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5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成绩显著却让他们原地踏步,何以服众?二人揣摩到陆政东心中想法,思味再三,越发觉得这法子妙。

绵西在很多事情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来加以推进,在财政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很多看似相当艰难的工作其实都会变得容易许多,在短期内抓一两项工作拿出鲜艳夺目的成绩来,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印把子掌握在别人手中,所以陆政东的对策就是大张旗鼓造势,让绵西成为构建可持续发展这个命题平的一道风景线,而且这是最高理论,陆政东相信以西河省委的领导政治智慧不会不智至此。

当然这只是一个治标的策略,短时间内能够奏效,但主动权始终掌握在省里领导手中。只是就目前来说,陆政东也只能想得出这样的策略来,两三年时间充满变数,利用这个变数来赢得转机。

“好了,你们俩也不用在这里旁敲侧击了,我已经把路给你们指出来了,有些事情各自所处角度环境不同,各有各的想法思路,你们这样做符合了中央意图,我相信西河省里看到这一点也应该清楚吧。”

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二人心情也变得愉快起来,话语也随便了许多,并且两人也赖着不走非得要一起吃饭,能够多一些时间在一起也可以多了解一下中央政策走向变化,也算是为绵西发展提前探路。

陆政东身份不比以往,他现在提出来的观点都更具宏观指导意义,两人也知道陆政东在西部办没有清闲过,做了很多工作。

尤其是现在陆政东负责的这一片工作可以说都是事关西部发展这个战略,这本身就是对陆政东的信任和肯定,这也更加深了两人对陆政东的信任感,两人也把近期绵西的工作情况作了一个简要的汇报除了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方面的一些突破外,两人也谈了谈很多想法。

喻明和有些想法在他看来他并不是很赞成,但喻明和既然作为市委书记,他自然有他的想法,如果一个市委书记连一些事情都不能决断,那陆政东倒是要重新考虑了。

见陆政东态度平和,喻明和心里也踏实不少,他也知道自己还没有达到昔日陆政东担任市长就可以随心所欲驾驭全局的地步,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他先期更是和不少常委进行了沟通,以求获得大家的理解支持。

第208章突如其来的喜讯

关于炼油项目,陆政东都没有怎么谈,发改委和西部办这边他可以做工作,西河省里肯定也是责无旁贷,不过问题的关键还是在石油部门,想要搞定那些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两桶油在国内的影响力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能源行业这么简单了,准确的说它们甚至可以影响着共和国血脉的跳动奔流,它们的影响力甚至可以让它的主管部门国资委,或者政策管理部门如商务部或者发改委一样不敢轻举妄动,能够参与其中的其他企业很少,而且也只是下游企业,比如润滑油,只能用苟延残喘来形容。

无他,国内的石油勘探采矿权、销售渠道都是由两桶油的,而进口权也完全由两桶油把控,要做润滑油,材料掌握在竞争对手手里,等于是被竞争对手卡住脖子,一旦对其有点威胁,马上就会被断了后路,而被断后路,最后只有卖给那些国际石油大鳄。

陆政东有些事也很难理解,外资企业都有进口配额,而本土企业却没有,这些跨国巨头们早就垂涎国内市场,只不过被政策挡在了门外,伴随着wto制度的兑现,跨国巨头们绝对不会甘于浅尝辄止,现在他们要光明正大加入进来,和国企巨头们一起平起平坐的争夺市场,目前他们一时十刻还难以真正融入,但如果有了本土企业的加盟合作,尤其是它们一旦收购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润滑油经营企业,那么他们的在国内发展速度的速度一下子跨越好几大步。

宁可让外国人成为对手,也绝不能让国内的企业成为竞争对手,这就是一些人的思维模式,在外人看来很难理解,但陆政东作为体制中人,却是深知其中的一些微妙。

所以这方面的工还得西河和绵西去做,有些事情他出面反而不好

西河之行,陆政东觉得自己收获也不少,西河的成绩和问题其实都有代表性,这让陆政东似乎连思考问题的角度和纵深都一下子变得更丰富起来,先前考虑很多问题的时候总是首先考虑自己可能会遭遇来自哪些方面的阻力,上级领导会怎样看待,以至于给自己也很大压力,但是现在他有一点豁然开朗的感觉。

有些事情还是需要主动去推动,不推是很难动的。

陆政东正思考着,手机一直响着,他都没注意到,等回过神来看死刘振强的才赶紧接听了。

“部长,真是不好意思,我没有注意到。”

“我知道这几天找你的人多,还以为你这两天怕接电话,谁的电话都不接呢。”

刘振强永远是那么稳成,即便是埋怨的语气也是那样亲和。

“这两天的确电话多,但是也不敢不接电话啊。”

“衣锦还乡有时候也是一件难受的事情。”

刘振强也难得的打趣了陆政东一句。

自从西河考察之后,陆政东发现自己的电话频率至少增加了三倍,尤其是年新民拿着的那个电话,更是几乎没有多少时间是空闲的,即便是他这个私人电话也一样没有消停过,来自西河方方面面的,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会通过各种渠道和自己联系,这让陆政东觉得自己真像是捅了马蜂窝一般,他都如此,那些比他更高级别的恐怕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很多在任的高级领导,通常在任的时候一般都是不会回老家的。刘振强恐怕也是深有同感。

“没办法,西河是西部最重要的省份之一,我要是不回去,那别人又该如何想?所以是明知山有虎,也得回西河。”

“是啊,不过有人可不会这么想”

陆政东也隐约感觉到刘振强话语里所指什么,恐怕是他对长滩的那番讲话有人觉得不痛快。

“部长,我有思想准备,在这个问题上我不想说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话,等到时候局面收拾不了,成了死城,鬼城了再来马后炮,那就失去了意义,我只是本着我自己做人的原则谈一些我自己的看法,我对我自己说的话负责,我也相信时间会检验一切是与非对与错的。”

陆政东语气相当坚定而沉重,听得刘振强也不禁微微一笑:“政东,没到那样的份上,何况我不觉得你的观点有什么不对,我也相信赞同你观点的人不在少数。”

陆政东也琢磨出味道来了,刘振强话语中并没有什么责怪或者批评的味道,先前不过是一些调侃味道,这个时候陆政东才算是略略放下心来,毕竟在这个层面上说错话,也许就是政治问题了,即便是自己认定自己观点没错,何况他也是半公开的场合讲的,又没有见诸报端。

“好了,政东,不用再为已经过去的事情担心,你在哪儿,如果可以的话,你到我这里来一趟吧,我有些话要和你谈一谈。”

刘振强很稳成的说道。

“现在?”

陆政东吃了一惊:

“很急的事情么?”

“倒也不急,不过我想早一点和你谈一谈,我心里也好有一个底,这一年很快就要过去了,新的一年一晃就要到来。”

刘振强没有绕圈子,“是关于你的去向问题。”

“我的去向问题?”

陆政东大吃一惊,自己这才到发改委不到一年,难道说又要调整自己,这未免太儿戏了吧?当然也不是没有,那就是当救火队员,这也不是没先例,京城非典的时候就有刚到任才几个月飞调京城的。

“嗯,现在这个问题还不确定,你先过来再说。”

刘振强不再多说。

搁下电话刘振强陷入了沉思,说实话她同样也没有想过刘振强的去向问题,也没有和云家老爷子沟通过这个问题,但是在和领导谈到的一些情况让他若有所悟。

在谈话中,领导讲到了干部年轻化的问题,谈到了培养年轻优秀干部要用到刀刃上的问题,也谈到了勇于开拓创新的问题,和副主席接触这么久,如此密集的谈到年轻干部使用问题,刘振强到中组部这么久了还是第一次。

领导并不健谈,很低调谦和的一个人,但是每一句话都很有份量,刘振强对其也相当尊重,这位老人长期在书记处工作,对于政治思想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把握很准很深,这个时候和自己交待年轻干部使用问题,不能不让刘振强有些疑惑。

还是领导主动打破了他的疑惑,谈了他的一些想法和观点。

作为换届之后真正的第一轮调整,这应该是在明年,一些预先性的布局调整也要进行,各省一些主要领导也因为年龄或者轮换的原因要在这期间进行调整,而中央有意在这一轮调整中有一些幅度比较大的新动作,其中提拔任用一些思想开放思路开阔善于创新的年轻干部到重要岗位上就是其中一着。

如果说领导只是谈及要大胆使用年轻干部到重要岗位上这话题,刘振强倒也不至于如此敏感,毕竟陆政东才从安新到西部办,担任副部级干部也还不到四年时间,刘振强压根儿就没有考虑过陆政东的问题,而且他相信云老爷子也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对于老而弥坚的云老爷子来讲,绝不会干超之过急的事情。

如果戈静连领导的言外之意都还听不出来的话,那也枉自在中组部呆了。

事实上陆政东到西部办任副主任这个位置上就发挥了作用,这一点刘振强也隐隐知晓,高层对陆政东这样快的调整是持反对态度的,但是最终还是同意了陆政东的调整,想象得到,这种情况下能说服诸贤的还能有谁。

这一轮的调整实际上在高层和自己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框架,高层会议上已经隐隐有了一些意向性的东西,虽然还没有形成明确的东西出来,但是作为主管组织这一摊工作的领导对于中央的意图理解得更为透彻,那就是提前为一些调整工作走前期的准备工作,以便在中央一旦要进行调整时,能够最快时间内拿出合适的方案和人选来。

在政治强人早已经结束的时代,为了减少阻力,争取到最大的支持,合纵连横寻求妥协这是必然的,而领导也是希望他从中传话,这样进退都有余地。

而对于陆政东不管从哪一方面讲,都是个极好的机遇。

三十才出头,就有可能要走上正部级干部岗位上,而且极有可能出任一省之长,可以说除了在烽火连天十年浩劫的年代有此可能,在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尚未有过

陆政东来到刘振强办公室时已经是下午下班时间了,大楼里很安静。

“这段时间很忙吧。其实想干事的人就不会有闲的时候。”

刘振强很随意的情陆政东入座:

“西部大开发才刚开始,千头万绪,很多事情还是需要理一理的,西部大开发是国家战略,要是弄成个四不像,那恐怕我就是被那挥泪斩掉的马谡了。我想偷懒都不敢啊。”

陆政东实话实说。

“嗯,看来你在西部办是真进入了状态了。”

刘振强微微点头,问道:

“很喜欢部委这样的工作?”

“谈不上喜欢不喜欢,对于我来讲,这里是学习和锻炼的好地方,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能提升能力,磨砺锻炼,也能做一些自己原来一直想要做的事情。”

陆政东神情也有些凝重的说道:

“毕竟是面向一个很大的区域,而且牵涉了太多的部门,都要沟通协调,稍有不顺,表面上已经做成了,但是实际制定出来的政策方针就会大打折扣,所以不得不想办法,至少还是做了一两件踏踏实实的工作。这样也算对得起包括我们家乡在内的西部的父老兄弟,将来不至于被他们戳脊梁骨。”

刘振强能够理解陆政东的心情,陆政东是个能干事会干事的人,不人云亦云,而是经过自己的思考,拿出自己的办法,去做些他认为值得一做的事情,这是刘振强最为欣赏陆政东的一点,作为从政者如果没有政治信念,那么这个人就真的只是一个政客一个官僚了。

刘振强能够理解陆政东的心情,陆政东是个能干事会干事的人,不人云亦云,而是经过自己的思考,拿出自己的办法,去做些他认为值得一做的事情,这是刘振强最为欣赏陆政东的一点,作为从政者如果没有政治信念,那么这个人就真的只是一个政客一个官僚了。

陆政东不是那种官场万金油,万金油是跟着风走,缺乏对理想的追求,总之他不太喜欢这种干部,哪怕他们经验再丰富,履历再详实,如果干工作没有信念,那一切都是枉然。

“政东,你在西部办里边的工作从宏观层面上来推动西部的大发展,这份成功感恐怕是很多人无法感受到而又梦寐以求的,但是我感觉你似乎还是更喜欢地方那种工作。不知道我这份直觉有没有错?”

刘振强的话触碰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