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政东知道,外公突然要见他绝不是思念他这个外孙,让他回去应该和京城最近的局势有关。

陆政东一直关注着京城局势的发展,刚刚过去的四月,京城是热闹非凡,其中最热闹的有两件事:一是对一份报纸的几篇署名文章的大批判,二是两会上新的人事变化。

几篇署名评论招致京城火力猛烈的“大批判”,“反和平演变”、“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言论在这样的大批判中再次升级,报纸上的有些言论不但让干部们都紧张,就连林冬荷这样的人都感到紧张,报纸上不但隐隐有把一贯坚持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变成,“阶级斗争和全面建设”两个中心。

更吓人的是在中央级的机关报上一篇通栏大字横贯一版,异常醒目,文章中出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经济根源,正是中国正在出现的中产阶级、私营企业和个体户。”这样的说法,就只差喊出要对资产阶级进行专政了。

在这样严肃的喉舌报纸上出现这样的文章,私营企业主和个体户们,全都吓得够戗才怪。

但是在这样一边倒的舆论中,支持该评论者却入京封侯拜相。

这边喊打喊杀来势汹汹,那边却是人家昂首进步,这中间的很多事情实在是耐人寻味。

像这样级别的人事安排总是有一个过程的,先是吹风协调立场,基本得到统一之后才会提交人大表决,外公应该是早就知道这样的结果的,前世外公对此应该是不够重视的,以为仅仅是调一个懂经济的救火队员来搞活已经很是棘手的经济困难,不会对整个格局产生大的影响,但是小舅显然是找机会把他说的给外公讲了,事情正是沿着他所讲的那样在发展,外公应该是从中品味出了和原来不同的东西。估计也在思考在这场争论中如何重新抉择,召他回去应该是亲自了解核实更多的情况。

接完电话陆政东就去给吴忠河打招呼,说得到京城去一趟,估计还得到其他地方跑一圈,吴忠河只是以为他去京城探望生病的母亲,也没多问,让他趁着这段时间有空多呆一段时间

陆政东到了京城和小舅云江民汇合之后就直接去了医院,云江彤见到陆政东突然而来,也很惊讶,不过却沉着脸说道:“政东,不是给你说了我很好,你才当上乡长不久要注意影响,怎么又乱跑了?你可不要忘乎所以”

其实她也是怪想儿子的,但是既然支持儿子选择这条路,她就希望儿子能干好。

云江民笑着道:

“二姐,呵呵,先没告诉你就是给你一个惊喜,这回政东来京城,可不是他自作主张跑来看你的,是爸找他有事。爸下午就要见他”

云江彤听说是特意叫他进京的,这才转怒为喜,她也希望陆政东能把握这样的机会,好好表现一下。

想了一会看着陆政东叮嘱道:

“你大小也是个乡长了,不该说的一定不要说,千万不要在你外公面前乱开黄腔”

陆政东忙点着头,他在小舅面前多说一些还没事,毕竟小舅和妈妈比较亲,是真正把他当成子侄辈,但是在外公面前那就不一样了,实际上就是带着考察性质,稳成大气才是王道

云江彤细细的叮嘱了陆政东一番,说着又转过头对着云江民说道:“江民,你要好好给政东说说,要是他说什么不对的话,你可得帮着说说话,姐就拜托你了”

云江民点点头,陆政东陪着母亲说了一阵话,才和云江民出了医院。

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行驶着,陆政东一边听着云江民说话,一边打量着车外的景色。

没多久,车速放缓,车拐到一古色古香的大门,慢慢停了下来。

红红的高墙、明黄色的琉璃瓦,肃穆的大门,森严的警卫,里面就是国家真正的政治心脏,几乎所有重大的决策都出自这里,里面人物的沉沉浮浮,其命运和共和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但里面是禁区,在里面发生的一切都属于国家机密,在世人眼里,最神秘的莫过于够不着的摸不到的。而这个地方恰恰是平凡人等终其一辈子都碰不到的!里面的一切人们也仅仅是从报纸文章的一鳞半爪之中去揣测,所以这红墙之内在老百姓眼里就是最神秘的地方。

陆政东一样也对里面充满了好奇,前世到外公家的时候,外公才刚平反,还没住进红墙之内。

至于见面,他也仅仅只是见过外公两面,一次是第一回随母亲到京城的时候,还有一次就是在遗体告别仪式上。

在这肃穆的大门外,陆政东的心情也有点澎湃,当年他在京城落难的时候,心里是多么渴望能走进那里面见上外公一面,不求别的,只要那么一个关注的眼神就够了,但是他根本没那机会,而今,他终于就要走进这神秘的地方,还是外公主动邀请他进去的!

第80章事关兴衰荣辱

一番严格细致的检查之后,车终于驶进了大门内,进了大门车速不快,很平稳的行驶着,陆政东虽然也很想看看外面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致,不过一想到即将的谈话,还是赶紧收拢了心思。

一小会,车又停了下来,云江民招呼着他下了车。

“前面是你外公办公的地方,这边是你外公起居的地方,住在里面的领导人基本都是这样的”

云江民一边领着他往起居的地方走着,一边轻声的给他介绍着,陆政东点点头,这些大领导都是办公生活二合一,外公虽然现在是半退了,但是这样的待遇还是没变。

陆政东落后云江民一个身位,过了道回廊和一道门就看到云维熙迎了上来,微笑着招呼道:“小叔,我爸已经到了,爷爷让你们直接进去。”

说着又转头微笑着对着他道:

“政东,你在基层工作不容易,这又鞍马劳顿的,挺辛苦的去见过二姑了吧”

陆政东也微笑着回道:

“表哥好,也没啥辛苦的,我妈多亏大家照料”

两个人说着,礼让着云江民走到了前面,陆政东也微微落后云维熙一小步,不疾不徐的走着,陆政东不由想到红楼梦里里林黛玉进了贾府的一句话“生怕说错一句话,生怕走错一步路,被人耻笑了她去”,生动的说明了权贵豪门的规矩森严,一个不注意就会落下一个不良的观感,陆政东也不得不谨小慎微。

三个人一前一后进了书房,屋内就外公和大舅江华两人,看来这是一次非常小范围的谈话,陆政东这才赶紧上前一步,深深一躬,规规矩矩的请安问好。

外公打量了他一会才缓缓开口:

“恩,我这身体也就那样吧,你去见过你母亲了吧,她还好吧?”

陆政东忙恭恭敬敬的回道:

“母亲恢复得很好。母亲生病却还要您操心,还劳烦舅舅姨们的照料,而我这个做儿子的却没有尽到多少责任”

“尽孝也不一定就要环绕在父母身边,新社会了,不讲究父母在不远游了,你母亲不容易,你心里能有你母亲,好好工作就是对你母亲最大的孝敬了。”

外公这才招呼大家坐下,只是坐下的只有云江华和云江民,他早就得了云江民的叮嘱,和云维熙都恭恭敬敬的站着。

外公接着又问起农民们生产生活情况,老百姓心里有什么想法,陆政东讲得很客观,好的情况坏的情况都讲了,陆政东发现外公问得很仔细,听得很用心,听到他说道农民生活的好的时候,外公也频频点头,听到不好的时候就会凝神沉思。

然后又问起了他在农村的工作情况,陆政东也不敢有丝毫的添盐加醋,原原本本的把在乡里工作的情况讲了讲。

外公听完之后好一会才说道:

“你对农民还是有感情的,对农村还是比较了解的,看来还是用了心的”

陆政东知道,对外公这一代人来说,对这篇土地上的农民始终怀着一种难以割舍的特殊感情。

他这样的经历恐怕也在外公心里增加了一些印象分,外公轻易不会表态的,能从外公嘴里说出这样的话,应该是对他这个能在农村工作的外孙持肯定的态度。

一边的大舅云江华看了一眼外公之后说道:

“爸,看来政东在农村基层工作还是很用心的,并且还能有所思考”

云江华一边说着,一边看着他,迟疑了一下才缓缓的问道:“只是政东你在农村基层是怎么想到那些东西的,有什么依据?”

云江华虽然微笑着,不过问这话的时候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如果不是细心很难发现,陆政东心道,看来云江华是根本不信他所讲的那些,甚至对他所讲的东西很不满,估计在京城的这一波闹腾中,外公并没有让云江华涉足过深,恐怕觉得还是浪费了一次机会。但是是碍于在外公面前,不知道外公内心到底是一个什么真实想法,这种不满也不敢表露出来。

云维熙则是面无表情,恐怕心里也认为他所讲的只是天方夜谭,心里恐怕也不平静,不管他所讲的如何,就凭这样把他从千里之外召回来,这样严肃的进行讨论,这份重视恐怕就让他这个云家重点培养的对象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

云江民的神情显得十分凝重,也显得有些拘谨,不知道是不适合这样的气氛还是因为这件事是他传话的。

陆政东不由暗叹一声,外公确实是太偏心,讨论这样重大的事情其实也就云江华父子俩,其他人几乎都排除在外,云江民能出现在这里多半还是沾他的光,而从职务上来说,比云维熙大七八岁的云江民也不过比云维熙高半级,在前世要不了多久,云维熙也就会赶上云江民了。只是云江民和云维熙最后也就止步于此,两人熬了二十年,才靠熬资历熬到了正厅的位置上。

陆政东又把目光集中在外公身上,只是外公此时却双目微阖,似乎在闭目养神一般,不过陆政东却知道,云江华问这话,实际就是外公想问的,只是这样的话由他嘴里问出来,似乎有些不合适,才由云江华代劳。

姜还是老的辣,外公未必就完全相信他所讲的这些,但是至少是从他所讲的这些东西中敏感的嗅到某种危险的味道,所以才会把他召回来

虽然外公看着就像在闭目养神一般,但是这可是事关全家政治生命兴衰荣辱的大事情,外公肯定也不会做太上忘情。

陆政东从目光一边从几人身上扫过一边想着这些不过是一瞬的事情,回过神的他一下就感觉到了屋里安静得吓人,连云江华也下意识的静得陆政东都能听到隔着一段距离坐着的云江民那很快的心跳,气氛似乎一下就凝固了一般。

陆政东虽然之前已经无数次的想过了该怎么说,但作为到了外公这样层次的人来讲,虽然在某些问题上也会妥协,可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有他的政治理想,不会真正轻易妥协,若是不能真正打动外公,踏错一步,那就是万劫不复!

此时这种逼人的压力扑面而来,陆政东感觉到自己手心都出汗了。但这也是最好的机会,陆政东暗暗深吸了一口气,平抑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呼吸,才缓缓开了口

第81章上川菜,喝五粮液!

陆政东暗暗深吸了一口气,平抑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呼吸,才缓缓开了口:“我那么讲是根据历史的发展潮流和国内国际的实际情况!”

陆政东的语调不高,但是讲得非常的肯定:

“从国际上看,东欧剧变了,苏联也是动荡之中,这不但是倒下了一片,连老大哥都要支撑不住了,我们国家所承受的压力就更是巨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人把东欧的剧变和苏联的动荡归咎于改革,是改革给了西方和平演变的机会,导致了政权丢失,觉得国内应该停止改革开放,要把工作重心放在扎起篱笆,筑起堤坝,堵住洪水猛兽。

但是国际形势是敌强我弱,敌富我穷,革命陷入低谷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堵完全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完全是被动挨打,无法扭转乾坤,并且堵就能一定堵住?堵又能堵多久?

所以堵并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与其堵还不如疏,所谓的疏就是要让老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广大人民群众能否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历朝历代的兴衰更迭莫不与此息息相关,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才会得到衷心的拥护,这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革命的目的所在,这样才会从根本上解决外部的压力,这样于党于国于民都是最好的选择”

陆政东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外公的神情,见他依然是双目微阖,脸上表情没有丝毫的变化,紧张的心理稍微松弛了一点,讲起话来也顺溜了不少:“要实现这个目的,就需要解放生产力,大力发展经济,改革开放就是必然选择

而现在的情况是很多人担心国内的改革也会像东欧和苏联那样,最终导致崩盘,但事实上,东欧也好,苏联也好,发生这样的情况实际上是国内的种种矛盾一直积累到了非常尖锐的程度,最主要的是老百姓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这才是发生剧变和动荡的最主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