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笑再古代1-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动甭说:“《论语》上说: ‘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岂不是72人?”博士无以应对。

天姓什么

石动甬问博士:“先生,天姓什么?”
博士说:“天姓高。”
动甬说:“天子姓高,天就姓高。这是学蜀国臣子泰宓的方法,没有新义。经书上著有天姓,先生可引用经文,不用假托蜀臣回答之法。”
博士说:“不知道在哪本经书上写有天姓啊?”
动甬说:“先生读书太少了,《孝经》也像没有看过一样。天本姓也。
先生难道没有见《孝经》里写道:‘父子之道,天性也。’这难道不是天姓吗?”

冰孔倒饭

随朝初年,有一同州人姚了麦饭到京城去卖。
走到渭水时,河床上结了厚冰,这人想吃点麦饭,但要用水调了才能吃。就到冰上凿了个孔,要想取水,再一想,还不如就在冰孔中和麦饭,于是把麦饭倒进冰孔中。麦饭浸水沉入河底,一担麦饭全部倒掉,也未见倒满,这人只知叹惜,不知是什么原因。
过了—会,水清了,水中映出这人的影子,他大叫道:“偷我麦饭的一定是这人,这贼还贪心不足,仰面上来偷看。”于是,向水中人影打去,水动之后人影不见,这人说:“贼子刚才还在这里,—会儿逃到哪里去了?”

徐陵妙答

陈国(为隋以前周代诸侯国)散骑常侍(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的官)徐陵出访隋国。
隋文帝正在洛阳,赶忙选派朝官中机敏善辩者去接待。当时初夏已热。徐陵是陈地来的南方使者,隋官中有—人以此戏说徐陵道:“今天天气真热哪,大概是徐常侍带来的吧?”
徐陵笑答:“太妙了,想不到我到洛阳,使你们懂得了寒暑。”从官无对。
徐陵这年已75岁,又一官问他:“徐常侍高龄多少?”想以此发挥作些文章。
徐巧妙答道:“小于如来5岁,大于孔子2年。”众人都笑,隋文帝为朝官中无人能对深感耻辱。

思道访陈

隋时,卢思道受命出访陈国,陈主得悉,恐国情外泄,即下令:“在卢思道所经之地,任何人不得跟他讲话。”
卢经过一寺庙,和尚招待他,但都不敢讲话,只嘱咐卢自己吃罢了。过了一会儿,和尚又端来蜜茶请饮,并介绍说这种放蜜的茶多吃,大脑会变聪明。卢思道故意尝了尝,笑着说:“法师久服蜜茶也未显效,怎么还用来劝他人服用呢?”和尚顿觉已违主令,又惭又惧。
卢到国者后,拿着隋主的信去见陈主,陈主就故意用《观音经》中的语句来捉弄他说:“是哪来的商人?还带着贵重的宝物。”
卢思道立即也用《观音经》中语应道:“突然间遇到恶风,故漂堕到了罗刹鬼(恶鬼名)国。”
陈主反被人讥笑,羞惭不已。

乌豆长尾

隋朝时有个愚人,用车装了乌豆到京城去卖。到水边上时,车翻,乌豆也翻到了水中,这人就回家喊人捞豆。离开后,水边上人就把乌豆全捞走了。等这人回来,河中只有许多蝌蚪在游动。他以为是乌豆,想到水中去捞,蝌蚪见人逃散而去。这人哀叹了好大一会,说:“乌豆呀!你不认我,见了我逃走,大概是一时长了尾巴,怕我不认识你吧!。”

只管剥皮

隋朝的张荣跟朋友在一起聚会,讲定各自嘲说。
有一人先嘲道:“嘲。 抽你皮作马鞭梢。”
张荣即续嘲:“嘲,剥你皮作被袋。”
旁人问张荣:“所嘲为何不同韵?”
张荣说:“只管剥皮多少,哪还管它同韵不同韵!”

嘲讽淡酒

随朝,有人入店饮酒。酒味很淡。那人嘲讽道:“酒,何处漫行来,腾腾失却酉。”
旁人问:“什么意思?”
他答道:“有水在。”

煮熟石榴

隋朝山东的郑元昌,是个有权有势的人,平索喜欢不懂装懂。一天,他参加宴会,高踞首席,宴席很丰盛,还有许多水果。他不识石榴,但又不肯放下架子问人,装出内行的样子,连皮啃,只觉得又酸又涩,就对主人说:“这个红漠馍馍,好像还未煮熟,你们得把它再煮一煮。”

以经制经

隋朝薛道衡出使南地。有个僧人十分善辩,薛道衡拜见,僧要他在佛堂外诵读经文,并向寺庙礼拜后方可进入佛堂。薛道衡尊重僧道,一—照办。
待他来到佛堂门边时,僧人大声引读《法华经》道:“鸠(恶鬼名)荼鬼,今在门外。”
道衡立即应声还对《法华经》之句道:“呲舍鬼,乃往其中。”
僧人被折服,对薛道衡再不敢恶语相待。

狗吠之声

侯自还未出名时,一次去调见新任县令。他对差役说:“我能叫县令学狗叫。”差役不信,与侯白打赌,谁输了请—桌酒席。
侯白见了县令说:“大老爷到之前,盗贼很多,请您命各家养狗,盗贼来,各家狗叫,就会吓跑他们。”
县令说:“这样。我家也需养只能叫的狗了?怎样才能得到它呢?”
侯白说: “我家新有一群狗,叫起来‘哟哟哟’的。”
县令说,“君全不知,好狗的叫声应当是‘号号号’的,叫起来‘哟哟哟’的全不是能叫的狗。”
侯白说:“好,一定给您找‘号号’叫的狗。”
侯白退出,掩口而笑的差役只得认输。

侯白出谜

有天,侯白和大家一起猜谜,约定谜底必须是大家知道的实物。
侯白出谜道:“有个东西,脊背和屋一般大,肚子和屋梁一般大,口和杯子一般大。”
大家猜不出,都说:“天下哪有口才杯子般大,而背却有屋子般大的东西?”
侯白指着屋梁道:“你们看,燕巢不正是背靠屋顶,肚贴屋梁,口如杯子那般大吗?”
又有一次,大家又在一起猜谜。这次规定不得出幽隐难识的谜,侯白又出了个谜语:“有个东西,大小像狗,而相貌却同牛一样。”有的猜是漳子,有的猜是鹿,侯白都说不对。最后大家让他公布谜底。
他说:“这是条牛犊子。”

问一知二
 

杨素是越地(今浙江一带)人,侯白是山东人。一次,扬素戏说侯白道:“山东人多仁义之士,借一而得两。”
侯白问:“您这话从哪说来?”
杨素说:“有人向山东人借弓,山东人却拿了刀给他,难道这不是借一而得两吗?”
侯白说:“这有什么希奇,越地人也不笨,问一就得知二。”
杨素不解,侯白又说:“有人问:‘近来雨多,渭水高涨不?’越人答道:‘灞水涨得厉害。’ 难道不是问一而知二吗?”
杨素自此开始佩服侯白的辩才。

侯白巧辩

侯白机灵敏捷,一次与杨素并马而行,路旁有棵槐树,憔悴欲死,杨素说:“侯老兄,你有办法使此树活吗?”侯白说:“取槐子悬树枝上即活。”扬素问:“为什么?”侯白答:“《论语》中说:‘子在,回(槐)何敢死。”’(“子”指孔子,“回”指弟子颜回。)

戏弄牛杨

一天,杨素与同僚牛弘退朝回来,侯白见了他俩,说:“日这夕矣!”
牛弘不懂此话意。杨素却听出来了,对侯白说:“你这人呀,什么时候也改不了老脾气!”
原来《诗经》中有这么两句诗:“日之夕矣,牛羊下来!”

腊月蛇咬

隋朝时有一人很聪明,就是口吃,杨素很喜欢跟他开玩笑。
某冬的一天,他戏弄这人说:“有个大坑深一文,方圆也一丈,把你放在里面,你有什么办法出来?”
这人问:“有梯吗!”
杨素说:“没梯,如果有梯就不用问了。”
白白白日,夜夜夜夜里?”
杨素说:“怎么要问白天夜里?只说你怎样出来。”
这人就说:“如果不是夜里,眼睛不瞎,怎么会走到大坑里?”
杨素大笑,接着又说:“假如突然命令你去做将军,有‘小城,守城兵士不足1000人,城中粮食也只够吃几天,而城外已被数万敌军包围,危急中派你到城中去,你会有什么好的计谋?”
这人问:“有有救兵吗?”
杨素说:“正因为没有救兵,所以才问你。”
这人默默想了好久,抬头对杨素说:“像您您所说,一定失败。”
扬素大笑,又说道:“如果现在家中有一人的脚被蛇咬了。怎样医治?”
这人立即答道:“取5月5日南墙下雪涂涂即即治。”
扬素说:“5月天什么地方还有雪啊?”
这人答道:“5月没雪,那么腊月天哪里会有蛇咬呢?”

县令缺齿

唐时,安陵人嘲嬉出名。凡任县令者,没有不被嘲弄的。有个县令新到安陵,只因口无一齿,怕被嘲弄,就训诫下官说:“我早就听说安陵人喜嘲弄,你等不得重复前例,若有发现,定当追究。”众官一口答应。第一次上堂判案,佐史立于县令身后,见县官挥笔疾书,说:“明府书处甚疾。”县令不知嘲弄,只以为称赞,心中很是快乐。
隔数月,一个与佐史有仇的人告诉县令:“佐史所讲的‘明府书处甚疾’是嘲弄您哪!”
县令不解地问:“有何凭据?”
这人说:“书处甚疾即‘奔墨’,‘奔墨’音变为“北门’,‘北门’即‘缺后’,‘缺后’音通‘口穴’也,这不是嘲弄您大人无齿吗?”
县令才恍然大悟,把佐史鞭打了一顿。

抽筋倒脚

唐时,甘洽与王仙客很要好,常常嬉笑取乐。
—日,甘洽说:“王,你本应是姓田;为你面不正,抽去你两边。”
王仙客笑应道:“甘, 你本应姓丹,为你头不曲,倒脚向上披!”

反讥和尚

唐时,有个和尚叫法轨,长得丑陋短小。某日,在寺庙前宣讲僧经。
有个叫李荣的人,前去跟他辩说。
法轨和尚高坐于台上,见李荣不施礼就辩,诵诗说:“姓李应须李(礼),名荣又不荣。”
李荣应声反讥:“身材三尺半,头毛还未生。”

嘲弄弘绰

唐时,弘绰跟弟子边仁表论议。弘绰讲不过弟子,就高声大怒起来。
边仁表讥笑说:“先生议论即发怒,怎么能称弘?”
(“弘”这里有宏大之意。)弘绰说:“我既姓弘,万事都弘。”
边仁表说:“先生虽姓弘,肚量却不绰。”(“绰”宽裕,这里指大)座下大笑。

只问刀子

唐时,崔行功与敬播行路,敬播腰佩着棕榈木柄的刀子,走得较慢。
行功问:“这是什么木?”
播说:“棕榈木”
行功说:“我只问刀子,不是问谁佩的。”(嘲讥敬播像本头一样。)

橡斗刺猥

有只老虎,到野外觅食,见一只刺猬仰面躺在那里。以为是块肥肉,张嘴去叼,一下被刺猬卷住了鼻子,老虎受惊猛逃,跑得疲惫不堪,不觉昏昏睡去,刺猬这才放开它的鼻子走了。老虎一觉醒来,走到一株橡树下,看见一个橡斗(橡树结的果子,浑身硬刺),提防地测着身子说:“早上我已见过你的父亲,你还是走开吧!”

历数圣贤

殷安对薛黄门说:“自古圣贤,数不过5人。代羲攀天梯,定八封,第一个;神农种百谷,济万民,第二个;周公制礼乐,百代行,第三个;孔子出类拔萃,学问渊博,第四个。”他每说一个名字,屈一个手指。屈了4只手指后,停下半天才说:“从此以后,便没有能屈得手指的人了。”又过了好久,才说:“加上我,就是5个了。”他屈完了5个手指。

小僧吃饼

有个老和尚买了10个饼、一瓶蜂蜜,回来后一个人躲在屋里吃起来。吃饱后,把剩下的饼放在钵盂里,把蜜瓶藏在床底下,然后对徒弟说:“我有事出去,你把饼给看好‘床底下那瓶是剧毒药,只要沾上一点马上会死的。”小和尚待师博走后,把饼端过来,蜂蜜倒出点沾沾饼,美餐了一顿。晚上师傅回来见只剩下两只饼了,教训徒弟。徒弟说:“师傅走后,我闻着饼香,实在馋得忍不住了,就吃了几个,后来,怕师傅回来责怪,就把瓶里的毒药也喝了,心想死了算了,可不知怎么搞的,这毒药到现在还没有发作!”老和尚更火了,大骂道:“你这畜牲,把我的饼全吃光了,还说。。。”徒弟听了,伸手把余下的两个饼拿来也吃了,一边吃还一边说:“这两个都吃了,才算吃光哩!”
老和尚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猴子救月

有500只猕猴,在树林里走,来到了—棵树下。那儿有口井,井水里有个月亮的倒影。
领头的猕猴见了,就赶紧对同伴说:“月亮掉到井里去了,我们应当共同把它救出来。这样吧,我先抓住井上面那根树枝,然后,你们一个个抓住尾巴往下吊,这样就能捞起月亮。”
众猕猴的重量超过了树枝的承受力,只听“叭”一声,树枝断了,猕猴落井内挣扎不已,井中的月亮也“失踪”了。

何要反问

隋朝的何妥,8岁时到最高学府游玩。
官员顾良和他开玩笑说:“你姓何,到底是‘荷叶’的‘荷’呢,还是‘河水’的‘河’呢?”
何妥应声说:“先生姓顾,是‘眷顾’的‘顾’,还是‘新故’的‘故’?”

君是真猴

何尚之同颜延之从小就很友好,两人都长得矮小。互相戏称对方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