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大好事啊,你就不要舍不得那点机票钱了”

罗金明苦笑了一下,这一笔额外的费用足够发厂里十来个人的工资了,在陆政东看来是不值一提,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他现在是恨不得一分钱掰成十份来花,这上千的钱拿得掰成多少份?

可该花钱的大头已经都花掉了,罗金明就是再肉痛钱,这笔费用也还是要出,罗金明只是祈望这笔钱不要真打了水漂

第12章五体投地

终于到了佛光应该出现的日子。

虽然今天的天气预报是晴,不过一上午也是时阴时晴,吃过中饭,也一样,这让陆政东的心里不免也有些忐忑,这多等一天,罗金明那脸都会多抽一天不说,那成功的机会就会少一次。

不过吃过午饭,陆政东还是把通达一行人接到了桂云寺。

通达的老板姓曾,陪着曾先生夫妇来的除了李经理之外还有一男子,那干练的样子一看就是练家子。这年头能带保镖的,肯定身家不小。

松禅方丈礼节性的见了一下,就去忙事情去了,陆政东和一知客僧陪着曾先生夫妇在寺庙里参观着,曾太太对佛教很虔诚,遇见佛像都要拜一拜。

参观完之后,桂云寺的知客僧奉上了香茶,陆政东就陪着通达的曾先生夫妇和李经理坐在大殿前庭院里的凉亭,那里一边喝茶闲聊,一边等待时辰的到来。

秋风渐起,头顶上飘荡着的云朵也渐渐被吹散,湛蓝的天,阳光普照,陆政东的心也稍微轻松了下来。

时辰将至,大家都不由自主的起身缓步走向大殿。

身着黄色僧袍的和尚们已经开始诵经,那诵经的声音,清晰而低沉,绵绵不绝,让人不由自主就肃穆起来。

大家都充满了期待,都不由自主的盯着佛像的两眉之间。

罗金明更是紧张,花了两万多捣鼓这么久,打不打水漂,就看这短短的几分钟了。

等待总是很漫长的,就在众人觉得过了很久的时候,一道亮光毫无征兆的突然出现在佛像的脸上,很快就照上了佛像的两眉之间,一道璀璨的光华顿时倾泻到开光物品上面,照亮了物品上的发光体,就像火苗腾的一下点燃了一大盆火一般,整个开光塔顿时发出五彩斑斓的璀璨耀眼的光芒。

和着雍容华贵的佛像、寥寥升起的檀香、神情庄重的僧侣、还有那极具穿透力直触心灵的诵经声,构成一副无比震撼人心的画面。

现场的所有人看着这场景都神情肃穆,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曾先生夫妇更是情不自禁的跪拜在佛像之前,虔诚的跪拜着。

圆满成功了!

能有这样的效果,看来这钱完全花得物超所值!陆政东也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

※※※

开光仪式结束之后,从震撼中回过神的曾太太礼貌的对他说了一声。

“陆先生,罗先生,能否请借一步说话?”

陆政东点点头,曾夫人找他俩,肯定是谈开光产品的事情了。

三人又走到了庭院中的凉亭。坐定之后,曾夫人开门见山的说道:“陆先生,罗先生,我先生和我千里迢迢而来,是诚心诚意来桂云寺来拜谒佛主的,通达公司是我闲着没事来做的,其实主要就是为了祈求佛主保佑我的先生生意上顺顺利利。我有个不情之请,我想把这些开光的全部送给我先生。请陆先生和罗先生成全。”

陆政东沉吟了一下说道:

“曾太太和曾先生伉俪情深,真是让人感动,能成全我们一定会尽力成全的,罗厂长,这一次就全部给曾太太吧,东南亚那边,就让他们等下一次机会,你看如何?”

东南亚客商不过是陆政东用来抬价的一个借口而已,见曾太太如此说,陆政东自然也就借势下坡。

罗金明自然没话说,他是一切都唯陆政东马首是瞻,也就点点头。

曾夫人既然是自己收藏,那也不能用商业上那一套讨价还价的方式了,陆政东想了一下,看了曾太太一眼说道:“这价钱的事情我看这样吧,就凭曾太太对先生的这份心意,对佛主的这份虔诚,也是让人肃然起敬,不过桂云寺亟待善款进行修缮,曾太太也是看到的,至于罗厂长这边,今后要和通达合作,也得表现出诚意,就算帮帮忙。也就一百八十八万吧。曾夫人您看怎么样?”

罗金明一听这话,差点没把一口刚喝进口里的水给喷出来。

这些产品加上布置开光再加上给桂云寺的等等费用,顶起天也只就三十来万,至于桂云寺的修缮费用,按照和桂云寺谈的最多就十万,一百八十八万呐,除去这些,工艺品厂还能赚一百五十万,陆政东真是敢狮子大开口,曾夫人肯定不会答应。

只是让罗金明更没想到的是曾太太却是脸上神情一松:“这一回真是不虚此行,多谢陆先生和罗先生成全两位操持此事,太辛苦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还请两位收下”

罗金明看着曾夫人掏出两个大大的红包,心里更有些想不通:曾夫人是做工艺品的,被这样大大的宰了一顿,还要给陆政东和他发红包?

后红包,陆政东肯定不会收的,于是婉拒道:“曾夫人,这可不敢当。收了夫人的东西,那我们就要犯错误了,想来夫人您也不愿意我们犯错误挨处分吧。您有那个心意那就捐给寺庙里吧。”

陆政东相信罗金明也不会认为他挡了财路,工艺品厂赚了一百多万,罗金明能拿的肯定不少。曾夫人见他们态度坚决,也就只好作罢。

陆政东沉吟了一下接着说道:

“曾夫人,松禅大师托我给您和先生带句话:花城柳暗愁杀人,东方风来满眼春。我费了好大劲,松禅大师才肯解了解,曾先生旺财在西,也就是在大陆,虽然现在大势还混沌不清,但不久便会迷雾散尽,曾先生宜在这一两年内好生筹划,若把握住机会,等大势一起便会一举冲天。”

陆政东假借松禅之口胡掐这番话,也是有原因的,九七越来越近,很多香港人对香港的前途看不清,而在九零年这样还比较特殊的年份,许多港人对国内的政策走向也看不清,很多香港的富豪、企业家都是持一种观望的态度。

而他是知道后续是怎么发展的,九二年春一篇著名的《东方风来满眼春》,让南巡讲话传遍大江南北,掀起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高潮。如果曾先生赚了大钱,自然不会忘记桂云寺,也不会忘记他这个带话的“贵人”,说不定今后还能助他一臂之力,若是遇到这样大好的机会还不能赚钱,那也不能怪谁了。

曾夫人一听,更是喜不自胜,当即表示再给桂云寺额外再捐赠八万

曾先生一行欣喜无比的离开了,松禅方丈也是掩饰不住喜悦,一下就筹措到将近二十万的善款,远远超过松禅的预期,所以一个劲的向陆政东表达谢意。

出了桂云寺,罗金明一直乐得嘴都没合拢着,一张脸笑得稀烂。之前腹诽着陆政东大手大脚“败家”的那些全都抛到爪哇国去了。

“陆乡长,一百五十余万,这一次咱们赚了一百五十万啊!一个个当了冤大头都还要感激涕零,陆乡长,真有你的”

陆政东笑了一下,一百八十八万,这价钱确实也不怎么便宜,但是加上陆政东假借松禅透露的那点消息,曾夫人这一百八十八万那是千值万值了。至于桂云寺,不但解决了眼下修缮款的燃眉之急,更是有了一条生财之道,不感激涕零才怪

罗金明看着笑而不语一脸淡定的陆政东,心里也是感慨良多,能赚这么多,他连做梦都没想到,可陆政东不但办到了,还让别人感激不尽,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不佩服不行

第13章胸有成竹

陆政东的心却很快就从工艺品厂赚到钱的喜悦中转到了乡里,修路,工艺品厂扩建这是他首选考虑的,只是这钱到了乡财政,怎么花,他说了是做不了数的,吴忠河说了也做不了数,还是要王立本拍板。

这是陆政东不愿意见到的,他可不想辛苦一趟反而是为王立本做嫁衣,想了一想,这事最好的办法是和吴忠河联手,只是吴忠河一心想要调走,也不知道吴忠河愿不愿意再插上一腿。

陆政东想了一会,给乡政府打了个电话,想先问问乡里的情况。文书告诉他,王书记和党群副书记肖永年正在县里参加选举新一届县党代会代表的工作会议,吴乡长在乡里看家。

陆政东心里一喜,王立本不在乡里那更好办,第二天一早,陆政东也没等还在收尾的罗金明等工艺品厂的人,直接先回了乡里。

吴忠河百无聊赖的在办公室翻着报纸,王立本去县里开会,他不得不呆在乡里值班,正百无聊赖的在那里翻着报纸,看到陆政东进来,把报纸一放,笑呵呵的问道:“政东,听说你这段时间在给工艺品厂跑销路的事情,看你这喜气洋洋的样子,是终于敲定了来给我报喜的?”

虽然吴忠河对于陆政东能否真的给工艺品厂找到路子也很怀疑,但是两个人都是王立本的眼中钉,都是山和乡的苦瓜领导,同是天涯沦落人,倒也比较客气。

陆政东呵呵一笑:

“乡长真是能掐会算,我还没开口,就知道了我的来意。呵呵,忙活这一个月,总算是有了点收获,不但给工艺品厂找了一条销路,还赚了一百多万,除去工艺品厂正常用的,余下的一百来万明天金罗明就要把钱转给乡财政所,今年的财政任务我总算也提前完成了。乡长你也可以松了一口气了”

“一百多万?”

吴忠河一听也是惊讶不已,有些不相信的问道:“政东,工艺品厂那些木疙瘩,就是全加起来也不值一百万吧?”

陆政东呵呵笑着:

“这趟去特区,找着了一家大老板,听说我们桂云寺有佛光,就想要用佛光开光的产品,有这样的机会,肯定要好好的赚一笔。”

吴忠河听到工艺品厂把真金白银都收进口袋了,也是大喜,笑着说道:“不错不错,政东你干得不错,这回要给你记一大功。”

“乡长,这那是什么功劳,是我份内的事情,这样一来,全年的财政收入工作,总算是完成了,今年也总算是可以交差了。不过,明年也许就遇不上这样的事情了,我有些想法想和你汇报汇报”

吴忠河点点头,呵呵一笑说道:

“汇报什么,有什么好想法,讲出来,大家商量商量”

吴忠河心里轻叹了一声,几个副乡长,有什么事情最多也就是给王立本汇报之后,给他招呼一声,自从他跑调动之后,连下面站所的头头们都不大理睬他了。本来作为乡长,应该是大忙人,结果却闲得无聊看报纸了。陆政东能来找他汇报工作,他自然是十分乐意的。

陆政东见吴忠河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也笑着说道:“像这样赚钱的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我的想法是有了这一百万,加上乡里其他财政收入,今年财政上肯定会有不小盈余,得趁着乡里有点盈余的时候,做点事情。

现在工艺品厂找到了一个比较稳定的销售渠道,工艺品厂现在生产的那点产品量实在太小,人家都看不上眼,我建议拿出一二十万来扩大工艺品厂的规模,还有拿出二三十万出来修村公路。

工艺品厂上了规模,自然就能给乡里创造更多的利税;路修了,老百姓收入肯定能增加,不说别的,临乡的造纸厂可以把收购点下沉到村里,很多老百姓就是卖稻草、麦秆、竹子的收入就可以缴纳提留统筹,提留统筹这个老大难问题应该会得到极大缓解,干群矛盾肯定也会得到极大的缓解乡财政就是两条腿走路了。这样乡里的整个发展也就有了基础。”

陆政东弄了一百多万回来,这虽然也算是政绩,但是这政绩在陆政东看来还是小了一点,这些措施,老百姓肯定是非常欢迎,这样既解决了提留统筹征收难的大问题,财政又稳定快速增长,眼下全县都为提留统筹征收难叫苦的时候,都在为财政困难发愁,如果能够在这方面有优异的表现,必然能够受到县里领导的重视,什么是政绩,这才是真正的真正的政绩!

吴忠河自然也清楚陆政东说的这些好处,扩厂修路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但他更清楚陆政东为啥找他来汇报,而不是等着王立本回来向王立本汇报的原因,王立本是有功劳就往自己怀里刨,有责任就是别人顶缸,这样的好事,陆政东肯定不想便宜王立本,是先和他一道把这事先炒热,让广大的干部群众都知道这事,这份政绩主要就会记在他和陆政东身上,到时候就是王立本就是再强势,也只能顺水推舟答应此事,陆政东也算是没白忙活一场。

这样的好事,吴忠河也挺心动,这事情若是他提出来,肯定能在老百姓心里留个好印象,就是调走,那也是风风光光的,何况修路扯皮之类的事情受累的是继任者,何乐而不为?能在调走之前扬眉吐气一把,也算是出出被王立本打压的恶气,但是要想办这样的事情,还是要争取更多的支持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