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快乐的童年。我相信,没有童年的一生无论多么伟大,也不会是完整的一生。
  凌志军2004年3月6日
  你的来信让我想起我的妈妈
  凌志军先生:
  我是一个内蒙古的初二的学生,前几天读了您写的《成长》(本书第一版),它对我的影响确实很大,我对学习的态度也改变了很多。
  我有个同学,平时和我关系很不错,他的家长是典型的“强迫”型教育,每天他都有做不完的练习册,根本就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更没有时间交朋友,当了他朋友我也很意外。他这样努力到现在,成绩一直在中上游,总比我的成绩低一些,他甚至羡慕地说:“看看你,每天那么轻松,还能考那么高。”他对此也很困惑。我看了《成长》以后启发很大,决定让他也看一看,他看后第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让我妈看这本书。”第二天早上,我问他和妈妈说了吗,他很失望地说:“我妈说,这是媒体在误导学生。”我想您也希望更多的中国家长了解那些“天才”的成长之路后会有所改变,但也有很多像我同学的母亲这样的家长,他们很执着,希望孩子有所成就;因为这样的执着,他们去逼他们的孩子做那些做不完的练习题——而且是同一种题会出现10次以上的那种练习册。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家长,所幸我妈妈并不是这样的人,我没有多少额外的“负担”,她认为“理解”最重要,理解后才能“背”会知识。现在包括我在内的周围的所有同学都没有一个确切的、会使自己产生动力的真正的理想,我问到时,他们总把“考上重点高中”当成理想,现在我也在为理想的问题而烦恼,而又找不到自己的兴趣。我该怎么办?我那个过度望子成龙的母亲的同学该怎么办?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帮帮我的忙。
  谢谢!为了理想彷徨的中学生。
  贾×2004年3月12日
  贾×:
  你的来信让我想起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已经快80岁了,她总是为了有我这么个儿子感到自豪。每当我看着她的时候,也总是想,她这一辈子为我做了多少事啊!可说起来真是奇怪,她为我做的无数事,在我的脑子里都变得模糊了,只有一件永远地留在我的记忆中,日子越久就越清晰。
  那是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第26届世界乒乓球比赛在北京举行。我酷爱打乒乓球,也非常想去看比赛。妈妈为我买到一张票,但那一天我要上课,怎么能为看球逃课呢?我绝望极了。就在这时,妈妈到学校去了,找我的老师为我请假。老师问她为什么。她说,“孩子喜欢打乒乓球。我想满足他的愿望。”老师问误了课怎么办。妈妈说:“我相信他能补上。”就这样,我如愿以偿了。就在这一天,妈妈满足了我的一个愿望,还把她的信任给了我。
  后来我长大了,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在我的孩子面前,我常常想起自己的父母。我对自己说,“满足孩子的一个愿望,比为他做一百件他不需要的事情都重要。”我还对自己说,“你对孩子有很多期望,可是你知道孩子对你的期望是什么吗?”
  我能理解你的朋友的妈妈,那也是很多妈妈的想法。我也很佩服你的妈妈,你应该为有这样妈妈而自豪。
  还有,我现在做了父亲,才渐渐对自己父母当初做的很多事情有了更多的理解。我想,你和你的朋友也会越来越理解自己的妈妈。妈妈对你们的期望没有错,只是你们应该让妈妈了解你们对她的期望。
  凌志军2004年3月14日
  我到底要什么
  凌志军叔叔:
  你好!
  我是在看了您写的《成长》(本书第一版)之后才决定给您写这封信的。您可以想象,作为一个您书中描写为C等与D等之间的一个大学生,在长期彷徨之中,在苦于找不到自己将何去何从之后,看到了这本书,我会是怎样的激动和喜悦!?用“欣喜若狂”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我是一个现在高考制度下典型的大学生,虽然曾经高考失败了两次,但仍然不悔,总算在今年到了心仪已久的殿堂!而这一切在现在的我看来是多么的愚不可及!我已经22岁了!多少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吧。
  可能是苦于找不到方向吧,所以这半年来的大学生活对我而言从长远来看无疑是种浪费,而且浪费得毫无价值。我一直以来都在为考大学忙碌着,可真正到了大学,却茫然不知所措,我曾反省过自己的内心:到底需要些什么?可没人可以告诉我,我只有在原来的轨道上继续滑行,而前途于我,几乎成了绝望的代名词。
  而您的这本书对我来说,无异于可以脱胎换骨的“奇药“!我开始在这些天里慢慢地学会起关注自己的内心来。我不断反问我自己:究竟我是怎么样的一种人?我需要什么?我的人生会不会因为我自己的观念的改变而发生一些改变?我的这些改变值得我去为之付出我的青春年华吗?还有我的方向到底在何处?等等等等。而我现在最大的变化却是,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沉默。有些人沉默是无言,有些人沉默是更加积极地思考,我想我应该是后者。

第114节:第八章 大师在哪里?(21) ↑回顶部↑

  说真的,我是从一个落后的小地方考到这个大城市的,眼界的扩大,外界的诱惑使我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但当我决心已定的时候,所有的东西都在迅速地褪色!我慢慢地变得开始自信起来。我所学的专业我一点都不喜欢,觉得真的没什么意思,最关键的是,它没有什么前途。
  志军叔叔,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我都22岁了,再想把以前十几年的思维习惯和一些观念改过来,这实际吗?可行吗?我是学文科的,我想自学理科专业,这实际吗?可行吗?我真的只想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东西,但是来得及吗,志军叔叔?麻烦您了,在您那么忙的工作中还希望您能抽出时间来给我这个微不足道的大学生回封信,指点我何去何从,好吗?
  再次感谢您!您写的书真的十分实用!
  此致
  敬礼
  一个普通的大学生陈×2003年12月14日
  陈×:
  志军寄给了我你的来信。我想他会给你很完整的回答,所以在此我只建议你一句:在这个世纪里,沉默不再是金。一个有思想的人不会沟通、表达,便和一个没有思想的人一样。
  有什么问题,尽管来信给我。(你的英文如何?如果你的英文不错,我用英文回会更快些。)
  开复2003年12月30日
  自信和潜力从何而来呢?
  凌志军:
  您好!我是一名高一的学生,是读了您的《成长》(本书第一版)才决定给您写这封信的。《成长》是我的一位物理老师介绍给我们的书。我现在虽然只看了仅仅90页——您正本书的1/4,但是我还是决定跟您说一说我的感受。
  您在书中介绍的30位“微软小子”的成长经历,我看后很钦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坚强和毅力,他们学习时的刻苦,同时惋惜他们家庭中的不幸。我在您的书中多次看到自信和“做最好的自己”,但是自信和潜力都从何而来呢?
  我在学校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孩子。长相平平,学习在15、16名晃荡,所有的学科没有一科特别突出,也不像同班同学那样有一技之长,和老师的关系也很一般,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只是打打招呼,只有三四个朋友而已。所以我站在我们班非常不起眼的位置上,假如我有一天从人间蒸发,可能同学们也不会留意的。我讲这些不是在和您抱怨我的人生,而是想让您帮我发觉出我身上何处藏有所谓的“潜力”。
  我看得出,您在书中很注重家庭环境的描述,无论是李开复教授,还是其他人,他们都有一个非常好的家庭环境,这里的家庭环境不是指贫富贵贱,而是指家庭的气氛,和家长对于子女的熏陶、教育。而且他们的父母都是非常开明的,像他们说的那样,“你是属于全世界的”。而在现在的社会中,这种现象是很少见的。
  我的母亲也是一位很好的母亲,她虽然只有高中文凭,不能说知识渊博,但是她做人处事的态度和做法是我一辈子也学不完的,所以我从她的身上也学到了不少做人处事的态度,这可能是我唯一骄傲的地方了;而父亲给我的教育几乎可以说是一点都没有。所以我在这种家庭中生活,不可能像“微软小子”他们那样从小就受到很好的熏陶——因为我现在都16了,领会的也太晚了。而且他们生活的年代都是文革前后,社会还是很动荡,学校和社会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管理他们的生活,但是现在大不一样了,我们不可能像他们一样那么自由,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且我知道他们都是受到一定的挫折后才成长起来的,而我们这一代,都是家中的独生子,虽然我的家庭管我很严厉,但是也没有让我得到多大的锻炼,所以我感受不到受到挫折之后心理的变化和我应该怎样选择我今后的人生。
  我希望您读我这封信后,可以在百忙之中帮我解决一下,我怎样才能找到自信,怎样才能发现我的潜力,而且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我现在正处在人生的分岔口,希望得到“高人”的指导——不说您的学位和您现在的地位,就说您能采访到这么多伟大的人,可想而知您的伟大有多少。
  您的前言中提到一位女孩子,介绍她读完您的作品后给您的一封来信,我也希望我的这封来信可以给您带来灵感,让您再次创作出更好更多的作品。
  一位郁闷的女孩2004年2月13日
  “郁闷女孩”:
  你好!我能想到的找到自信的最好的方法,是尽量不要和别人比,只同自己比。试一试,在哪一件事情上,或者在哪一门功课上,能不能比过去的自己做得更好一些。如果能,你就会很开心,而且会有做得更好的激情。
  可以先从你最喜欢的事情或者最喜欢的课程做起。
  每个人都是一块金子,只需把外面的泥土洗去。我相信你也是。
  祝你进步。
  凌志军2004年2月15日
  我在深思自己18年来究竟做了什么
  凌志军:
  你好!希望这么称呼你,你不会介意。我是广东梅州市大埔县城重点中学的高一女生。今天我看完了你写的《成长》(本书第一版)一书,我从中获益匪浅。我很不适应高中生活,很矛盾,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回到家也不能静下心来做练习。我很担心再这么下去就完了。我不甘心呆在这个穷山县里。爸爸总对我们说要把书读出去,在这里是不会有出息的。可是上了高中,一切都好陌生,好烦,我失去了很多兴趣爱好,变得很麻木。我不喜欢这样的自己。好想回到初中,那时的我充满激情和自信,根本没什么压力,感觉读书很轻松。我一直在问自己究竟在为什么而奋斗?究竟在追求什么?我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你知道吗?在我做试卷的时候,知道题目很简单,真的很简单,但是我就是不会做,那种感觉很讨厌,很讨厌。我喜欢摄影、漫画、唱歌、烹饪。可是上了高中,对这些我提不起兴趣了,一是因为压力大,二来爸爸妈妈根本不支持。在他们眼里,只要书读好了就行了,可我想要的是启发式的教育,我想开阔眼界,不喜欢他们限制我的自由,不喜欢做一只井底之蛙。我爱好英语、美术。我喜欢外国文化,喜欢政治历史。

第115节:第八章 大师在哪里?(22) ↑回顶部↑

  好喜欢你的那本书,我在深思自己18年来究竟做了什么?我在找奋斗目标,可是我不知道怎么找,就像一只迷途羔羊一样。我害怕那种感觉。我不是不喜欢表现自己,而是觉得自己还太差。我喜欢观察别人,“吸其精华,弃其糟粕”,我一直在完善自己,好让我在大学的时候能一展身手。可是中国大学何其多,我不知道自己该选择什么。我们这儿没有把英语当做一门选科,因为太难,而且高考制度的“3 x”已经包含了英语。你能给我一些建议吗?我的父母没上过多少学,我的烦恼,和他们沟通不了,高中的老师强调的是独立,很少建立什么感情。我感觉自己很无助。我期待你的回音!!
  祝身体健康天天快乐!
  何××2004年3月7日
  何××:
  你能有这么多属于自己的想法,是很棒的一件事。不要因为一时的压力就小看自己。
  我能说的是,寻找目标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你刚刚读高一,不要着急。只要你保持自己的想法,不断地了解自己和了解周围,就能接近你想要的东西。另外,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任何人都不可能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