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梅兰芳传-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同时,世界许多报纸也报道了梅兰芳逝世的消息,有的还刊发了他的照 片和生平简介。
八月二十一日,香港各界人士在九龙普庆戏院举行了悼念梅兰芳先生大 会。费彝民、郑铁如、吴楚帆、夏梦等一千多人参加了追悼会。许多戏曲、 
艺术界人士送了挽联和挽幛。侯宝璋在会上致悼词说:“梅兰芳先生是一位 热爱祖国,在艺术上有卓越成就的杰出艺术家。他的逝世,使海内外凡是接 
触过梅兰芳艺术的人都感到悲痛。”
八月二十九日上午,梅兰芳的灵柩被移至北京西山碧云寺北麓万花山安 葬。
三十多年过去了。几度风雨,几度春秋,人民没有忘记梅兰芳。 一九八三年,北京西郊的万花山上,梅兰芳的墓地扩建工程进行完毕。 
一九八四年,在北京护国寺大街的梅兰芳故居,梅兰芳纪念馆落成。 一九八四年梅兰芳诞辰九十周年之际,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举
行了纪念活动,并出版了纪念文集。 梅兰芳的故乡——江苏省泰州市自一九八四年起,在三面环水,地势高
爽,景色秀丽的凤凰墩地区,相继兴建了梅兰芳纪念亭,梅兰芳史料陈列馆 以及梅兰芳公园,以寄托故乡人民对梅兰芳的无限怀念之情。
一九九四年,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北京市人民政 府、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戏剧家协会又联合举办了梅兰芳和周信芳诞辰一 
百周年的纪念活动,并召开了学术讨论会。
一九九四年十月,以梅派正宗传人、梅兰芳之子梅藻玖为主的“梅兰芳 剧团”宣告成立。它带着梅兰芳当年演出过的梅派名剧,在祖国的山山水水 
之间巡回演出,并沿着梅兰芳当年走过的足迹,向着港、澳、日本、欧洲和 美国进发??
初冬的北京西山,刚风烈烈。我独自站在梅兰芳墓前。 万花山此时虽然已经失却了往日锦簇花团的娇艳与柔媚,然而那满山满
麓被秋霜涂染得如火如荼的红叶,尚未脱落净尽,仍有一蓬一蓬在顽强地迎 风招展。
一座汉白玉墓,孤寂地躺在这山脚下,似乎对岁月和时光都失去了兴趣。 周围是一些瑟瑟于初寒中的枯草。然而,我分明感觉得到,在极度的静穆与 
庄严中,有一种企盼和向往在悄悄地辐射开来,触达我的肌肤。那是什么呢?
花!一朵再普通不过的苦菜花,小小的,黄黄的,窥露在墓圈的边缘, 在加紧它最后的生命历程。
是的,花。兰花的温馨已经过去,梅花的劲节尚未到来。这里有一个缺 环。
我抬眼,望到了层层叠叠的群山,望到了群山环抱中北京银灰色的参差 楼阵,望到了更高远处浓郁的雾霭。
我俯下身,用指尖触了触那朵小花,轻身离去。后 记


河北教育出版社为弘扬民族文化而组织了这套“京剧泰斗传记”书丛, 精心选择了一批近代以来最有影响的京剧大师作为传主。这无疑是一件极为 有意义的事。
当我应召承担撰写任务而第一次参加作者会议时,忽然发现,除了我这 本书的传主——梅兰芳先生外,其他的传主都已经被“分配”完毕,与会的 
其他作者们还都开玩笑说:“你年纪最轻,当然应该写梅兰芳。”我不禁惊 愕。
照理,梅兰芳是应当由远比我更为有力的大手笔来描绘的。作为近代中 国戏曲表演的集大成者,中国传统京剧的最优秀代表,他的艺术造诣也达到 
了最高水平,那么,无论从相应的修养、功力、戏曲艺术鉴赏力、对于传主 历史的熟悉程度等各方面说,我都不是这批作者中为梅兰芳作传的最佳人 
选。横在我与研究对象之间的距离固然使我振作,同时也使我感到胆怯和拘 谨。特别是当我了解到国内至今尚无一本《梅兰芳传》以专著形式问世的时 
候,更是不胜惶恐(美籍学者唐德刚教授 1952 年曾出版了一本《梅兰芳传 稿》,我没有见到)。记得在梅兰芳先生九十诞辰之时,今已作古的著名学 
者吴晓铃教授曾大声呼吁:“应该有一部《梅兰芳传》”。那时,界入戏曲 研究队伍不久的我十分赞成这个意见,也曾盼望着及早看到《梅兰芳传》的 
出版。然而,没有料到的是,在我们又庆贺过梅兰芳先生一百华诞之后,仍 未能看到这样一木书。而今天,为梅先生作传的重任竟然最终落到了我的头 
上,这是否表明了研究界的迟暮?然而,学长们为何把他推向了我?
是传主过高的艺术成就使作者们在运笔时望而生畏,跟着踟蹰却步?是 传主生平中有些经历无法面对,使作者陷入正视历史与为贤者讳的二难境 
地?拟或是其他什么原因,我不得而知。偶尔听一位学长透露,说为梅作传 最容易招来物议,其原因呢?他未明言即告退却。
自然,对于这样一位达到戏曲艺术峰颠的大师,把握并做出准确评价实 非易事,前面已经有了太多的著作和文章进行过尝试,后面还将有更多的著 
述源源不断地涌来,梅兰芳艺术的诸多老崇拜者仍然在世,新起的梅派欣赏 者也层出不穷,很难说某一部书能够在这文字的洪流中沉淀为牢固的基石, 
得到读者的普遍心仪与认可。但是这不能成为终止尝试的理由。似乎是,还 有其他什么原因。我冥思不透,且不去管它了,总要有人来做一回尝试,无 
论收获的是蜜饯还是苦果。
于我来说,选择了梅兰芳却是再好不过了。既然我投身于戏曲研究领域 中来已经颇有年头,既然我对于戏曲历史与理论的研究已经颇有收获,我需 
要贴近一位戏曲表演大师,这样我的研究才能更加靠近戏曲的舞台实践,而 梅兰芳,正是最理想的人选。我想,凭着自己对梅兰芳表演艺术的衷心热爱, 
凭着自己对中国京剧和中国戏曲的执著热忱,凭着自己尽最大可能写好传主 事迹的诚挚愿望,我能恰当地写出一个我眼中的梅兰芳来,这就够了,是非 
由世人评说去吧。况且,在写作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的详细回顾,我更加读 解了梅兰芳,我尤其被他抗日时期不惜砸破饭碗拒绝为敌伪演出的高尚民族 
气节所感动——作为一个艺人,这是他最耀目也最深沉的灵魂闪光。我的人
格也为这闪光所摄入,我由此取得了与之进行心灵交谈的契机。 当然,这只是一本梅兰芳的艺术传记。在河北教育出版社的约稿要求上
明明白白地写着“要以描述传主的艺术经历和成就为主”。因而我的主要着 眼点也在梅兰芳的艺术轨迹上。由此我不可能过多地涉及梅兰芳的心灵历 
程,传主生活中的许多有趣甚至有意义的经历,我不能过分述及。如果有读 者认为书中描写的范围未能完全覆盖其心理期待,尚敬祈鉴谅。
只是,虽然碰上了一个机遇,我的写作却陷入命题作文限时限字无暇更 多查找史料,无暇反复思索斟酌的尴尬境地。我不得不一蹴而就,甚至连认 
真再看一遍的时间都没有。我为此感到惶惑。我希望我所交出的,不是一份 过于肤浅的答卷。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主要参考书目中开列了书中重点征引的著 作,限于体例和篇幅,行文中具体引述的文章未能一一详细注明作者、篇名 
和出处,在此仅表歉意。
本书完成后,承蒙梅兰芳先生的挚友马少波先生逐字逐句地审阅了全 稿,纠正了一些史实,补充了一些珍贵的史料,特此致谢!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陈列室为本书提供了全部图片,在此表示衷 心感谢!
作者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主要参考书目


《东行西月》马少波著,作家出版社,一九五七年版。
《梅兰芳的舞台艺术》许姬传等著,中国戏剧出版社,一九五九年版。
《梅兰芳戏剧散论》梅兰芳著,中国戏剧出版社,一九五九年版。
《东游记》梅兰芳著,中国戏剧出版社,一九六一年版。
《我的电影生活》梅兰芳著,中国电影出版社,一九六二年版。
《梅兰芳文集》梅兰芳著,中国戏剧出版社,一九六二年版。
《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著,中国戏剧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
《我的父亲梅兰芳》梅绍武著,百花文艺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
《梅兰芳游美记》齐如山著,岳麓书社,一九八五年版。
《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许姬传著,中华书局,一九八五年版。
《京剧谈往录》北京市政协等编,北京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版。
《谈梅兰芳》齐崧著,宝文堂书店,一九八八年版。
《中国京剧史》马少波等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一九九○年版。
《梅兰芳艺术评论集》梅兰芳研究会等编,中国戏剧出版社,一九九○ 年版。
《梅兰芳与二十世纪》徐城北著,三联书店,一九九○年版。
《中国四大名旦》许姬传著,河北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年版。
《齐如山回忆录》齐如山著,中国戏剧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版。
《许姬传艺坛漫录》许姬传著,中华书局,一九九四年版。
《怀念父亲梅兰芳》梅葆琛著,中国社会出版社,一九九四年版。
《艺术大师梅兰芳》朱振华等著,山东大学出版社,一九九四年版。
《梅兰芳年谱》王长发等编著,河海大学出版社。一九九四年版。
《梅兰芳百年祭》徐城北著,奥林匹克出版社,一九九四年版。
《梅兰芳与中国文化》周姬昌著,武汉大学出版社,一九九四年版。
………………………………………………………………
本书来自【www。】免费txt小说全终下载站 
更多更新 免费 电子书请关注:【www。】
本站所有资源全部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作者所有!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