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524-北京共识-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20 81  广 西 1066 3511 3304 2592 4319 2628 85  安 徽 1182 3911 3357 3002 4867 2410 81  江 西 1110 2939 3083 2692 4851 2422 76  河 南 1091 3525 3313 3124 5444 2261 82  湖 北 1556 3741 4162 2901 7188 1549 67  湖 南 1228 4105 3470 3009 5639 2126 82  重 庆 5157 1781 79  四 川 1105 2611 3081 2272 4784 2358 81  陕 西 1241 3453 2843 2917 4549 1681 76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  《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第一部分: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方式改革历史中透析“农民增收”(1)

   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即所谓“一号文件”正式公布。“一号文件”年年都有,而竟成为农民的“专利”,缘于1980年代连续五个“一号文件”所产生的“转折性”效果。  1980年代,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代表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使得农村经济从安徽的小冈村开始,突破计划经济的层层堡垒,短期内产生了巨大的爆发力。它不仅带来了连续七年的增产增收,更重要的是它在计划经济的墙角,凿开了一个缺口,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的中国经济从微观体制的放开开始,迎来了一轮难得的“黄金增长”,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又一次挽救了中国。  回眸历史,最初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当时的亲历者刘堪回忆,在1978年的文件中,还有明文规定,“不许分田单干、不许包产到户”。此后两年,集体经营和包产到户被冠以“阳关道”与“独木桥”,在全国掀起大辩论,支持走向“独木桥”的地方领导一度寥寥无几。  五个“一号文件”的颁布使得改革的成果迅速掩盖了辩论的激情。1982年,中央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宣布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但是,好景不长,随着价格上的调整,粮食产量开始下降,对农村的一系列改革也开始出现质疑,改革一度面临回潮的危险。  好在东方不亮西方亮,农民从粮食增量中获得利益减少的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吸收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其数量甚至超过当年农村新增劳动力。这种增长也没有长期持续下去,随着竞争的加剧,宏观环境的恶化,乡镇企业的发展在1990年代之后迅速回调,大批的企业甚至面临倒闭。这之后,农民增收的另一条途径就是大量进城,只是农民工进城的路径在通货紧缩的压力下逐渐萎缩,成为近几年城乡差距持续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靠粮食增收注定难以解决9亿农民的发展问题,增产不增收几乎成为一个难以逾越的怪圈。1998年之后,通货紧缩、城乡差距拉大同步出现,这些情景让人联想起1929年美国的大萧条。以农民增收为代表的“三农”问题亟待解决。  2月14日下午三点整,华彬国际大厦二楼华泰厅,原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刘堪、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副司长张红宇成为第3期“21世纪北京圆桌”特邀嘉宾,就农村改革的历史和农民增收的难题,展开讨论。  


第一部分: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方式改革历史中透析“农民增收”(2)

  “阳关道”与“独木桥”之辩  《21世纪》:1982年到1986年,中央在农业方面出台了五个“一号文件”,确立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取消了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一系列的农业制度安排极大地释放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请诸位回忆一下,制定文件当时面临的主要争论和文件的实际效果是怎样的?    刘 堪:当时中央关于农业的文件实际上是有八个,我都参与了制定。1982年“一号文件”之前,有过两个文件。第一个是1979年4月中央批准的一个小型座谈会,主要讨论放开农村微观体制,包括农村经济的多种经营、生产专业化等问题,讨论最为激烈的是包产到户是否要施行,最终没有形成统一意见。会后纪要以“19号文件”的形式颁发。  第二个是1980年的“75号文件”。当时召开全国省委书记座谈会,主要解决省委书记的认识问题,当时,“阳关道”与“独木桥”的争论非常激烈,黑龙江的机械化生产模式和贵州包产到户模式、大农业与小农业的生产方式激烈碰撞,争论无果而终,中央也没有裁定,“阳关道”与“独木桥”同时得以存在。中央批准的会议纪要下发,成为第二个中央文件。后来,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司务员吴象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整版文章《阳关道与独木桥》,在全国引起大讨论。  直到1982年的“一号文件”,包产到户的问题才算一锤定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得以肯定,而且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在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和流动权的问题上,也从理论上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的“一号文件”,主要解决的是土地承包期延长(15年)和土地的流转问题;1985年主要是农产品的流通体制问题,取消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1986年的“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了已有的农业政策必须执行。  最后,1987年还有一个“五号文件”,其实也就比“一号文件”晚发了几天,文件总结了改革开放后的农村改革,有一些告别的味道,却没有想到这一别就是17年。    《21世纪》:对当时的情况,林教授的《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有过精彩的逻辑梳理。  林毅夫:当时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农业生产效率很低,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受到抑制。当时的八个文件就是解决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取消了那些抑制生产积极性的制度性因素,把农民生产积极性恢复起来。  改革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从1978年到1984年,粮食平均每年增产达到48%,增长速度和前15年比较翻了一番,粮食产量上了一个新台阶,真正解决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刘 堪:当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1985年,“一号文件”主要讲农产品市场问题。之前中央的统购统销,包括一百多种商品。当时,“一号文件”只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有人甚至抱怨,步子迈得太大了。  林毅夫:原有的体制限制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问题到1984年基本解决了。此后农村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市场环境和城乡二元经济方面。1985年以后,实际上面对的是,如何把农村经济跟城市经济的二元结构逐渐消除的问题。对这个过程,到底是用市场化的方式,还是说保留一部分政府的干预来调节,存在政策上的徘徊。1985年,统购统销变成了订购制度,但当年因为粮食减产幅度过大,实际恢复了统一收购。


第一部分: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方式改革历史中透析“农民增收”(3)

  《21世纪》:也就是出现了一个政策回潮?  刘 堪:主要是思想上的回潮,实际政策上没有回潮。就是有人提出来,反对搞大包干,有人说现在农业的徘徊就是制度的徘徊。  张红宇:当时有人提出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怀疑,因为1986年之后的四年粮食产量开始下降,给人一种包产到户的效率不如规模经营的感觉。  刘 堪:不过因为农产品的生产结构的调整,蔬菜、水果等其他经济作物产量都有增长,粮食产量虽然出现徘徊,但是农民的收入还是出现了较快速度的增长。  张红宇:调查的数据是,1978年至1984年全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16%,而同期城镇居民是793%,即便1985年至1988年徘徊期间,农民收入每年也增长5%,同期城镇居民是44%。  我认为,原因在于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乡镇企业发展的优势在于“三就地”,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销售,再加上国家对乡镇企业的支持,企业有了充分的发展空间。1985年至1987年,乡镇企业吸纳的劳动力突破1000万人。    城乡收入差距为何拉大?  《21世纪》:与1978年至1984年连续七年的高速增长不同,本次“一号文件”出台的一个背景是农民收入连续七年的低速增长,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到324∶1,在我国GDP连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是如何出现的呢?  张红宇:到了1990年代,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减少到400万,90年代后半期,尤其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甚至出现了负数,1997年之后的三年,农村劳动力开始出现回流。后来,情况仍然没有明显的改善,到2003年为止,乡镇企业吸纳的劳动力还没有超过1997年的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差距是世界性的普遍事实,这个现象将伴随着工业化的全过程。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又面临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以2003年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为标志。如果政府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趋势和国民经济再分配格局不做重大调整,收入差距在2020年将扩大到7∶1。  实际经验表明,这个阶段是城乡收入差距最危险的时候,美国1929年至1932年出现大萧条,城乡收入差距是非常大的,日本在1960年代初的情况也是如此。两国分别出台相关法律,平抑城乡收入。如果政府不干预,降低二者收入差距的时间会相当的长,美国当时几百万农民破产,就是一个很大的危机。  《21世纪》:按照您的意思,就是说我国近年来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更多的是世界性工业化的一般性原因,而不是中国本身的问题。    张红宇:中国的二元结构也有其特殊性,除了历史的政策性障碍依然存在,目前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资源的不平等分配也强化了这方面的矛盾。我们的高层领导经常讲,多少城市人生在医院,死在医院;又有多少农村人生在家里,死在家里。“卫生是城市卫生,教育是城市教育,社会保障是城市的社会保障”,这种说法实际反映了公共产品在城乡分配上的巨大差异。  林毅夫:连续七年城乡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基本的经济原因在于1997年底开始出现通货紧缩,物价不断下降,它背后的原因就是生产能力全面过剩,这就导致新投资的机会相对减少,尤其是非国有企业投资的机会相对少,虽然政府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增加基础投资,1998年以后经济仍然维持高速增长,但是非国有企业发展较慢,新增的就业机会就少,所以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也开始减缓。  由于生产能力过剩,有不少城市企业把一部分离土离乡的农民工解雇了。而且,在1990年代有一个经验——“无粮则不稳、无工则不富”,后者主要指乡镇企业的发展。原来的乡镇企业投资非常少,技术也简单,产品质量也不怎么样,但发展非常好,是因为当时工业产品比较短缺,产品很容易卖出去。1997年底出现生产能力过剩,通货紧缩以后,市场竞争加剧,乡镇企业没有办法跟1992年以后发展起来的三资企业、民营企业进行竞争。很多乡镇企业破产,不少离土不离乡的劳动力回流到农业。  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的农民就业渠道同时出现不畅。这与1929年至1932年美国出现大萧条的状况是一样的,当时美国也是通货紧缩,生产能力过剩,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难以转移到城市,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农产品的短期价格弹性很小,前几年农产品尤其粮食的价格持续下降,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大受影响,造成粮食减产而且粮食主产区的农民收入增长困难,所以“一号文件”特别强调增加农民,尤其粮食主产区的农民的收入,并且,由于粮食的特殊性也强调稳定粮食产量。    协调增收与增产  《21世纪》:城乡收入差距的持续拉大,也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就是,增产并不一定能够增收,其原因何在呢?


第一部分: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方式改革历史中透析“农民增收”(4)

  刘 堪:原因在于,城乡之间生产资料的配置是不均衡的,就是说农村人口太多,农村的资源相对太少,分母太大,分子太小。生之者寡,食之者众。粮食生产弹性很小,产量稍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