其他动物,再仔细焚烧腐积物。然后翻耕暴晒。面积不算太大,前后折腾了近十天,工程结束。

    宋九指着寨民说道:“从此以后这里不但不是法场,还是一块很不错的沃土,以此小河为界,你们一寨各种一边。”

    不但驱除瘴疠,连以后的耕地地界都分好了,可是寨民忽信忽疑。

    但在信中宋九很老实地说这种焚烧翻耕暴晒办法,对于一些地形很复的地区,以及一些面积很广大的地区也未必管用。宋九做的用意,就是将瘴疠原因解释出来,而是不将它妖怪化。

    而且会头痛。

    特别是疟疾,古今往来让它催毁的军队太多太多,包括以后郭逵南征交趾。

    但也不能妖怪化,不是所有蚊子都会传播疟疾,能传播的仅是一部分蚊子。若适度预防,例如军队驻扎在高处,在篝火里焚燃一些艾蒿,兵士不能图凉快,必须睡在蚊帐里,巡逻的兵士尽量减少裸露的皮肤,若有兵士得了疟疾注意隔离。那么疟疾对军队的危害就会下降七成以上。

    不过有一个严重的问题,例如一些法场根本就不是法场,因为传得邪,它就成了法场。这个蚊子也是,在南方那个人一年没有不被蚊子咬过,就连潘美来到南方后,说不定都让蚊子叮了一千口。若蚊子一咬,我就得了疟疾,那军队也不用打仗了,早点回家吧。必须要将真相揭开,如何揭才不会使军队产生恐慌,并且让百姓与将士都了解瘴疠真相,而不是被传言误导,这个交给三个大佬想办法了。

    接着宋九飞快折回衡州南部,元旦节到来,也未回潭州,而是登上衡山,爬了两天山,看了看寺观山水。这是宋九漫长巡察过程里唯一休息的两天。接着飞快地奔向辰州,直接找到秦再雄。

    实际接到这个消息,三人都吓了一大跳,别以为秦再雄是蛮人,此人十分聪明,而且颇有胆略。省怕宋九年龄小,不知轻重,嘴中跑火车,带来不好的后果。

    但传回来的消息让三人啼笑皆非。

    宋九见到秦再雄,两人喝酒聊天,不知道宋九是怎么忽悠的,秦再雄酒喝得正酣时,提出要与宋九结拜兄弟。

第八十七章 巡察(下)

    结拜仪式十分隆重,杀猪宰羊祭天,附近大大小小的酋长们一起到来,结拜兄弟之后,载歌载舞,宋九酒喝得有些高,亲自下场,与蛮人一起跳舞,还与一个蛮女对起歌。

    这让一群蛮子们开心万分,一起站起来向宋九敬酒,一会将宋九灌倒。秦再雄开心地让人将宋九扶进他的帐蓬睡觉,还找来两个蛮女陪寝,那一晚宋九喝得烂醉如泥,肯定没有发生什么事。第二天起来,看到两个女子睡在自己身边,宋九象见了鬼似的爬起来捂着下身就逃。

    接着又发生一件事,秦再雄替宋九大吹特吹,特别吹他的算术本领,南北江蛮有许多部族,他们的户口不在朝廷掌管范畴之内。但有一些会算账的高手,半几个人不服,要与宋九比拼算术。

    一天下来,这十几个人也象见了鬼似的,面如土色。

    然后宋九留在辰州,开始授学。

    三个大佬说授学有多难多难,宋九却很好,直接在辰州蛮子核心开始授学讲课。第一批学生不是少年郎,而是那些与宋九比拼的算术高手,个个手拿着粉笔,恭恭敬敬地听讲。

    这一呆就是二十天。

    上午授学,下午由秦再雄或秦再雄的手下陪宋九到处察看,甚至有一天骑马跑到南江,第二天上午才折回,晚上与秦再雄吃酒。

    十几天之后,秦再雄忽然派人通知王祜,我会在辰州城外紫竹峰下建设一座书院,资金由我来出,但请王知州派几个士子过来做先生。王祜与丁德裕、潘美听后大眼瞪小眼。随后立即答应,房子人家盖,薪酬人家出,那当然答应了,然后选派人手,不一定要学问有多好,但务必不能对蛮人过于岐视。潭州这边在选先生,宋九也离开辰州。临行前丢下一本算术讲义,其实宋九临来前带了这几个月算术、格物、会计所有的讲义,是让学子誊抄的,一共抄了两本。准备将它们留在湖南,不过几个大佬说了这样那样的困难,宋九也就未说了。

    现在正好,只丢下一本讲义,算术的。

    其他人也许不知道其中的概念,但那十几个算术高手将它捧在手中,当成了《圣经》。

    看他们表情,就知道此书不简单了,各个蛮酋再次悦服。甚至在心中想,难道大宋京城里的官员都是如此平易近人?若是这样,投靠宋朝也不错。这样想

    秦再雄相送,送了很远。临分别时还做了约定,宋九下次有机会来南方一定到辰州做客,秦再雄若进京城,一定去看望宋九,两人依依惜别。据传宋九骑马北上,秦再雄依然站在哪里看了半天,直到宋九消失在地平线上,秦再雄才茫然若失回辰州。

    宋九北上,踏向夔峡蛮边缘,未敢往里深入,深处的蛮部还不属于朝廷管辖,进去是找死的,顺着边缘地区看了看。再绕道江陵、鄂州、岳州、踏入潭州北部。

    这一行宋九几乎就在民间转来转去,也拜访了各县知县,只是了解一下,随后就离开。以致丁德裕说了一句:“这小子真惫懒?”

    二月下旬,宋九才晒得一脸黑黑的,返回潭州。

    潘美见面就说道:“宋九,做得不错,有胆有识,不愧是宋德的儿子。”

    凭他成了秦再雄的拜把子兄弟,皇上让他这一行,值得了。

    宋九一脸困顿,说道:“王知州,丁将军,潘将军,这里是我一行的记录,请几个绝对可靠的小吏誊抄,我要将原档带到京城。你们看一看,我先下去休息一会。”

    然后拿来一叠子厚纸,也就是曰记,一天一张,长则三千多字,短则几百字,将这一天看到的记录,后面写上自己的想法。到了潭州北部,又重新将这些想法做了整理,录在每篇曰记的后面。

    一共七十几篇,近十八万字,以及五十几张草图。

    三人将曰记拿来翻看。

    记录的也许皇上看了管用,他们不大管用,九成以上不用宋九写他们也清楚。重要的就是宋九那些想法,三人先是抱着好玩态度翻阅,随后三人态度都渐渐凝重。

    有的想法还是不大可取,毕竟宋九拥有的资源有限,很多事的内幕他不知道,种种复杂的利害关系他不知道。有的想法天真不可避免。

    还有的想法也十分幼稚,尽管再折到潭州后他做了修改。

    但有的想法他们三人中的不管谁,都不得不慎重起来。

    宋九倒头大睡。

    三人却掌灯看着这些曰记,一直看到近二更时分,潘美终于忍不住,对门外的侍卫喊道:“去将宋九喊来。”

    宋九才叫冤,这一路所行丁德裕赞叹,但确实是很辛苦。宋九心情有喜有忧,若不看百姓,看风景是还不错,夏天到来这里会讨厌,蚊虫多,天气热,因为开发的地方不多,所以格外热,并且湿闷,这时候来很不错,天气也不象北方那么冷,一件裘衣披在身上,不管到什么地方都不会太冷了,除非爬到高山顶上。因为人类没有破坏,到处都是原生态的山水,可惜没有照相机,不然随便拍一张,就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然而看人就看不下去,太苦了,甚至穷的地方连衣服都没得穿。

    这让宋九没有太多的好心情,到处看,晚上凝思,开始记曰记,将当时的各种灵感记录下来。快返回潭州时,又做了反思修正。这就是企业的第一步,市场调查。

    体力消耗,脑力消耗,都是大牛,自己只好以勤补拙。实际也苦逼的,自己也就是一个八品小散官,想过一个太平的好曰子,怎么这一年下来,自己越来越辛苦?

    就是这样看,还不能称为仔细,但时间不能再拖,而且天气越来越暖和,他也不呆在湖南。于是结束,将这本曰记交给几位大佬们。能不能采纳,相信这几位大佬心中有数。

    特别是王祜,他不知道这个三槐王公,但来到湖南,能判断出此人是一个良吏,不是昏官。由他们来判断,再让他们录刻一个副本,自己任务结束了。

    相信能向赵匡胤做交待。

    但这一行很苦,倒下就睡着了,睡得正香时,让潘美派人将他叫醒。来到房内,揉了揉睡眼惺忪的眼睛,问:“叔叔,喊小侄有何事?”

    丁德裕又笑,这个叔叔可不是白喊的,那有很多意思。

    潘美顾不上生气,说:“你好野的心!”

    王丁二人点头。

    能值此评价。

    “潘将军,”宋九又改了称呼,说正事嘛,不能乱喊叔叔,丁王二人又是笑,潘美无辄,就当未听到,宋九继续说:“我在里面记录了一句话,老子曰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商贾行商,欲获利必付本,付本未必获利,然不付本必不会获利。治蛮也是如此,想要他们归化,必付出真心,是真心,将他们看成自己的人,尊重,平等,包括种种手段政策,必须有这四个字为前提。付出了也未必成功,但不付出这个真心,永远不会成功。”

    至少宋九是成功了,秦再雄成了他结拜大哥。

    “治理地方也是如此,我朝若不想经营这里,大肆掳掠杀戳,想要经营这里,就不能有任何杀戳掳掠行为。因为未来他们同样是我朝子民,那怕是蛮人。民以后是大宋的民,地也是大宋的地。陛下雄心壮志,国家也分裂许久,百姓太苦,比如湖南六十六县,居然只有九万来户。唐朝时有多少户?”

    这一条不得不承认。

    湖南人口剧减正是战争打得多,几次政权更替,加上李璟西上,宋朝征湖南,手段又不大好,导致人口猛烈减少。相对而言,吴越和平一点,那么人口也可观。江西未受什么战争牵连,人口同样可观。后蜀未受到多少战争破坏,宋朝得蜀,得户五十多万,并用还在大肆屠杀之下得到的,而整个宋朝之前才一百二十几万户。

    户数少人口也少,有人说宋代一户相当于五点七人,宋九不知从何而来,就是现在派人普查,都统计不出来。但是在和平年代,在古代一户人口会很多,往往一户十几口都会有,然而这时不行,一户不过四五人。也就是湖南六十六县,包括汉户与熟徭,仅四十万左右百姓。

    宋九又说:“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