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5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罪了此人,反为不美。

“尤市长这样说,我们云大地产也有信心拿下这宗地,倒是拿下之后,还有很多需要麻烦市长的,到时候还请市长多家关照才是,这个项目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项日,实在出不得差错。”

“这没有问题。”

尤金忠见对方松口,也是舒了一口大气。

和两人交涉完毕之后,尤金忠就给国土局的副局长刘和山打电话,要他把事情要盯紧一点。

“什么,你到市东郊的棚户区干什么?”

尤金忠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陆书记和罗市长让去的?”

听到这消息,尤金忠有些纳闷,随即也回过神来,棚户区那边也是一大片地,是不是书记和市长又盯上了那边?

但仔细一想也不对,棚户区那边距离城区有些远,按照尤金忠的推测,城市每延伸到棚户区附近,至少还得需要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

书记和市长双双亲至,还把国土局的带上了,这什么意思?

但疑惑归疑惑,尤金忠也想把有些事情给书记汇报汇报,于是趁着没有发地产老板纠缠的时候赶紧也从了门。

车很快就追上了前面的面包车,在棚户区社区入口处,陆政东和罗浮黎走下车来,步行向棚户区里面走去。每走几步,陆政东都会在破旧的房屋前、拥挤的巷子口驻足凝视。这里居住的煤矿职工和他们的家属,多为低收入困难群体,全部在采空棚户区改造范围内。

一行人见陆政东熟门熟路的,不禁都有些好奇,陆政东回头淡淡的道:“这里我来过,不过当时连名字身份都没脸报,我张不开那个口。只有站在这里才会深切的体会到什么叫二元城市,什么叫做冰火两重一天。”

第135章冰火两重天(二)

“这里我来过,不过当时连名字身份都没脸报,我张不开那个口。”

陆政东顿了一下道:

“只要是稍微有点办法的,都已经从这里搬走了,留在这里的都是家庭非常困难的家庭。”

一行人脸色都有些凝重,看着巷子,巷子两侧,家家户户紧紧相连,狭窄之处,连两个手臂都无法伸展,而沿着巷口看进去,里面两侧都是破败不堪的房屋,下过雨的地上,行走在其上满是泥泞,陆政东和一行人从一条巷子拐到另一条巷子,深一脚浅一脚,一路前行。

巷子里面,一位妇女看到这一群一看就不像是普通人的一行朝她走来,赶紧转头躲避。陆政东快步上前,热情地招呼她:“老大妈,我们可以去您家看看吗?”

“这是市委陆书记和罗市长,来考察我们棚户区来了。”

一介绍,这位快六旬的老大妈叫辛金兰,显然和这样一群人的不期而至,让正站在家门外的这位女主人感到意外,有些“措手不及”。

“可以,可就是我们的家太破了。”

辛金兰的双手在身上使劲地擦拭了几下,显得很是有些难为情,但是还是回身把陆政东等人领进了门。

陆政东打量了一下房子,屋子黑乎乎的,电线盘根错节,问道:“这房子多大,住几口人?”

“四十来个平方吧,我家四人都住在这里面。”

一个客厅,一间卧室,一个临时搭建的厨房,加在一起不到三十来个平方米,构成了这个家的全部。

辛金兰正回答间,一滴水吧嗒一声滴在了一个随行人员的身上。

“昨天下过雨,房子有些漏水,本来一直想修修,老头子腿脚又不方便,所以一直没修。”

看到这状况,女主人更是有些窘迫。陆政东又进了侧面的厨房,低矮的小厨房最多三、四平方米,地上,除了灶台和一个煤气罐之外已没有多少容身之地。陆政东走到厨房里面,从灶台边到床铺旁,从开裂的墙体到有些下沉的地基,陆政东凝神察看,伸手抚摸。看到一处不通风的角落里也要住人,陆政东的脸上透出别样的关切,然后对其他随行的人道:“七口人,这实在是有些拥挤了。”

陆政东看到辛金兰的老伴腿脚,便问道:

“大叔这腿怎么了?”

“他一直身体不太好,有糖尿病又有高血压,中风了。”

听着她介绍着家里的成员,她老伴糖尿病那是富贵病,花钱不在少数,儿子已经去世。在居委会工作的儿媳妇卢福琴独自支撑着家的重担和孩子的学业,还有。

“大叔大妈,在这里住多久了?”

陆政东站在老人身边,一脸关切地问。

“有几十年了。”

男主人的话音微微颤抖。

“我和金兰是知青,回来的年头还不算久,他们住得更久。”

随着男主人的解释,谜团渐渐解开,男主人和女主人原来是在乡下工作,退休后,政府帮助解决了回安新户口,按月领取退休金,但一直没有固定的住所,只有跟着儿子儿媳住。

“我母亲也是知青,我跟着母亲,八零年左右才回城,在农村那些年知青是吃了大苦的,我很能理解您当年的奉献和作出的巨大的牺牲,你们默默辛劳一生,党和政府有责任你们解决困难。”

陆政东说着看了看正在家的卢福琴儿子杨东,问道:“学习怎么样?”

“学习还不错,在市二中,明年就高中毕业了。”

卢福琴忙回答道。

“市二中是省重点,显然卢福琴充满了骄傲,显然杨东是这个家的希望。”

卢福琴的儿子杨东静静地站在一旁,多少有些腼腆,陆政东便笑着问道:“有什么心仪的大学?”

“我想报考军校。军校不用花钱,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

陆政东点点头:

“嗯,不错,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老人家,你们有一个好儿媳,所以孙子也才会如此孝顺。”

说着又对杨东道:

“军校其实也挺不错的,我爱人也是军人,看来我们还是有很多共同点的。高尔基说过苦难是一所大学,不要被苦难压垮,要让苦难把你磨砺得更加坚强,人之一生,起起伏伏,只有这样你才会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顺畅,才能走得更好”

陆政东接着说:“在你身上寄托着全家的希望,将来学成后报效国家,回报社会,同时也要为家人尽孝道——你爷爷奶奶不容易,你妈妈更不容易,从你妈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

陆政东说着转过身来,对着一家人道:

“今天我和市长来就是来看看住在这里的大家的具体困难,不仅仅是生活的困难,更包括你们的住房困难。”

陆政东说着对市里和区里的其他人道:

“住在这里的职工群众,曾为国家建设作出过很大贡献,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解决困难职工的基本生活问题。要把那些特殊困难的职工情况摸清楚,采取有效的救助办法,切实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问题。对于生存条件极其恶劣的连片棚户区,各级党委、政府要尽快制定相应的措施,下大决心进行整体搬迁,对集中连片绝对贫困地区要加大低保支持力度,区别对待,制定和实施特殊政策,打一场城市扶贫攻坚战。”

罗浮黎也道:

“市里正在想办法,解决打击的住房问题,时间不会太长,请你们放心,市里区里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这事给办了!”

一行人又看了其他一些家庭,了解了一些具体情况之后,然后才登上旁边的一座山坡,俯瞰聚集着千户居民的棚户区,有大片低矮破旧的房屋,烟囱冒着漆黑的浓烟。看到这样的情景,每个人的心情异常沉重。

“不来这里就不算了解安新,就像我们有浦江京城鹏城等那样繁华的城市,也有西部很多贫穷的地区一样。我到安新来了这么久了,这还是第一次来,太官僚了,其他的干部也应该来看一看,看一看他们就知道我们现在实在是没有翘尾巴的资本,看一看才会认识到我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也才会深切的体会到这项工作的迫切性。”

罗浮黎似乎是很受刺激,显得有些激动。

陆政东也道:

“大家看,这里算得上是咱们安新城区高点之一了,从这里向西望高新区,越过江就是老城区,那边将是今后两到三年我们安新重点开的二期乃至三期。

向南望去,而那一片已经是塔吊林立,在今后几个月里,那里还要变成忙碌的海洋,当那十多宗地全面开工之后,一期建设才能真正说得上是全面铺开了,之前沿着以东道路建设已经规划完毕,但是日前尚未正式启动,因为根据先前的规划,城市建设要两边延伸,但建设却还只是刚刚开始,一些道路尚未竣工,估计要等到明年上半年才能将二期道路基础设施基本建成。

从发展的角度讲,我们安新今年gdp增可能会比去年更高,下半年由于一些进驻企业和本土民营企业的发展,还会提高,截止到两千年,全国有十八个城市跨过千亿大关,今年如果没有大的意外,我们安新市能够跨入千亿城市俱乐部的。”

陆政东这话让所有的人都为之一振,年gdp破千亿这一直是省城的目标,而安新在总量上直到第一季度还略落后于省城,因此谁也没有想今年过千亿,都认为不出意外,明年上半年过千亿是没问题,但所有的人都相信陆政东没有绝对的把握不会说这样的话,现在看来,安新要跑到省城前面了,贝湖的第一个千亿元城市不出意外将花落安新。

陆政东话锋一转:

“但我们的很多方面确实还有很大差距,鹏城、旅大、苏杭等等,你们去看一看,他们的城市规模、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以及城市建筑风格怎么样?在看看我们这脚下的这一片,我们作何感想?”

尤金忠也有些震撼,他知道这里,不过他之前也没来过这里,甚至可以说是刻意的回避这里,他知道这里条件很差,但是公文中那些刻板的东西显然不如眼前的景象这么具有强烈的冲击力。

在来这里之前,他还一直以为陆书记和罗市长是为了这些地,但现在看来,他想错了,陆书记看来也随着市里经济状况的好转逐渐在微调着一些事情,从之前一心一意的求发展到现在应该是发展依然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但也开始着手解决一些城市亟待解决的事关民生的问题。

说着陆政东加重了语气:

“所以我们也不能忘记了就在我们眼皮子地下的这块土地,如果我们不能再发展中解决这样的问题,那我们也很难讲追上人家。

这项工作困难很多,难度不小,要做就要做细致,先期要切实解决他们眼下的生活困难,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各有关方面都要对特殊困难群众给予特殊照顾,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然后要充分征求棚户区居民对搬迁改造的意见,再拿出切实有效的方案,这件事不办则已,办就要把这事彻底办好。”

第136章定心丸

从棚户区回来,尤金忠看陆政东似乎还沉浸在那种情绪着,迟疑了好一会才参加下轮竞标的房地产企业的名单交给陆政东,同时把衡大吉又来找他的事情讲了讲。

尤金忠也不想在这个时候说此事,但这事兹事体大,金科、李家这些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企业,能够入驻安新市对安新整体的提升,如果他们也盯着这一块,那事情就有些不好办。

“必要的竞争还是必要的,就想捡便宜,天底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尤金忠以为陆政东会皱眉头,没想道陆政东却是笑了笑道。

尤金忠就有些不明白了。陆政东笑了笑:

“金科一向都不是靠地段取胜,而是靠产品质量、先进的营销理念、房型设计以及优质的物业服务成为房地产行业的佼佼者。

一般来说,房屋买卖合同签订以后,客户和开发商之间的联系就没有这么密切了。在金科,情况却不是这样。金科非常关注房屋从销售到正式交付前这一段等待期里客户的感受,通过一系列标准的服务动作始终与客户保持联系。交房现场,几乎每位业主都会被详细的告知,房屋中每一个产品都有不同的质保期,业主办理收房手续后会收到质保书和产品使用说明书,只要在质保期内开发商将负责到底。金科采取收楼服务经理与工程师对每一户收房的业主进行一对一服务,并设立金科地产的保修中心,这种管理模式在整个地产市场上是比较先进的。在交房现场,开发商对于客户提出的问题基本上都能有效迅速的解决。

因此金科的目标肯定不是衡大吉看上的那块地了。”

陆政东说着又道:

“其实金科的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安新学习,靠质量,靠服务应该和我们安新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金科不参与竞争并不意味着其他地产商不参与。”

陆政东知道衡大吉最忌惮的就是财大气粗而又在高层拥有良好的声誉,衡大吉也不敢对老李家怎么样。

陆政东知道实际上李家在住宅地产这一块上,和金科走的路子也差不多,但在商务住宅上李家出手那就是大家风范,不出手则已,出手就是大手笔,就像在京城,一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