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灵魂的归来_叶灵凤-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在地上,摘的时候一定要连根从地上挑起来。据说《诗经》上所咏的“谁谓茶苦,其甘如荠”,所指的就是荠菜。如此说来,我们的祖先早已知道它的好滋味了。 

    另一种更普通的野菜是金花菜,一名三叶菜,古称首蓿,原本是马吃的,据说还是张赛出使西域从大宛带回来的,这就是今日上海人所说的“草头”。这种野菜现在也渐渐的成为“园蔬”了。除了可炒吃(即上海馆子的“生煸草头”),我们家乡还将它腌作咸菜,日久色泽微黄,吃起来甘中略带苦涩之味,是很好的“茶淘饭”小菜。



 谈镇江的肴

    镇江著名的“肴”,近年也有外销的,甚至有制成罐头的。这种用猪腿肉腌渍成的食品,一般人称为“肴肉”,但在镇江本地人口中,则简单的只称为“肴”。 

    外地人也许不大相信,镇江著名的“肴”,在当地并非当作菜肴,而是当作点心,当作小吃来卖的。因此,卖“肴”的地方,并不是酒楼饭店,而是喝茶吃点心的茶楼。 

    当然,酒楼也会有肴供应,作为冷盘之一,但是最好的肴,只有在茶楼面馆里才可以吃得到,在酒楼里是吃不到的,并且只有上午有。过了中午,多数大茶馆都收市,以便堂倌休息,应付第二天黎明就要开市的早市。 

    年轻时候在镇江念书,家里就住在有名的大茶楼“朝阳楼”附近。放假回家的时候,早上有机会上朝阳楼去吃茶,实在是一件大乐事。所谓“吃茶”,不只是吃点心,主要的就是吃“肴”吃面。最有名的面是白汤的,浇头是鸡火。 

    点心包括汤包、菜包、烧卖和大肉包,烧饼有蟹壳黄和酥油烧饼,此外,还有千层油糕。但是最精彩的节目是来一碗白汤的鸡火面,再来几块“肴”。 

    “肴”是论件吃的,吃一件算一件。老茶客要“肴”的时候,总要向堂倌叮嘱一句:“多来几件眼镜儿”!这是腿肉的肉眼部分,即广东人所说的“老鼠肉”,切成件后恰好是两个圆圈,看来像是眼镜,因此称为“眼镜儿”,这是蹄肴中之最上品,一碟之中只有一两件。 

    “肴”是冷吃的,而且不是咄嗟立就的,但是吃“肴”又贵新鲜,因此,茶馆总是在隔晚或是夜里将“肴”煮好,留在第二天早上应市,货品准备是有限度的,往往早市一过,肴就已经卖完,要明日请早了。 

    据老于此道的人见告,“肴”的原料所用的猪腿,前腿比后腿更好,经过用硝腌制的手续,煮熟就成了美味的“肴”。 

    “肴”是连皮吃的,因此猪肉要细嫩,据说从前镇江每天有人到四乡去收购猪腿,送交市中的茶楼供作制“肴”的原料。甚至还有人到瓜州扬州去搜购。可见“肴”的每天销场之大。可惜我从不曾认真的向善于制“肴”的老师傅请教过,为什么镇江当地所卖的“肴”,吃起来会那么又香又嫩。 

    镇江的“肴”,吃时是要用镇江特产的黑色滴醋,伴以姜丝,蘸着来吃,滋味就显得格外鲜美。



 笋脯豆的滋味

    现在已经是农历三月,在江南正是竹笋上市的季节。粗大的毛竹笋,已经没有纤纤的春笋和嫩竹笋那么名贵。但它的好处是产量多,市价相宜,可以切成大块来焖肉。这就是苏东坡所说的“若要不瘦又不俗,顿顿还他笋烧肉”了。 

    除了烧肉之外,还可以“烧”了晒干,成为笋干。若是与黄豆同煮,就成为有名的“笋脯豆”了。 

    “熏青豆”是用嫩毛豆制成的。“笋脯豆”的原料则是黄豆,也就是老了的毛豆,略加笋片,用适量的酱油和糖同煮,经过烘干或是晒干的手续,就成了“笋脯豆”了。 

    这种“笋脯豆”,近年这里的国货公司也有供应,是上海的产品,味道好,而且吃起来不像“熏青豆”那么硬,细细的咀嚼起来,颇有本地人所说的“和味”之妙。此外另有一种福建的出品,称为“五香豆”,豆质就硬得多了。(上海人的“五香豆”,是用蚕豆制的,这里所说的福建“五香豆”,却是用黄豆制的。) 

    从前江浙一般人家,在春末夏初,毛笋最便宜的时候,总是大量的烧笋干制笋脯豆,晒好烘干以后,用瓷坛贮藏起来,可以历久不坏,有亲戚人家的孩子来了,就装一碟出来给孩子们吃。 

    这种笋脯豆,也是送粥下酒的妙品,因为它的味道不咸,而且耐咀嚼,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一壶绍兴酒,两个人对酌,呷一口酒,随手摸几粒笋脯豆送入口中,是有一种淡泊家常的风味的。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代,没有雪糕,也没有朱古力,能从大人手上拿到一把像笋脯豆这样的零食,是会感到非常满足的。现在的年轻人读了,也许会暗暗的好笑,笑我们这一辈子的人要求这么简单,这么容易满足。 

    当然,现代的孩子们有他们的幸福,但是当我们想起我们的孩子时代,吃一把笋脯豆,玩几枚小钱一个的泥人,我们不论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都不曾感到有什么贫乏。反之,我倒觉得现在的孩子过早的被剥夺了天真淳朴的享受,使他们一下子就成为“准大人”,反而是一种损失了。 

    想想吧,我们现在老了,还可以吃一把笋脯豆,回味一下童年的滋味。现在的孩子们到了将来,有什么能供他们回味的呢?



 “美人肝”与“胰子白”

    近来在报上读到谈南京著名的特产食品“美人肝”的文章,使我不禁有一点感慨。 

    所谓“美人肝”者,乃是鸭肠的一部分。这东西在南京本地人称为“胰子白”,从来没有人称它为“美人肝”的。“美人肝”名称的由来,是军阀盘踞南京以后的事。达官贵人饱餍膏粱之余,垂青到这种小食,并且自命凤雅,给它题上了“美人肝”这个名称。 

    这貌似风雅,实在毫不风雅。这正如吃斋的人要吃“素火腿”、“素鸡素鹅”一样,既然不能忘情于火腿和鸡鹅,又何必吃斋? 

    如果觉得“胰子白”特别美味,一定要给它另题一个风雅的名字,也未尝不可,但是何必一定要在“美人”身上打主意?试想,如果喜欢吃鸭肠的人,就称之为“美人肝”,万一另有人觉得鸭腿特别美味的,就称之为“美人腿”,以此类推下去,这成何体统? 

    可知“美人肝”者,这名称貌似风雅,其实毫不风雅。不仅不凤雅,简直还伧俗。 

    我就从来不叫这东西为“美人肝”。前几年路过家乡,晚上抽暇到新街口闲逛,世界翻新,连东南西北都分不出了,但是乡音未改,记忆犹新,我随便走进一家鸭子店,向他们买了一包板鸭,又问他们有没有胰子白。老板说卤鸭肠就有,纯粹的胰子白可没有,我说我本来就是要买鸭肠,不过叫得好听一点罢了。这位老板比我的年纪还大,他从老花眼镜下面向我细望了一眼,笑着问: 

    “你老一定多年不曾回来过了吧?” 

    我点点头。我明白他这句话的用意,我想我若是问他有没有“美人肝”,他一定不会这么问我了。 

    南京是以板鸭出名的。其实盐水鸭、烧鸭、鸭杂、鸭四件,都同样的可口,其中如卤鸭肠,要是价廉物美,本是一般家庭的日常食品。可是自从那些达官贵人在我们家乡反客为主,妄加品题,一定要吃纯粹的胰子白,炒成一碟,而且还名之为“美人肝”,西子就真正蒙不洁了。 

    我很高兴在胰子白称为“美人肝”的时代,不曾回家乡去过。我是在家乡解放以后才回去的。官僚们不见了,“美人”也解放了,已经恢复它的本来面目,又成为胰子白了。



 采芝斋的熏青豆

    从大华国货公司买了几包熏青豆回来。这是苏州采芝斋的出品,每一包的分量虽然不多,但是价钱真是太便宜了,每包三毫。 

    这本是很冷僻的小吃。不喜欢吃的不屑一顾,以为这不过是普通的豆类食品,至多是孩子们嗜食的,没有什么了不起。说到“了不起”,熏青豆当然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这是一种季节性很浓的食品,像杨花萝卜一样,转眼即逝,并非一年四季常备的。 

    熏青豆的原料,并非普通所说的“青豆”,而是上海人所说的毛豆,并且要选用极嫩的毛豆。目前毛豆尚未上市,我不懂采芝斋何以会有这样大量的熏青豆应市?也许这是去年的存货,或是现在内地的毛豆的成熟,已经不受季节的限制了。 

    我不大懂得熏青豆的制作过程,看来是用微盐将剥出来的新鲜嫩毛豆煮熟后,然后隔火烘干,使得它完全没有水分,粒粒如绿宝石,如细碎的翡翠,这样就成了熏青豆。可以久藏不变。 

    这是一种滋味很淡泊的小吃,可以用来送茶,也可以用来吃粥,大约送绍兴酒也不错。抓一小撮放在口中,嚼几嚼,起先仿佛淡而无味,渐渐的就有一种清香微咸而甘。尝着这种滋味,简直可以令你忘去了人世的名与利之争似的。 

    从前,在春光老去初夏莅临之际,上海稻香村、老大房一类的茶食店,就有应时的新鲜熏青豆上市。他们用大的白瓷盘盛着碧绿的熏青豆放在当眼处,往往喜欢放几只尖嘴红辣椒在青豆上面,嫣红翠绿,分外吸引人,这时我总要忍不住买一点带回家去尝新。 

    初夏的毛豆,正如蚕豆一样,是一种极可口的蔬食,几乎无论用什么炒在一起,煮在一起,都是可口的。嫩的时候可以炒咸菜,煮豆腐,老了可以炯肉,或者就用清水连壳煮了来吃。有些人用面粉少许,调成糊状同带壳的老毛豆同煮,仿佛吃面拖蟹那样,成为一种很可口的家常饭菜。 

    嚼着微硬的熏青豆,我想到田野,想到江南,想到家乡。这种清淡的滋味,只有民谣山歌一类的文艺作品可以与之相比,这时的鱼翅牛扒之类,仿佛都成了俗不可耐的俗物了。



 镇江的鲥鱼

    近日报上已有鳃鱼上市的广告。江南鲥鱼,首推产于镇江江面者,近读番禺屈氏的《粤东诗话》,也盛称焦山鲥鱼之美。 

    丙子初夏客金陵,同社欲择地为鲥鱼之会,予曰,渔洋诗云:鲥鱼出水浪花圆,北固楼头四月天。何等雅致,何不雅集焦山枕山阁乎,众称妙。时渔者放舟象焦两山间,得数尾,即烹而食之,鲜腴冠平生所尝。群贤称快。此一事也,翁山诗称鲥鱼以甘竹滩所产樱桃颊者为最佳,此又一事也。学海堂诗课,尝以鲥鱼命题,刘彤卷颔联,传诵一时,吾粤人视之,以为白日风尘驰驿骑,炎天冰雪护江船一联,不能专美矣,此又一事也。言鲥鱼故实者,或亦乐道之。 

    所谓刘彤鲥鱼诗最受人传诵的一联,据同书所载,为“新滩甘竹水,凉雨苦瓜时。”甘竹滩在顺德,即屈翁山在《广东新语》中所称产樱桃颊鲥鱼的地点。鲥鱼在广东又名三鲡。广东食谱以苦瓜煮三鲡为一名撰,所以刘诗有“凉雨苦瓜时”之句。至于“炎天冰雪护江船”,则是在满清时代,长江鲥鱼初上市时,列为贡品,由地方官将渔船最初网得的鲥鱼呈封疆大吏,再由大吏以快马驰驿入贡京师,由皇帝荐诸太庙,然后臣下和老百姓才敢随便购食。鲥鱼贵新鲜,在初夏天气要用藏在地窖里的天然冰块来覆盖,所以有“炎天冰雪护江船”之句。 

    我不大喜食鲥鱼,因此诗人所艳称的镇江江中鲥鱼滋味之美,虽然尝过,却不大能道出究竟。年轻时家居镇江,在一家教会所办的中学念书,大哥则在镇江海关任职,同沿江一带的艇户渔家非常熟识,鲥鱼初上市时,往往能优先受到他们的馈赠,用竹篮盛了,上下护以柳叶。最好的吃法是用猪网油裹了来清蒸,加上几片上好的火腿,滋味据说非常腴嫩,尤其是鱼鳞下面所含的脂肪。可是我不喜肥腻,吃鱼只喜欢吃桂鱼一类少刺的鱼,又只喜欢吃鱼背,因此,虽然住过长江出产鲥鱼最好的地点,也吃过最新鲜的鲥鱼,却辜负了它,不能完全欣赏它的美味。



 肴肉白汤面

    我时常说起,以蹄肴著名的镇江,当地茶楼所卖的白汤面也极有名,可惜在外地不易吃得到。最近才知道,新近在羊城开设的江苏餐厅,他们不仅有“肴”卖,更有白汤面卖。早市供应的肴肉白汤面,每碗五毛。五毛本是一客普通客饭的价钱。一碗面也是五毛,可知那质量一定是很不错的。 

    江苏餐厅也是开设在广大路的地方小吃店之一,但是规模较大,有三开间门面,因此供应的品种就包括了小吃、面点,以至菜肴。省境内的几种著名点心和菜肴,他们都常备供应,从红烧划水,腌笃鲜,以至狮子头,还有扬镇点心,无不应有尽有。他们的木牌上也有“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