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周作人文集之民俗风物_周作人-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叉随护,重量当有百余斤,而持者自若,时或游戏,放着肩际以至鼻上,称为嬉高照。有黄伞制亦极华丽,不必尽是黄色,但世俗如此称呼,此与高照同,无定数,以多为贵。次有音乐队,名曰大敲棚,木棚雕镂如床,上有顶,四周有帘幔,棚内四角有人异以行,乐人在内亦且走且奏乐,乐器均缚置棚中也。昔时有马上十番,则未之见。有高跷,略与他处相同,所扮有滚凳,活捉张三,皆可笑,又有送夜头一场,一人持笼筛,上列烛台酒饭碗,无常鬼随之。无常鬼有二人,一即活无常,白衣高冠,草鞋持破芭蕉扇,一即死有分,如《玉历钞传》所记,民间则称之日死无常,读如国音之喜无上。活无常这里乃有家属,其一曰活无常嫂嫂,白衣敷脂粉,为一年轻女人,其二曰阿领,云是拖油瓶也,即再醮妇前夫之子,而其衣服容貌乃与活无常一律,但年岁小耳。此一行即不在街心演作追逐,只迄通走过,亦令观者不禁失笑,老百姓之诙谐亦正于此可见。台阁饰小儿女扮戏曲故事,或坐或立,抬之而行,又有骑马上者,儿时仿佛听说叫塘报,却已记忆不真,《梦忆》记杨神庙台阁一则中有云: 

    “十年前迎台阁,台阁而已,自骆氏兄弟主之,扮马上故事二三十骑,扮传奇一本,年年换,三日亦三换之。其人与传奇中人必酷肖方用,全在未扮时,一指点为某似某,非人人绝倒者不之用。”似骑者亦即是台阁,又其时皆以成人扮演,后来则只用少年男女,大抵多是吏胥及商家,各以衣服装饰相炫耀,世家旧族不肯为也。若出巡者为东岳或城隍,乃有扮犯人者,范寅《越谚》云:“《梦粱录》,答赛带枷锁,是也,越赛张大明王最久而盛。”则似张老相公出巡时亦有之,不知何意,岂民间以为凡神均管理犯罪事那。随后是提炉队,多人着吏服提香炉,焚檀香,神像即继至,坐显轿,从者擎遮阳掌扇,两旁有人随行,以大鹅毛扇为神招风。神像过时,妇孺皆膜拜,老妪或念诵祈祷,余人但平视而已。其后有人复收神马去,殆将聚而焚送,至此而迎会之事毕矣。 

    以上所述是城里的事,若在水乡情形稍有不同,盖多汉港叉路狭,神轿不能行走,会伙遂亦不能不有所改变,台阁等等多废置,唯着重于划龙船一事。《越谚》云: 

    “划龙船始于吴王夫差与西施为水戏,继吊屈原为竞渡,隋炀帝画而不雕,与此异。《元典章》云,撶掉龙船,江淮闽广江西皆有此戏,合移各路禁治,然皆上己端午而已,越则赛会辄划,暮春下洗陡曹安昌东浦各市,四月初六青田湖,六月初七章家弄桥,十四五六等日吴融小库皇甫庄等村,年共三十余会,不胜书。船头则昂竖龙首项,尾撅在舵上,金鳞彩旗锣鼓,扮故事。”这是记绍兴划龙船的很好的资料,鄙人不曾到过龙船上,只是小时候远远地看,所以不能比范君讲得更详细,实在大家对于龙船的兴味也就如此而已,我们所觉得更为有趣的乃别有在,这便是所谓泥瞅龙船是也。此船长可二丈,宽约二尺许,船首作龙头,末一人把舵,十余人执揖划船,船行如驶,泥鳅云者谓其形细长而行速也。行至河中水深处、辄故意倾侧,船立颠覆,划者在船下泅泳,推船前进,久之始复翻船扉水,登而划船如故。龙舟庄重华丽,泥鳅龙船剽悍洒脱,有丑角之风,更能得观众之欢喜,村中少年皆善游水,亦得于此大显其身手焉。神像坐一大船中,外有彩棚,大率用摇橹者四五人,船首二人执竹篙矗立。每巡行至一村,村中临河搭台演戏以娱神,神船向台暮进,距河岸约一二尺,咄嗟间二篙齐下,巨舟即稳定,不动分寸,此殆非有数百斤力者不办,语云,南人使船如马,正可以此为例,执篙者得心应手,想亦必感到一乐也。未几神船复徐徐离岸,向别村而去。鄙人所见已是三十余年前事,近来如何所不能知,唯根据自己的见闻,在昔时有如此情形,则固十分的确,即今亦可保证其并无逛语在中者也。 

    看上文所记祭神迎会的习俗,可以明了中国民众对神明的态度,这或可以说礼有余而情不足的,本来礼是一种节制,要使得其问有些问隔有点距离,以免任情恣意而动作,原是儒家的精意所谓敬鬼神而远之,亦即是以礼相待,这里便自不会亲密,非址故意疏远,有如郑重设宴,揖让而饮,自不能如酒徒轰笑,勾肩捋鼻,以示狎习也。中国人民之于鬼神正以官长相待,供张迎送,尽其恭敬,终各别去,洒然无复关系,故祭化迎赛之事亦只是一种礼节,与别国的宗教仪式盖迥不相同。故柳田国男氏在《祭礼与世间》第七节中所记云: 

    “我幸而本来是个村童,有过在祭日等待神舆过来那种旧时感情的经验。有时候便听人说,今年不知怎的御神舆是特别的发野呀。这时候便会响有这种情形,仪仗早已到了十字路口了,可是神舆老是不见,等到看见了也并不一直就来,总是左倾右侧,抬着的壮丁的光腿忽而变而y字,忽而变成x字,又忽而变成w字,还有所谓举起的,常常尽两手的高度将神舆高高的举上去。气这类事情在中国神像出巡的时候是绝没有的。日本国民富于宗教心,祭礼正是宗教仪式,而中国人是人间主义者,以为神亦是为人生而存在者,此二者之间正有不易渡越的壕堑。了解别国固是大难,而自己的事须要先弄清楚的亦复不少,兵荒马乱中虽似非急务,也如得有人注意,少少加以究明,亦为有益,未始不可为相互之福也。民国癸未七月三十日。 

    (1943年7月作,选自《药堂杂文》)



 桑下丛谈(八则)

    绍兴城门

    《可言》卷一引丁修甫著《小槐簃诗稿》,有句云,杭城十门未游遍,忽忽行年将大衍。余十三四岁时曾住杭州两年,往来多过候潮门,此外则清波门最耳熟,常听妇女子提起,用以骂人,盖其时法场在清波门头也。绍兴城旧有九门,据尹幼莲《地志述略》所举俗称如下,即东郭,都泗,昌安,西郭,偏门,南门,稽山,五云,雷门是也。前六门皆是水门,平时拜岁扫墓都曾走过,余乃是旱门,雷门早封闭,今只余地名罗门权耳,五云俗呼作吴市门,茹三樵云即梅福故迹,稽山门则是至禹陵会稽山之要道,出入尤频繁。不佞居越中不甚久,十八岁后流浪于外,近来且有二十余年不曾归去,然而城门却都已走遍,即此可以做丁君矣。此诸城门中最系怀念者为东郭,不但与祖居相近,时常出入,其地亦特僻静,每当黄昏时入城来,城楼半废,墙上满生淋荔,四望荒凉,城内与城外如一,颇有诗味画意,非南门答所能有也。昌安偏门等水门外别有旱门通行,南门独否,出城行须趁渡船,官设不取资,东郭则沿城门有石墩,可以步行,出门即渡东桥,相传第三洞下流水是神仙水,又为明末余武贞先生殉难处,唯后人都已不甚了了,只于大旱时至桥头取水以供茶饭而已。 

    杨梅

    《嘉泰会稽志》卷十七杨梅一条云,“方杨梅盛出时,好事者多以小舫往游,因置酒舟中,高饤杨梅,与樽饤罍相间,足为奇观。妇女以簪髻上,丹实绿叶繁丽可爱。又以雀眼竹筥盛贮为遗,道路相望不绝,识者以为唐人所称荔支筐,不过如此。小时候常闻人说杨梅山,终未能一到,但到者亦只是饱吃杨梅而已,未必置酒灯果,至于妇女替杨梅者更无有矣。装篮愧遗,此风至今未泯,儿童最为欢喜,胜于送西瓜也。不佞去乡久,对唯独杨梅觉得无可替代,每见草荡即洋莓上市,辄忆及之。杨梅生食固佳,浸烧酒中一日,啖之亦向有风味,浸久则味在酒中,即普通所谓杨梅烧,乃是酒而非果矣。吾乡烧酒其强烈自逊于北方之白干,但别有香气,尝得茅台酒饮之,其气味亦相似,想亦宜于浸杨梅,若白干则未必可用,此盖有类燕赵勇士,力气有余而少韵致。洋洲不知何如,窃意如以好勃兰地酒浸杨梅,经一宿食之,味必不恶,惜无从试之也。(1939.7.27发表) 

    飞升

    偶阅《剑南诗稿》,卷二十七寄方瞳胡先生诗有注云,“古仙人飞升皆在五岳名山,故人少见者。”放翁盖是长者,故其言如是,与千一百年前同郡人王仲任语相比较,更觉得有意思。《论衡》卷七《道虚篇》中论淮南王飞升之虚,有云,“夫人,物也,虽贵为王侯,性不异于物。物无不死,人安能仙,鸟有毛羽能飞,不能升天,人无毛羽,何用飞升?使有羽毛,不过与乌同,况其无有,升天如何?”又记李少君称得道,终乃病死,推论之曰,“如少君处山林之中,入绝迹之野,独病死于岩石之间,尸为虎狼狐狸之食,则世复以为真仙去矣。”其言甚深刻,大有师爷笔法,不佞系学儒而少兼佛道者,放不愿败长厚者之意,若私心所喜者,乃是王君疾虚妄之精神,窃以为最可尊贵也。(1939.2.22.发表) 

    若耶溪

    王渔洋著《居易录》三十四卷,虽有人谓其步趋《文昌杂录》,似未免可笑,而文章简洁可读,故是清代说部中之佳者。但疏漏处自亦未能兔,如卷二十六中一则云,“越中若邪溪亦云若耶,邪于遮切。宋《九域志》云,徐浩游若邪溪,曰,曾于不居胜母之间,吾岂游若邪之溪,因改为五云溪。是读作邪正之邪:类恶溪矣。”案《颜氏家训·文章篇》九云,“梁世费旭诗云,不知是那非,殷云诗云,飖飏飏云母舟。简文日,旭既不识其父,云又飖飏飏其母。此虽悉古事,不可用也。”上文又引里名胜母,曾参敛衿,盖忌夫恶名之伤实也,可知徐浩呼若邪正作于遮切,忌其义与胜母相类,此邪即是费旭诗中之耶,与耶娘字同音,故若邪犹云像爹耳。今若邪溪早已改名,绍兴城东北隅却有此地名,路旁有沟宽可二尺,不曾见有流水,不知何以不填塞以便出入,俗呼为辣前溪,则又真读作邪音,第一字盖从前音而联想得来,故由日而变为来纽耶。 

    古今俗语

    《嘉泰会稽志》卷十六草部菰菜下云,今谓之茭首,盖茭心生苔,至秋如小儿臂,其白如藕,而软美异常。又前下云,一名落苏,越人乃止谓之落苏。木部柿下云,会稽谓之稗,故有油稗马蹄稗。鱼部虾下云,越人谓杜鹃曰社豹,社豹啼时渔人卖小虾,名社豹虾。案今绍兴称茭白茄子柿子,并无茭首等名,越中不见杜鹃,鸟中亦无称社豹者,小虾极细者名糊虾,与糊鱼相对,亦不闻呼社豹虾也。嘉泰至今已七百五十年,或者语言不无改变,陈仅余山著《扪烛脞存》卷八《方谚脞》有一条云,“越俗谓新妇为女媈,其泛相呼则曰媈,稍年长者曰老媈,音女裙切,见毛西河古今通韵。”毛氏《越语肯綮录》第五条说此更详,云是会稽甬上二郡方音,不佞反覆寻思,却想不出类似语来,岂近二百年中又倏已消灭耶。今越中女人称呼,人妻贵家称太太,民家则云太娘,姑称其媳曰大娘,妓曰小娘,但泛称又有太太们,乃别于室女而言,无复敬语意味,越语无们字,此盖外来语,犹云堂客也。 

    鸣榔

    杭大宗《订讹类编》卷六引施愚山《矩斋杂记》云,“诗词多用鸣榔,或疑为扣舷击揖之说,非也。榔盖船后横木之近舵者,渔人择水深鱼潜处,引舟环聚,各以二椎击榔,声加急鼓,节奏相应,鱼闻皆伏不动,以器取之,如俯而拾诸地,饶州东湖有之。吾乡泰州湖内或击木片长尺许,虚其前后,以足赋之,低昂成声,鱼惊窜水草中,然后罩取,亦鸣榔之义。”幼时随祖母住鲁墟,常闻渔舟击木声,盖沉网水底,驱鱼入其中而取之,俗称赶棒褪头鱼,所获似多系细鳞,不忆有佳鱼入撰,云得自棒腿头鱼者也。古人诗中之鸣榔则不必定娃捕鱼,出本非渔人,或只是击舵旁横木,与扣舷同意,亦未可知。 

    独脚魈

    《蕉轩抓录》卷十独脚随条下云,“吾乡竞传独脚魈之异。独脚魈弗厌贫富,第悦其色,或妇女有美色,独脚魈必营求长物以济其家,妇女为所私,亦秘弗言也。然久久终欲去,去则持一帐簿,计算其人仍搬而去。”《越谚》卷中鬼怪部独脚魈注云,“俗传女鬼来奔求淫,亦能致富,是否陆游诗独脚鬼”。案独脚魈相传均谓是男鬼,范氏所说独异,《越谚》别出五圣萨菩,注云,“俗传男鬼淫妇致富,事类《龙城录》五通神。”二者其实原是一种,也都是男性,原是出于男子好宿娼的心理,推及异物,只是不知怎的分了等级,或尊之则称曰神曰菩萨,或卑之则称曰魈,此与普通用了爆竹惊走的山魈无涉,至于独脚的原因亦不可知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