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气真好-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象节目,象那种让人挤眼睛的节目我们是不做的。    
    宋英杰:2003年夏天稍纵即逝的“星气象”的确引起了很多人的口舌之争。也引发了到底是“情色”还是“色情”的争论。你说它是气象节目吧,它的主要内容和氛围和气象并没有什么关系,你说它不是气象节目吧,它又捎带了两句天气预报。而且它打出的口号是“美女报天气”。当然杨丹也是美女,而且已经报了10年天气了,我们也没有把这个当作节目的招牌。    
    最近一些年,一些搞电视的人有了一句口头禅:“这年头,谁不想鼓捣鼓天气预报啊!”原因很简单,天气预报的收视率高,和人们生活关系密切。“新闻联播”收视率也高,但只是没有人敢“鼓捣”而已。刚开始有相声和小品“鼓捣鼓捣”天气预报,后来一些电视节目也不甘寂寞了。“星气象”是“鼓捣”得最过火的一个。    
    星姐主持人在暧昧的音效和灯光的烘托下,随手介绍一下天气,就开始了如何丰胸、如何美腿的话题。我们看了几期,发现它的天气预报信息都是过时的信息,显然是来自于非正规渠道。其实天气预报信息是时效性很强的应用信息,是受到国家《气象法》严格规范的信息,我们经常为了天气事件各种数据的准确性都要反复核实,预报性信息也是在几个小时之后都要进行滚动订正的。但是现在伪劣、失效的所谓“天气预报”让我们很无奈,因为我们仅仅是科学信息的发布者,而不是对信息进行社会规范的执法者。    
    当然,我们也希望发布天气信息的过程不刻板、不僵化、不程式化,希望天气预报更人性、更洋溢着生活气息,就象很多人说的,天气预报能不能幽默、好玩一点。但是无论如何,天气预报都不应该和“情色”或者“色情”有任何关系。


上篇:关于天气预报我和天气预报(3)/杨丹

    值早班    
    1997年5月5日,早间预报开始要上主持人了,我们都要4点钟起床,同时要求早间节目做得和七点半的感觉不一样,要更感性、更随意。这对我们的生物钟和说天气的方式来说是新的挑战。    
    一般当第二天要值早班时,头天下午就要去气象台向预报员了解天气,晚上不能住在家里只能住在宿舍了,因为怕早晨来不及。睡前要把第二天说的内容先琢磨一遍,躺在床上一直念念有词。4点钟准时起床来到单位,化好妆拿到预报结果和自己已经想好的内容做小小的订正,然后精神焕发的对着镜头开说。因为是早间的节目,笑得格外灿烂希望能给大家一天的开始带来一份好心情。第一天值班,同事都说我笑得嘴都合不拢了。语言上也开始尽量找一种新鲜的感觉。什么“早起的朋友如果现在推开窗户你会被阳光完全拥抱”“一场乘着夜色到来的雨今天会继续陪伴大家一天,尽管天气阴沉,不过朋友们可以把微笑挂在脸上,这样彼此看着就象是看到了阳光。”在表达方式上也下了不少功夫,比如有一回东北下雪,华北阴天,南方天晴,我把这种特点用银白、淡灰和金色这种色彩的感觉描述了出来。也许现在看来有点太过雕琢,不过当时确实给人新鲜的感觉。     
    值早班最大的困难就是早起而且还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4点就得起床,然后紧张的化妆、备稿、制作,因为6点多我们的节目就要播出。起初的几个月每次值班晚上总睡不塌实,一方面绞尽脑汁想着新鲜的表达方式,一方面担心闹钟不响或闹不醒,总是隔一小时醒来看看表,直到刺耳的闹钟铃声响起,觉得自己才刚刚要入睡。    
    宿舍离演播室还有5分钟的路程,这样可以利用在路上走的时间和凌晨清新的空气让自己清醒,或干脆跑步上班。夏天还好,起来的时候天已经亮了,看见起得早的大爷大妈在锻炼身体,一路走来并不觉得害怕。冬天就糟糕了,4点天还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穿好衣服战战兢兢的走出来,一边走一边四处打量,看到前面有人就警惕的保持距离随时作好拔腿就跑的准备。有时一只野猫穿过也会把我吓得腿发软,得象刚跑完1000米似的,如果真的碰到什么情况,恐怕是没法拔腿就跑的。    
    也有有意思的时候。有一回夜里大家已入睡时,北京悄悄下起了雪。4点当我起床出门,发现外面一片雪白,没有人踩过的雪地在灯光的照射下梦幻般地闪烁着,我是第一个走在雪里的人,尽情的踩着地毯一样厚实松软的雪,仰头看着用舞蹈一样美妙的姿势扑向我的雪花,我快乐得想跳起来喊。当天,我把这种感觉在节目里说了出来,后来编导开玩笑说“哎呀,你都暴露自己的行踪了,没准会有变态狂早上4点钟专门来劫你呢?”吓得我接下去的一段时间早上值班出门时,总在怀里带着伞啊棍子啊一类的防身武器。还好气象局的院子比较安全,这么多年走在4点钟的黑暗里也没碰到任何险情。    
    现在因为有了更年轻的主持人,我们这些当初值早班的人不用再起早值班了,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在4点的时候惊醒,出一身冷汗以为自己误了早班了。也常常惦记着还可以象那天一样踩着凌晨4点钟的雪地,幸福得童真四溢。    
    宋英杰:很多人没看过我们早晨的节目,都以为我们每天只是在晚上7:30分说几分钟的天气就完了,所以很多朋友开玩笑,说最希望和我对调工作,因为我的工作实在太清闲了。我们值早班,为了不打扰别人,就要在演播室旁边的值班宿舍“安营扎寨”。晚上尽量少喝水,否则凌晨起来眼睛是肿肿的。我的闹钟有三个,用不同的声音定时发作,以保证万无一失。其实同事们都早已经有了值早班的后遗症。凌晨在值班宿舍,只要你轻轻地说一声:四点了。几张床上的人都会腾地坐起来。这已经比闹钟更管用了。我们很多人都经常做早晨误班影响节目播出的噩梦,因为后果太严重,于是就哭醒了。我没有误过班,但是有过被急促的电话叫醒,火速顶替同事值班,手里拿着剃须刀,边跑边刮胡子,百米速度杀进演播室的经历。    
    我的家距离演播室只有350米的距离,夏天往往穿着短裤就出发了,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每年一般4月20日到9月15日才可以这样。而冬天要裹着军大衣一路小跑地冲向演播室。冬天即使早上值完班,天还没有亮,买早点的油条豆浆摊儿还没出摊呢,只好空腹睡下了,等上午九点多,新的一组节目又要开始了。    
    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愿意和我们对调工作。    
    东北银(人)小宁    
    小宁是东北银(人),哈工大的研究生,本来是坐在气象局计算机室当个学究,因为我们公司一个同事想去计算机室,于是和他调了位置,从此我们成了同事。    
    初次接触小宁,是在1996年的冬天去漠河拍摄外景。零下10多度的大冷天里,老兄只穿一件厚毛衣,一件卡其夹克,夹克还敞着,捧着热茶跑到正对着窗户念叨台词的我面前,用浓重的东北口音说“怎么样,东北很冷吧”笑得象一朵菊花。    
    小宁的东北口音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有一会同事们一起唱卡拉OK,几个歌艺高超的把着话筒和点歌的遥控器,你一首我一首唱的热火朝天,小宁笑咪咪的坐在一边听着,等到我们都唱累了,此同志精神抖擞大喊一声“给我点首《心太远》”(其实是《心太软》)。去饭馆小宁总说要吃幼(肉),我们帮他矫正了口音,小宁念叨了半天正确读音,扭头对着服务员说来个牛“幼”吧。有同事买了橙子来大家吃,看着我们剥得费劲,小宁拿起一个橙子用手掌压在桌子上说:“你们看,橙子是这样吃地,要先游啊游啊游”边说边用手掌把橙子使劲压在桌子上揉了几圈,果然剥起来十分容易。以后每当吃橙子我总是按照小宁说的办法,先放桌子上用手“游一游”。    
    小宁平时总是在思考问题,所以生活中的他常常处于神游的状态,嘴里还念念有词。小宁的眼镜隔三岔五就要换一次镜片,因为走路想事老碰柱子。最邪门的一次是在火车站,这件事是小宁后来跟我们说的,说的时候自己笑得人仰马翻。小宁去火车站里面接朋友,到晚了,火车上的人下的差不多了,偏偏小宁还忘了车厢号,朝左边跑了数步觉得不对,想换个方向,猛回头间一头撞在了车站那巨大的石柱上,顿时躺在了地上。小宁描述当时有近1分钟的昏迷,睁开眼一看周围还围了一圈人正在对地上的他指指点点,小宁又迅速爬了起来捡起摔碎的眼镜继续跑。容易走神的小宁后来还学车了,居然还过关了。我们常常担忧他开车是否会走神,也为路上的行人担忧。    
    小宁在单位解决技术难题时,有撕报纸的习惯,边想问题,边顺手就拿起身边的报纸,哗啦撕下一角来在手里不停的撕,撕一块揉成小纸团扔一边,再继续。我们只要看到哪个桌子上摊着一堆小纸团就可以肯定的点点头“小宁刚刚在这里思考过”。    
    公司有个乒乓球桌,每当休息我们都喜欢在那玩一会儿,我的技术一般,但是切刚刚学球的小宁还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该同志拿出了考研究生的劲头,找技术好的当老师,球技突飞猛进,有一回把我打败后狠狠说道“以后可别说我是你的手下败将了”。感觉好的时候,小宁偶尔还能切切我们公司的种子选手。    
    作为单身的研究生,小宁成了周围热心人忙活的对象,总是不停的被拉去相亲,每次回来都说“那女的长的不好看”。小宁不是帅哥,顶多算周正,中等个子,打乒乓球打到酣处脱了上衣也能看到几块疙瘩肉。他对未来的女朋友的要求是要高个子、要赏心悦目、要是知识女性等等。凭着这份执着,顽强的相亲,终于有一天,我们看到在单位的马路上,小宁幸福的被一个个子和他差不多高,长相清秀的女生搂着肩膀走着。这就是小宁后来的老婆了。    
    现在小宁已经是经理级的了,公司的技术总管。节目在发展,公司的新人越来越多,办公室也越来越多。我们值完班不再泡在单位了,所以以前总在一起玩的“老同志”都不太碰得到。偶尔在机房看到,小宁仍然是神游状态,一脸严肃,有幸碰到他没有思考问题的时候,他会大声说“你好呀!”仍然笑得象一朵菊花。


上篇:关于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是怎么做出来的?/宋英杰

    经常有人说,做天气预报还不简单,看一看卫星云图,分析一下不就行了嘛。 实际上,气象卫星只是一种监测手段,可以比较直观比较详尽地了解到实时的状况,但是单靠气象卫星是不能做出预报的。 一般每年我们在 3 月 23 日和 10 月 2 日会安排“对外开放日”,那一天,会撤掉“闲人免进”的牌子,让大家现场目睹天气预报的出炉过程,揭开天气预报的“神秘面纱”。 天气,在每时每刻、每个角落发生,要想预报它,知道未来“将”发生什么,就必须知道现在“正”发生着什么。所以第一步,要进行准确而全面的观测。百叶箱和探空气球是人们比较熟悉的,百叶箱里可以进行气温和湿度的观测,百叶箱的旁边还有测量降水量的雨量计等等,不过观测能见度、云量、云高、云型(什么样的云?是卷云还是积云、层云以及更细致的分类,小时候很多人都读过竺可桢的《看云识天气》)还是要靠观测员进行肉眼观测。全国总共有 2600 多个气象台(站)进行这样的日常逐时观测,而且仅仅知道地面的情况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了解高空的气象要素, 850 百帕、 700 百帕、 500 百帕…… 100 百帕,几千米甚至万米高空的风力风向、温度等等,空中发生了什么对于掌握天气变化的动向也至关重要。 当然,了解自己本地的气象状况还仅仅是一个信息基础,还不能进行准确的预报。利用某些谚语或者自己的老寒腿预测天气,只能够粗略地估计短时间的局地天气。因为大气永远处于流动的状态,所以“天气没有国界”,天气的变化和影响常常是连续性的,千里之外的一个细微变化,很可能就是本地天气变化的预先征兆,往往一个庞大的天气系统,只有我们掌握了全国和洲际的各种天气要素分布状态,才可能有足够的洞察力,才可能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我们的视野和思维都必须是全球性的。因此,做本地的预报,必须完整地了解现在全国和全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而恰恰世界各国的同行设立了这样一种机制:全球资料共享。大家都有义务向同行们提供自己所观测到的气象资料,并通过高速电路进行及时传输。于是“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