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有关品味-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有这么多精密的人工栽培技术任凭我们使用,你想必会以为这松露应该可以
视需求而栽种,和别的珍馐一样大量采收,卖的时候也可以一下砍掉价格上好几个零。
天晓得,这法国佬就正在拚命试啊。你在瓦库鲁斯(Vaucluse)田间,一定会常常看见
有个乐观的人,种了橡木干准备培养松露,还插了个“非请勿近”的牌子。但是,松露
之繁殖似乎是随兴之所至,只有老天爷知道是怎么回事——也因此益增其珍贵及身价—
—人类插手松露繁殖一事,至今尚未有多少成果。所以在得出结果之前,你若不想靠花
大钱来一亲新鲜松露芳泽的话,就只有一条途径可行,而且还是条老路。
    走这条路要会拿捏时间、要有知识、要有耐心,还要有一只肥猪或是受过训练的猎
犬。松露长在地表下面几时、靠近橡树或蕉树树根的地方。在生长季时,也就是由11月
至次年3月之间,可用鼻子找出它们生长的处所——只要你准备的配备够灵敏的话。这
松露侦探最高明的,是猪,因为猪天生喜欢松露的味道,在这上面,它的嗅觉就比狗要
高明。唉,只不过这猪一发现松露,可不甘只是摇摇尾巴指示方向而已;它还要把它一
口吃掉。而且,只要有人曾在猪正摩拳擦掌准备大饱口福之际,想要和猪讲讲道理,它

就一定会告诉你,它老兄可不容易转移注意力。它那体积,也不是你一手要抢救松露,
一手要和它格斗对付得了的。它可是有120磅以上的体重呢,而且全身紧绷着猪头猪脑
的坚定意志。它绝不会退后半步的,你尽管试吧!有鉴于此一先天设计上的根本缺点,
因此,体重较轻、比较好管教的狗愈来愈受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
    狗跟猪不一样,狗没有寻找松露的天性;它们得经过训练才会做这工作。因此,你
开始时得找一样狗喜欢的东西——像是一片当地人腌的粗香肠——拿来搓一搓松露,或
是蘸上松露汁,让狗开始把松露的气味和山珍海味联系在一起。这样一步一步来,或是
一蹦一跳的来——这要看你是不是运气不错,养了一头特别机伶的狗——你的狗就会逐
渐和你一样对松露迷恋成痴;几个礼拜或几个月以后,就可以进行田野工作了。只要你
的训练很彻底,而且狗的性情也十分适合这差事,你也知道该往哪儿去找,你就会发现
你有了一只松露狗,能指点你宝藏的所在了。就在它急着要开挖之时,你可以多用一些
香肠把它诱开,然后非常、非常小心的挖出你期盼中的一团黑金(当地人是这么叫的,
因为松露的内部色泽之黑,是你毕生仅见最深、最浓者。黑橄榄往松露旁边一摆,也会
泛白了)。
    还有第三个法子,可供不巧既没猪又没狗的人使用。这同样得先知道该往哪儿去找,
但这时,另外还得等天气的条件适合才可以。你若找到一棵有那么些样子的橡树,便要
趁太阳正好照在这棵树的树根上时,赶快小心走近这棵树,用一根棍子轻戳树根周围的
泥土。假如有苍蝇受惊从树根部分笔直朝上飞起,记下地点,然后开始挖。苍蝇天生最
爱把卵下在松露上面(无疑也因此在松露身上,添加了另一层难以形容的气味),所以,
你很可能打扰到其中的一位了。瓦库鲁斯的农人喜欢这方法,因为带了根棍子到处晃荡,
总比带着猪比较不惹人注意,秘密也就比较容易保留下来。松露探子和优秀的记者一样,
都会保护他们的货源。
    你想必也看得出来,干这一行是劳力密集、无法预测,而且相当黑暗的工作。而最
黑暗的部分,莫过于销售及流通这一部分了。诚然,松露这一行至今尚未出过几年前波
尔多酒那类煞风景的弊案;但是,就算这样,仍然有传闻指业界的交易,并非每一笔都
是完全诚实不欺的。有意购买松露的人,若是居然鲁钝到向松露贩子提这类不怀好意的
谣言,对方可能报以善良无辜的表情,耸一耸肩,表示不相信人性会堕落至此。也因此,
我下面报导的这些松露弊案传闻,并无真凭实据可以证实。
    这第一件,就算真的发生过,也实在没有办法可以证明。任何可以吃的东西,都有
某些地方出产的是公认最好的。如尼昂(Nyons)的橄榄最好,第戎(Dilon)的芥末最
好,卡伐扬(Cavaillon)的香瓜最好,诺曼第(Normandy)的奶油最好,诸如此类。
至于松露,则率皆公认是以法国西南部的佩里戈(Perigord)地区最佳。这自然也要花
掉你比较多的钱。但是,你怎么知道你在卡霍(Cahors)买的松露,不会是在几百公里
之外的瓦库鲁斯挖出来的?除非你认识供货的人,也相信他,否则你永远没办法确定。
生于外地但是以“归化入籍”的方式在佩里戈出售的松露,有人估计高达市场的50%。
接下来,松露另有一异象,便是松露由出土到送上磅秤期间,莫名其妙体重都会增加。
可能是像礼盒一样包了一层又一层的泥巴吧。另也可能就纯是有别的比较重的物质,不
知怎么悄悄躲进松露里面去了——根本看不出来,直到切到一半,你的刀子切出了一根
金属棒,这才真相大白。
    听了这样的故事,你可能会决定把采购新鲜松露的事情交给专家,自己则采行比较
安全的作法,只买罐装的松露。这样会牺牲掉一些风味,但是尝起来还是很棒,价钱当
然也还是很贵。只是,它们可未必还是法国产的。有传言透露,有些法国出品、挂着法
文标签的罐头,里面的松露其实是意大利或西班牙的。若是所言不虚,那这必定是欧洲
共同市场的国家之间,最赚钱但也最隐密的合作行为了。
    然而,尽管阴谋诡计的耳语不断,价格也一年比一年不讲道理;但是,法国佬还是
继续由他们的鼻子牵着走,继续挖他们的荷包,有时还带着一份慷慨、一份乐在庖厨的
精神,值得提笔一记呢。
    这里就有个例子。
    这地方我最喜欢的一家馆子,到目前为止尚未蒙《米其林旅游指南》的探马垂青,
所以还没被惯坏;这可能是因为这家馆子同时也兼作村内酒吧,以及滚球俱乐部会址所
在。加上家具装潢不够看或不够铺张吧。馆子内,老人家在前面玩牌,食客在后面进餐,
所吃的菜色依我的经验,至少达一颗星的水准。价格算是很公道。老板掌厨;夫人,即
老板的太太,负责招呼客人点菜;其他家人则在各桌客人及后面厨房间忙进忙出。这是
家轻松自在的社区型饭馆,看不出来有意思要跳上餐饮界的旋转木马玩上一玩,好将天
才厨子拱成活招牌,也将舒适宜人的小馆子变成申报公帐的圣殿。

    这掌厨的是个一见生鲜松露便掏腰包的冤大头。他有自己固定的货源,付钱也和每
人一样要用现金,也没有收据可拿。这对他可是一笔相当可观而且可以依法申报的营业
成本,现在却无法从他的利润中扣除,因为没有白纸黑字可以当作支出的佐证。另外,
他也不肯把价格拉得高一点,以免得罪老主顾——即使碟子内多的是松露也罢。(冬天
时,普罗旺斯馆子的主顾都是本地人,而且不随便出手;那些小钱通常不到复活节不会
结清。)
    我有次在12月一个大冷天晚上,上那儿去吃饭。看到餐桌上有个铜锅,里面装的松
露要值好几千法郎。菜单上有大厨拿手的鲜松露煎蛋卷。这老板娘绞尽脑汁,要为材料
的成本和菜单上的价格差距这么大,想出一番大道理来。我问她,她先生为什么要这样。
她一耸肩——肩膀和眉毛上扬,嘴角下撇。“这样大家都高兴啊,”她这么说。我点了
煎蛋卷。真是连“人间难得一尝”都未足以形容。
    爱好白松露的人士请注意,由于最好的白松露产于皮德蒙(Piedmont),也由于皮
德蒙的地理位置不该落在意大利,再由于法国佬从头到脚到脚下那块地都沙文得不得了,
因此,白松露在这里不像它黑色的同胞那么为人看得起。
 
  
       

第九章 完美的第二个家
  
    我以前在世界各地都见过他;我羡慕他。在日内瓦,在拿索(Nassau),在尼斯
(Nice),在伊微沙(Ibiza),都看得见他的人影;尽管都只是匆匆一瞥,通常还隔
了一段距离,但是每次都认得出来。我从来无缘和他相识,我们两人的路途只在机场交
会。但是,我可以隔着50码,在数百位旅客当中,一眼认出他来。我们这些人都在死拉
活拖,和一大堆笨重的度假配备奋战——滑雪靴、网球拍、钓鱼竿、潜水工具,塞得鼓
鼓的手提袋——一边等着取回刚才饱受折腾、支离破碎的旅行箱。偏只看见他这人,悠
哉游哉晃过海关,全身上下的负担最多不过是一本杂志、两三本书罢了,此外无他。他
不需要其他东西。他的东西全都在他的滑雪小屋或是滨海雅筑里,静候他大驾光临。这
位仁兄,就是那有第二个家的人。
    在理论上,第二个家是有其道理的。随时可以使用。位居这世界某一人人向往的地
方,该地的房地产价格一定年年平稳上扬。不论是躺在艳阳底下,或是沿着雪道俯冲而
下,你都可以告诉自己,你做的是精明的投资。安坐在你的产业里,你甚至可以振振有
辞地说,就是因为这房地产一路升值,你才可以免费度假。另外还有附带的好处:你知
道你可以接到通知时随时拿起护照走人;你觉得你到那地方,并不是个事事看得目瞪口
呆的观光客,而像个荣誉市民;跟人提到你在安地卡(Anti gua)或是瓦迪西耶
(Vald'Isere)的“寒舍”,“有身分、有地位”这种不应该但是私心窃喜的感觉便油
然而生。天下苍生皆须忍受21天套装旅游,你才不呢!你可是与众不同的,你在国外有
一栋房子的前门钥匙。
    这是我以前的想法,后来,我开始有机会认识一些有第二个家的人,我便要他们告
诉我这滋味有多棒。如此这般,我把自己变成神游式的屋主,一下在牙买加的安东尼奥
港有栋房子,一下在吉士达德(Gstaad)有户公寓,一下在巴黎有间工作室,一下在托
斯卡尼(Tuscany)有处农舍,在西岛(Key West)有艘游艇。由这些各形各色的业主
那边搜集而来的智慧和经验,为我省下了一大笔钱,也叫我就此断念。我不要第二个家
了。我没那精神。
    首先,就说些小事吧,像是书籍、音乐、衣服之类。这些要放在哪里呢?——家里?
还是在离家很远的那个家里?还是你每一样都要准备两份?若不如此,一条永恒不变的
定律就会插进来作怪了,你会发现你好想读的书,你好想听的唱片,还有你好爱穿的那
些旧丝衬衫——全部在好几千哩之外。这还算是小问题呢,只要有钱,外加条顿人细密
组织的天赋,没有事情是摆不平的。但这只是开头而已。
    假设你希望你随时可以逃到第二个家去逍遥几天,那你不会把房子租出去。因此,
房子可就会一空就空上好几个礼拜或好几个月,以致你去的头几天,一定全花在购买民
生所需、修理屋子内外等杂务上,等大致把地方弄舒服了,你也得离开了。这样还算你
走运呢,更惨的情况都有。
    我那几位在托斯卡尼有座农舍的朋友,有一年到那里过圣诞节,想要享受一下田园
生活,却发现通到屋前的车道被封死了。那里的一位农夫,认为这车道有一小部分穿过
的是他的地,因此用铁链和水泥把路封死了。走过烂泥地到房子有300码之遥,信箱里
还有法院传票等着他们;他们被那位农夫一状靠进法院了。
    在巴黎有间工作室的那位,有一次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偕同他的梦中佳人到巴黎一
个礼拜,一进门一时惊恐万分,以为浴室里死了个人。比这还惨!是水管破了,楼上住
户的脏东西全流到他们地板上,到处都是,累积了好几个礼拜。此后,他一回味起春日

巴黎的旧日甜美时光,就一定也会想起修水管的事。
    再到牙买加,我们那位安东尼奥港的仁兄则发现,他的房子可不是像他想的那样空
无一人。有一家子野老鼠——相当大的一家呢!从那声音可以知道——搬进来了,据地
为巢。野老鼠并不是挑三捡四的食客,若没人干涉的话,会乐意尝试各色新鲜口味。所
以,这一家子菜单上的菜色,包括藤家具、肥皂、蜡烛、地毯,以及半张床垫。
    想当然啦,你大可以说,这些意外全部可以雇人看房子来避开啊;找个你信得过的
人,把你的第二个家当成他自己的家来照顾。是喔,他可能会爱这房子爱到离不开的地
步,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