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共和之路-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你胡说什么?〃查理果然大怒了。

    〃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阻止这桩蠢事呢?〃

    〃这件事有些不妥,我们可以对庆龄提忠告,让她自己处理。在一个新型的家庭里,恐怕不能采取硬性措施。那样这件事的传播范围会扩大,对她不好,对我们其他人的形象也不好。〃

    〃忠告是没有用的,爸爸!必须采取行动。如果这成为事实比采取过头的行动更难堪。〃霭龄寸步不让。

    〃这得让我再想想。〃

    〃我已经想好了!现在国内的危险已经不大,我和祥熙也准备回去到他说的那个'中国华尔街'去看看。我们全家乘机都返回国内,这样就理所当然把庆龄也带走了,没有什么影响,不会引起任何猜测和动荡,这是最体面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宋庆龄被软禁了(2)

    〃我跟庆龄谈谈再作决定吧。〃查理已经有些松动了。

    〃不要谈。这事要做就得干净利索。把船备好,叫上她就走。否则,谈过之后,她不同意走怎么办,采取强制办法吗?她嘴上不说,躲起来怎么办,兴师动众去搜查寻找吗?岂不反而搞得满城风雨,自己把丑闻张扬了?〃

    〃我们跟孙先生怎么讲,他对这样做怎么看?几十年的友谊难道说就这样打碎了吗?〃

    〃这样做正是为了维护我们之间真正的友谊。假如丑闻发生了,不仅损害我们宋家门风,也对孙先生非常不利。我们这样做他会理解的。〃霭龄为了达到目的,可以把歪理讲得像真理一样。

    〃依你说来我们只好这样了?〃查理仍有些犹豫。

    〃我们别无选择!爸爸,为了你呕心沥血建立起来的这个家,为了孙先生的革命大业,我们只能如此。〃

    查理长叹一声:〃好吧,只是这样做我总感到对不起孙先生,也委屈了庆龄……〃

    〃爸爸,你把公务上的事处理一下,家事我来安排。我现在正好没有多少事,可以为爸爸分忧。〃霭龄说完带着一脸的刚毅果断告辞了。

    〃分忧?谁知道是分忧还是添忧呢。〃查理望着霭龄的背影喃喃自语。

    1915年春天,查理突然宣布全家结束流亡生活,返回上海。庆龄表示反对,她要求继续留在孙中山身边工作,因为改造党的工作非常紧张,她已熟悉情况,突然走开会影响整个进程。但是她的意见没人理睬,一切都安排好了,她没有时间也没有办法再和孙中山联系,便被带上船,连夜驶回国内。

    在此之前,查理已经在上海霞飞路新购买了一所砖结构的房子。他知道危险并没有过去,单独住进虹口的老家,难逃袁世凯的迫害,而这所房子在法租界之内,袁世凯不能在这里肆无忌惮地行动。更重要的是霭龄认为这里能受到青帮的保护。她通过陈其美已经和黄金荣、杜月笙建立了密切的关系,黄麻皮是法租界内的警探头子,杜大耳朵手下喽成群,抢、绑、杀、偷无所不为,他们的威慑力足以使想对宋家下手的人心存后顾之忧。

    回国的船上,庆龄一直在猜测。她在家庭中从没有受到如此对待,不听自己的意见,甚至不允许发表意见,实际上变成了被裹挟而去。她已预感到是因为自己和孙中山相爱的事情所致。她不急不恼,决心和父亲敞开谈谈。她有充分的理由,爱情是不以年龄、贵贱、贫富、种族、肤色而被隔绝的,真正的爱情是心灵的沟通,是摒弃一切利害关系的超凡脱俗的两性间的相互吸引,古来多少父母干出过棒打鸳鸯的蠢事,结果不仅毁了子女的幸福,也酿成了终生的悔恨。扼杀爱情,是旧世界最落后最不人道的行为,一个革命者怎么可以走这样的老路呢?父亲是在美国生活过的,中国旧式的不人道的理学观念应该是很少的,怎么突然变得像个封建卫道士一样了呢?她相信自己可以说服父亲,父亲最终会支持自己,尊重自己的人生选择。

    但是,这一路查理内心十分矛盾。他不敢面对庆龄,怕看她那双眼睛,也怕听她的理由。他知道自己拿不出充分的道理去说服女儿,一旦交谈投降的可能是他自己。查理采取了躲避的办法,一路上一直和霭龄、祥熙等在一起,不给庆龄这个机会。

    回到上海后,杜月笙对查理一家进行了拜访,实际上主要的是拜访宋霭龄。霭龄通过陈其美已经和杜月笙相处得火热了,这次回来还带了陈其美给杜月笙的信和一些小礼品。杜月笙来的时候,前面先是一车保镖,后面又是一车保镖,他自己坐的车则在中间,旁边还有贴身保驾的。别看杜月笙在上海滩上威风凛凛,又比霭龄年长好几岁,在霭龄面前却很谦恭随和。霭龄招待他的时候,杜月笙反而亲自给孔祥熙和霭龄每人削了一只苹果——孔祥熙第一次看见人可以把削水果削成一门艺术:杜月笙左手一下抓了两只苹果,右手水果刀上下翻飞,眨眼之间,两条绿绸子般的苹果皮就抖了起来,两只苹果晶莹剔透,浑圆之态不减于带皮之时。原来,杜月笙曾是上海跑马场前卖水果的,后来投到青帮门下。他最善于揣摩人心,能把人捧得心里痒融融地舒坦而又不露故意捧人之嫌,因此在青帮中地位迅速上升,渐渐的连他最初投靠的黄金荣也不得不让他几分。当然,现在他还没有达到他的巅峰时期,他已经看出霭龄的心计将会使她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现在就要巴结讨好她。为她在这个时候提供安全保障,将是最好的感情投资手段。当杜月笙表示随时听从差遣的时候,霭龄认为现在当务之急是防止庆龄和孙中山的婚姻成为事实。但现在还用不着杜月笙的流氓打手,她自己完全有办法对付这件事。

    霭龄托人介绍了一位名门子弟,匆匆来家见了一面,即由查理宣布了庆龄订婚的消息。

    庆龄真急了,她大声抗议:在这样的家庭里,还出现包办婚姻,什么打倒封建,什么实现民主自由,都是假的。还口口声声谈论革命,都是假革命!查理听后十分痛苦,他回顾自己一生走过的道路,都是追求民主平等,主张个性解放,为什么到了自己家庭里的问题上,反而扮演了封建卫道士的角色,为什么要剥夺女儿的自由?她有爱和被爱的权利呀!还有由此带来的和孙中山的关系问题,究竟该怎么处理才好?

    但是霭龄不愿意父亲退缩,庆龄订婚的消息已经宣布,只有硬顶下去。她说,过不了多长时间,庆龄自然会回心转意的。她会找到新的爱情,将那段梦幻般的经历忘掉。我们并没有得罪孙先生,他没有正式向庆龄求婚,没有向宋家的家长表示过这个意思,我们当然不知道他有过什么想法。一切都会悄悄平息,事后大家都会装得像没有发生任何事情一样,根本用不着顾虑。霭龄还建议父亲,为防止出现不测,应该把庆龄看管起来,在结婚之前不能让她随便活动。查理惊叫一声,这不跟山村野夫封建顽固们的做法一样了吗?我们新式文明家庭里怎可以做出这样的事?霭龄微微一笑:是的,这做法是陈旧了一点,但过去那么多人家采用它,就说明它有效、管用,有效管用的就是好的,就不要再瞻前顾后。譬如我们的革命也是这样,要从袁世凯手中夺回权力,什么办法管用就用什么办法,通过国会选举能牵制他,就谋求在选举中取胜;武力可以打倒他,就动用武力。我们办事都是先考虑效果,而不是先考虑手段。只要能达到目的,什么办法都可以用……

 宋庆龄被软禁了(3)

    查理又征求妈咪的意见——自从倪桂珍生下六个孩子,查理便随了孩子们,也开始称呼妻子为妈咪。妈咪是家庭中的铁腕人物,对孩子们要求素来严厉,查理原想妈咪会比霭龄态度更激烈——查理没有想到霭龄的态度是掺杂了个人情感因素的。如果想到这一层,他也许早就能站在庆龄的立场上慎重地考虑——没有想到妈咪只说了一句:〃基督保佑!〃查理感到全家人忽然都成了哲学家,庆龄是理想主义,霭龄是实用主义,自己是〃违心〃主义,妈咪呢,好像是虚无主义,她说的更像一句禅语,只是自己一时猜不透。基督保佑,保佑什么?保佑对庆龄采取软禁吗?保佑庆龄的追求实现吗?查理实在犯难了。

    事实上庆龄被软禁起来了。现在她完全失去了自由,被关在房子里,由女仆看着,不许离开房间半步,不许和外界接触,只等着成亲的日子。庆龄悄悄地给孙中山写了信,问他现在是否还需要她,自己应该呆在家里还是仍回到他身边去。负责看管她的女仆同情她的境遇,站在了庆龄一边,把这封信秘密地带出去送到了邮局。

    孙中山很快回了信。假使没有女仆的聪明机智,这封信可能就落在了别人手里,那样历史也许就要完全重写了。孙中山在信中鼓励庆龄立即回到他身边,在感情和事业上他都非常需要她。庆龄受到鼓励,她不再孤单,她有了精神上的援军,有了可以回归的大本营。她决定逃脱家庭的樊笼,到日本去和他相会。可是,由于看管较严,两次出逃,均告失败。

 庆龄失踪,孙中山心急火燎……

    几天来,庆龄不来上班,孙中山已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了。他派人去宋家打听,得到的情况却使他大吃一惊:宋家举家回国,庆龄被挟持,余况不明。

    此时,由于孙中山与庆龄的事已经达到半公开的程度,对于党内的反对和各方面的反对意见,孙中山毫不理睬。他坦率地发表个人的看法说:〃我孙中山不是神,我是人〃;〃我是革命者,我不能受社会恶习惯所支配〃;他义无反顾地表示:〃我家我国,我家我妻。〃这些肺腑之言,表示了一个真正革命者对待爱情、婚姻的光明磊落和坚定的情怀。

    孙中山离不开庆龄。那不是空喊,对于孙中山来说,革命也需要她。庆龄,20世纪一个伟大的女性、一个不可多得的姑娘!她的纯情个性,则更多地来自宋氏家庭那种特殊的物质、文化与精神生活氛围。浓烈庄重的宗教气氛,诗情画意的田园生活,优雅和谐的家庭亲情,美丽动听的美国民歌,婉转悠扬的钢琴音乐,一帆风顺的成长经历以及无忧无虑的物质生活等等,都给庆龄的气质和性格注入了那种纯真、质朴、美好、善良及理想主义的诗化成分。

    在庆龄离开的那些日子里,孙中山只要一闭眼,庆龄就亭亭玉立在他面前。回忆庆龄在身边工作的日子,她给了他多少支持,分担了他多少忧愁。他托付给她的不但有日常事务,还有他的秘密通信。他经常对时局和问题发表的真知灼见,使她受到有关中国革命的教育。她也能写出漂亮的文章来。理想使他们献身一个目标,工作使他们不知疲劳。如今庆龄离开,他一下觉得少了许多东西,实有〃人去楼空〃之感,常使他陷入沉思状态。他原本是个爱读书的人,现在变了样,常是打开书本,眼睛却凝视别处,心猿意马,甚至不思饮食,脸庞明显消瘦了一圈。

    房东梅屋夫人是个热心肠的人,很担心他的身体,做了不少营养丰富的菜肴给他吃。孙中山夹了两下就放筷子。梅屋夫人忙问,是不是身体不舒服,还是饭菜不合口味?中山摇头不答话。梅屋夫人看出了门道,单刀直入地问,是不是患了相思病?他沉默了一下,真实地回答:〃庆龄是位好姑娘,也是我的好帮手,我忘不了她。遇到她以后,我感到有生以来第一次遇到爱,知道了恋爱的苦乐。〃

    孙中山也是爱交流思想的痛快人。接着,他又向梅屋夫人披露了多日心中的郁闷和矛盾。他说:〃卢夫人是我的结发之妻,是父母自幼包办而娶,已给我生育了三个儿女,付出了辛劳,这是中山永远不能忘记的。但是为了中国革命,我长期在外奔走,与卢夫人长期分居,她不同意我对事业的选择,想把我束缚在家里,守着她。这是不可能的。加之,她过于保守,我过于反叛,性格兴趣不一致,徒有夫妻之名啊。说实在的,自己不应该有那种非分想法。但是,我又无法扑灭胸中燃烧的对庆龄的爱情。有了庆龄在身旁,我感到踏实些。确实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在我们的日本国,爱情是个人的自由,别人不好说什么。只要你个人认为是幸福,就应该大胆追求。〃梅屋夫人为孙中山那种青年般的热情而感到惊奇。

    〃那你们二人定下来了吗?〃

    〃我已下了决心与卢夫人分离,与庆龄结合。〃孙中山回答道。

    〃不过,我要提醒你,与年龄相差悬殊的女人结婚,是要折寿的。不知你考虑没考虑?〃梅屋夫人又道。

    〃人活着的价值,不是为活着而活着。如果能与庆龄结合,即使第二天死去我也不会后悔!〃

    〃想不到你是这样的爱庆龄!〃梅屋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