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共和之路-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迎孙中山一行。孙中山与同来的同志向前与革命军官兵一一握手,在炮台前发表了即席讲话:

    〃感谢大家此次奋勇举旗起义!我们要同全国同胞一起把清朝皇帝、民贼推翻,建立新的富强的共和国,四万万同胞都成为国家主人翁,享受独立自由之幸福。外国人不敢欺侮我们了,大家都有田地耕种了。同志们,我们就要直下南宁、广州,北出长江来和全国同胞打到北京去!革命军是救国救民的军队,是最得民心的军队,到处都有人民来帮助,力量最大,贼军必败,我们必胜!兄弟此次入关,是和大家一起奋斗,把革命革到成功。〃孙中山讲话时态度和蔼可亲,官兵们深受鼓舞,全场气氛十分热烈,爆起一阵阵掌声。

    接着,孙中山又到镇中、镇南两炮台视察,每炮台有炮十一门,但配件多不完备,也无标尺,还不如镇北炮台火力完备。

    当他重回到镇北炮台时,敌人可能闻见动静,炮弹飞来,孙中山立即命令大家卧倒。他为伤员包扎后,即用望远镜观察,命令炮手还击,炮击清军大营。随着孙中山发出口令,炮声隆隆,硝烟弥漫。

    〃打得好哇!给我狠狠地打!〃孙中山见战士发炮准确,大加夸奖。

    其他炮台也相继向敌营发炮,黄兴和法国武官狄氏又发了一炮,也击中了敌营。敌营里黑烟翻卷,顿呈乱状,击毙清兵六十多人。

    〃来,我也操炮一试!〃孙中山也亲自发炮。

    〃击中了!敌人在逃窜!〃炮手高兴地叫道。

    孙中山兴奋而感慨地说:〃反对清政府二十余年,此日始得亲自发炮击中清军耳!〃

    有的义军战士负伤,孙中山立即为他们包扎。

    黄兴走过来协助:〃先生,您可真熟练啊。〃

    孙中山双手不停:〃十年前,我在伦敦就译过《红十字会救伤第一法》呢。〃

 最后撤离炮台,孙中山感慨…

    神兵天降,炮弹在敌营开花,发发命中。

    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守镇南关的清军参将陆荣廷吓坏了,当天派一樵夫登山,送密信约降。信中说:〃……然时不我与,屈志事仇,食其禄有年矣。私心怏怏。每愧日月之明,尚乞君等谅之。今次君等起事,可疑者,实力不足。惟君等背后有大豪杰孙逸仙策划一世。彼之军,略与太平天国同,起事于边城,俟得天下民心,然后理攻北京。仆等之疑遂尔冰释。比日来,受猛烈炮击,方知孙统领亲临阵地,极操纵之妙。风云际遇,今始知觉,务望将仆陆荣廷之名,投于君等麾下。〃

    孙中山接到此信,便与大家商量,多数同志认为陆荣廷不可轻信。〃求和是假,拖延时间是真。〃大家还认为,革命军的形势不容乐观。〃我们虽占领炮台,可清军本营尚在敌手,且龙州援军不日可到,难以持久。再说三炮台中其他两炮台,炮位南向,一时难以移动,不能用以炮轰清军,而炮台中枪支均为旧式,又必须修配,不能应急。另外,经费和人力都不足。〃

    这时,黄明堂力劝孙中山道:〃先生,以我个人之见,你等且下山,速筹军饷接济。再说你为革命统帅,军中没有你不行。这里一切由我应付。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孙中山激动地说:〃我不愿意下去!我十多年没有踏过中国的土地,现在踏在这座山上,觉得很高兴,我可舍不得下去。我认为我们在这里总是有办法的。〃

    〃先生,明堂的意见是正确的,你应该立即下山!〃黄兴和胡汉民也极力相劝。

    黄明堂又道:〃清军增援,数千人正向我们包围过来。义军械弹不足,难以持久,先生还是先返河内,再图接济。〃

    孙中山思索良久:〃好吧!大家尽力而为。你等先坚守五日,我等很快就来。〃

    下山,是在当天夜里10点。

    一团浓云在头顶驱而不散。孙中山等离开炮台不远时,大雨随着风的呼叫就下了起来。道路泥泞,更是难行,一路上孙中山跌倒了三次,带路的黄兴、胡汉民则跌倒不下七八十次。其他人也不下二三十次。最后由池亨吉提议自山上向下滑溜,虽有皮肉之苦,可免跌倒,而且速度快。夜半抵达那模村,宿何五家中。

    6日晨6时,雨过天晴。孙中山、黄兴等,自那模村返抵同登,乘上返河内火车。正午至谅山,速与法国银行家接头。

    黄明堂率数百人据守镇南关三炮台数日后,清军将领丁槐、龙济光之援军四千人开到,加紧围攻。黄因弹尽粮绝被迫于12月8日突围退出,转入越南境内燕子山中,等待时机。陆荣廷则以克复镇南关之捷向其主子邀功,其两面派嘴脸暴露得淋漓尽致。

    12月9日,河内得知此消息。孙中山经过多日联系并答应一千万元借款的法国银行家亦于同日得知起义失败,借款之事告吹。

    这次起义,革命军伤亡共五人,清兵死亡二百余人,伤者无数。黄明堂、关仁甫、何伍、韦云卿、梁亚珠、李佑卿、李福南等到河内后,向孙中山报告了撤离经过。

    孙中山慰勉他们说:〃此次起义,我们以少数同志占领了三个炮台,与龙济光、陆荣廷数千人奋战七八天,已经显示了我们革命军人的大无畏精神。此次战斗还有外国革命同志同我们在一起。从表面上看,好似我们遭受了失败,其实胜利仍属于我们。因为此次起义已震撼了清朝,中国专制政体不久一定被我们革命党推翻。这不是胜利是什么?我们革命是合乎世界潮流、顺应全国人民期望的,所以一定会成功。我们要继续不断地革命,这就是我们今后的责任。〃

 〃天不留有人留,天不救有人…

    谅山是越南北部的一个重镇,是中国通往河内的咽喉。

    孙中山从镇南关下来,在谅山转车回河内时,正遇上来自河内的自愿者支前队的杨寿彭队长。

    〃啊!是中山先生。〃杨寿彭主动走上前招呼。

    〃你?是寿彭吧?〃孙中山凝视着问。

    〃不错。先生好记性。〃

    〃你要到哪儿去?〃孙中山问。

    〃我们刚从河内来,去镇南关慰问将士去。〃杨寿彭说完,把手一挥,喊来了支前队的队员们,一一介绍给中山先生。

    〃好哇,还带来了这么多同志和好吃的东西。感谢你们。〃孙中山道。

    孙中山上车时,两个身着便服的人也跟了上去。原来孙中山已被法警和清廷侦探盯梢。

    杨寿彭眼尖,又急忙追上列车,在列车启动前相告:〃请先生注意,有人跟梢。〃

    孙中山点了点头:〃祝你们一路顺风!〃

    尔后,侦探把情况上报北京,清廷令驻法国使臣向法国外交部交涉,要求限期驱逐孙中山出越南,并且出示了孙中山近期的住址和活动情况。法国当局迫于清廷的压力和贿买,于1908年1月15日,由越南总督传见孙中山说:〃现在别的办法没有,我们只能请先生你离开河内了。〃

    孙中山哈哈笑道:〃此事,我早有预料。我也晓得你们认为不方便,本想早离开,只是手头还有些善后工作。现在离开就离开吧。〃

    〃是的,只要情况允许,我们还欢迎你再来。〃

    〃过去法国政府曾给了我充分的照顾,至今仍难忘怀。〃

    〃不瞒你说,先生在河内的安全,已受到我方的保护,致使清廷不敢动手。〃

    〃那就谢谢你们了。〃

    ……

    孙中山离开河内是十天后的一个清晨。

    他把河内事务暂交黄兴、胡汉民处理,命令黄明堂改攻河口,直捣云南内地,接应黄兴义军。

    1月25日清晨,孙中山登上了由河内经香港赴新加坡的客轮,过起了〃处处无家处处家〃的海上漂流生活。分别中带有几分悲怆。

    客轮在香港停留的短暂时刻,香港同盟分会的会员上船看望了中山先生,并告诉他:〃内陆已张贴布告,捉拿孙文归案者,以巨洋二十万两白银相赏。请先生格外小心。〃

    孙中山风趣地说:〃我的人头这般值钱,可得小心保护。不过,清廷这般使坏,只是灭亡前的疯狂一跳,没什么了不起!你们要抓紧义举,经费问题我尽力筹措。〃

    要知道,孙中山说这番话时,清政府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边疆和内陆的义举接二连三,遥相呼应;光绪皇帝在涵元殿卧床不起,病入膏肓;七十四岁的慈禧太后在革命炮火中,也感到自己的末日来临。清廷于镇南关战役之后,再次实行严拿革命党人的恐怖政策。1月21日,内陆报刊和香港《中国日报》全文转载了清廷的这项谕令:〃……近来匪徒谋逆,往往借革命名词,煽惑人心。奸狡情形,尤堪痛恨。虽随时破获,而地方已被其扰害,后患不可胜言。惟有破其诡谋,直揭其叛逆之罪,不使藉词革命,巧为煸诱。著各省督抚,妥酌情形,处以镇定,务须设法解散,勿任勾串固结。实属不法之徒,尤当严密查拿……〃

    2月6日,巴黎《人道报》作出了强烈反应,斥责越南法国总督驱逐孙中山离境。该报以《耻辱》为题,抨击法国政府。文章首述中国革命情形,继谓中国革命情形,与俄罗斯略同。进而说:〃彼中山诸友之勇猛从事,牺牲己利,吾党闻之,焉能无愧?而所谓共和政府(指法政府)反为无耻之行辱吾人也。〃同时,也对法国首相和各政府大臣进行了指名批评。

    此时,张人杰(静江)、吴敬恒在法国巴黎所办的《新世纪》宣传反清革命思想,很快又刊载了《人道报》支持孙中山革命、批评法国政府的论述。气焰逼人的清廷,便命其驻法使臣于2月16日照会法国政府,要求查封《新世纪》。这一次,法国政府在舆论的压力下,予以拒绝。

    清廷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2月17日,清廷更加强硬地宣布,悬赏二十万两白银,缉拿孙中山,向法国政府提出引渡孙中山。只是法国政府此次无法发这笔〃洋财〃了,因为中山先生已被越南总督驱逐出境。此时,中山先生〃轻舟已过万重山〃,到了新加坡的晚晴园,正品赏茗茶并和诸友谈论革命了。

    清廷知道后,气急败坏,又要求新加坡总督驱逐孙中山。但新加坡当局不尊奉〃天朝圣旨〃,不贪巨洋,未将中山先生驱逐。孙中山知道后,摇着扇子笑说:〃天不留有人留,天不救有人救。〃

 有人谑言孙中山为〃孙大炮〃(…

    晚晴园,位于城西郊。

    这里风景秀丽,空气新鲜。整个建筑古香古色,呈别墅群。晚晴园中的7号住宅,原是一豪门公司藏娇之所,后为同盟会员张永福购买。孙中山每次新加坡之行,必住此园。宅主张永福必是陪伴。

    孙中山经过多日的海上漂流,于1908年2月底抵达颇有诗意的晚晴园。刚安顿下来,驻新加坡的同盟会员黄甲元、曾壬龙、曾连庆、陈维源、陈梦桃、汪精卫、林文、余丑均、陈梦楠、邓子瑜、黄耀庭、吴应培、何心田等即得信来访,并为中山先生接风洗尘。

    席间,谈到国内形势,尤其是清廷镇压革命、通缉革命党人之事,大家无不愤怒。孙中山道:〃我这次来了,也是形势所迫。他们没有把我缉拿归案,说明我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革命能胜利,需要我们的同志再坚持一步!〃

    陈梦楠也随声道:〃六次起义,结果皆是失败,会员们也都信心不足了。〃

    〃是啊。〃孙中山道,〃这需要我们的宣传要搞上去。面对这个局势,有个怎么看的问题。是六次起义全失败了。但另方面,我们也震动了清廷,民众反清情绪高涨,劳苦大众站在了我们这一边。失败乃是胜利之母,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是失败后的胜利者。〃

    〃总理,我们要以牙还牙。清廷已对我们不仁,我们也应不义。他们暗杀我们,我们何不走出去暗杀他们?〃汪精卫插言道。

    〃革命党做人做事,应该光明磊落,我不同意采取这种办法。武装起义的形式不是很好吗?〃

    〃……〃汪精卫见孙中山不赞成,也不再说什么。

    〃说这些事,太伤我们的心了。我们谈些愉快的事吧?〃孙中山说,〃讲什么呢?我给大家讲讲我少年学骑马的故事吧。〃

    众人应好。

    他说:〃小时候在檀香山时,家兄的农庄养有很多马。一天,我选了一匹很雄壮的无鞍烈马来骑。马性欺生,骑上去时,它不断地一路纵跃,我在没有办法中,只好抓紧它的鬃毛,口里默念着一、二、三、四、五……那真是飞马游天,犹如腾云驾雾一般。〃

    讲到这里,他显出异常紧张的神色,双手好似真的紧抓马首的鬃毛,仿佛又成了一名英勇无比的骑士。但是,他把话停了下来。

    听众以为他是在传授一种学骑马的好办法,见到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