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7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烟滢倒也没有推拒:

“恩,好,竹儿一到冬天就吵着京城太冷,一直想着去那边玩,她也挺喜欢雪玉姐和云学的,一见到云学就想抱,真是皮实得很,要是临时没事,我回陪竹儿去的。谢谢你,你这样忙还专门为我这样的小事操心。”

陆政东见柳烟滢说起竹儿眼神就放光,为伍一笑。

柳烟滢也知道陆政东特别的忙,能够在这样忙之下还专门抽这么多时间和自己说这些,虽然是看在吴教授的面子上,但也让她有些感动。

陆政东摆摆手: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吴教授一家就是我的亲人,你就甭和我再客气了。还好,你这次来,没再叫我政东省长了,不然我看要批评你的。”

陆政东说着就一下伸出手来,正准备起身的柳烟滢吓了一跳,见陆政东的身子侧贴过来,以为他要抱过来,她的身子僵在那里,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下意识的看了一下周围。

可是陆政东伸手却是拿边上小几上的东西。

待意识到这一点之时,柳烟滢整张脸烧得绯红如染,她自己都感到烫得很,有些不敢再看陆政东的眼神。

“这是给竹儿准备的一些小玩意喜欢她喜欢。”

柳烟滢接过东西,点着头心想自己的脸大概比最纯粹的红布还要红?也暗骂自己怎么会这样。

陆政东如果是真要抱他,那不是登徒子一个?自己应该感到愤怒才对,而既然误会陆政东要抱,躲一下才是,偏偏第一反应竟然是担心别人看到,难道别人看不到就行了吗?

柳烟滢之前觉得陆政东还是有距离的,即便是陆政东说是把吴教授和她们一家当亲人,但她觉得还是有一种距离感的,毕竟陆政东是高官,也是高官家庭,可自己此时怎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呢?

或许是这样和雪玉以及陆政东接触得多了,潜移默化之中自己把陆政东一家也当成亲人一般吧,所以才会如此吧,柳烟滢如是想。

陆政东倒是没有发现柳烟滢的这种异状,因为此时柳烟滢白皙的脸蛋在夕阳光的照耀下,就仿佛一块轻红美玉雕琢,透着耀眼的光泽;她盯着夕阳看的双眸眯起来仿佛新月,长长的睫毛、秀直的鼻梁,鼻翼微微皱起,似乎叫夕阳光照得真有些刺眼,粉润嫣红的迷人嘴唇,仿佛清晨露水里的鲜嫩草莓,叫人有忍不住咬上一口的冲动

陆政东不由就想到一个词,天妒红颜,上天在给一个女人绝美的容貌之后,总要给一些其他的苦难,恐怕说的就是柳烟滢这样的女人吧

第136章说服

陆政东觉得贝湖的事情基本上走上了正规,陆政东也很想在这个春节好好的陪陪雪玉和孩子,享享天伦之乐。

坐在病房里,表情有些复杂的看着陷入沉睡的雪玉和同样安然入睡的孩子。

陆政东觉得特别的温馨和说不出的一种心绪在心田中流淌,才算是真正步入了完整家庭时代,陆政东无法形容自己的心情,看见紧紧挨着雪玉入眠的孩子,那种微妙而细腻的感情变化,让人的感觉似乎一下子变得灵敏了许多。

成家立业,成家的含义很复杂,光是结婚还不算,要真正有孩子似乎才能算一个完整的家,而现在家算是完整了,立业,现在自己也算吧,在常人眼中自己似乎是国内政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执掌一方,前途无量,但是只有陆政东清楚自己。

高处不胜寒,越是身居高位,你就越是能感受到自己肩头上的巨大责任,越是如此就越是不能懈怠,在这样的位置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陆政东原本还是想陪着雪玉和孩子去享受一下三亚的温暖风光,但这样的想法最终还是没能实现,他和雪玉以及孩子不但没去成,柳烟滢和竹儿也更不可能在这个时候离开京城——因为吴教授去世了。

虽然陆政东也知道吴教授的身体已经不怎么好了,但也没想到他这么快就离开了人世。

陆政东的心情有些沉重,对于他而言,吴教授不仅仅是良师,也是益友,不是亲人甚似亲人,吴教授的离去,总是让他黯然。

吴教授作为国内极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后事虽然极尽荣哀,但对于柳烟滢母女来讲,那些都是浮云,对于她们而言,吴教授就是她们孤儿寡母遮风挡雨的大树,现在这颗大树倒下了,今后她们该何去何从,柳烟滢显然很是有些茫然,陆政东也只有叮嘱雪玉多关照关照她们母女俩。

而他必须得收拾起伤感的情怀开始工作,对于吴教授这样的逝者,最好的怀念就是让他的思想和愿望能够实现,而不是婆婆妈妈的悲悲戚戚

可即便是陆政东很清楚这一点,开年之后的十来天还是有些打不起精神,而副书记祁玉民在马新忠出任政协主席之后,正式接掌党群副书记显得相当活跃,大年一过就开始下地市,而且是扎扎实实下去,每到一个市,至少也要呆两天以上,到县里从工业到农业,从干部到群众,甚至连晚上都利用起来,这摆出来的架势让陆政东也有些好笑,不知道周书明如何感受?

他在安新呆的时间最长,一呆就是四天,唐中凯秦旭林等人是全程作陪,安新几个区他走了一半,而且是连晚上都利用起来,这也让安新干部见识了一番这个新来的副书记的工作风格。

当然作为分管党群的副书记他的侧重还是有所不同,党建工作和组织干部培养制度的落实,民主集中制和公推公选工作的开展,这些都日益成为执政党巩固自己执政地位的重要措施。

而对干部培养中祁玉民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要求各地市在干部培养和选拔中要注重公开透明,充分了解社情民意,对反映出来的干部纪检部门要认真核实,不能走过场,更不能带病提拔,防止出现类似于徐良案件的现象。

祁玉民也是在通过他的一系列考察活动在进一步展示自己的观点,这个策略直观明朗,落落大方,但是却要看一把手怎么来看了。

其他一些常委也出乎意料的活跃起来,兰超华出任组织部部长之后,组织部和其他部门的关系似乎改善了许多,各方接触也多了起来,这是兰超华不失原则的缓和多方关系,金道申担任组织部长期间的确让组织部形象和影响力都受到了相当削弱,兰超华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积极采取措施来修复弥补。

按照陆政东的判断,兰超华可能有意让现在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下地市去担任主官,腾出这个位置出来,从安新出来的组织部副部长杨林生在竞争省委组织部的常务副部长上好生争取一回。

当然这只是陆政东的判断,究竟兰超华心里怎么想,还要看杨林生和兰超华怎么沟通了,处在陆政东这个位置上,他现在也不太好过多的过问关心,那只会适得其反。

唐中凯也来和自己提及了张新河,没想到张新河这家伙居然也很得唐中凯的赏识,这让陆政东也有些意外,照理说张新河性格和唐中凯有些格格不入的,何况张新河还是罗浮黎一手提拔起来的,但是唐中凯却很赏识对方那种锲而不舍埋头苦干的作风,甚至公开在自己面前表示某些地市的一把手不如张新河,这也许有一些自己的因素在其中,但是也能够看出唐中凯的观点。

唐中凯建议张新河可以调任两山市市委书记,就算市委书记有难度,出任市长,认为张新河出任两山可以有效的促进两山在利用区域发展做文章这项艰巨任务的推动,估计唐中凯也是应该是在周书明和祁玉民以及兰超华面前也表明了这个观点。

这当然是好事,但是陆政东却知道问题恐怕没有那么简单,省委组织部一直推荐省发改委副主任阳新出任两山市委书记。

张新河表现优异,而且其踏实肯干的作风也很符合目前两山这种急需务实型的干部来推进,在这一点上陆政东也赞同,只是想要一部跨越到两山市委书记这个跨度太大,如果能让张新河出任两山市长,也算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了

周书明也在琢磨着这一轮人事调整的事情,在酝酿阶段需不需要通过一个碰头会来协调一致之前也一直也让周书明颇费思量。

在中央减副之前,几个省委副书记所谓的碰头会已有惯例,但是随着中央减副推进,一般说来一省只设两个副书记,其中一个兼任行政首长,一个则是专职副书记,当然也不排除有些省会城市是副省级城市且在本省地位独大或者特别重要而作为市委书记需要兼任省委副书记。

贝湖现在就处于这样一个过渡阶段,按照约定俗成的原则,研究人事的碰头会一般说来是由省委书记提出,省委副书记以及组织部长参加,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斟酌是否需要纪委书记和省委秘书长参加。

周书明之所以一直迟迟没有决定开这个碰头会就是感觉到自己有些把握不住这一次调整的节奏,虽然兰超华很沉稳老到,但是祁玉民这个才来的副书记显得太过活跃,兰超华已经很委婉的向周书明提出过要慎重考虑祁玉民的一些看法和意见,或者就需要提前和陆政东进行一些沟通,否则这个碰头会可能意义就不大,甚至有可能还会成为常委会上陷入僵局的开端。

如果扩大碰头会规模将其他常委拉进来,倒是可以找到帮手,但是话语权不够,也有不确定因素,这种扩大的碰头会上弄不好结果会更糟糕。

“书明书记,我建议你和陆省长好好谈一谈。”

兰超华似乎也意识到了周书明迟迟没有下决心的原因,建议道。

“哦?为什么是陆政东而不是祁玉民?”凌正跃有些讶然的抬起目光。

“组织部去向陆省长概略的汇报了一下本轮调整的构想,但是陆省长似乎不太满意,认为考虑省直机关部委的干部过多,而对地市基层干部的考虑太少,要求我们组织部认真考虑平衡好这其中的尺度,他特别高提出要多考虑各市县中擅长经济工作的优秀干部,大胆的把他们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

兰超华介绍着组织部方面和陆政东沟通反馈回来的情况。

“说都会说,如何平衡拿捏还是超华你们自己看着办,不必过分考虑其他人的意见。”

在这一点上周书明显得很泰然,摆摆手,“这是你们组织部门的工作,他们的意见都只能作为参考,而且我不认为你们前期的方案中有什么不妥。”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觉得您可以和陆省长好好谈一谈,我觉得陆省长的一些意见也并非没有道理,你们俩位把大的方针政策确定下来,部里边要更好操作一些。”

兰超华平静的道。

“如果我和他无法解决我们之间的意见分歧呢?”

周书明不置可否的反问。

“那我会按照您的意思再和玉民书记沟通一次。”

兰超华跟上道。

“你不看好玉民书记那边?”

周书明沉吟了一阵之后才缓缓道。

“书明书记,我感觉玉民书记对于我们省的省情还不是很熟悉,他有一些观点看似和你比较接近,但是我感觉他有点取巧的嫌疑,在抓经济工作上我还是更倾向于信任陆省长,这可能会在干部任用上也会有所体现。”

兰超华想了一想,还是决定实话实说,周书明思维很慎密,作为省委书记,他看问题的角度也应该更宽更高,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才对,他应该想得到自己考虑的问题:“书明书记,其实我们也不必太过于焦躁,我感觉安安心心按照陆省长省里确定下来的方案去推进,肯定会在不长的时间内有一个好结果的,这一点已经逐渐显现,井喷应该就在不久,只要能够出现这样的局面,一切都迎刃而解,而不必再去考虑那些短暂的目标。”

兰超华一边走一边道:

“至于棚户区改造之类的民生事情,兼顾也是有必要的,按照中央逐渐在转变的思路,我们是不是应该在考核指标上也有所调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这两个数据也许更能够说明问题,或者说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评判,人均gdp是不是要更科学准确一些,幸福感指数是不是要更感性更直观一些?”

周书明皱皱眉,他觉得陆政东似乎有些过于追赶潮流了,社会舆论上刚刚谈及不丹这个国家虽然贫穷,但是国民幸福指数是如何如何,在国内也就引起了一番大讨论,而喜欢猎奇追风的陆政东也就开始在鼓捣着这个幸福指数了,幸福指数的很多东西在周书明看来还有些不太符合国内国情,超前的去追逐这些噱头,固然可以博得一些眼球,但是对于开展实际工作并无多大意义。

“是,我觉得以陆政东的睿智,似乎不应该看不到这一点才对,可是为什么陆政东却如此热心于这些目前并不适用的东西,可他为什么这么做?”

“超华,如果单纯只看gdp肯定有失偏颇,但是你不得不承认gdp在现在我们国内依然能说明很多问题,我们不能单纯看人均收入,因为我们省情决定了我们还需要集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