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俘营-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像一堆又潮又皱的衣服,能够被火烫的熨斗给熨一遍,然后飘展在旷野里,重新鲜亮一回。总之几乎所有的学员都翘望着俘管处首长的办公室,希望那里能马上传出一声“开赛”号令。俘管处领导很理解学员们的心情,王央公主任亲自认真地检查验收了运动会所有的准备工作之后,批准了运动会如期举行。    
    图3…1:志政第一次敌工会议合影。前排:左二俘管处王央公主任、左三志政杨霖部长、左四总政黄远部长、左五俘管处徐元甫副主任。第二排:左一俘管处教育科王奈庆科长。    
    图3…2:志政第二次敌工会议合影。前排(自左至右):总政敌工部宣传处长刘川诗、俘管处主任王央公、朝鲜人民军敌工处长郑斗焕、总政副主任肖华、志政主任杜平、总政敌工部长黄远。第二排:左一俘管处教育科长王奈庆。    
    图3…3:第五战俘营英国中队俱乐部委员会例会。自左至右:阿瑟·E·萨里奇(哈福德郡罗伊唐城人)、安德鲁·M·康德伦(苏格兰西洛锡安郡人)、埃里克·福塞特(约克郡布雷德福城人)、约翰·T·格林(约克郡北唐克斯特城人)、爱德华·G·贝克莱(北安普敦郡惠灵博罗城人)、威廉·H·史密斯(格罗斯特首府人)和欧内斯特·克林顿(兰开夏郡鲍尔哈姆城人)。图中站立者是俱乐部委员会主席爱德华·G·贝克莱,(詹姆斯·达布斯因故缺席)。    
    图3…4:第五战俘营奥林匹克运动会(1952年4月)    
    图3…5:这里展示的是中队墙报样品和《走向真理与和平》英文期刊影印件。    
    图3…6:一等兵保罗·F·施纽尔(美俄勒冈州本德城人)和一等兵罗伯特·H·希考克斯(美纽约州叙拉古城人)在图书馆挑选想看的书。    
    图3…7:教徒正在举行宗教活动    
    图3…8:荣获“清洁卫生”奖旗合影    
    图3…9:总医院化验室化验师正在工作    
    图3…10:第二战俘营第一中队俱乐部信件组    
    图3…11:高台跳水    
    图3…12:游泳


第二部分:战地奥运会隆重开幕前方战场硝烟弥漫(1)

    在讲述战地奥运会前,我们有必要重点来回顾一下这一时间段朝鲜战场上最为残酷的那场“火与铁”同“血和肉”的大搏斗 ——“上甘岭”激战的部分血腥场面:    
    1952年10月8日按照杜鲁门的指令,美方代表单方面中断谈判会议,宣布无限期休会。同一天,克拉克批准了“摊牌行动”计划。    
    范佛里特“摊牌行动”计划的攻击目标,就是在上甘岭地区志愿军防守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    
    10月14日,“联合国军”来势凶猛,第一天即向志愿军的两个阵地及其周围发射了30余万发炮弹,投掷了500余枚炸弹,并分别以1个排至1个营的兵力多路多梯次地发起冲击,企图一举拿下两个高地。每一次冲击,都以强大炮火对阵地进行压制和破坏,并以航空兵集中封锁压制志愿军纵深指挥所、观察所和炮兵发射阵地。高地上的野战工事全部被摧毁,阵地的石土被炸松,变成了一片焦土。这是朝鲜战争中单位面积火力密度的最高记录。    
    “联合国军”向上甘岭发起进攻的当天,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担任防守的两个营,主要依靠步兵火器依托各个暗火力点,抗击密集冲锋之敌,击退敌军多次冲锋。到中午时,两个阵地的地面工事已经全部被毁,激战至17时,表面阵地大部被敌占领,守备的志愿军两个营伤亡较大,遂全部退守坑道作战。    
    当晚7时,志愿军第15军军党委组织前线部队开展了“一人舍命,十人难挡”的硬骨头活动,在强调与阵地共存亡的基础上,提出:阵地要存,人也要存。以第135团3个连另2个排,在炮兵的支援下分4路展开反击。经3个小时的战斗,在转入坑道部队的有力配合下,全部恢复阵地。    
    在这次反击中,第135团第7连2排排长孙占元 率领突击排反击597。9高地2号阵地,亲自带领1个班开辟反击道路。他沉着组织爆破,很快拿下2个火力点,歼敌80余人。在两条腿被炸断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战斗。当美军冲到他身边时,他勇敢地拉响手榴弹,将冲上阵地的敌人炸死,自己也壮烈牺牲,保证了反击战斗的胜利。    
    10月19日晚,反击部队在夺回597。9高地西北山脚后,却被美军占领的“0”号阵地火力所阻。几次组织爆破手爆破,但都没有成功。这时离上级要求攻上高地的时间只剩下40分钟。时间紧迫,不歼灭“0”号阵地美军火力点,就不能全部夺回失去的阵地。第135团第2营通信员黄继光 挺身而出,带领两名战友去炸掉这个火力点。当前进到离该火力点三四十米时,黄继光的两名战友先后负重伤,黄继光自己也负伤了,但他继续向美军火力点爬去。他的胸膛被敌人子弹射穿5个洞。在距离美军火力点5米时,他挣扎着用左臂支撑起身体,用力将最后一颗手雷掷向美军火力点。随着手雷的炸响,“0”号阵地美军狂吼的机枪顿时成了哑巴。突击队发起冲锋,突然,“0”号阵地美军残存下来的两挺机枪又响起来,突击队的指战员被压在山坡上。此时黄继光手里已经没有武器了。他瞄了一眼还在吼叫的火力点,以顽强的毅力爬到机枪口,并突然站起来用自己的身体堵住狂喷的火舌,为部队前进开辟了道路,保证了反击的胜利。    
    从10月14日至20日,“联合国军”白天进攻,志愿军夜间反击,双方都不断增加兵力,在两个高地上进行反复激烈争夺。志愿军的战术反击几乎是攻无不克,攻无不歼。而“联合国军”集中了那么多兵力和火力,只是攻击两个小小的山头,连攻7天都不能解决问题。无论作战的时间、使用的部队和人员的伤亡,都大大超出了克拉克和范佛里特的原定计划。这不免使克拉克和范佛里特觉得大失“联合国军”的面子。为了挽回面子,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干下去。克拉克后来说:“这个开始为有限目标的攻击,发展成为一场残忍的挽救面子的恶性赌博。”     
    10月21日以后,“联合国军”采取了种种残酷的手段,破坏坑道,企图歼灭坑道内的志愿军部队:用飞机、大炮对主要坑道进行狂轰滥炸;在坑道口上面挖掘深沟,用炸药爆破;向坑道口内投掷炸弹、炸药包、爆破筒、手榴弹、汽油弹、硫磺弹、毒气弹,或用火焰喷射器喷;用石土、麻袋、成捆铁丝、铁丝网封堵坑道口;组织兵力、火力封锁坑道口,或在坑道口建碉堡、设障碍,断绝坑道内外交通,等等,无所不用其极。    
    志愿军坚守坑道作战极其艰苦,忍受着种种常人无法忍受的困难。有的坑道被炸塌,坑道口被堵,坑道空间缩小,人员行动极为困难;坑道内空气极度污浊,硝烟、毒气、血腥、粪便和汗臭充满坑道,常引起人员窒息;粮弹缺乏,特别是饮水困难,有时要以饮尿止渴,甚至连尿都没有……然而战士们互助友爱的感人故事却不断涌现。有一位运输员在运送弹药进坑道时,带进来了一个苹果,他将苹果送给在坑道内的第15军45师135团7连连长张计法。张连长接过苹果,舍不得吃,让坚守坑道的战士们用这个苹果润润喉咙。但是战士们谁也舍不得吃这个宝贵的苹果,又完整地传回到连长的手里。最后在连长命令下大家才一人一小口分吃了这个苹果。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一个苹果”的故事。    
    在这样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条件下,坚守坑道的志愿军各部队,依靠坑道内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顽强地坚守着坑道,并频频出击,不断给阵地上敌人以杀伤。


第二部分:战地奥运会隆重开幕前方战场硝烟弥漫(2)

    30日晚9时,志愿军第15军的104门火炮突然发出怒吼,炮弹飞向597。9高地和敌军炮兵阵地,开始了决定性反击的直接炮火准备。    
    炮火准备过后,志愿军第15军突击队在迫击炮火力的支援下,数路数拨依次发起冲锋,后梯队源源投入战斗,至31日晚,志愿军恢复了该高地除东北山腿第11号阵地外的全部阵地。    
    11月1日至5日,“联合国军”又天天进行反扑,但同样都以失败告终,597。9高地岿然不动。    
    在11月5日的战斗中,志愿军第12军第91团第5连新战士胡修道 ,在战友都伤亡的情况下,他一人顽强作战。从上午打到黄昏,打退了敌人41次冲锋,歼敌280余人,在后续力量的增援下,守住了阵地。    
    11月11日9时,我第15军根据中央军委和志愿军总部关于坚决作战,争取全胜的指示,作出了对537。7高地北山进行决定性反击的计划。    
    当日16时,我第12军第92团2个连又1个排,在榴弹炮52门、迫击炮20余门和火箭炮一个团的支援下,分两路反击537。7高地北山。至17时,全部恢复537。7高地北山表面阵地,歼灭据守阵地的南朝鲜第2师1个营大部。当晚,坚守597。9高地的第93团以1个排向东北山腿第11号阵地发起攻击,经5分钟战斗全歼守敌,恢复阵地。至此,597。9高地表面阵地也全部恢复并得到巩固。    
    此后又经过双方反复争夺,至11月25日,我第12军第106团共歼敌1400余人,牢牢控制住了537。7北山主峰及东北山腿北侧全部阵地。    
    至此,上甘岭战役以“联合国军”彻底失败而告终。    
    在这场持续了43天的上甘岭战役中,“联合国军”在上甘岭这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先后投入3个多师6万余人、300余门火炮、近200辆坦克、3000余架次飞机,发射炮弹190多万发,投掷炸弹5000多枚,然而志愿军的上甘岭阵地屹立未动!志愿军也陆续投入3个多师4万余人,参战各种炮计有山炮、野炮、榴弹炮133门,火箭炮24门,高射炮47门,迫击炮292门,共发射35万余发炮弹,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胜利击退了“联合国军”营以上冲击25次,营以下冲击653次,共毙伤敌人2。5万余人,守住了阵地。上甘岭山头被炮弹、炸弹削低2米,石土被炸成1米多厚的粉末,但志愿军部队象钉子一样牢牢地扎在了那里。此战兵力火力之密集,在世界战争史上是罕见的。“联合国军”方面称此战役是“继1951年‘伤心岭’之后最大的一次攻势”,“以人与炮的比例来算,我们现在在这个战线上所用的大炮火力,是与在德国胡特林根森林战斗中所用的火力相等,那一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军所进行的最猛烈的炮战”。他们也称“这是共军炮火最强大最猛烈的一次”。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正当志愿军在上甘岭前线用生命抵抗着“联合国军”发起的这场“金化攻势”,经历着这场血肉横飞的殊死搏斗的时候,在我们的碧潼战俘营里却同时举行着一场战俘史上绝无仅有的战俘“奥运会”!我们的敌方战俘们正在享受着人类战俘史上最宽容、最仁慈、最友善的人权和人道主义待遇!


第二部分:战地奥运会隆重开幕战俘营内奥运开幕(1)

    1952年11月15日这一天,正在历经战火洗礼的朝鲜天气晴朗,阳光灿烂,运动大会举办地朝鲜碧潼郡各处旌旗迎风招展,与碧潼山间随风摇动的红叶交相辉映,整个山城被装点得如同喜庆节日。山城里竖立起了一座座彩色牌楼,大会会徽就悬挂在其中一座醒目的拱门上端。会徽外圈为“战俘营营际奥运会1952”兰底白字的会名,圈内图案为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中间是一只展翅飞翔的和平鸽。会徽下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面用中、朝、英三国文字写着“和平之路”四个大字。运动会主会场设在碧潼中学大操场上,巨大主席台和观礼台,用碧绿的松柏树枝装饰,布置得既简朴又庄重。主席台挂着大会会标《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俘管处秋季运动大会》,在其上方正中位置,悬挂着大会的吉祥物——和平鸽。主席台左侧设有“奥运”主火炬台,会场中心设有悬挂“奥运”会旗的升旗台,会场两侧横挂着两幅大标语:“运动会是通向友谊之路”和“和平,是所有人的目标”。    
    11月15日上午8时,运动会开幕式在大会主会场隆重举行,会场气氛十分庄严肃穆。由俘管处主任王央公、朝鲜人民军政治部敌工处处长郑斗焕、宣传处处长金相根、朝鲜碧潼郡委员长朴俊弼、中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团第八分团团长王向立、总政敌工部宣传处处长刘川诗、“世界和平理事会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特派员、美籍华人、孙中山的亲戚陈志昆先生、志政秘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