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10年最新骗术大全-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专案组还发现本案有些用于作案的银行账号与“大哥,你好……”系列案使用的银行账号相同,并且在抓获主要犯罪嫌疑人李胜杰时,在其身上缴获新购买的邮票500张,继而在其住家中搜查到整箱的空白信封。李全才、李胜杰这一诈骗团伙也承认除了利用互联网发布虚假商品信息进行诈骗外,还涉嫌从事“大哥,你好……”敲诈勒索系列案件。至18日,通过预审,专案组证实李全才用这4个银行账号在30多起“大哥,你好……”敲诈勒索案件中使用过,这30多起案件分别来自广东、云南、上海、天津、北京等地。  
  * 本文摘自 海峡都市报  
    
  安溪农民网络诈骗大案侦破纪实  
  价格低廉的网上售货  
  前些年,河北人李成办了一家公司,专门经营电脑、摄像机配件的销售。他从不积压货源,每笔生意都通过网络完成,既省了差旅费,也降低了交易的成本,生意多年来一直不错。  
  春节过后,李成在网上发现一个较有知名度的集团,正在促销电脑和摄像机。他拨打了网站提供的联系手机,接电话的人自称是集团销售部的“罗经理”。据他解释,这是该集团的春节促销活动,由于数量有限,上网订购的人很多。李成当即订下20万元的货,并按惯例将10%的订金两万元,划至“罗经理”指定的账号。  
  次日,“罗经理”打电话给李成,说由于打折商品较为特殊,老总要求先支付50%货款。李成虽觉不妥,但仍把钱汇了过去。过了两天,“罗经理”又让李成汇去运费和保险费。事情越来越蹊跷,已经满腹疑虑的李成,打电话去该集团询问,终于发现自己上当了。  
  和李成类似的受骗者还有北京的曾强。他在网上订购了150部手机,并在对方的一再要求下,先后3次汇款共14万元。之后,对方停了手机,那个网站也随之销声匿迹。  
  今年3月以来,厦门市警方不断接到遭遇网络诈骗的报案电话。涉案金额之大、人员之多,在厦门创下系列金融凭证诈骗案之最。  
  借知名网页提供虚假信息  
  经过一番调查,厦门警方将目标锁定在开元区莲花广场附近6个窝点。3月27日晚,70多名警察对这6个窝点进行集中排查,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26名,缴获电脑2l台、手机51部、赃款16.8万元及存折21本、银行卡28张。  
  鉴于案情重大,福建省公安厅将此案列为挂牌督办案件。厦门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成立专案组,经过为期12天的审讯,初步查明了以李全才、李胜杰为首的特大网上诈骗团伙的犯罪事实。这些犯罪嫌疑人全都是安溪县魁斗和长坑乡的农民。  
  据李全才、李胜杰交代,这一团伙多年来一直以诈骗为生,参与过储蓄卡调包、手机短信息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多次逃过了警方打击。去年底,两人出资在厦门租下7处住房,购入电脑、手机等作案工具,用他人的身份证在深圳等地开设大量银行账户,纠集20余名不法分子从事网络诈骗活动。  
  该团伙分工明确,有网络制作员、信息员和业务员,各司其职。其中,网络制作员专门负责建立个人网站、制作网页,从其他商务信息网站收集并下载有关产品的信息资料,然后按五至八折的价格对产品信息进行修改,贴在被掉包的知名企业商务网站上;信息员主要负责将这些虚假信息发至个人电子邮箱或其他商务网站;业务员则持手机等受害者上钩。一旦受害者有意购买,业务员即开始编织各种美妙的借口,要求受害者支付订金,开始会少一些,等对方上钩了,他们索要订金的胃口就会越来越大。  
  这伙人多是小学文化  
  3月28日,专案组再次对作案地点进行全面搜查,从房子的秘密隐藏处找到71张银行卡、44本存折,以及犯罪嫌疑人用来记录受害者资料、银行账号、网址等信息的笔记本、16.8万余元现金。根据搜查小组提供的证据,银行冻结了犯罪嫌疑人开设的银行账号共31个,涉及金额42.8万余元。  
  专案组还对缴获的电脑、手机进行查询,提取所有与案件有关的数据,查明该犯罪团伙建立的网上诈骗网站多达10个,半年内共向商务网站发送虚假商品信息700万条,向个人电子邮箱发送虚假信息30万条;用以诈骗的手机号码32个,与涉案手机有联系的省内外电话号码逾2.5万多个。  
  据李胜杰交代,团伙成员大都是农民,仅小学文化程度。警方说,这伙犯罪嫌疑人的骗术十分低劣,雇来制作网页的信息员,对网络知识可以说是一知半解。他们之所以屡屡得手,只不过利用了人们喜欢贪小便宜的心理。  
  * 本文摘自 福州日报  
    
  安溪6骗子“害惨”吉林人  
  近日,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息的手段频频在吉林省各地作案的苏根情等6人犯罪团伙被长春市公安机关移交检察院。这是一起利用手机短信息诈骗案,涉案金额高达100余万元。  
  34万存款不翼而飞  
  去年10月初,一名中年男子孟某急匆匆地来到长春市南关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报案,称他银行卡里的存款被人提走了34万多元。  
  原来,4天前孟某突然接到一条手机短信息:“一辆全新奔驰230型豪华轿车低价出售,售价35万元……”早就钟情于奔驰轿车的孟某顿时来了精神,他知道这种奔驰车市值至少55万元,这辆车整整便宜了20万元啊!他寻思就算将这车买回来再转手卖掉,不也能挣一大笔钱吗?孟某当即给对方回了电话。接电话的是一位操着南方口音的男子,称奔驰车是澳门一位朋友的,因做生意急需用钱,不得不将奔驰车便宜卖掉以解燃眉之急。天衣无缝的回答让孟某确信不疑。该名男子称如果孟某真想买车,必须在银行户头上存钱,这样既显示了买车的诚意,又能让澳门卖主看到账户上有足够的金额,35万元购车款可在交车时一次性付清。解释合情合理,孟某对此已毫无戒备了。  
  两天后,按双方约定,这名男子来到长春与孟某会面。孟某将其领到市内一家银行的自动取款机旁,掏出自己的牡丹卡放入机器中,让南方人看到里面确有足够的金额。南方人看过之后立即给“澳门的朋友”打电话,说可以成交。就在两人谈话时,孟某注意到有两名女子始终站在他身旁,因为当时银行内人多孟某并没在意。后来这名男子对孟某说,车在海关那边办手续,这两天就开过来。  
  而孟某万万没想到的是,站在他身边的那两名女子已将他的卡号及密码窥视得一清二楚。  
  一天,孟老板在与朋友交谈中,得意地说自己即将开上奔驰车了,而且只花35万元买到手。朋友提醒说:“你调查过没有?这车咋就这么便宜?现在骗子可多啊!”孟某闻听此言,马上赶到银行,没想到卡上的34。5万元只剩下100元钱了。  
  骗子来自福建安溪  
  接到孟某的报案,刑警们认为,这是发生在长春市的一起利用手机短信息诈骗数额最大的案件。  
  办案人员利用先进技侦手段跟踪侦查,发现这是一个有组织的犯罪团伙。刑警们根据线索远赴福建、上海等地,终于找到了这伙人在上海的居住地。去年11月初,当团伙成员苏根情等6人拿着伪造的信用卡在上海某珠宝店消费时,办案人员当场将其抓获,收缴赃款赃物价值人民币23万余元。  
  据苏根情等人交待,他们都是福建安溪县人。其中,何洪州原为福建新世纪计算机学校老师,其余成员也均为大专以上文化,利用高科技诈骗挣大钱的想法使他们纠集到一起。该团伙成立以来,分别在全国各地发送各种以赚钱、买卖交易、办证等为诱饵的手机短消息,并大都选择在吉林省作案。他们首先鼓动巧簧之舌骗取受害人的信任,然后以偷窥、要复印件等手段窃取他们在银行的开户账号、卡号和密码,再用专门设备制作一张相同的假卡,提走里面的大量存款。这伙人先后在吉林省长春、四平、通化等地盗取钱款约合人民币100余万元。  
  该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有的专门负责与被害人接头联系,伺机盗取他们的卡号、密码等;有的专门利用高科技手段制作一些假卡、假证、假手续;有的在不同地点以假名字办理多张牡丹卡、长城卡、龙卡等支取现金或进行消费。每一次得手后,他们都会按照6%、10%的比例分赃。  
  * 本文摘自 福建日报 (姜杰 王强)  
    
  手机短信诈骗揭秘  
  福建公安机关日前一举摧毁一利用手机虚假短信息进行诈骗犯罪的特大犯罪团伙。这个团伙发送的短信息高达300余万条,受骗上当群众达9000余人次,涉案地遍及全国。据悉,这类犯罪仍在继续……  
  受害人:没想到还会有这样的坏人,利用国家通信工具和银行进行诈骗。  
  去年年底,福建省公安厅刑警反侵财队接到兰州大学大学生付某来信,付某在信中说他的手机在2002年9月4日收到一条短信息,内容为香港信达集团莆田公司为庆祝去年业绩进行手机SIM卡抽奖活动,告知其中了二等奖。当时付某拨通了联系电话,接电话的所谓的程先生告知付某二等奖是一部进口本田摩托车,要付向他们公司汇去680元奖品邮寄费(骗术研究网 163164 )后即将奖品寄回兰州。当付办理完汇款手续后,程先生却说还不行,还必须寄5%的个人所得税1640元,付又照寄。第二天,程先生来电改口说个人所得税是15%,需再补交3280元。就这样,所谓的程先生以各种名目让付向他汇款,等付发觉上当受骗时,这时已被骗去1万余元。  
  今年元旦,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又接到一位来自云南农村的手机用户写来的一封信,写信的是被骗的一位小伙子的母亲。原来,老人的儿子接到一个中奖短信息,因轻信被陆续骗去1600余元。老人在信中说,没想到还会有这样的坏人,利用国家通信工具和银行进行诈骗,请求公安机关一定要打击这类犯罪分子,不要让其他人再上当受骗了。  
  作案现场:一块巴掌大的群发器、一台电脑、几部手机,成为嫌疑犯的生财工具。  
  频繁出现的短信息诈骗案件引起福建省公安厅刑警总队的高度重视,经过调查,他们把目标锁定在犯罪主要发源地泉州市安溪县的魁斗乡。  
  2003年1月23日凌晨,警方突击搜查了安溪县魁斗乡镇的涉嫌窝点户。在村民易大发家里,公安人员发现了暗藏在桌子底下的一部手机和一块连接在一起的一块电脑集成片。这块巴掌大的电脑集成片就是易大发他们用来生财的通信工具,专业术语称之为“群发器”,俗称为“土炮”。“群发器”由个人PC机、移动电话以及CADLE线等构成,可以向全国各地的移动电话公司的手机号段发送信息,并随意或选定号段对同一地区的移动手机用户进行短信息群发。平均每三至五秒发送一条,一次能发送1万余条短信息。此次行动,警方共缴获了19台“群发器”、用于作案的手机23部、便携式电脑1部、银行储蓄卡63张及大量外地受骗者的邮政汇款单据,并当场抓获了10名犯罪嫌疑人。  
  2月27日,泉州市大田县公安局刑警接到该县联通公司的电话称:公司的无线资源被大量的群发短信非法占用,造成严重的通讯阻塞,可能是有人在利用群发短信息进行诈骗的犯罪活动。大田县公安局经侦查,抓获了来自安溪县的犯罪嫌疑人王文才、王春祥。在搜查二人租住的窝点时,公安人员发现里面摆放着9台台式电脑,每台电脑上连接着8部不等的手机,这些电脑和手机正处在群发短信息的工作状态中,电脑的显示屏上都显示着:“香港六合彩白氏透码机构,可为彩民长期提供特码信息”、“新加坡手机中奖信息”等内容。据王文才、王春祥交代,至案发28日,他们已累计向全国各地联通用户发送短信息达26万条。  
  日前,公安机关又发现安溪魁斗人游动到北京、江西、广东、四川等地群发此类短信息继续进行诈骗。  
  反思:诈骗成本付出少、回报率高;受害者不愿报案等因素使这类案件一再发生。  
  为什么短信息诈骗屡禁不止呢?一是利用手机短信息诈骗成本付出少,回报率高。比如,作案分子用于作案的工具是一台电脑和8部手机,加上手机的卡号,一般需1万元左右。按保守估计,三天可发送40万条短信,按每发送一条短信息收费一角来计算,40万条的信息费用是4万元。发送出去的40万条信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