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导读(下册)-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真看得我寂然心死。他虽只说“愁”字,然已盖
尽了其他种种一切!——真不知文字情绪不能互相表现的苦处,受者只有我
一个人,或是人人都如此?

北京谚语说:“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去年中秋,此地
不曾有月。阴历十四夜,月光灿然。我正想东方谚语,不能适用于西方天象,
谁知元宵夜果然雨雪霏霏。十八夜以后,夜夜梦醒见月。只觉空明的枕上,
梦与月相续。最好是近两夜,醒时将近黎明,天色碧蓝,一弦金色的月,不
远对着弦月凹处,悬着一颗大星。万里无云的天上,只有一星一月,光景真
是奇丽。

元夜如何?——听说醉司命夜,家宴席上,母亲想我难过,你们几个兄
弟倒会一人一句的笑语慰藉,真是灯草也成了拄杖了!喜笑之余,并此感谢。

纸已尽,不多谈。——此信我以为不妨转小朋友一阅。

冰心三,一,一九二四,青山沙穰。

借古人诗句抒自家乡愁

——《通讯十六》导读

冰心是一位古典诗词功底相当深厚的作家。她不仅在文风方面与古典诗
词有着割不断的继承关系,而且她的意念情绪也在古典诗词的国度里驰骋。
作者喜欢用诗化的眼光看待和描绘一切:包括自然、生活和乡思乡愁。这是
《通讯十六》最突出的特点。

冰心在这一则通讯里抒写的是她去国途中和客居美国时与诗词结缘很深
的乡思乡愁。船刚刚离开黄浦江岸驶入太平洋,她就面对青天碧海忆起了古
人“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的诗句。到了美国慰冰湖畔,又将
古人“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的词句刻在石上,投入湖中,以寄托自己
的一片乡心。美国的环境并非不美,郊区的人家依山傍水,小巧精致,田野
间也林深树茂,天趣盎然,再加上山路弯弯,曲径通幽,确实别有一番风味。
然而身处如此美境中的作者却总是眷恋着自己的祖国那处处点缀着城垣僧寺
的河山:“总之,在此处处是‘新大陆’的意味,遍地看出鸿濛初辟的痕迹。
国内一片苍古庄严,虽然有的只是颓废剥落的城垣宫殿,却都令人起一种‘仰
首欲攀低首拜’之思,可爱可敬的五千年的故国呵!”难怪作者身处“洁无
纤尘的世界”,身居人间的“琼楼玉宇”之中,却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去
国怀乡之情,而要借古人“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的词句来表达了。

这篇通讯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对于古典诗词的广征博引。作品中古人
词句俯拾即是。如果说去国怀乡之情是这篇散文的经线,那么古诗词的征引
则构成了这篇散文的纬线,二者互相生发、交织。不可否认,弟弟给作者寄
来一部《历代名人词选》是引发她多谈古诗词的直接原因。但形成这一艺术
特点的更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作者在古典诗词方面的深厚功底和她当时的心境
与中国古典诗词的高度契合。

(王卫东)


说几句爱海的孩气的话

冰心

白发的老医生对我说:“可喜你已大好了。城市与你不宜,今夏海滨之
行,也是取销了为妙。”

这句话如同平地起了一个焦雷!

学问未必都在书本上。纽约,康桥,芝加哥这些人烟稠密的地方,终身
不去也没有什么,只是说不许我到海边去,这却太使我伤心了。

我抬头张目的说:“不,你没有阻止我到海边去的意思!”

他笑道:“是的,我不愿意你到海边去,太潮湿了,于你新愈的身体没
有好处。”

我们争执了半点钟,至终他说:“那么你去一个礼拜罢!”他又笑说:
“其实秋后的湖上,也够你玩的了!”

我爱慰冰,无非也是海的关系。若完全的叫湖光代替了海色,我似乎不
大甘心。

可怜,沙穰的六个多月,除了小小的流泉外,连慰冰都看不见!此[山]
也是可爱的,但和海比,的确比不起,我有我的理由!

人常常说:“海阔天空”。只有在海上的时候,才觉得天空阔远到了尽
量处。在山上的时候,走到岩壁中间,有时只见一线天光。即或是到了山顶,
而因着天末是山,天与地的界线便起伏不平,不如水平线的齐整。

海是蓝色灰色的。山是黄色绿色的。拿颜色来比,山也比海不过,蓝色
灰色含着庄严淡远的意味,黄色绿色却未免浅显小方一些。固然我们常以黄
色为至尊,皇帝的龙袍是黄色的,但皇帝称为“天子”,天比皇帝还尊贵,
而天却是蓝色的。

海是动的,山是静的;海是活泼的,山是呆板的。昼长人静的时候,天
气又热,凝神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如同病牛一般。而海呢,
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从天边微波粼粼的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的
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

四围是大海,与四围是乱山,两者相较,是如何滋味,看古诗便可知道。
比如说海上山上看月出,古诗说:“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细细咀嚼,
这两句形容乱山,形容得极好,而光景何等臃肿,崎岖,僵冷,读了不使人
生快感。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也是月出,光景却何等妩媚,遥
远,璀璨!

原也是的,海上没有红白紫黄的野花,没有蓝雀红襟等等美丽的小鸟。
然而野花到秋冬之间,便都萎谢,反予人以凋落的凄凉。海上的朝霞晚霞,
天上水里反映到不止红白紫黄这几个颜色。这一片花,却是四时不断的。说
到飞鸟,蓝雀红襟自然也可爱,而海上的沙鸥,白胸翠羽,轻盈的飘浮在浪
花之上,“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看见蓝雀红襟,只使我联忆到“山禽自
唤名”,而见海鸥,却使我联忆到千古颂赞美人,颂赞到绝顶的句子,是“婉
若游龙,翩若惊鸿”!

在海上又使人有透视的能力,这句话天然是真的!你倚栏俯视,你不由
自主地要想起这万顷碧琉璃之下,有什么明珠,什么珊瑚,什么龙女,什么
鲛纱。在山上呢,很少使人想到山石黄泉以下,有什么金银铜铁。因为海水
透明,天然地有引人们思想往深里去的趋向。


简直越说越没有完了,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以为海比山强得多。说
句极端的话,假如我犯了天条,赐我自杀,我也愿投海,不愿坠崖!

争论真有意思!我对于山和海的品评,小朋友们愈和我辩驳愈好。“人
心之不同,各如其面”,这样世界上才有个不同和变换。假如世界上的人都
是一样的脸,我必不愿见人。假如天下人都是一样的嗜好,穿衣服的颜色式
样都是一般的,则世界成了一个大学校,男女老幼都穿一样的制服。想至此
不但好笑,而且无味!再一说,如大家都爱海呢,大家都搬到海上去,我又
不得清静了!

海的礼赞

——《说几句爱海的孩气的话》导读

冰心是“大海的女儿”。她爱海,爱到了痴迷的程度。本文就淋漓尽致
地抒发了她对大海的这种爱恋。作品用扬此抑彼的对比手法,写出了海的神
韵与风采,在众多写海的篇什中卓然不群,翻出新意。

本文前半部分先泛泛地将书本、城市、湖光、山色与大海相对照,得出
了大海胜过这一切的结论,然后重点抑山扬海,多侧面、多角度地将山与海
做了种种带有很浓的主观色彩的对比。在视野方面,山不及海宽阔:在山间
看到的是一线天光,在山顶也看不到整齐的地平线,而在海上看到的却是一
望无际,海阔天空。在色彩方面,山不及海高雅:山的黄色、绿色浅显,不
够大方,而海的蓝色、灰色淡远庄严。为了说明海的颜色胜山一筹,作者甚
至将“天子”着装的黄色与“天”的蓝色对比,用“天”与“天子”的关系
来证明蓝高于黄。在形态方面,山不及海活泼:山是固定的,病牛一般不动,
海是运动的,波涛滚滚浪花变化万千。在光景方面,山不及海妩媚:山石杂
乱无章,臃肿、僵冷,而海水却碧波万里,遥远、璀璨。在神韵方面,山不
及海的透明、引人遐想:山的东西都摆在表面,一览无余,而海的东西却藏
在水底,易引发人们的神秘向往之情。

作品语言清丽自然,多为冰心特有的生动口语,又将古人的诗句信手拈
来,恰到好处地运用到作品中。文章风格蕴藉雅致、新鲜活泼、清淡而又绚
丽。

如果一篇作品可以取两个名字,并且可以由别人取名的话,那么,《说
几句爱海的孩气的话》应取别名:海的礼赞。

(王卫东)


落花生

许地山

我们屋后有半亩隙地。母亲说:“让它荒芜着怪可惜,既然你们那么爱
吃花生,就辟来做花生园罢。”我们几姊弟和几个小丫头都很喜欢——买种
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过不了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妈妈说:“今晚我们可以做一个收获节,也请你们爹爹来尝尝我们的新
花生,如何?”我们都答应了。母亲把花生做成好几样的食品,还吩咐这节
期要在园里的茅亭举行。

那晚上的天色不大好,可是爹爹也到来,实在很难得!爹爹说:“你们
爱吃花生么?”

我们都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姊姊说:“花生的气味很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制油。”

我说:“无论何等人都可以用贱价买它来吃;都喜欢吃它。这就是它的
好处。”

爹爹说:“花生的用处固然很多;但有一样是很可贵的。这小小的豆不
像那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
令人一望而发生羡慕的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挖
出来。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
非得等到你接触它才能知道。”

我们都说:“是的。”母亲也点点头。爹爹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
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我说:“那么,人要做
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了。”爹爹说:“这是我对于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夜阑才散,所有花生食品虽然没有了,然而父亲的话现在还印
在我心版上。

伟大的东方教育诗

——《落花生》导读

许地山被认为是“五四”时期很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他的许多作品都以
其不事雕饰的本色而又深厚的意蕴为新文学注入了一种朴素耐久的意味。他
的散文总是善于把某种对生活细微处真切而新鲜的体悟,用极为平易的语言
传达给读者。这使他的散文在似乎不经意的自由挥洒中达成了一种内在的精
致,并以其和谐与永久的力量给人以灵魂的震颤。《落花生》就是这样一个
短制:这像一帧小品构成了许地山并不算太多的作品中的一道永恒的风景,
在其问世的将近80 余年的历史中一直为人所谈论。

具有浓厚宗教情怀的许地山从另一角度丰富着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
文学主张。《落花生》短短的篇章里洋溢着的是父母儿女其乐融融的人伦之
爱,《落花生》为我们拨响的是浓淡难与君说的人世情怀:“人要做有用的
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这种人生观与朱自清长诗《毁灭》表述的思
想是不尽相同的,《毁灭》试图说明的是纤弱的琴弦既然奏不出伟大的声音
来,倒不如忠实于自己的选择,摆脱种种纠缠,还原一个平平常常的我。朱


自清的选择未免柔弱了些;而许地山则是肯定人存在的真实性与有用性。于
此,作品使我们领略了生命存在的真实含义。人生的境界有所不同,如卡莱
尔作《英雄及英雄崇拜》,如尼采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但当许多浮
名喧哗终被历史的风雨所湮灭,倜傥风流也随落花流水而消逝时,我们仍听
到《落花生》中那种真实的声音在呼唤。《落花生》是一首东方伟大的教育
诗。

《落花生》这篇散文还兼备了小说的品格。这种文本构成是新文学伊始
出现的特有现象,如陈衡哲的《一日》,朱自清的《背影》等都是这样的文
本。另外,从题材上也可以看出它的双重品格,《落花生》是托物言志与童
年杂忆的合成。因此有人物,有故事,有议论,文章围绕“落花生”这一中
心意象,从“种”、“收”、“吃”、“议”四个历时性的场面去详略有致
地逐层展开,最后顺势生发出一个主题,从而赋予了“落花生”一个全新的
美学意味与人文内涵。

总之,许地山的《落花生》于无苦心经营的痕迹中创造了一个奇迹。简
约不失其丰腴,自由而不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