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616-16节科学管理课-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泰罗制”有两个重要思想是我们构建现代企业大厦的重要指南。一是要在人们认为微不足道的环节和现有的习惯后面,找出更好的方案,将一切工序操作中的多余动作去掉,建立严密精细的时间定额和监测制度,制订出一个更科学的标准;二是科学管理要以评估和分析为基础。这个规则体现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在工作的时候永远不要想当然,永远不能有“大概”、“可能”、“差不多”这些模糊、马虎、敷衍的概念,而是要有具体的数量和精确的设计,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泰罗制”和科学管理是支撑现代企业的核心构件,是企业大厦的承重墙。而个性化、人性化和柔性管理,是市场经济发达之后的一种返璞归真,是装饰性的构件,是为了更好地享用承重墙带来的空间而采取的辅助手段。如果没有钢筋水泥所建构的硬性空间,柔性装饰就难有用武之地。    
    “泰罗制”没有过时,中国企业首要任务是补课    
    泰罗所做的工作并不是发明某种全新的东西,而是把整个19世纪在英、美两国产生、发展起来的东西加以综合而形成的一整套思想,他使一系列无条理的首创事物和实验有了一个哲学的体系,称之为科学管理。——英国管理学家厄威克    
    “泰罗制”产生的背景正是处于从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工业生产、外来移民与农民大量涌入城市的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企业规模迅速扩大,而当时管理效率低,生产混乱,劳资关系紧张,工人“磨洋工”,缺乏合理的工作定额,缺乏科学的指导和培训,急需用科学的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适应流水线作业,训练一批高效率工作的工人。泰罗将科学知识、科学研究、科学标准运用于管理实践中。20世纪上半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科学管理革命和运动。科学管理革命使得当时的美国迅速成长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二战后,首先是日本,然后是亚洲四小龙都把自己的兴起主要归功于科学管理运动,归功于“泰罗制”的应用和发展。可以说科学管理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民众的基本常识。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泰罗制”和科学管理原理的理解是片面的甚至是批判的,“泰罗制已经过时了”,“泰罗制是没有人情味的”,“泰罗制是机械化的”,等等。改革开放之后,我们被发达国家那些表面上时尚而现代的管理思想所吸引,只看到西方繁荣的景象,在各行各业中经常冒出一句井底之蛙式的口头禅:我们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一百年的历程,忽略了支撑西方现代工业体系最初的管理起源,对科学管理思想毫无所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运作,无论是企业管理、公共管理还是个人行为管理,我们普遍缺乏科学管理的基础训练与起码意识。我们应尽早补上一百年前的科学管理课,使科学管理思想深入到每一家企业、每一位企业家、每一位公民。科学管理也是科学发展观在管理行业最务实的表现。    
    科学管理是现代文明的标志。现代文明必然建立在标准、纪律、制度和规范的根基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社会契约与合作关系。农业社会重血缘重亲情,看似有组织却缺乏纪律,容易导致散漫无序。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迈进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适应工业社会的文化与制度,向强调组织性、纪律性、严谨性的科学管理迈进。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农业社会状态,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而在中国高速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却是散漫、无序的不和谐之音,并最终成为妨碍中国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桎梏。    
    科学管理也是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经阶段。各国企业管理都要经过传统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三个阶段。“泰罗制”在计划经济时代被斥为剥削工具,把工人当作奴隶,没有人性化。但是“泰罗制”还是在全世界得到了推广,从20世纪50~60年代的日本质量革命,到80年代精益生产方式与六西格玛的发明与运用,都是沿着科学管理的路径发展,强调每个细节的规范,强调从起源到结果每个环节的过程控制,强调精打细算。中国长时间置于计划经济运作模式中,真正开始迈入市场化,按企业规律运作的历史只有一二十年。中国企业在管理上存在“断层”,缺乏传承和持续性的管理基础。


管理基本功六步曲现代企业大厦承重墙(2)

    从现实情况来看,科学管理是我国企业最薄弱的环节。在中国企业最近一二十年的发展中,“泰罗制”、科学管理被时髦的管理概念和术语所淹没,被人们束之高阁。很多企业还没有站稳脚跟就盲目追求所谓的管理前沿,不切实际地提出做大做强、多元化,好高骛远地要向世界“500强”看齐;尚未建立起最起码的流程管理却开始了“流程再造”;还未通过精细化管理形成规范化、标准化样式就要追求超越现实可能的战略制高点;还未训练出严谨有序的职业化团队就大谈“人性化管理”、“企业文化”,患上了企业基本功缺失症。这种浮躁使管理者在决策上不讲科学,不重标准,不重积累,盲目冒进,不但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国际型企业的差距,反而差距更大;即使是企业高速成长,也是换取了整个社会的代价或积存了将来某一天可能会造成破坏性影响的隐患。中国众多知名企业往往因为细节的疏漏、偶然的质量事故、精密资金链中的脆弱环节或经营者一个决策的小失误,而导致一夜之间轰然倒塌,此类事例足以让人警醒。    
    回到“泰罗制”,其要义就在于首先应根据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发展所处的背景和实际情形,倡导科学管理精神,回归到管理起源,老老实实地学习和把握科学管理的精髓,掌握科学管理基本工具、方法和原理。从本质上讲,泰罗的科学管理是将人从小农意识、小生产的思维方式转变为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思维方式的一场革命,没有这场革命,就不可能真正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同时正如泰罗所宣称的一样,科学管理本身不是固定不变的,科学管理的每一步都是一种发展而不是一种理论。科学管理在过去一百年的历程中经过无数管理学家、企业家的发展、完善和丰富,应结合不同时代的不同企业、不同企业的不同阶段探索最适合的科学方法和工具。    
    泰罗制源于流水线作业,但其理念、方法、原理的应用决不仅仅是工厂流水线的应用,也不仅仅是工业管理、企业管理,而且在服务行业、城市管理、公共管理、家政管理、日常生活等等领域,每时每刻、每处每地都需应用;不仅仅是工厂工人、厂主,而且是所有管理者、普通公民都需要培养的基本素质,需要从学校素质教育开始训练。    
    从“娃娃”抓起,夯实基础管理能力    
    冰山之所以能高高立于水上,是因为它的八分之七都在水下。——海明威    
    基于中国企业的历史成长轨道与现状,把中国企业定位在“娃娃”阶段,就是强调中国绝大多数企业还是在咿呀学步阶段,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从基础抓起,老老实实学习西方发达国家一百多年来企业管理的经验与教训。企业成长是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积累过程,不能简单地跨越。整个国家的企业群体壮大也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递进。企业管理中的细节规范需要长时间观察、评估、完善,企业团队理念与文化必须要在团队成员一道摸爬滚打中磨练出来。企业家的管理经验与方法也需要不断地在“干中学”中总结并传承。所有这一切首先要落脚到“泰罗制”所倡导的科学管理理念、精神、方法和工具的基石上。中国企业家大都没有经过科学管理的系统训练,或承接上一代人的企业管理经验。从整个社会公共管理层面来看,硬件经济指标虽然上去了,高档消费品增多了,但食品质量危机、交通秩序紊乱、矿难事故频发、环境污染、行政低效、破坏性建设等,无一不凸显出科学管理的软肋。如果不经过科学管理阶段的艰苦历练,就谈不上人的现代化,谈不上国家的现代化。这是中国企业群体成长和社会有序运行的必经之路。    
    科学管理是我国企业乃至国家发展壮大的关键要素。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企业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增长。新兴企业不断涌现,经工商登记的各类企业已达700多万户,居世界之冠。中国企业数量与规模在迅速扩张的同时,最严峻的考验首先在于这些企业的基础管理能否与之相匹配。    
    固本强基,重新认识并补修“泰罗制”,创造适应当今时代的“泰罗制”,推动科学管理的复兴,夯实最基础的管理能力,中国企业才有进一步壮大的可能,才能适应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升自身在全球产业链条中的地位,否则,所有的成果都只是空中楼阁,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性。标准化、流程化的科学管理理念应在公共管理、公共秩序以及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体现、渗透,成为人们生活、文化的组成部分。    
    科学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泰罗认为,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就必须进行工时和动作研究。让每个人都用正确的方法作业。方法是选择合适且技术熟练的工人,把他们的每一项动作、每一道工序所使用的时间记录下来,加上必要的休息时间和其他延误时间,就得出完成该项工作所需要的总时间,据此定出一个工人“合理的日工作量”,这就是工作定额原理。    
    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制订培训工人的科学方法。所谓第一流的工人,泰罗认为:“每一种类型的工人都能找到某些工作使他成为第一流的,除了那些完全能做好这些工作而不愿做的人”。对第一流的人进行动作分解和优化使其达到最高效率。    
    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用以代替传统的经验,为此需要调查研究,拿出科学依据,这就是标准化原理。    
    4。实行刺激性的计件工资报酬制度。按照工人完成定额和实际表现而采用不同的工资率,通过对工时的研究和分析,制定出标准制度,改变过去以估计和经验为依据的作法。    
    5。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必须认识到提高效率对双方都有利,都要来一次“精神革命”,相互协作,为共同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泰罗认为这就是劳资双方进行“精神革命”,从事协调与合作的基础,实现“科学管理的第一步”。    
    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法为科学工作法。泰罗主张明确划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由专门的计划部门来从事调查研究,为定额和操作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科学的定额和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及工具;拟定计划并发布指示和命令;比较“标准”和“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等工作。    
    7。实行“职能工长制”。即将管理的工作予以细分,使所有的管理者只承担一种管理职能。他设计出八个职能工长,代替原来的一个工长,其中四个在计划部门,四个在车间。每个职能工长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    
    8。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泰罗等人认为,规模较大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必须应用例外原则,即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例外的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定和监督权。这种以例外原则为依据的管理控制原理,以后发展成为管理上的分权化原则和实行事业部制管理体制。    
    科学管理在20世纪20年代基本发展成熟,这一划时代的科学管理运动,应用于各行各业,并为西方社会训练了一代代职业化人才,大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给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方式和思想武器。根据罗斯托的经济成长五阶段论的观点,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传统社会、起飞前、起飞、成熟、高消费阶段,同时钱德勒将美国大企业发展的历史分成四个阶段:①资金的初步扩大和积累;②合理使用资金;③发展新的市场和行业;④建立新的结构。科学管理时代正是美国处于起飞阶段,又是大公司处于资金积累向资金使用阶段过渡时期。科学管理原理先是在美国杜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福特公司应用并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