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富贵-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带来一系列的变化。

    例如耶律休哥,他冒死冲向赵匡义,前世中箭,因为重伤不能骑,于是轻车追至涿州,让左右指挥。但在这一世战斗中,因为弓箭更锋利,直接导致他昏迷,所以这一世宋军死亡率也在下降。

    例如前世赵匡义逃到金台屯,诸将逃回涿州,内供奉官阎承翰奏归师大溃,于是让崔翰前往抚之,众遂定。但在这一世,不由赵匡义派崔翰招抚,在涿州已定。

    这是宋九带来好的变化,但宋九就担心带来不好的变化。

    他在完善着心中的想法,天就渐渐黑了下来。

    吃过饭,宋九仍来到城头上。

    这一天天气很好,夜晚星空璀璨,在没有雾霭的夜晚,天空里的星辰如梦似幻,他盯着东北方向,从涿州离辽国中京不远了,若是在前世,开车仅几个小时,但现在如隔天涯。

    夜已深,到了北方蚊虫很少了,夜风凉爽,宋九就抱着头,靠在城墙上半睡半醒,但没有一个人敢来打搅,皆知道这个宰相对人命格外重视,太原新城建好后,还有一些顽固的百姓不愿意走,兵士急恼,准备放火烧,宋九生生将兵士拦住,然后派大军强行将百姓一个个捆起来,再派兵士挨家挨户搜索,发现没有一人后,才让大军毁城。

    这一战诸将明知不可为,可没有一个人敢提议,以至宋九反对无效,但现在死了那么多兵士,想来这个宰相心情不大好。

    不知过了多久,远处一队人马闪了出来。

    宋九急忙站了起来。

    从那一火把中走出一人,大声叫道:“陛下驾到。”

    宋九一道道命令下达,包括寻找赵匡义,但南方是次要的,主要是怕在北方出事。

    可是动作很大,还未等斥候找到赵匡义,赵匡义便听闻了,包括涿州城中发生的一些事情。赵匡义担心不已,这些贼小子切莫真将自己侄子立成了皇帝,那个后果不可收拾。于是不顾劳累,以及身上的箭伤,坐着牛车,急奔涿州城。

    城中将士闻听欢呼一片。

    虽然皇上可耻逃跑了,但活着就好,不然连皇给对方做掉了,那还有何信心与契丹作战。

    诸位大佬慌忙地迎出城。

    赵匡义进城,忽然看着宋九,低声道:“宋卿,你很好。”

    足够了。

    他信任宋九,仅凭宋九在涿州安定人心,就足以得到了回报。

    “不敢。”

    赵匡义召集将士,问其损失与伤亡。

    然后点头,伤亡情况比宋九想像的好,也比赵匡义想像的好。

    让大家散去,却将宋九与杨业留下。

    赵匡义看着杨业,忽然道:“杨卿,你居然敢撒谎。”

    杨业战战兢兢。

    宋九说道:“是臣有犹豫之心,故授使杨业不透露真相。”

    赵匡义叹了一口气:“宋九,你将朕看成了什么人?”

    “臣有罪。”

    “不是你有罪,是朕有罪啊。”赵匡义后悔地说道。在京城未发大军时,宋九就说过,契丹不可小视,得到太原后,切莫再贪婪幽州,图幽州可以,但要有耐心。后来到了镇州,宋九又进劝,可是自己不听。当时潘美使眼色,赵匡义也看到了,于公一文一武,于私毕竟是翁婿,就当未看见。

    然而扳荡识忠臣,涿州城中才知道谁忠谁不忠。

    “你说说城中发生了什么?”

    “陛下,当时军中传言四起,三军无首,六军仓皇,有些人是说了一些不好的提议,可他们也是想着大局,不然若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几十万兵马亡灭,契丹铁骑滚滚南下,我朝危矣。请陛下勿要追究。”

    “朕不怪谁,朕再问你,难道你算好了朕一定会败?”宋九替石守信他们开罪,赵匡义仅是问一句,显然也不想深入这个话题。

    “非也,臣在后方虽担心,也不敢说胜还是败,但两军交战,若是两国实力相当的话,互有胜败才是正常的事。如晋梁之争,两国互有胜负,争斗了几十年,耗尽两代人的心血,李克用父子才笑到最后,成为中原正统。所以臣与杨业商议时,私下推算,胜会从何处胜,败会从何处败。往好的方面想一想,臣在后方应当怎么做,好使陛下锦上添花,往坏的方面想,如何补救,好使损失减少。因此派杨业游离于战场边缘,以防万一。”

    赵匡义又叹息一声。

    宋九又说道:“陛下,臣派探子进幽州城打探,听到一件事,耶律休哥中箭昏迷,因此臣有一个想法,声东击西。”

    “你是说契丹兵力集中于幽州,我朝可以用兵于云中。”

    “陛下,不是啊,本来三军劳累,再行军于河东,用兵于云中,即便契丹云中空虚,也未必能取得胜利。而且若臣所料不错的话,契丹人也要脸面,这一战虽让他们保住了幽州,可同样有损失,耶律休哥急行而来,后面应当还有更多的援兵,接下来他们就会对我朝展开报复,这包括河北,也包括河东。因此真正空虚的地方是在契丹的后方。所以臣的想法是”

    “那怎么可以?”

    “除臣外,敢去的人不起作用,起作用的人要么不敢去,要么不屑去,机会眨眼即逝,虽说想收回幽州不能再争一朝一夕之功了,但陛下难道用一辈子时光才来收回幽云?”

    “宋卿,国家也需要你啊。”

    “臣所做的仅是锦上添花罢了,没有臣,凭借陛下,国家也会越来越好。特别是进城那一刻,陛下勒停三军稍退,使得将士怒气缓过来后才进城,以免将士进城后怒火而屠城,臣十分感动,明君临我大宋也。因此请陛下准臣前往哪里。”

    “你准备带那些将领过去?”

    “陛下,契丹可能会南侵,一些能拿得出的大将必须留于河北与河东,臣此行主要是以磨砺为主,因此想带些青年将领过去,例如杨将军的长子与次子,要么,陛下让高琼将军与我同行,那么把握更大了,”宋九说道。

    实际宋朝这时候名相很多,包括许多青年将领,然而宋九全部记不得,不但将领,就连后来鼎鼎大名的圣相李沆,他都不知道。

    “高琼与你同去巴蜀有一段缘份,杨卿的二子”赵匡义看着杨业,嘿嘿乐道:“杨卿,朕进太原城,唯卿继续血战,手刃朕无数将卒,却是宋九欣赏。”

    “臣有罪。”

    “非是有罪,两国交战,各为其主,卿之忠心也,非此,宋卿如何赏识你。”

    赵匡义猜错了,宋九赏识杨业,乃是后世的一段演义。并且宋九也害怕潘美继续变成潘仁美,宋九变成宋国丈。

    宋军徐徐南撤。

    掳了一些百姓,然而自涿州至金台屯这一段多是山区,百姓并不多,不能使幽州地区伤筋动骨。

    耶律休哥伤势渐渐好起来,闻听后,种种考虑,再加上宋军军纪也恢复过来,不敢追击。这一战宋朝更惨,但两国皆是一地鸡毛。

    契丹将士死伤也不少,又没有什么收获,因此也给契丹经济上带来创伤,更糟糕的是幽州境内大半庄稼因践踏无所收获,同时又丢掉了河东这个盟友。

    宋朝损失更重,牺牲了无数将士,连赵匡义也中了数箭,更糟糕的是经济上更大的损失。战前物资粮草与武器花费了无数钱帛,接下来为抚恤还要花费更多的钱帛,除非赵匡义重新自己下达的诏令。

    经此一役,赵匡胤内藏库里所贮存的钱帛终于让赵匡义花得差不多了,变得空空如也

    但如在涿州宋九所说,若是赵匡义接受了教训,至少在第二次北伐未来之前,赵匡义信心与诸将的信心还没有打下去,不会产生恐辽症,那么也是一件好事。

    车驾至定州,赵匡义忽然下达一份诏书,命崔翰及定武节度使孟玄喆等留屯定州,彰德节度使李汉琼屯镇州,河阳节度使崔彦进等屯关南,得以便宜从事。

    然后将几员大将喊过来,画了一幅阵图,命令诸将分成八阵,每阵相隔百步以待辽军,然后说:“契丹必来寇边,当以此会兵设伏夹击,可大捷也。”

    这件事宋九不知道,不然会阻拦了。

    车驾发定州。次镇州。

    次邢州。

    次洺州。

    次大名府。

    次德清军。

    次澶州。

    忽然赵匡义又下了一份奇怪的诏书,以吕蒙正知密州,张齐贤为登州通判,这两人开始展露头角,这份授命并不奇怪。但后面还有一份授命,以宋九为齐国公平章事判登州。

    若是从爵位与虚职上,宋九是升了,齐国乃是春秋大国,一般很少用之授于大臣国公爵位,但为什么仅担任一个登州知州?这也不知贬到哪儿去了。

第三百五十四章 谁想不到的

    燕颇与乌玄明二人一起迎出兀惹城。

    九月辽东的天空,开始变得萧瑟起来。

    然而二人脸上皆露出笑容,仿佛春天提前降低在这片黑土地上。

    城外来了许多人,同时还带来许多物事。

    是宋九来了,之所以赵匡义让宋九判登州,全是一个幌子,真正用义是让宋九去辽东协助乌玄明。

    谁能想到。

    当然真相只有少数人知道,对外是保密的。

    二人客气地将宋九迎到城中,随他同来的还有高琼与杨延玉、杨延昭,以及十几名书院学子,一百多名禁军侍卫,高琼他们与这些侍卫不仅要保护宋九,还负责指挥与训练女真人军队之职,学子是将要教导女真人耕种,以及建立成熟的制度。

    他们前来,还带来丰厚的礼物,大量武器,以及一些农具。

    进城后,几个重要的人物坐了下来。

    契丹将大军用于幽云,使得宋九此行十分平安,有惊无险的到达兀惹城。一路上宋九学习当地语言,肯定不是宋朝语言,也不是普通话,就不知道是不是后来的满语,但有些象普通话的发音。

    宋九还不大熟悉,所以大家交流时说得很慢。

    乌玄明深施大礼道:“真没有想到朝廷居然让宋公来我们这里。”

    按理说这是一个落后的国度,因为宋九提议,开始有来往了,乌玄明早在去年就派了使者去京城,听到宋朝的一些情况,也知道宋九在宋朝的地位。

    宋九亲自前来,让乌玄明受宠若惊。

    其实还是他们不强大,缺少自信,再加上宋朝向他们提供了许多支持,若是换成了完颜阿骨打,根本不会当做一回事。

    宋九脸色平静,不过心里说道,开了一个好头,同样是一个未知数,天知道这些女真人会怎么想。现在看来,他们还是领这份情的,那就好办了。

    因此徐徐说道:“大王,我来这里,主要是协助国王与燕将军使贵国变得更强大,恢复昔曰渤海国的荣光。”

    “谢过郑公。”

    “不用谢,我来说几条想法,你们看看能不能接受。想要强大,第一个是局势。如今契丹与我朝在开战,重心全部在燕云,兵力也放在燕云地区,后方兵力少,这给你们一个崛起的机会。若浪费这个时机,你们将永世受契丹人奴役了。”

    “贵国有没有大捷?”燕颇问道。

    “我朝用兵仅数月,拿下太原,接着攻打幽州,只是用兵时久,将士疲惫,陛下仁慈,这才退兵。不过你们放心,我朝对东北不感兴趣,只图燕云地区。”

    “那就好。”

    “但你们想要抓住这个时机,得一步步地去做,首先你们看那两人,若殴打起来,谁会赢?”宋九指院前两名护卫,一个高大强壮,一个稍稍瘦小一点。

    结果不用说了。宋九又说道:“但那名瘦小者若是三人,又是谁赢?”

    “这就是我提供的第一条建议,暂时你们眼睛不要放于南方,然而也不能满足于眼下状况,眼下你们实力太差了,一旦契丹缓过气来,你们乌舍国必被灭亡。所以你们必须放于东北与北部地区。”

    也就是五国部与黄龙府附近的完颜部等生女真各部。

    “由我朝提供的大量精锐武器,你们实力远超于他们,但也不能一味强攻,或拉拢,或强攻,趁着契丹没有办法注意你们时,将这一地区统一起来,壮大你们的实力。但这个也要分先后,先是联合乌昭度的安定国(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奥尔加),然后共同对付东北,与长白山北麓各部,哪里契丹不会太关注,将他们吞并下来后,实力进一步壮大,还要做一件事,向契丹上表称臣,迷惑他们,同时对付黄龙府附近的各部与铁骊。”

    “称臣?”

    “称臣是一种假像,这是为了赢得你们吞并其他各部的时间。一旦将这些部族联合起来,实力壮大之后,就不需要再称臣了,那时候你们要提出大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