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心灵体操_刘心武-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给妈咪看那件衫

    暑期为一本书签约事短期赴港,住在弥顿道新乐酒店,出酒店往南不远就是九龙公园,公园门外有著名的佰丽购物走廊,一字排开着若干中档服装精品店。因为去香港次数多了,加以对购物了无兴致,所以那天经过时脚步匆匆,目不斜视。就在我刚要把那段路走完时,迎面遇上了三个游人,看模样是两位中年夫妇和他们的儿子。那儿子透着营养充足,该是高中生吧,虽说人高马大,满脸却溢出稚气。本来我们可以擦身而过,那父亲却突然站住,问儿子:〃还去那家店做什么?〃儿子以一个强烈的肢体语言带出一句话来:〃再给妈咪看看那件衫啊!〃于是母亲脸上放出光来。这短暂的场景被我无意中撞见。我暂停数秒后,绕过他们往前走,没有回头,却久久回味着这熙攘人世中最平凡的一幕。

    那家游客来自内地南方何省?反正,是所谓的小资产阶级家庭吧。大概是,他们兴致勃勃地逛过了许多商店以后,货比三家,最后,那儿子觉得还是该促进母亲返回佰丽廊的某家专卖店,把那件非常中意却当时嫌贵的华衫买下。这种小资产阶级的思维、做派、情调,是否太庸俗、琐屑、渺小?本来,他们自己一家人之间,有这些微渺的情愫表露,是很自然的,但被我这么个冷眼人从旁看到听见,仿佛不仅窥视了别家的钥匙孔,还要把那锁孔里的情景显微放映,即使他们自己不难为情,我也为他们难为情。

    记得以前读过叶圣陶的一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具体情节忘光了,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也不能复述,只是留下个印象,那潘先生的小资产阶级做派,非常地卑微,令读者为他难为情。现在不是〃潘先生在难中〃,而是〃潘先生在福中〃,他和妻子儿子,一起利用暑假游香港。香港的零售业是否有些萎缩?其〃购物天堂〃的地位是否仍旧稳固?如何使香港持续繁荣……还有一些更其严肃宏大的话题,但〃潘先生〃一家却没进入那些话题,他们只是享受着当下,逛街,观光,购物,下饭馆……以至于那位〃小潘〃当街摇晃着已经发育得很足的身子,顿脚撒娇说:〃再给妈咪看看那件衫啊!〃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就一直受到严格的批判小资产阶级情调的教育。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每逢暑假,我所在的那个班级的班干部总是要发动全班同学搞活动,不是集中在教室学政治,就是到工地义务劳动,要么就搞军事游戏。这些活动当然很有意义,我也尽量积极参加,但是,暑假毕竟是暑假呀,我姐姐在哈尔滨上大学,暑假回北京,我总想跟姐姐一起单独地玩玩,就是姐姐在家里用缝纫机给她自己做布拉吉(苏式连衣裙),我守在一旁说笑,也觉得特别惬意。有几回我就没参加那说是〃自愿参加〃的集体活动,留在家里跟姐姐玩,结果就被某班干部猛批:〃典型的小资产阶级情调!你是要姐姐还是要革命?〃我心想姐姐和革命我都要,不行么?

    革命不是要让人死,而是要让人活;不是要让人活得难受,而是要让人活得舒服;革命不是要轻视生产蔑视消费,而是要发展生产促进消费。如今革命的代名词是改革开放,在其途程中,巨富应当受到抑制,贫困应当逐步解脱,而小资产阶级的〃潘先生〃,亦即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牢靠的医疗与养老保险、有不可随意侵犯的休假期,比如说暑期就举家到香港旅游购物,而其没有过饥饿记忆的儿子会对母亲买一件价值不菲的衣衫大表孝心。那样的社会族群,应该得到扩展,他们的思维与情感应该得到充分尊重、理解,包括他们那看似卑微的哀乐,那溶解在日常存在之中的琐屑的人生乐趣。

    说到底,究竟谁应该感到难为情?究竟应该为什么感到难为情?从香港回到北京,我有时还在回味佰丽购物廊前的一幕,还在往深里思索。



 冰箱贴下

    我是一个恋家的人。在那个被称作〃家〃的空间里,什么东西最让我顾念?是冰箱——别着急,别马上责备我贪吃,听我把话讲全:是冰箱贴子,就是那种底盘是个吸铁石,表面则是某种造型,把它往冰箱外壳上一放,便会被吸住的玩意儿。我家的第一个冰箱贴是十几年前从美国带回来的,造型是旧金山的有轨电车。后来我每次旅游回来总喜欢带几个冰箱贴,造型多姿多彩,有巴黎铁塔、布鲁塞尔小尿童、新加坡狮身鱼尾兽、日本富士山……渐渐的,也不一定搜集风景名胜造型的,像一只打翻的酒杯、咬掉一角的汉堡包什么的,也往家里带——附带说一下,现在国产冰箱又多又好,但是很少看到国产的以中国特色为造型的冰箱贴,比如我一直想买到北京天坛或北海白塔造型的冰箱贴,竟总没见到过。你会问:恋家,就恋那些个冰箱贴子,岂不是太〃小儿科〃了?你听我细说端详:冰箱贴的第一功能并不是装饰冰箱、供人赏玩,它的第一功能是压纸条子,家里有些一时不能或不必马上扔掉的纸条子,比如某些通知、刚缴纳过的电话费收据、过几天要去欣赏的音乐会入场券,等等,都可以往冰箱贴子下随便一压,但这些功能在我家还都不是最主要的,它的最主要功能,是家里人相互留言。

    我家的温馨,往往并不体现在全家人欢坐一处。我的作息时间很古怪,每晚10点到凌晨四点写作,凌晨四点到中午12点睡大觉,中午起床后才吃东西、翻报刊杂志、读书、听音乐、会客或外出;妻子是正常作息,上午外出购物、遛弯儿,往往中午在外面吃点快餐,下午一两点才回来,回来时我正活跃,她却要午休一阵了。我中午起床洗漱后,一定会去冰箱前,于是我便会看到那个比别的冰箱贴都大的旧金山电车下压着妻子留的纸条,上面可能写着:〃汉堡包已经搁到微波炉里了。注意:冰箱里的西红柿也必须洗过再吃!〃〃厨房蒸锅里有冬菜包子,只需加热三分钟,万勿一翻报纸又忘了关火,弄得一整天屋里全是糊锅的气味!〃〃别找那盘色拉了,已经变味儿,扔掉了!热完炒饭吃过后,请吃一个苹果——别又偷懒不削皮,把削掉的果皮留在案板上!〃……当然,有时我要出去她却还没回来,我也会给她往冰箱贴下面压纸条,我的留言可举几例:〃音响里已放妥cd盘,是我昨天为你买的新版《月光》,你只需按一下play键即可。〃〃《文汇报》笔会版上李子云文章甚好,已放你枕边。〃〃千万不要因为买回的东西忽然又不中意,匆匆转回去退换!身体要紧!〃

    儿子在外企工作,自己已贷款买了房,但目前尚未娶妻,常回我们这里住,他在冰箱贴下会压上诸如此类的纸条:〃晚上回来睡,会较晚,是去酒吧一条街,别担心,绝不胡闹。〃〃我回那边去了。橱柜里有我给你们留下的东西,希望喜欢。〃〃没什么事,只是想写:保重!〃

    虽然打电话很方便,尤其儿子,他总随身带着手机,但在冰箱贴下〃广而告之〃、交流感情,仍是我家成员一致的首选。

    那天我从外面回来,冰箱贴下竟没有妻儿给我的片纸只言,心里顿觉空缺一块,仿佛天空上没有了日月星辰。一低头,才发现那旧金山电车和纸片都落在了地下——后来悟出是我家猫咪所为。冰箱贴下家人间的相互关爱,是世界上任何衡器也难测出其吨位的啊!



 补慈有方

    一位老大哥给我来电话,说最近很烦,我问他烦什么,他说孙子辈跟他们老两口闹别扭,说他们不慈爱。〃清官难断家务事〃,究竟是这位老兄对孙辈严有余而慈不足,还是其孙辈无端苛求,乃至无理取闹,我不敢率言。不过,老辈与小辈发生龃龉,从老辈这方面来说,〃缺慈〃确是因素之一。

    我交往的一位年轻人,最近杀青了一部自传体小说,那名字就很吓了我一跳:《不良父母》,据说很快就能上市,出版者并有畅销的预测。他把那小说中最惊心动魄的情节给我讲了足有一个钟头,我的印象是,源于其生命体验,非瞎编乱造者可望其项背,而且从那一派生活细节的生动描摹中,确有可能引出读者长足的思考:为什么有的父母、长辈,那么样地缺乏亲子之爱,而且,特别〃缺慈〃,不仅使自己的儿孙的生命体验中少却了可贵的受哺之忆,也徒令自己的暮年怀旧中空缺了舐犊之乐。

    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孝〃的弘扬是不遗余力的,作为一种伦理资源,其中精华自然要继承;相对而言,对人伦中〃慈〃的强调,似乎力度就差多了。所谓〃严父慈母〃一说,就把〃慈〃单推给了母方,似乎为人父者,只要〃严足〃,〃缺慈〃无妨。对我们传统文化中的这一缺憾,实有填补的必要。

    什么是〃孝〃?凡进入老年的人几乎都能讲解个八九不离十,概而言之,就是儿孙晚辈应该对自己好,这好既要体现在物质赡养方面,更要体现在精神安慰方面。那么,什么是〃慈〃呢?是不是凡进入老年的人,都能自觉地琢磨这个事儿呢?

    我把那打电话来的老哥约来我家,品茗闲话,讨论了一番〃慈〃的问题。我再过三年也便花甲,扪心自问,也有个〃缺慈〃的问题。现在市面上有许多产品是瞄准了老年人的,如种种〃补钙〃的玩意儿,我就很买了一些,胡乱地吃了一通,究竟自己骨骼里的钙质增加了几许,实在还是一个疑问——这且不去管它。市面上似乎还没有〃补慈〃的产品,我指的是专门启发老年人与儿孙辈更和谐更愉快地相处的书籍,因此,我们无妨先自己开方子抓药吃。

    单对着一个〃慈〃字,我们也许还很难解析它的内涵。但只要加上一个字,比如说〃慈蔼〃,立刻明白那是什么意思。我们对儿孙,往往是因为看不惯他们,甚至仅仅是因为一个发型、一件衣衫、一个做派、一句话儿,让我们觉得心烦意乱,于是便严词责问,甚至大加批评,这样相处,难怪他们要视我们为〃老厌物〃了。其实,即使儿孙那发型、衣衫、做派、言辞真的〃很不得体〃,我们也完全可以和和蔼蔼地跟他们相处。他们是我们生命的延续啊!

    能做到〃慈蔼〃,进一步便可以力求自己在儿孙面前〃慈祥〃。作为长辈,自然有教导儿孙晚辈的义务、责任,但〃身教胜于言教〃,而身教的精髓,更在于〃尽在不言中〃的熏陶。如果自己为人正派,行事正直,那么,不必在儿孙晚辈面前絮絮叨叨,应自信〃正光之下无长影〃。应使儿孙晚辈觉得,虽然隔代有膜,但那膜是透光的,跟你相处时,周围洋溢着祥和的气息,乃是人生享受中不可或缺之一种。

    人间有善,而〃慈善〃一词,更意味着成熟的善意,来自〃慈爱〃之心。老年人将自己的人生经验融化在了心灵中,积淀为真知灼见,而真、善、美、诚,应是所憬悟的核心。善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老年人最忌向儿孙索报的心态,尤其不能有嫉妒晚辈的阴暗心理。老年人不应放松与儿孙晚辈相联系的纽带,但纽带两边,毕竟是属于两个时代阶段的生命,所以,要通达,要深深地懂得,新一代毕竟有他们新的天地、新的观念、新的兴趣、新的标准、新的追求、新的前景,自己可以努力了解,也可以不必深究,无妨背负着因循的闸门,自己不再前冲,而喜悦地望着他们,跑向更光明更宽阔的所在,并且在心里祝祷:孩子,我爱你,你去吧,舍下我,去吧…… 

    我们俩的讨论卓有成效。那位仁兄建议:〃咱们不能全是形而上。也该有些具体的,可以进入操作的abcd。〃有理有理。于是我俩立时凑成了如下的若干〃补慈丸〃:(1)只要儿孙晚辈总体对自己不错,就不要〃挑礼儿〃;(2)在生活小节上,如发型、衣着、做派、爱好、习惯……方面,对其绝不干预,偶然评论,也出语幽默,无改变对方之想;(3)把训诫尽量改为忠告;(4)戒除吹胡子瞪眼,如果原来缺乏,现在立即学会慈眉善眼、蔼然可亲——这对自己也是养生之道;(5)不要强行将其纳入自己的怀旧举措中;(6)乐于响应〃您们那时候是怎么样的〃这样的提问,努力向其提供生动的细节,但尽量让其自主引出感叹与评议;(7)不怕在其面前适度自嘲;(8)不必有问必答,但对最不喜欢的提问也不必生气,可以蔼然地告诉对方〃现在不想说这个〃;(9)放下〃架子〃,同其一起开怀畅笑;(10)珍惜类似一起品尝瓜果那样的、琐屑的天伦乐趣……

    相信别的老年朋友,或渐入老年的朋友,或对之亦有所感有所得的年轻朋友,能更准确地号出〃慈〃脉,开出〃补慈〃妙方来,我长揖以待。



 记雷不记雨

    有记者问我和爱人吵没吵过架?我觉得她问得很奇怪,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