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富贵-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因此到百姓手中钱并不多。甚至有的边远地区百姓根本就不知道价值观,有的生蛮地区十分凶残,商人为何还进入?因为得利厚,他们不知道,一文钱的货能换回几十文钱的货,于是商人冒险进入。这是其一。其二就是一些牛客家中的牛,他们意识到牛的好处,于是养牛,甚至满足自己的时候,也将牛租给别人耕种。他们只是满足自己为主,若是多了,同样各条牛会莫明其妙死掉。多也不行,少也不行。如果正好,那怕牛肉一斤卖一百文钱,他们也不会让牛死。其三是主户,这些人有势力,交的税少,或者想法避税,但人口稀少,想要佃农租他们地,想要出地租,必须手中有牛。牛肉再贵,其利也不及他们的地租,况且地租是一年一征,一年两征。因此天下有牛!”

    “天下有牛,但牛一直会紧缺?”

    “陛下,微臣正是这个意思。微臣再说一组数据,牛一般能活二十年以上,当然,我朝的牛平均能活十年就不错了。两岁母牛即可配种,特别是黄牛,一胎就可以生下五到七头牛犊,繁殖时间长达十年以上。它的繁殖速度远远超过人类两倍三倍以上,为何自古以来一直缺牛?”

    宋九说完,举着牙笏退下。

    要奏,奏了,那么多大大臣,自己有屁的事。

    而且意思也清楚地说了,不是不想,想了想不出好办法,甚至近千年来一直是这样,似乎往后去还是这样,这是真正的一千多年,有多少能人奇士,他们都没有解决,在自己手中如何解决?

    有一个文官走出来说道:“陛下,不如象设马监一样,设一个牛监,大肆养殖如何?”

    宋九忍不住又站出来说道:“若此,你先去牧监看一看再说,且不说那些马在官吏养殖下养死了多少,中间贪墨多少,就说养出来,这些牛如何处理,我清楚地说了,养的人牛再贵他们还会养,不养的人就是不要钱送到他们手中,还会莫明其妙死掉。或者官府经营,直接将牛租给百姓。这中间产生了多少弊端,蔡陈等州就有租牛经营,不远,请各位没事自己下去访一访。三司的钱是有用度的,不要将三司钱帛浪费掉。”

    国家收入在稳步提高,国家支出也在提高,而且赵匡胤不知怎么想的,不仅将巴蜀与荆南得到的钱帛放入内库,也从三司抽掉一些收入归内库,甚至让内库直接经营,例如内库营酒。

    这一抽,只能使三司保持一个平衡,左手进来了,右手出去,若是胡乱用钱,三司必然亏损。

    正在这时候,那个小黄门走了进来,匆匆忙忙地伏下禀报:“陛下,奴婢刚才问过了。”

    “何?”

    “年关将近,牛肉价更贵,一斤分优劣卖到八十到九十五文,不仅如此,牛骨头、牛皮、牛五脏、牛血、牛鞭、牛角、牛尾都可以卖钱。奴婢又问一匹牛纯肉能得多少,商贩奇怪,奴婢怕他怀疑,于是掏钱买了几斤牛肉。”小黄门说着从怀中拿出一串血淋淋的牛肉。

    “你就说牛肉能有多少。”

    “奴婢买了牛肉,商贩心情好,便与奴婢多了聊了几句,他说要看,若是老死之牛肉不多,老死了,肯定瘦骨嶙峋,而且肉特难吃,又教了奴婢如何辨别老死牛的经验。那种牛有的两百斤都不足,而且煮不烂。若是意外死的壮牛,那种牛肉就多了,有的二百五十斤,有的三百斤,若是南方水牛甚至三百多斤,四百多斤。奴婢回来在路上想,宋判官说的三缗钱牛可不是老牛,那是壮牛,只能按壮牛的算。然后奴婢一算,非是宋判官说的二十缗钱,若将牛的其他部位加起来,最少还要上浮四缗钱。”

    “你退下吧,”赵匡胤瞥了那块牛肉说道。

    黄门知趣地提着牛肉退下。

    赵匡胤说道:“退朝,随朕赴宴。”

    那就吃饭吧,但宋九估计吃一百顿饭也想不出所以然。

    大家在后苑等饭菜,也开始议论。

    楚昭辅说道:“宋九,若是禁止商贩贩售牛肉,那怕牛肉烂掉,都不让商贩销售呢?”

    “楚司使,没用,我朝与契丹中止商贸了吧?”

    “是啊,两国禁止任何来往?”

    “但你也去了顺店,看到里面各种食材,包括飞龙,实际它就是契丹的一种特产榛鸡,还有一些食材,包括大半的熊掌,它们来自何处?”

    “契丹?”

    “就是契丹,因为味美,在京城贵,所以它们的价格贵,因此契丹有人专门收购,然后骑马飞速运到边境偏僻处,又收买一些边境将士,量又少,于边境上交给我朝商人,于是这些山珍美味源源不断运到京城来,以及其他一些城市。那是死罪,都没有禁掉,楚司使,难不成贩两斤牛肉,也要将商贩处死?那我朝与秦朝有何区别?”

    不但楚昭辅,也有一些大臣提议,先后被宋九否决。甚至还有人提议禁止百姓吃牛肉,宋九也反问了一句:“第一,若吃牛肉如何宣判?是死刑还是杖笞?第二就是死刑可否管用,河豚有毒,食之容易中毒身亡,每年河豚上来,多少食客食之?”

    但宋九迅速闭嘴,如果楚昭辅说禁贩还是一个想法,不让百姓吃牛肉不是想法,是弱智,自己争辨也是弱智。于是观赏宫中的景色。

    吃过饭还在想。

    有人想表现,胡说八道,大多数大臣很明智,想不出来索姓不说,宋九也不说,他听得不耐烦,跑到边远处,两个宫女在扫地下落叶。穿着十分朴素,大约是宫中最下等的宫女。一个宫女二十五六岁,看到宋九,微微欠身问:“阁下可是宋九郎?”

    宋九点头。

    “我是东水门内河北诸家的女儿。”

    “我知道了,你就是诸家在宫中那么女子?”

    “九郎也知道?”

    “你父亲与哥哥弟弟以前都在我工地上做活计,你弟弟还召进了游乐场做活。”

    “真的?”这个宫女高兴地捂着嘴,进了深宫就如进了大牢房,但宫中也有小黄门进出购买各种生活所需,能将外面的消息带进来,宋九用工的待遇这个宫女也听说了。

    “你也放心,你父亲哥哥弟弟都还好,这是今年,明年还会动工,还会召人。东水门内百姓生活会越来越好。”

    “谢过九郎。”

    另一个小宫女兴奋地问:“宋判官,那个游乐场真的很好玩吗?”

    “还行吧。”

    实际游乐场门票再抬高两百文游客也未必少多少,就是少了,收入反而会增加,压力还会降低。最后宋九没有这么做,若那样,对于贫困人家,游乐场只能是一个梦想,趴在外面看一看。现在的门票,对于贫困户还是贵,但一家若是有一个老人,夫妻二人,一大一小两个孩子,这是京城标准模式,老人不要钱,幼儿不要钱,只要付六百文钱,一家五口进去就能玩乐一天,若嫌里面食物贵,饮料贵,自己可以带,里面也没有禁止百姓不让外带食物水。还是贵,但能让他们变成现实,省一省,也能进去玩耍,也能有快乐。

    然而对于这些宫女来说,那只能算是一个梦想了。

    小宫女很好奇,问个不停。

    宋九有一句没一句地回答,反正没有事做,聊着好玩。忽然两个宫女慌忙地拿起扫帚继续扫地。

    宋九扭头一看,赵匡胤与赵普正在往这边走。

    赵匡胤喝道:“宋九,你胆子不小嘛。”

    “陛下,讲道理,天大地大,道理最大。”宋九有些不屑地说,两个打下杂的普通宫女,现在又没有什么规矩,当着这么多人面说几句话,有什么胆子大胆子小。

    “都在想牛策,你为何跑到这里清闲?”

    “陛下,微臣早想过,若能想出来,那怕有一份效果,微臣也早说出来,不是在奏折里说,而是在湖南的那些曰记里说。”

    “难道一点办法也没有?”

    “没有。”

    “歪门邪道的也没有?”

    “歪门斜道的?也没有。”

    赵匡胤冲那两个宫女勾了勾手,两个宫女入下扫帚走过来见驾。

    “你们叫什么名字?”

    “奴婢苏小玉。”

    “奴婢诸红。”

    “你们是宫中婢女,居然敢与朕的大臣勾搭。”

    “陛下,奴婢不敢,只是奴婢家就在东水门内,问了宋判官,奴婢家人如何,没有勾”

    “陛下,臣懂了,微臣可以再想一想,但陛下将群臣放回家吧,马上天色黄昏,关在宫中想到元旦节也没有用,若能想出来,汉唐就出来良策了。还有,简单的未必简单,复杂的未必复杂,它看似简单,实际十分复杂。微臣只能尝试一下。今年年底不行,必须明年二月微臣下去看一看。陛下要准微臣一个来月假期。同时准微臣看各牧监,包括陕西河东河北的一些公私牧场。还有山东淮河与河南的一些地方,不用巡察,但请陛下下诏各州县配合微臣,供微臣咨询。”

    “为何看牧监?难道你也认为朝廷饲养是一个良策?”

    “朝廷饲养,若每年不死马,就是良策,牧监能做到不死马吗?总之,它看似简单,很复杂。我就是下去看了,能想出办法的可能姓也不足半成,但下去看了还想不出办法,朝廷就勿要在这件事上纠缠,反正千百年来都是如此。”

    “朕准之。”

    “陛下,微臣还有一句话要说,微臣是如人所说,妇人之仁,心太软,但宫女非是微臣的奴婢,她们虽地位卑微,却是陛下的奴婢。你不能用她们来逼臣”

    ps:关于牛肉分拆谋取暴利,直到宋微宗时一个臣工才提出来,那时牛价涨到五到七缗钱,牛肉价也更高,一百多文钱一斤,此臣工建议的方法是正常死亡牛肉必须贱卖到二十文钱一斤。非是良策,国家又在最昏庸的时候,看到了也无人去解决。

第二百章 父亲(上)

    “错,朕问你,朕宫中可奢侈乎?”

    “不奢侈,甚至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皇宫,太过朴素,若是唐高宗休假的上阳宫未毁掉,微臣琢磨大宋皇宫都不及上阳宫。”

    “朕宫中用黄门与宫女多乎?”

    “不多,很少。”

    “若不用可行乎?”

    “那是不可能的。”

    “朕也知道一入深宫很是可怜,但朕也是无奈,必须要用一些人。”

    “正是,若连这点黄门与宫女不用,皇宫乱矣。”

    “你知道就好,可用了就要有用的规矩,若是宫女看到朕宴请大臣都要来攀谈,宫中还成何体统?”

    “这个”

    “你吃点辛苦,朕就有办法饶恕她们,那就是将她们赐给你,朕就不用惩罚她们。”

    “不行哪。”

    “放心,她们非是唐太宗那个宫娥,那等于是太宗的妃子,故房玄龄不能受,一受必须要善待之。这只是两个普通的宫女,你将她们送人也好,还是释放回家也行,或者留下家中做奴婢,都无人责备你。”

    也就是皇上用过的女人那会很宝贵,未用过就不值钱了

    这不要紧,主要赵匡胤意思是说,朕并没有拿她们来威胁你。就算是威胁,也是你自找的。

    大家散了,还不能回家,必须回各部司打招呼,三司一干官员在前面走,后面跟着两个提着小包袱的宫女。她们在宫中地位不高,当然行李也不多。楚昭辅说道:“宋九,她们是宫女,要善待啊。”

    “那是,当真将她们送人?我会善待的,马上派人将她们送回家。”

    那个小宫女忽然伏下说道:“九郎,奴婢是河中府人,家中原来有一个母亲,河中大旱,母亲饿死了,奴婢便被人买了下来,后来陆续卖入宫中,家中已无亲人。”

    楚昭辅大笑,人家都没有亲人了,看你怎么送回家?

    “那也行,你就留在我家吧,若是可能,我替你做主,以后在学子中找一个德艹好的,让你嫁给他,过一个幸福生活。”

    “中。”楚昭辅道。

    “楚司使,她们也可怜,不过皇上说得对啊,落入深宫可怜,然而皇上只用了这点宫女与太监,不能宫中不用人。”

    “宋九,你真能想出牛策?”楚昭辅直接将话题转移,这不是可怜,是婆婆妈妈!

    “不知道,就是想出,也只是改良,改善,想彻底解决那是不可能的。”

    “楚某本以为它很简单的。”

    “很多的事看似简单,实际不简单。但认真寻找就能找出来,因此学舍在会计课后又开了一门新课,商业管理。就是讲商业的,比如榷盐,只要有差价,往后因私盐会产生很多麻烦,甚至西北”

    “西北?”

    “原来盐价不贵,若无榷盐,盐利润很小,即便西北诸羌产盐,扣除运费,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