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524-北京共识-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现在还在释放。按照我们的测算,城镇50万元以上的投资增长速度,一二月份是53%,三月份是40%,一季度增长速度是478%,可见三月份是有所回落的。  第三个因素就是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产业升级,带来的技术进步,这一段周期因素会推动经济增长十年到八年上升。因此,我们对未来中国中长期发展前景是看好的。中国是市场大国,劳动力成本低,这两个要素就是一种自然禀赋,得天独厚。凭这两点,可以给中国经济提供非常强劲、持久的动力。因此,中国经济不会掉到哪儿去。我们预测一直就是85%,但是我们向中央建议就是7%,纯粹是留有余地地引导目标,目的在于不愿意对地方看热、企业预期看涨带动太大。  另外,就是投资和消费需求相比,现在消费需求相对投资需求来说还不够,就是无法消化投资增长带来的新供给,也需要加大消费的刺激力度。  在目前的情况下,对已经出台的一些措施,总体上可能还得把握好避免总量紧缩力度过大,我想还得保持适度的调整,就是微调和预调,小步有序,少用猛药,这样一种态势可能比较好。  彭志龙:我认为,下一阶段通货膨胀的走势主要取决于粮食和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情况。从粮食方面看,关键是2004年的供给能力是否能跟上。具体来讲有三点:一是2004年的粮食生产情况,最近中央国务院正在采取多项措施增加粮食生产,估计2004年的粮食生产形势会略好于去年。二是动用库存。在这方面,国家有一定的调控能力,如果粮食供求形势进一步紧张,完全可以动用一部分粮食库存。三是进口粮食。国家在这一方面的能力也是比较大的。因此,从供求形势看,粮价进一步上涨的空间有限。当然,还要加强粮食流通环节的监控,及时应对人为扰乱市场的行为,在舆论上从正面引导,稳定居民对粮食安全问题和粮价上涨的预期。 从生产资料方面看,其价格主要取决于2004年的投资形势。2004年一季度投资出现了高速增长的情况,这并不是预料之外的事情。因为当国家紧缩投资的信号发出后,地方政府出于本地区利益的考虑,会抓紧时间上项目、抢进度。这种心态自然会在短期内加快投资增长,但不可持续。2003年第四季度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紧缩政策,包括限制过热行业的投资,严格用地制度。最近,人民银行又决定从2004年4月25日起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在此之前已采取了包括差别准备金率在内的一系列措施,这些政策估计会在下半年起作用。如果投资增幅下来了,生产资料价格也会相应地下来。  我的总体判断是,2004年上半年通货膨胀率是一个高点,下半年稳定下来,明年开始趋缓。  注:后来的事实表明,2004年4月开始以行政为主的调控措施很快对已经过热的经济起到了“降温”的作用,而行政手段的大量使用也由此而备受争议,宏观调控采用“行政手段”还是“市场手段”,过热主体是地方政府还是民营经济,成为下一轮争论的焦点。


第三部分:中国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地位溯源

   2004年5月14日,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在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谈时表示,新加坡决定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成为继新西兰之后第二个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  此前的几个小时,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为时一年多的所谓中国彩电对美倾销案做出最终裁决,中方在这一贸易纠纷诉讼中失利。由此,不仅中国彩电出口美国市场税率减低到“零税率”的希望化为泡影,而且到6月底,美国将对价值逾276亿美元的中国彩电征收最高可达7845%的关税。    无可否认,经过多年惨烈厮杀的中国彩电业,其市场化已经达到了相当的程度,而恰恰就是这个行业,居然倒在了五河电子公司这个名不见经转的小公司手下。  在这个令人震惊的结果背后,并非中国彩电业大意失荆州,而是五河电子握有的强大的贸易手段——非市场经济地位,在中美的经贸关系中,此“地位”整整作用了24年,甚至可能一直延续到2015年,按照世贸组织的非歧视性原则,这种认定同样适用于世贸组织的所有成员国。    中国现有的选择是通过双边谈判,逐一突破。在新西兰、新加坡两个国家之后,对澳大利亚的谈判成功曙光在望,相信同样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还会持续增加。最大的障碍仍将来自美国,而欧盟对中国的认定将是突破性的,它的分步解决方案很有可能成为美国的范本。  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吗?在温家宝出访欧洲之后,这个问题已经凸显。欧盟将在6月底完成初步评估结果,这是可喜的一步,却也是漫漫谈判之路上的第一步。我们必须明白,“市场经济地位”之实并不在于经济,更多在于政治。  5月14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副部长隆国强、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经济室主任王鹤、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办法教研室主任顾海兵共聚“21世纪北京圆桌”第11期,就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与解决路径进行讨论。      市场经济地位溯源    《21世纪》:市场经济地位在反倾销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首先讨论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由来及其影响。    隆国强:实际上,在WTO的条文里面根本没有“非市场经济国家”这一说。WTO成员原来都是市场经济国家,后来有个别国家是以非市场经济身份加入的,这才引出来非市场经济地位这个问题。    在WTO反倾销过程中,有三种不同方法来确定被起诉企业的“正常成本”,其中,针对所谓“非市场经济”的企业,采用“第三国替代”的办法,就是当反倾销案发起国的调查当局认定调查商品的出口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将引用与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替代国surrogate country)的成本等数据计算所谓正常价值(normal value)并进而确定倾销幅度,施以对应的征税措施。    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从何而来?最早在1980年的时候,美国第一起对华薄荷醇反倾销,美国商务部就采用了第三国的成本标准。美国是一个判例法的国家,一直到今天,在反倾销案例审判的时候,也是把中国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待。美国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认定,主要根据1979年的《贸易法》和1988年的《综合贸易竞争法》。    欧盟早期的认定办法相对简单,直接列一个名单,上了这个名单的就是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上主要是前苏联国家和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也名列其中,直到1998年,中国和俄罗斯才从名单上删掉,允许企业在单个案件中申请市场经济地位,并为此制定了判断是否给予市场经济地位的标准。


第三部分:中国市场经济中国的“市场化”程度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最后阶段,美国提出了非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中国被迫同意其他成员国可以在中国加入WTO后15年内,将其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这15年内,中国企业在进口国遇到反倾销的时候,进口国政府用第三国替代办法来估计中国产品的合理成本。但是在选择替代国的时候,进口国往往选择新加坡这样的国家,新加坡各方面要素价格都比我们高,实际是高估了我们的成本。即便我们去应诉,因为成本被高估,中国企业处于很不利的地位,也很容易输。既然很容易输,企业一旦被反倾销以后,往往不应诉,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样就引起全世界连锁反应。这对我们出口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且贸易摩擦多了以后,还会影响到中国投资做出口加工的企业。    《21世纪》:1998年,欧盟宣布将中国从“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中取消,但仍将中国视为“市场转型经济国家”,在当年颁布的90598号法令,允许中国应诉企业在反倾销调查中申请市场经济地位,同时规定了五条判定市场经济地位的标准:一是市场供求决定价格、成本、投入等;二是企业有符合国际财会标准的基础会计账簿;三是企业生产成本与金融状况,不受前非市场经济体制的歪曲,企业有向国外转移利润或资本的自由,有决定出口价格和出口数量的自由,有开展商业活动的自由;四是确保破产法及财产法适用于企业;五是汇率变化由市场供求决定。这可以看做一个转折点吗?    王 鹤:实际中国所受到的反倾销并没有减少。就个案解决问题比较麻烦,而且容易吃亏。据中方统计,2003年,中欧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达1252亿美元,增幅达444%,超过中日与中美贸易的增长速度。目前,欧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日本和美国,如果算上十个新成员国,欧盟将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也就显得更加重要。    中国的“市场化”程度    《21世纪》:就目前的问题来看,焦点更多的集中在对中国市场经济程度的判断上,那么,中国到底距离市场经济地位的要求有多远呢?    顾海兵:我国1992年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4年我们开始研究这个问题,那时候对市场经济程度的判断比较低,1996年也就在40%,现在我们研究中的判断也仍是全国最低的。为什么?因为中国的要素市场化程度太低。比如,直到今天,土地还不是商品,只有使用权可以转让,金融实质上也没有对民间开放,劳动力市场是分割的。    《21世纪》:一般的评价指标有五项,即政府行为规范化、经济主体自由化、生产要素市场化、贸易环境公平化、金融参数合理化,国家干预程度是其中的关键。欧盟贸易委员拉米曾表示,最重要的问题是,欧盟要审查中国的金融信贷及保险受国家干预的程度。那么,目前发改委和央行为控制经济过热而采取的经济调控政策会不会成为欧盟的借口呢?    隆国强:这倒不一定。美国政府对经济也有很多国家行为,它会以市场失败的理由控制市场,也会出于国家利益的要求对高技术出口进行限制。但是,不能因此就说美国不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更大程度上是一个光谱,当市场化程度超过某个“度”时,就可以认定。    每个国家都会有宏观调控,都是无可厚非的,关键还要看用什么样的手段进行调控,向传统体制回归的做法,无论是欧盟对我国市场经济的认定还是对我们自身的经济改革,都是不利的。    《21世纪》:北师大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通过算术平均计算,得到中国市场经济程度在2001年的总评分为251分,折算成百分比近似为69%,超过了市场经济临界水平(60%)。这可以作为我们被认定为市场经济地位的充分理由吗?    隆国强:市场经济地位涉及一个国家直接的经济利益。对华反倾销是全世界最多的,而且我国的胜诉率只有355%,这种比较低的胜诉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非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常使我们处于不利地位,客观上也会鼓励别国反倾销手段对付中国产品的进口。    非市场经济问题在国际贸易当中实际不是一个学术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实际利益的政治问题,它不是按照几个指标的衡量来完成最后的判定,认定一个国家是不是市场经济国家,也没有国际上公认的标准。  谈到经济自由度的问题,中国的自由度明显高于俄罗斯。但是,2003年俄罗斯申请加入世贸的时候,就被美国认可是市场经济国家。


第三部分:中国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地位之路有多远

  顾海兵:市场经济一定是有国界的。因为有国界,只能在一个国家之内存在充分的市场经济,国家和国家之间,绝对不可能有充分的市场经济,不可能有彻底自由的经贸关系,会有反市场的力量存在,抵消市场的因素。中国的问题是,对外开放有余,而对内放开不足。    王 鹤:世界经济的两大趋势,一个是经济全球化,一个是区域一体化。目前区域一体化最好的样板就是欧盟。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他们的国内一体化在一百多年以前就已经完成了,起码在两次大战以前,他们国内的市场经济制度基本上建立起来了,从政治角度来说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也就形成市场经济国界。中国国内早有统一货币了,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仅仅从地区的角度来讲,东部、中部、西部,都不是统一的市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