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陈独秀传-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语、连绵词),“辟华语单音节之说”。
陈独秀在自序中说,作“此书非徒以考古”,乃为推动中国拼音文字的 推广,“中国拼音文字之难行,单音及方言为二大障碍,古今语皆多复音之 
义明,拼音文字之障碍去其一矣”②。此稿在狱中时未出版,随作者转辗涉 徙到江津,因北大同学会资助其晚年生活费,1941年春取出此稿,书短 
序赠北大以报答,但因战时困难,仍未出版。
《古音阴阳入互用例表》:此表把古音分成四类十系,将《说文》、《至 篇》、《广韵》、《集韵》所收之字,依类录入,见古音阴阳入三声之互相通转, 
其条理至为明晰。此表在狱中写了初稿,1941年初重订,作自序,油印
25份,征求文字学家魏建功、陈钟凡、顾飒刚等(均是陈独秀的学生)意 见。魏等认为“此作开古音学界一新纪元”,但具体的学术观点,不能完全 
苟同。陈钟凡认为:“古韵非一成不变之物,周秦与汉魏,未必同符,隋唐 以后,变化益繁;欲范以定型,恐难苟合。”③他写信给陈独秀说:“今所谓 
古人阴阳互用之字,当古人互用时,其音值究为何如,似尚待精密之研讨, 遽难加以①②③陈钟凡:《陈仲甫先生印象记》(1942年7月),未刊稿。
陈独秀:《连语类编》手稿。
《东方杂志》第34卷第20、21号。 断论。”①陈独秀表示,此乃一人之见,持反对意见者必不乏人,各方
异议,拟汇齐将来作一后序总讨论,给予答复。但未见他回答,就去世了。
《荀子韵表及考释》:考释荀子著作中一些古字的读音。②《屈宗韵表 及考释》:考释屈原著作中一些古字的读音。此稿狱中未完成,以后也未续 
成。本稿及上稿,都纠正了一些流误。
《晋吕静韵集目》:此稿完成于狱中,但未见发表。
《广韵东冬钟江中之古韵考》:此稿考证了广韵数字同韵异读的情况, 指出并补正了顾炎武、怀永、江有浩等人在广韵研究上的舛误和不足③。
以上七种音韵学论著④,在陈独秀逝世后,由何之瑜汇编成第一本《陈 独秀遗著》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取名《古音阴阳入互用例表及其他》。19
49年3月,该书排出清样,大32开,共271页,约20万字。但因上 海解放,社会变迁,该书胎死腹中。不过这些手稿和清样,一直妥善保存至 
今,但不知何日能与读者见面。
第二类,文字学方面:《干支为字母说》:这是一篇短篇学术论文。文章 认为①②③④还有一份陈独秀手制的《表》,何之瑜说“不知何用”,附印其 中。
《东方杂志》第36卷第4号。
《东方杂志》第34卷第2号。 陈钟凡致陈独秀的信(1941年12月11日)。
“干支”“起源甚古,约在殷商之前。??观《尔雅》所载干支之异名,
概为复音字,其义绝不可解”。故陈独秀断定干支与汉字不同,乃外族传入 的“译音”;指出阴阳五行家对干支的解释是“逞臆妄说”;干支为星宿辰属 
之说,也不能完全说通,因此,论文认为:“干支之解释求之于义,不如求 之于音,故近人于支为字母之说,有所取焉。”①《实庵字说》:这是继19
13年《字义类例》之后,又一部逐个解析汉字的文字学著作,在《东方杂 志》连载后,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有人评价说:“《实庵字说》于金石甲骨文 
字,多所发明。”又说:“其书最大成就,即在将有关联谊之字,分别释例, 而所举间附以英语学名,于九经文字,鼎彝刻词,及音韵诸书,均有捃拾。?? 
此较孙诒让所著《名原》,仅录古文者有别。”②《识字初阶》:此稿在狱中 只完成初稿,晚年以主要精力修改补充重订,更名为《小学识字教本》,成 
为文字学巨著。
其内容汇毕生文字音韵学研究之成果,致力于寻找汉字的规律,以解决 汉字难认、难记、难写的问题,是陈独秀竭力鼓吹汉字拼音的运动一时不能 
实现的情况下,另觅蹊径之为。此稿分上下两编,上编解字根及半字根共5
44个字,共分十类:象数、象天、象地、象草木、象鸟兽鱼虫、象人身体、 象人动作,象宫室城郭、象服饰、象器用;下编是字根孳乳之字,目录上列 
了两章:(一)字根并合者共366字。(二)字根或①②梅:《实庵字说》,
《新民报》(晚刊)1942年6月9日。 陈独秀:《干支为字母说》,手稿。 字根并合字之附加偏旁者。第一章又分甲、复体字;乙、合体字;丙、
象声字。其中甲、丙两种在书稿中已完成,乙合体字写到“抛”字,未作注 释,乃成绝笔。因为1942年5月日就谢世了。因此,下编第二章只留下 了目录。
即使如此,陈独秀临终前说过:“本书之体系业已完成,即上编亦可单 独问世。”①当时有人提议请他人代写,以完成书稿。陈独秀说:“学力太差 
者,不能写;学有深造者,皆有自己的见解,又不愿写也。”②于是,该书 稿就这样残留人间。
稿中对每一字的解析十分精详,造诣颇深,例如:上下甲文、金文上、 下均作 B、B,毛公鼎上下二字合作 B。
《说文》帝篆下亦云:“B,古文上字。”B 门篆下云:“B,古文下字。” 古文恒以—*蟮兀?舷挛蘅上螅?思右欢袒?诘刂?舷乱韵笾?W?纳献 鰾,下作 
B,或作 B,隶小变之作上下。
陈独秀认为汉字的确存在着难认、难记、难写的问题,但只要找到汉字 的规律,也就不那么难了。因此,他一生探索汉字规律,每有政治活动的余 
暇,就孜孜以求。《字义类例》着重以“分析字义的渊源”,探寻字义产生、 发展的规律,但未能探寻到整个汉字的发展规律。《实庵字说》进一步解剖 
麻①②陈独秀致魏建功、台静农的信(1942年5月1日)。
转自何之瑜:《独秀丛著总目》附注。 雀,从每个字的具体分析上,寻找一般的规律。最后在《小学识字教本》
中,找到了汉字的整个发展规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文字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历代学者甚多,归纳起来可分为三派:一是
以字形为主,如许慎的《说文》;二是以字音为主,如王念孙的《广雅疏证》; 三是音形结合起来,如近代有些文字学家。陈独秀对这三派,各取所长,形 
音义均作全面的研究,融以己意,独成一家。他的文字学著作最大的特色就
是独创性。即使是初期的《字义类例》,不少地方也是见人所未见,发人所 未发。尤其是《小学识字教本》中提出的“字根说”,虽然古已有之,但最 
终使之组成一个相当完整的科学系统的,“他却是第一人,这也是他最大的 创见”①。无疑的,陈独秀是吸取了前人的成果的。他在《教本》自序中说:
“本书解字颇采黄生、顾炎武以来诸人之说。”但他却不是亦步亦趋,随声 附和,更不是拾人牙慧,而是经过长期系统深入地研究后,大胆地突破了传 
统,建立了一套科学的体系。
了一篇“自序”,寄给陈钟凡,征求意见。他在附信中说:“此书出,非 难者必多,书中解说亦难免无错误,而方法余以为无以易也。形、声、义合 
一,此中国文字之特征也。各大学文字学科,往往形、声、义三人分教,是 为大谬。欲通中国文字,必去六书之说,所谓指事,会意,形声,皆合体象
①文天谷:《汉字并不难认、难记——陈独秀文字学研究评介》,《广西师范 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
形,声皆有义,又托于形;形、声、义不可分也。??吾书三千字,字 字形义并释,不取某声以了之,明知此事至难,然非此无由通识中国之文字 
也。”①陈钟凡评论这部书稿时说:“其以形声义一贯解释文字的方法可谓缜 密,是为文字学上有价值之著作。”②魏建功在读到《小学识字教本》稿时,
“赞叹欢喜以为自古文字资料以来,文字学家趋末弃本,抱残守阙,两无裨 补之失,俄然扫空”③。
书稿表明,陈独秀的独创性,绝非故逞臆说,以示特异,而是始终坚持 以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来从事文字的研究。
不是一把眼光盯在一文一字上,而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展开视野, 从古代的生活,典章制度,文物习俗,自然科学成果等等方面的联系上来进 
行深入地探讨,博大乃至精深,从而得出不一般的结论。为了求得一字的真 义,陈独秀不仅广征博引,从大量的古籍中,从地下发掘出的实物中寻找根 
据,而且作了精确的考证。如对鬲、鼎、曾、复、持(另)、*J 等字的分析, 不仅引用了《周礼》、《左传》、《诗经》等十三四种古籍,而且考查了地下发 
掘出的螺、蚌、陶器、青铜器、铁器等实物,至于甲文、金文、篆、隶等更 不用说是一一经过研究的了。可见,这部书稿中凝聚着作者多么巨大的劳动。 
更可贵的是,陈独秀并非为学术而学术,而是着眼于实①②③魏建功为 陈独秀《古音阴阳入互用例表》作的序,《古音阴阳入互用例表及其他》清
样稿。 转引自陈钟凡:《陈仲甫先生印象记》,1942年夏7月手稿。 转引自陈钟凡:《陈仲甫先生印象记》,1942年夏7月手稿。
用。因此,他的著作,不仅对古文字学研究,而且对文字改革、识字教 育以至整个文化教育,都有颇高的学术价值。自然,他的研究,也不无瑕疵 
之处。陈独秀研究文字学,都是在十分恶劣的环境中进行的,参考资料绝不 能搜集得那么充分,尤其是狱中数年,自己上街买书、进图书馆查索的自由 
也没有,精神上又受着各种折磨,特别是晚年从事《小学识字教本》的撰述, 一直是在贫病交加中进行,以至没有写完就去世,还来不及从头到尾的修改, 
哪能没有不足之处呢!但是,直到1987年,文天谷教授还认为:“仅就 他三部著作(即《字义类例》、《实庵字说》、《小学识字教本》——引者)达 
到总的水平来说,恐怕目前还没有能超过的。”①最为可惜的是,陈独秀这 部文字学巨著《小学识字教本》的命运与他本人一样坎坷。1939年,国
民党教育部所属国立编译馆得知陈独秀在从事文字学研究工作后,就约请他 编一部教师用的《中国文字说明》,并预支给他5000元稿费。
陈独秀后来就先把能自成体系、单独问世的《小学识字教本》上编交给 编译馆,嘱先行出版。但是,为了书名问题,陈独秀与国民党教育部长陈立 
夫发生了争执。“小学”是“文字学”的古称,后来又广义为“语言文字学”。 陈独秀的这部著作,特点就是形、声、义合一,集一生音韵学、文字学研究 
之大成,因此无论从狭义或广义上说,称此稿为《小学识字教本》是最确切 不过的。但是,陈立夫显然怕引起读者误会是“小学生”用的识字课本,主 
张把“小学”二字改掉。陈①文天谷:《汉字并不难认、难记——陈独秀文 字学研究评介》。
独秀坚决不肯,并表示“若教(育)部有意不令吾书出版,只有设法退 还稿费,别谋印行”①。结果,直到陈逝世,该书还未出版,预支的稿费, 
也按陈嘱,未动一分。后来为了缓和矛盾,编译馆将此稿油印了50册,分 赠学术界人士,从而使此稿流传各方,并在台湾出版。②此外,陈独秀在狱 
中还研究并准备撰写《古代的中国》(未成书)、《现代中国》(未成书)、《耶 稣与基督教》(未成书)和《道家概论》等。《道家概论》,只写了《老子考 
略》一文,此文对老子与道家、老子略历与著书以及历代学者对老子研究中 的流误,进行了辨伪和考证。他对《古代的中国》的研究,是为了研究古代 
思想、古代语言、古代文字服务的。据他的朋友回忆,陈对这个问题的研究, 十分深入,很有见地。
可惜没有留下文字。 身陷囹圄气若虹满纸悲愤《金粉泪》陈独秀在狱中还写了不少诗词,有
的是应邀为他人题画写字,有的是自吟自赋。陈对我国古代诗词有很深的研 究,他本人喜欢写五言诗、七言诗和对联,不喜欢规矩严格的词;就是写五 
言、七言格律诗,有时对仗也不工整,“七绝”中还会①②1971年,台 北语文研究中心将此书正式出版,赵友培题签,梁实秋作序,形式堂皇,却 
不记作者是谁,也不登陈独秀写的序。近知湖南岳麓书社已将该书列入出版 计划。
陈独秀致魏建功信(1941年9月19日)。 突然冒出一个八字句来。只要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是不受任何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