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省委省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执行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各项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确保上级指示精神在长滩得到全面贯彻、坚决落实;要讲纪律、讲大局、要不折不扣的执行市委的各项决策

我相信同志们一定会倍加珍惜组织对我们的信任和厚爱,倍加珍惜全市干部群众对我们的期待和厚望,以强烈的事业心、使命感和责任感,恪尽职守,殚精竭虑,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业绩”

刘建中的具体情况,陆政东已经从葛正龙那里了解得比较透切了,刘建中在任高塘市副书记之前曾做过宣传部干事、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部长,基本上是在党委一条线工作,不愧是政工干部出身的,口才极好,理论素养看样子也非常不错,虽然面前放着稿子,但基本都没看就讲了好一阵。

陆政东也认真的听着,讲话看似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内容,但是里面隐含的内容才是陆政东更看重的。

刘建中才履行,自然不会很明明白白的讲狠话,刘建中讲话也就两个基本点,一是如何发展,二是如何领导发展。但是实际上通篇讲话最后都落脚在不折不扣的执行市委的各项决策,也就是要执行他这个市委书记的决策,指示。只要把握住了这一点,也就是把握住了主动权。

陆政东细细琢磨了一番,刘建中是初到长滩,所以是绵里藏针,心里也不禁有些感慨,能够坐上市委书记位置的绝不是善于之辈

开完会,陆政东就马不停蹄的往县里赶,一路之上陆政东依然在揣摩着刘建中的讲话,也希望能够根据刘建中的讲话结合宜蓝的实际,做点事情,看看刘建中是个什么反应。

宜蓝要做的事情很多,但现在能出彩的地方不多,一个修路,一个整顿煤矿还有一个就是火电厂了。

修路这已经是宣传过了,再炒冷饭也没什么意思;而整顿煤矿,这只是孙伟阳的想法,刘建中是一个什么态度,陆政东暂时还摸不清;火电厂倒是一个亮点,但要拿这个来做文章却更棘手,因为里面牵涉到肖清扬,这一二把手的东西素来微妙,特别是刘建中刚到,操作不好搞不好就会让刘建中心里有想法,看来还是要从大处着手

回到县里,陆政东也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传达了市领导干部大会和是常委会扩大会议的精神,传达完之后,专门把宣传部长金立江和委办主任骆长松留下来交代着:“县里的报纸电视台,连续刊登和播放刘书记的讲话,这是我整理的刘书记讲话精神,你们以此为蓝本,组织理论水平高的同志,吃透精神,并结合宜蓝现实和整体发展思路,写出一系列有水平的文章,集中在媒体上刊登”

说着又道:

“省商报的记者要下来,你们好好接待一下,这要到春节了,人家还跑一趟不容易”

省商报的记者是陆政东邀请的,陆政东邀请省商报的记者下来并不是为了给他自己添光增彩,而是为了给刘建中看的。孙伟阳的离去,陆政东必须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他不奢望刘建中对他青睐有加,但是也不希望成为刘建中的靶子。

实际上,陆政东最希望的是能在西河日报上能出现宜蓝的文章,那是省委的机关报,刘建中更容易看到,但是时间紧,他和西河日报没啥关系,也就退而求其次。

官场历来的敏感的,内在的关系是最复杂的,市委书记的变化就会发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直接影响到他在宜蓝工作的开展。

特别是整顿煤矿的事情,现在安全整顿都才刚刚开始,这只是手段,整顿的目的一是规范小煤矿,二是要堵截住偷税漏税,增加县里的财政收入。

陆政东虽然也能从外面争取到一些资金和项目,但是内因才是决定性的因素,整顿煤矿,增加县里的财政收入,这是宜蓝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也才是真正实打实的可持续的财政来源。

接下来春节之后在税收等方面的治理那更是要戳到某些人的痛处,这就是矛盾。

其实这里面的问题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大家都捂着盖子,谁都不揭而已,然而他真正要在宜蓝打开局面,整顿煤矿的事情就决不能半途而废。

矛盾,说穿了,其实就是权力问题。利益分配不均,利益受到侵害,矛盾就出来了。这其中也是一门深奥的哲学,如果大家都做老好人,遇到问题就掩盖,往下压,势必会造成更大的矛盾;如果想解决,势必会得罪很多人,最为难的就莫过于是否下定决心整顿了。

所以得到新来的市委书记刘建中有限度的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陆政东安排完这事,不一会,郑夏林就进来汇报说,慰问离退休老干部的时间到了。

陆政东就起身出门在院子里和申国中汇合了。

申国中脸绷着,看样子心里是有些不情愿是见那些老干部的,但是作为县长,申国中是不得不去。

陆政东也清楚原因,这些老干部资格老,退下去之后闲着发慌,心态也难免有些不平衡。

这在那个县都一样,只要是老干部们集中在一起,基本上都是对在任的进行批判,轻则是对县里的党委政府指桑骂槐,发发牢骚,搞不好就是直接骂娘。

去慰问的县领导挨骂也得受着不说,还得酒好菜地招待,还要意思个红包。

县里的老干部活动中心在县财政局大院里,之所以设在这里是因为财政局的二号家属楼实际上就是县里主要老干部和一些局长、主任干部居住的地方。

申国中是做好了挨骂的思想准备,但是走进活动中心的时候,几十位老干们都鼓掌,那热情劲儿让申国中感到很纳闷,他当了几年的县长,每年都要被骂得狗血淋头,今天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第35章积极应对(二)

申国中对于老干部们的热烈很意外,但陆政东却是一点都不意外。

都说老同志是党和社会的宝贵财富,当然得敬起来。但实际情况却根本不是这样,现在大多数县财政都挺困难,老干部的待遇也就那样。

其他人都认为退下来的老干部就是天津的包子,陆政东却不这么看,这些人多少在市里省里有点熟人,在基层有点威信,争取到这些人的支持,其实也是争取到不少人的支持。从他到宜蓝上任伊始,他对这些老干部都很尊重,有什么好事也没有忘掉了这群人,加大对老干们生活福利的保障,可以说现在老干们待遇比之前高了不是一点两点。

特别是孙伟阳调走,他更是需要得到这些老革命的支持,所以这次茶话会陆政东也是费了不少心思。

其实做这些事情花钱不多,可老干部们退下来之前都是有职有权的,在乎的是这份尊重、重视和关注。

加上这些人一贯都认为修路是好事,盼了不少年都没有见宜长路修好,陆政东一到宜蓝就着手把宜长路修了起来。自然对他还是有几分好感。

申国中很快就明白现在这些老干部为啥都这样高兴了,心里想到陆政东可真是会见缝插针,不由有些酸溜溜的,又有些有些懊恼,他作为县长,其实想要拉拢这些人,比陆政东更方便。——县长管财权嘛!

只是他以前老在县里呆着,这些已经不在位置上的老人在他眼里是熟视无睹了,引不起他半点波澜了,现在看来还真是失策,今后可不能再疏忽了

开完老干部的茶话会,陆政东第二天又被刘建中召见到市里。

刘建中上任之后就单独召见下面各区县的一把手肯定也是想在春节前摸摸底。

第一次正式汇报工作关系到在新来的书记心目中留下第一印象,肯定是马虎不得的,陆政东也是思虑再三。

陆政东到了市委,刘建中没用原来孙伟阳的办公室,而是临时用了孙伟阳隔壁的办公室,至于刘建中今后要用的办公室还在装修之中。

刘建中暂时用的秘书,陆政东并不熟悉,坐在那里也没有什么话可说,便打量着房间,心里想着,换一次领导就装修一次办公室几乎已经渐成一种趋势,有时候有的办公室由于领导换得勤密,一年两年一装修也是家常便饭。

人走政亡,一个道士一手法,前任的一些做法,不管好坏,通常是束之高阁,取而代之的是新花样,不然似乎都不能显示继任者的能耐。

等了大半个小时,终于才轮到了陆政东,陆政东进了办公室之后,刘建中示意他他坐下,先把手头的事情处理一下再说。

不少领导人都喜欢用这一招来体现权威,特别是他这样年轻的干部,往往在领导的心目中都属于心气比较高一类的,为了打压打压,往往最容易享受这样的待遇。

陆政东对此心知肚明,就很沉稳的坐着。眼角余光瞟了瞟埋头处理文件的刘建中。

差不多又过去了一刻钟,刘建中才抬起道:

“政东同志,你可是全省甚至恐怕全国最年轻的县委书记,年轻好啊,朝气蓬勃,想必宜蓝的各项工作一定也是欣欣向荣”

陆政东知道刘建中刚到长滩,给他的汇报时间不会太多,陆政东摸不清刘建民的水深水浅和具体想法。所以在汇报工作中尽量不提孙伟阳的观点,尽量客观,扼要的宜蓝县里的整体现状和目前的工作以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和大体安排做了汇报。

听完介绍,刘建中道:

“宜蓝的整体情况还是不错的,宜蓝虽然现在起步比较晚,但资源丰富,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如何实现宜蓝跨越式的发展,主要还是要把握住大方向,要有政治敏锐性,更要有应付复杂局面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每个领导的风格不同、理念不同、阅历不同,对于事物的看法自然也就千差万别。虽然刘建中只是泛泛而谈,但是陆政东还是听出来刘建中对于宜蓝的工作抱有相当保留意见。

可陆政东不但要听着,还要表示要进一步干好。——因为解释就是掩饰,解释就是顶撞,那只会让事情朝着更不好的方向发展。

离开了刘建中的办公室,陆政东心情也不是太好,坐在车上闷着声不想说话。

坐在前边的秘书郑夏林见陆政东上车之后没发话,看了小马一眼,然后才转过头小心翼翼的问道:“陆书记,接下来去哪里?”

陆政东沉吟了一下道:

“我打个电话”

春节将至,下面的县委县政府肯定是给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准备了礼物的,宜蓝也肯定不能标新立异。

但给领导送礼,肯定也少不了刘建中一份。

陆政东也有些拿不住,想了一下便拨通了周天放的电话,然后说道:“今晚就住长滩,明天一早回去。”

长滩市里的景风酒楼是新开张的一家餐馆,秘书郑夏林、司机小马和周天放的司机,三人坐在外面的大厅,点了四、五样特色菜,有滋有味地品尝着。在里面的包间,则是陆政东和周天放两人。

两人都是孙伟阳的嫡系,曾经的上下级都已经早已经完成了角色的转换,成为平起平坐的关系。

现在孙伟阳离开之后,都不约而同的感受到了一种压力,这样的压力无影无踪,但是却又是真真切切的存在着。

两人喝着长滩酒厂最好的风塘陈酿,在长滩人看来,这酒实际上不比五粮液差,若不是待不相熟的客人,都爱喝这玩意。

“呵呵,政东,幸好你没有莽莽撞撞就去撞枪口,送礼的事情你可悠着点,昨天贺兰县的就挨了批评”

陆政东笑了笑道:

“我这不是先来老领导这里探探风,贺兰县富裕,估计出手太大方,礼物太重,我们宜蓝穷得叮当响,真正就准备了点土特产,也就是点腊野味之类的东西,挨批也批不到哪里去。等会让你的司机带点回去,算是我孝敬嫂子的”

宜蓝县里其实也还是准备得有其他东西,但是既然贺兰县挨批了,陆政东也就打算只送点土特产了。

陆政东清楚,即便是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送礼多半是要挨批评的。但该送礼还是得送,但若是不送,批评是不会挨的,但是谁去送过礼刘建中或者不记得,但是谁没有去送过礼,刘建中肯定记得,那比批评还厉害——这是一个态度问题。

周天放呵呵一笑:

“刘书记长期工作在大机关、大城市工作,严于律己,眼界宽,理论水平高,这对长滩很有好处。”

官场中人说话向来讲究个意会,周天放只提刘书记眼界宽、理论水平高,对于实践能力如何不置一词,不褒不贬,很客观,对于刘建中到底如何,还有需要暗暗观察的意味。

陆政东今天留下来和周天放一起吃饭,也就是想交流这方面的事情,周天放在政府办公厅工作的时间不短,看待很多问题的角度肯定和他不一样。

陆政东听出周天放的弦外之音,喝了一口酒道:“刘书记看来对发展还是抓得很紧,宜蓝是个烂摊子,我的想法是万变不离其宗,还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关键,稳中求变,实现突破,对于市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