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香港大亨-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被选中的下一个风险企业或风险项目,这样循环往复,不断获取风险资本增值。

龙腾风险投资基金就完全符合这些标准,大量内行的技术人才在负责审核创业者的申请。不像后来许多人根本就不懂技术,就投身风险投资行业,胡乱投资,只能把有些新兴高科技行业的泡沫越吹越大。没有等到赢利,那些风险投资者又不耐烦了,要撤资。结果让许多原本已经看到赢利曙光的行业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像98年至2000年期间中国突然一夜见涌现一队阔老对高科技行业进行风险投资,那段时候,有的人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在咖啡馆里面拿着计划书对投资者谈个把小时就能成百上千万的投资拉到手,老百姓把风险投资称为把“疯钱”投资、“傻钱”投资。

等到他们刚投资那些泡沫堆上天的互联网、高科技行业,转眼间2000年后美国纳斯达克泡沫破灭。中国中国的那些“高科技”、“互联网”风险投资者也惊慌失措,亏掉血本也要撤资,让当时中国才兴起的互联网行业元气大伤。

受到龙腾系各公司鼓励技术员工创业的影响,共有百多名俄罗斯技术人员向龙腾风险公司申请一百万至几千万不等的资金在深圳当地进行创业。

其中一名30多岁的俄罗斯青年技术员尤金。卡巴斯基创立的卡巴斯基反病毒公司得到的风险投资虽然只有200万人民币,却意外的受到张毕玄的指示,该公司需要重点关注。

“睿智的张先生!为什么您对我这个小公司这么关注呢?”尤金后来这么问他。

张毕玄只是微笑的回答:“因为你名字很特殊,没听到许多电脑配置比较低的人一边在喊‘卡吧!死机!’一边还得用你的杀毒软件!”

后来,世界上又两款号称最强的杀软,一款是张毕玄编写的“青龙杀毒软件”、另一款是用了龙语言编写的“卡巴斯基”。

→第204章 … 港督风云(上)←

张毕玄鼓励龙腾离职人员用知识创业期间,也接见不少非龙腾系高科技公司的掌门人。

比如,四通集团、华为公司这两个中国高科技领域重要的公司就拜访张毕玄,希望和龙腾科技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如果没有龙腾科技的存在。四通集团则是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中的领军集团,电子信息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84年成立的四通集团开始只是王辑志、段永基等几个技术人员用2万元起家,到现在为止,搬迁到深圳的四通集团已经拥有员工5000人,总规模达到40亿。四通在八十年代是以对M2024打印机进行二次开发起家,之后在85年又完成M1570彩色打印机的二次开发并迅速占领市场,效益显著。之后,四通集团研制开发的第一代MS系列文字处理机——MS…2400诞生,使得其渐渐的进军文字处理机领域,并且垄断市场。成为国内霸主,像后来互联网时代新浪之类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创业之初都脱离不了四通集团的扶持。

华为公司88年创业,比思科公司只晚几年时间,从事行业和思科比较类似,都是互联网设备、移动通讯设备等等。而且,原本历史上,华为和思科针锋相对,有时候甚至让能思科公司大惊失色。华为喊出:其实高技术就是一层窗户纸,窗户纸被捅破了之后跟种萝卜、大白菜没什么两样。

这两家企业和龙腾合作,大多是以龙腾以资金、技术对他们支持的形式进行。毕竟,一个国家的任何行业不能只*少数几个公司支撑。

龙腾科技实力再强也不能一下子让中国信息技术行业一下子超过美国了。

张毕玄对两个公司的投资都超过20亿之多,分别占有两家公司的40%股份,但张毕玄却要求龙腾公司不要指手画脚干预这两个公司地发展。

他私心里希望这两个公司能越来越强。最好能发展到像自己在美国投资的思科、微软那种程度。这样,不但自己的投资能有高额回报,而且到那时候。中国在信息技术行业肯定是不弱于美国了。

最后,找龙腾合作、或者申请贷款地人越来越多,张毕玄却没有兴趣接见那些自己上辈子没有半点耳闻的公司。只让龙腾风险投资基金的工作人员处理。

之所以怎么多公司突然跑来找龙腾贷款或者来风险投资。实际上和92南巡有一定的关系。

以前,改革开放虽然已经实施,但在92南巡之前大家致富、创业都有点提心吊胆,生怕政策风向又产生新地变化。内地许多人虽然羡慕张毕玄的财富,却也担心政策产生变化后中国头号资本家张毕玄将会是被重点打倒的对象,所以,许多人当时对于龙腾的发展只是观望,却不向其*拢。

现在,改革开放真正被定为不可动摇的国策。邓首长肯定了张毕玄、肯定了龙腾,所以张毕玄才能有许多大动作。并且在做出大动作的时候,各地政府部门更是积极的配合。为企业排忧解难。张毕玄对城市发展、关系到上百人人口利益的建议都能让深圳政府很快就通过了。

所有人当然也就没有顾及了,既然政府都当张毕玄是经济、科技发展地主力部队。其他人自然就换了种思维看待龙腾系了。

3月中旬,张毕玄回到香港。他的心情开始愉快起来,几天地深圳之行对自己地位提升有着难以估计的深刻影响。

不过,他的好心情并没有维持多久。

“毕玄。卫奕信总督来我们家拜访过几次,每次都焦急地问你回来了没有。报纸上说,英国首相想炒他鱿鱼!”唐小甜说道。

“昨天,卫督的太太黎丹霞女士在我们家和我们三姐妹聊了一天。

她说,卫督形势非常不妙。起码英国首相梅杰就是看他不爽人之一。

虽然,卫奕信自己说他非常想连任,而且还公布了如果下一任总督还是他的话,他计划施行的一些政策!”喜儿补充道。

“卫督可是好人啊。黎丹霞女士昨天说到卫奕信这几天几乎急的团团转。指望你能早日回港,想出点子让他能够连任下去!”周美丽也叹了口气。

众女怀孕期间,都是在家修养,所有工作撂到一边让雇员去做。所以,卫奕信夫妻两经常拜访张家,让众多务必在张毕玄回来后,让他去港督府一趟。

张毕玄心中一凛,口中虽然只是淡淡地说了句:“知道了!”却马上找来许多报纸。看看时事新闻。

这时候,不管是香港媒体还是英国媒体都在宣扬,卫奕信将要退休的消息。这个消息沸沸扬扬。

报纸上各种分析、评论都指出,因为卫奕信在香港作出的许多行为连累到梅杰,让他无法连任首相,所以他看卫奕信极度不顺眼。梅杰多次表示,卫奕信不适合当总督。他在7月份的时候换个人去当末代总督。

由于。卫奕信本人在任期间就伴随着张毕玄的崛起。并且明智的选择了和这位万亿级别的超级世界首富建立起良好的私人交情。并且,卫奕信在张毕玄的指引下开始和香港本地商人们建立起各种友谊。在施政方面他也为通过了不少对市民有益的福利政策。

虽然,这位港督被人认为是碌碌无为的好人、好官,但人们统计数据,却惊讶的发现,卫奕信在任期间香港GDP从87年的3600亿猛增到92年的11000亿,这段时间香港GDP增长了2倍!他这5年在任期间,经管没受到中英两国政府的好评、香港市民最初也不认为他比上一任总督尤德出色。

但是,香港这几年GDP增长速度从没有低过20%,甚至在有个年份GDP增长速度达到50%。在卫奕信之前的总督们如果能让香港年GDP增长超过20%都是非常罕见的,这么样一个似乎是个奇迹般的能吏,竟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被人评价为无能。只有91年的时候,卫奕信没作出什么让中英双方都看不顺眼的事情,人们才开始渐渐的发现他以前被人忽视的许多优点。

这种经济快速增长的近乎妖的速度一般只会出现在极度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但是香港这个在87年人均GDP已经超过6万港币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竟然可以在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中遥遥领先,现在香港人均GDP达到18万港元位居世界前列。香港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张毕玄,而张毕玄和卫奕信关系貌似非常铁。所有香港人担心换个总督后,良好的经济局势会一去不复返。

→第205章 … 港督风云(下)←

原本历史上,卫奕信面临的局势更糟糕,英国政府并没有和其有过任何沟通,就突然宣布宣布换督。

但是由于张毕玄的出现导致卫奕信的政绩非常出色,英国报纸上刚出现换督传闻,香港各界顿时哗然。特别是香港舆论界,和英国舆论界出现截然相反,针锋相对的评论。

英国媒体大肆宣扬说卫奕信当着英国授权的官员,实际上却是领着中国送给他的另一份薪水。香港在卫奕信的治理下提前出现大批在思想上更倾向于中国内地的港人,卫奕信不顾英国的利益,反而维护中国人的利益。据报道,90年有6万多户港人家庭申请移民英国,而91年却出现正好相反的局面,整个香港有近70万人口涌入内地居住或创业。中国广东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一带90年GDP出现70%的增长幅度,和大量香港人带着财富到内地创业、居住有相当大的关系。

英国媒体这些声音主要是集中在在89年中国出现动荡的时候,卫奕信却没有选择把握局势逼迫中国政府重新签定一份更有利于英国的中英两国关于香港问题的条约。卫奕信那时候坚持的是原则,坚决反对由英国单方面放弃“中英《联合声明》”和取消已经达成的政权交接协议。

香港地区媒体《信报》称,“卫奕信在任期间对香港的贡献有目共睹,在他的努力下。香港成为在亚洲地区仅次于日本、中国的第三大经济实体。中日都是拥有众多城市、人口的国家,而香港仅是一块面积下的不能再小的城市。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城市经济实力竟然比拥有十几万平方公里数千万人口的韩国、几万平方公里数千万人口的台湾,几百万平方公里十亿人口地印度都要强大。如果我们还能忽视卫奕信地贡献,那么我找不出英国国内有那位治理一个城市能比卫奕信更杰出的了!”

“如果英国政府在没有广泛征询香港本地市民意见就撤掉卫奕信。

那么香港人很难相信,从92年到97年接下来5年里面英国政府会为香港发展或者为提高市民生活水平做出真正的努力。”

“英国政府准备撤去能带给港人幸福的卫总督,想换一个什么样的人物陪我们度过5年时光?如果下一任能做到卫奕信一半地程度。我们就能就能接受。否则。从那里来,还让他回到那里去!”

还有许多哗众取宠的小报怒骂英国政府,期望得到更好的销量,标题党人横行,《根据本抱秘密探子调查。英国国内有卑鄙小人用美色诱议院和首相》、《梅杰和卫奕信不得不说地故事》、《据说卫奕信年轻时候暴打过幼年时期梅杰。此次换督风波可能与此相关》……

夜幕已至,白昼将尽。

张毕玄让人驱车行驶到卫奕信家里。路过繁华夜市,灯红酒绿,张毕玄根本无心欣赏。

车中光线明暗交替,很不适合阅读报纸。

“打开收音机吧,我要听听新闻!”张毕玄道。

车上收音机不断播放卫奕信面临被撤危机的新闻。张毕玄虽然听至香港当地媒体大量对卫老头有利的评论。却并不认为卫奕信能够轻易度过难关。毕竟,港督的选拔、撤换根本没有任何民主可言,并不是民主投票选举的产物。历届港督都是英国国内政府内阁事先商量好后,向香港发个正式地通告就完成了。基本上。不考虑香港人的意见。

当张毕玄立即赶到卫奕信家中准备商讨对策的时候,却见到李嘉诚、亨利西泽克等等香港本地中英商势力代表数十人已经在卫奕信家中了。

“你来的真早啊!”亨利嘿嘿笑道。他完全说地是反话。却不是讽刺,而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

卫奕信道:“张!你来了就好,先前我到你家去几趟,你都没有回家。你去深圳后,你地移动电话一直没有打通。还有那几天,你和中国的邓领导见面期间我也不好打扰。”

张毕玄笑道:“我来之前你们大家可想出什么好主义?”

“有!在这次事件中,政治上,我们完全弱于英国政府。不过,我们地经济势力却是我们的长处。自从二战之后,英国王室成了摆设,在英联邦众多国家中只能‘统而不治’,其他前殖民地国家根本就不再尊从英国的命令,也不再牺牲自己利益维护英伦三岛的利益。所以英国本土的经济一直不大景气。如果约翰·梅杰想连任首相或者其他官员想取得政绩的话,必须在经济上做出一些贡献。如果我们用经济上的投资,来换取梅杰内阁撤消换港督的想法!”李嘉诚简单明了的向张毕玄说道。

在场众人,在英国政坛中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