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蒋氏家族全传-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部没有起到支援晋军的作用。晋军于8月15日放弃济南,撤往黄河以北,数万大军
纷乱地抢渡黄河,被水淹死和在黄河铁桥上被蒋部的飞机炸死的不计其数,其状其
惨。蒋介石在8月16日给中央的战报中说:“我右翼军蒋师已于15日下午二时确实占
领济南,并因我军先绕道占领黄家庄等地,逆敌只一小部分渡河北窜,其余全数被
擒,是役俘虏官长无数,获步枪2万余支,大炮230门,其他辎重弹药极多。逆敌仅
有之飞机2架,亦不及运回。其狼狈窜逃情状,概可想见。查阎逆据济南以后,自诩
胜利,号召各派反动分子妄思组织伪政府,且冯逆玉祥积极攻击陇海平汉两路,幸
赖各将士忠勇奋发,一致努力,卒能克复济南,击溃晋逆主力军。现津浦路我军正
分路渡河追击,胶济路各军亦早协同前进,晋逆必可完全歼灭,冯逆残部闻风胆落,
而日来向我各部作最后之猛烈攻击者,昨晚完全沉寂。此据报告,且已呈溃退之象,
我军部署追击,就不难一鼓荡平。”22日蒋介石发表训令,争取冯阎的部将。训令
说:“阎锡山冯玉祥倡乱魁率,法无可有,至其所部将士,皆曾为革命尽力,徒以
冯阎胁制,乃至误歧路。其情实有可原,其愚尤为可悯。现拟重行传檄,明白告诫
各该部将士,果能大义灭亲,擒解祸首,听候中央惩治,自当特予赏,但使自拨来
归,迫令其祸首阎冯卸除兵柄,驱逐于其所谓防地者之外,杜绝割据弄兵扰乱党国
之野心,则各部本为中央军队,就必仍与中央各军享受一律待遇,决不稍有歧视,
并以各军反正附义时期之先后,以为论功行赏次第之表率。”24日蒋介石下令各军,
再次明码标价,先占领巩县者赏洋20万元,先占领洛阳、郑州者赏洋100万元。9月
6日,蒋部发动对冯部的总攻。
  就在这时,张学良不再袖手旁观,他于9月18日发表通电拥蒋,率东北军大举入
关,加入蒋军集团。
  张学良在两派争相拉他联盟的情况下一直不表态,静观风向达半年之久。一开
始,他想置身事外,避免东北军卷入战火。因为当时张作霖去世不久,东北大局未
能得到巩固,日本帝国主义插手东北事务的企图严重威胁着东北的政局。这种时候,
如果东北军贸然加入内战,难免给日本以可趁之机。所以,张学良曾多次发表和平
通电,呼吁通过会商解决纷争。但是,大战前及大战开始后,张学良成了双方决定
胜负的筹码,一时说客盈门,各方代表你来我往,纷纷到沈阳与张学良会晤。在双
方对张学良的“开价”上,蒋介石自然处于优势地位,他的亲信张群、李石曾、吴
铁城等轮着班盯在张学良身边。张到哪里,蒋介石的就跟到哪里。蒋介石先是委任
张学良为副总指挥,又委任东北军将领于学忠为平津卫戍司令,委任王树常为河北
省主席。这么一来,等于把平、津两市和整个河北省送给了张学良。如此巨大的
“实惠”,对张学良当然具有很强的诱惑力。与蒋介石比较,反蒋派拉拢张学良的
手段就不值一提了。联军57位将领于3月14日联合发出讨蒋通电后,阎锡山先后派行
营主任梁汝舟、军械处长张维清和山西省建设厅长温寿泉赴沈阳,冯玉祥也派了邓
哲熙、门致中等先后到沈阳劝说张学良加盟。但他们都拿不出什么“实惠”的东西
来拉拢张学良,又因为职衔与张学良相比太低了些,所以除了一般性的交谈之外,
在态度上很难表现反蒋派拉张学良的“坚决”与“诚恳”。这样,使张学良认为阎、
冯二对自己不够尊重,也就虚与委蛇,不肯表态。而蒋介石则不同,他一方面对张
学良诱以重利,一方面又采取老一套的分化瓦解手段,以高官厚禄收买东北军的将
领。这就使张学良感到很担心,因为他知道蒋介石手腕的“高明”,更知道蒋介石
的不择手段的性情。初掌东北大权的张学良经过反复权衡利弊,终于决定倒向蒋介
石。这一天,是1930年的9月18日。恰好一年以后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东北
发动“九·一八”事变。两个“九·一八”联系起来,是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的…
…一东北军入关,在军事上使日本有了可趁之机,张学良加蒋介石集团,把东北的
命运交给了南京政府,在政治上成了蒋介石与日本帝国主义作交易的筹码。可以说,
这是张学良所犯的一个无法挽回的错误。
  张学良加盟蒋介石集团之前,冯、阎部队在中原战场上已呈败势。东北军一入
关,蒋介石集团如虎添翼,在军事压力与安抚收买双管齐下的攻势下,先是著名的
“倒戈将军”石友三投奔了张学良,其后晋军和西北军将领也纷纷自寻门路投靠了
蒋介石和张学良,其它杂牌军更是忙不迭地换成了蒋军的旗号。
  在蒋介石集团的强大军事压力下,阎锡山命晋军迅速北撤,回到山西老窝,企
图保住这块赖以起家的根据地。而冯玉祥对此并不知情,仍集结部队于郑州外围,
准备与晋军协力对付气势汹汹的蒋军。及至知晓实情,冯部将领已各奔东西,冯玉
祥只身陷了众叛亲离、四面楚歌的境地。
  声势浩大的反蒋联盟,被蒋介石用了半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击溃了。
  在击败反蒋军事联盟的同时,以改组派和西山会议派为主组成的反蒋政治联盟
也宣告瓦解了。当中原大战的序幕刚刚拉开时,联合反蒋的改组派和西山会议派也
开始了一场既要统一又互不相让的大争吵。说“统一”,是因为两派都是反蒋的,
因为同受蒋介石的政治压迫而走到一起来的。但是,改组派与西山派的誓不两立是
源自国共合作时期的,在党统问题上都十分敏感而且各不相让。在反蒋军事联盟业
已实现的情况下,政治上也急需组成一个国民党中央,用以对抗蒋介石的那个“中
央”。在此之前,为了对蒋介石一手操纵的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产生的三届
中央表示反对,改组派和西山会议派分别在广州和上海另立过中央。现在,双方都
坚持以自己的二届中央为合法的党中央,因此争执不休,反蒋的中央政权在中原战
火的炮声中酝酿了5个月,始终未能建立起来。
  大战开始时,汪精卫正在香港。虽然为了建立反蒋中央的事,改组派与西山派
都想让汪精卫尽快北上主持局面调解争执,但是汪精卫却迟迟不动身。他是想等桂
系和张发奎北上战胜蒋军后在两广建立中央,不愿到北平去。一直等到桂系和张发
奎被蒋军击败,汪精卫的如意算盘落空,他才寄希望于北平,遂于1930年7月23日转
道日本来到北平。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1930年8月7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
扩大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正式召开,会议选举了常委、秘书长及委员会主任、
委员等,并通过了宣言。决定组织与南京对抗的国民政府。阎锡山被推为国民政府
主席,汪精卫、冯玉祥、李宗仁、谢持为国府委员。阎锡山于9月9日在怀仁堂宣誓
就职,反蒋的政治大联盟总算在组织形式上形成了。可惜,阎锡山在“国家元首”
的宝座上只坐了9天,张学良突然于9月18日通电拥蒋,反对扩大会议。9月19日泰军
大举关,“国民政府”也跟着垮台了。
  10月16日,阎锡山、冯玉祥。汪精卫。邹鲁、谢持、陈公博等在太原开会,商
议如何收场。但蒋介石挟军事胜利之感,根本不给阎、冯等讨价还价的余地。他早
在10月3日的“大赦通电”中,就已把阎锡山和冯玉祥列了不可赦兔的名单中。随后
又多方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必须无条件下野。
  11月4日,阎锡山和冯玉祥联名发表通电。声明“即日释权归田”。但蒋介石不
依不饶,逼迫他们出洋,并发布了通缉令。在这种情势下,阎锡山不得不离开太原,
逃到日本占领的大连居住。冯玉祥则秘密潜入晋西,到他的老部下宋哲元驻防的稷
山县居住。1931年夏,宋哲元部移防晋东,冯玉祥也迁居到晋西汾阳县内的峪道河。
在这里,他表面上过着隐居的田园生活,实际上是在总结政治斗争的经验教训,同
时还开办了一所小型的军官学校,训练军事斗争骨干。峪道与陕北苏区接近,蒋介
石鞭长莫及,冯玉祥住在这里,为的是防备万一,倘若蒋介石逼迫过甚,他随时可
以渡过黄河,进入陕北。
  蒋介石以权谋加上金钱的力量,击败并摧毁了以阎、冯、桂系为首的地方实力
派军事力量,同时瓦解了以汪精卫为首的党内反蒋政治集团。但是,这种军事上和
政治上的胜利却并没有化解错综复杂的矛盾。当时蒋介石仍然处于危机四伏的境地,
日子并不好过。
 

       



                         第九章“经儿可教”
                         1.“复印”蒋介石
  蒋介石叱咤一生,雄踞中国政坛几十年,然而他退出大陆政治舞台时留下了什
么?惟有破碎的山河、行将崩溃的经济、满目疮痍的战争创伤和郁结于人民心头的
怨愤而已。
  蒋介石一生当中“明煤正娶”的老婆就有4个,除开“第一夫人”宋美龄婚前有
约,不愿生养孩子之外,其余三位夫人总共只为他生了一个孩子。这“千亩良田一
根苗”,就是蒋介石的大公子。曾在台湾就任“中华民国总统”之职的蒋经国。
  世所共知,蒋介石名下有两个儿子,长为经国,次为纬国。但纬国的身世至今
仍是难解之谜,“官方身份”,他是蒋介石的二公子,但私下里,蒋纬国却又自称
是党国元老、前考试院长戴传贤之子,真正与他有血缘关系的兄长,是前“中信局”
驻欧洲代表戴安国,而蒋介石只是他的“义父”。
  依据这个说法,所以只能说蒋介石有一个儿子蒋经国。据1988年1月14日香
港《大公报》的新闻资料,蒋经国的生平概略如下:
  蒋经国乳名建丰,1910年4月27日生,浙江省奉化县人。
  蒋经国为蒋介石前妻毛福梅所生。小学、中学阶段分别在奉化、上海、北京三
地完成。1925年赴苏联留学,先后于莫斯科中山大学及列宁格勒红军中央军事政治
研究院学习。在苏联期间,曾加入共青团、共产党。1935年在苏联结婚,妻原名芬
娜,后经蒋介石改名为方良,俄罗斯人。
  蒋于1937年返国,此后数年一直在江西省活动。1937年 8月出任江西省政府保
安处少将副处长。1938年任江西省保安司令部新兵督练处处长。1939年任江西第四
行政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并任三民主义青年团江西支团部筹备主任。1940年创
办的“干部训练班”自任主任,并兼任赣县县长。1943年底赴重庆,任三青团中央
干部学校教育长。1945年曾随宋子文赴莫斯科谈判签订“中苏友好条约”,同年底
出任青年军编练总监部政治部主任。抗战胜利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东北行营外
交特派员。
  蒋经国到台湾后,出任国民党台湾省委员会主委。1950年到1954年,任“国防
部”总政治部主任。1952年至1973年6月兼任“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主任。1954年
至1967年任“国防会议”副秘书长。1956年至1964年任“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
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958年至1969年任“行政院”政务委员。1964年3月任“国防
部”副部长。1965年1月升任“国防部”部长。1967年2月兼任“国家安全会议国家
总动员委员会”主任委员。1969年6月任“行政院”副院长,同年8月兼任“行政院
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1972年5月任“行政院”院长。1978年5月起任
“总统”,并兼任“国家安全会议”主席。
  在国民党内,蒋经国于1950年任中央改造委员会委员。自1952年“七大”起,
他一直当选历届中央委员及中央常务委员。1975年4月蒋介石去世后,在 28日举行
的十届中委临时全会上,通过由蒋经国担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主席,1976年11月国
民党“十一大”当上国民党主席。《大公报》的这个“生平概略”的确也“略”得
太多了些,甚至把他1978年2月当选“总统”的事也略去了。其实,蒋经国一生无论
做了多少事,建立过何等“丰功伟业”,也都比不上他荣登“中华民国总统”宝座
那般“辉煌灿烂”。从政治上说,蒋经国的地位和意义不可轻忽;从家族遗脉的角
度上说,他登上“总统”宝座,才意味着真正实现了蒋介石的遗愿父业子承,
使蒋家王朝的“香火”得以延续。蒋介石若是“在天之灵”有知,得知此讯也该瞑
目了,因为他的长公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