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器-第3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者往来需要时日,而这段时间,足够吴忧走到圣京城下了。罗奴儿部沿路与劫掠的小股匪兵打了几仗,对精锐的金赤乌而言,这种程度的战斗连练兵都算不上,全是一面倒的屠戮。这样悠闲地进军让罗奴儿都不好意思起来,感觉好像浪费了这一身崭新的装备和威力强大的武器似的。在宁镇与罗奴儿会师,吴忧恢复了五千人的兵力。宁镇离圣京已经不到二十里,托杨影的福,圣京外围已经被清扫一空,为了不过分刺激圣京守军,吴忧将朱公公就护送到这里,然后派了几个小军押着囚车跟着一同进京。

吴忧的中军大帐每天都是由鲍雅或狄稷率一百铁甲亲卫轮值守卫,鉴于吴忧多次遇刺,所以这守卫的责任便显得非同小可。吴忧虽然觉得连自己吃饭拉屎都有一堆人盯着的感觉很不爽,但这种严密的警戒措施却不是他想撤就能撤的,这是吴家的夫人和谋士们共同的决定,刺杀吴忧的事情,绝对不能再发生。

刚刚目送朱公公离开营盘,吴忧便叫来鲍雅道:“给你二百骑兵,给我碰一碰外围的开州军队,但不要全面开战。我要一份他们的战斗力的报告。”鲍雅应诺。

圣京城内。

吴忧不肯奉诏,反而将军队开到了天子脚下,在和平年代,这就是叛逆大罪!但现在——谁有能力治这个封疆大吏的罪?一石激起千层浪,圣京顿时炸了锅。开州已经公然造反叛乱,如果再加上一个吴忧但吴忧又将开州的使者捆缚进京,这是降顺朝廷的表示么?这个吴忧,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还没等圣京的公卿们对吴忧的处置议出一个结果,圣京形势却有了新的变化。王破敌接到萨都的手令,得知萨都所部已在徽州、吉州取得补给,其休整完毕的前锋部队两万人已经星夜兼程赶往圣京增援,主力大部队正在陆续启程。得到此信,王破敌突然改变了先前的消极防守态势,全力进攻开州军设在鱼浦的前沿诸堡垒,一气将阵线向前推进了三十里。杨影亲率主力迎战,两军很是打了几场恶战,互有胜负,最后开州水师在王破敌背后强行登陆成功,王破敌怕补给线被切断,只好撤军。两军一进一退,战线又回到了原位,所不同的只是两军交战的数十里地面百姓全部遭了殃,大兵一过,十室九空,饿殍遍野。因为百姓全部逃散死亡殆尽,掠食困难,开州军不得不相继焚毁了辛辛苦苦夺回来的堡寨,将战线向东南收缩了十余里。圣京西面压力登时缓解不小。经此一役,圣京决策层要求反击的呼声立即高涨。王破敌被晋升一级,赏赐有功将士的钱财也很快凑了出来。唐军上下洋溢着一股求战的乐观情绪。主张持重的楚元礼、古熙等文武官员无法压制这种势头,深为忧虑。

大将军府很快就发出措辞严厉的命令,要求王破敌率部攻击开州军,将开州军赶出京畿地区。王破敌上表要求增兵,并表示经过鱼浦之战,其兵员、武器、衣甲、辎重等都损失惨重,希望能得到圣京的补给后再展开下一阶段进攻。本来王破敌以为按照圣京官僚的办事效率,怎么也得一两个月才能出来一个结果,他正好可以借此休整一下军队。但大将军府这一次办事效率格外地高,很快三千人的补充部队、大量的物资补充运抵王破敌的营地,军队虽然不多,却不是临时拼凑的民夫,圣京城内兵力短缺的情况王破敌是清楚的,这三千士兵肯定是费了不少功夫拼凑出来的,听说为了抽调这些士兵,古熙闹得几乎请辞,看来张潋这次是拼了命也要出这口恶气了。

王破敌是个典型的猛将,背叛这样的念头从来没有进入过他的思想,萨都不在的情况下,来自圣京的命令是要服从的。得到补给后,唐军恢复了不少元气,再次积极行动起来。这一次王破敌的目标是肃清汉水西岸的开州军队,试图压迫开州水师退出京西运河网,从而为萨都主力南下扫清道路。开州军队的抵抗异常激烈,那些悍不畏死的蛮人士兵虽然数量少,却善于利用地形,一次次不要命地向唐军发动反攻,有效阻遏了唐军的进攻势头。但唐军仍然坚定地向前推进,将挡路的开州军兵一一扫荡干净。而且吸取了上次被开州水师偷袭的教训,王破敌在徽水到己军前沿沿途构筑烽火台,只要开州水师有动作,他很快就能得到消息。

面对王破敌咄咄逼人的攻势,杨影不得不把吴忧和阮香放在一边,专心应付王破敌。开州军队的激烈抵抗持续了五天左右就突然疲弱下来,这是补给不足的迹象。王破敌这次进攻正面战场进展一般,却大量依仗马队频频破袭开州军侧后翼得手。由于开州只有少量骑兵,但马匹既少且劣,训练亦远不如北军,完全不能与唐军骑兵相抗衡,吃了几次亏之后,只好退入内线,全靠步兵以血肉之躯与唐军来去如风的骑兵对抗,一时完全落在了下风。

“董不语到了哪里?”杨影面色如铁一般凝重,狂风飚起的冷雨打湿了他的大氅。

“三天前过了永明,现在应该到了宿担渠。”俞城枯瘦的手指在地图上一条纤细如线的河流上轻轻点了一下道。

“好,咱们就好好教训一下这位王破敌!”杨影咬牙切齿道。

第二十二节崩塌

圣武二七七年一月,王破敌部与开州军战于黄连桥,开州不利,退据祆水,唐军再进,开州退至宿担渠,两军在宿担渠展开决战。起初唐军攻势披靡,开州军节节败退,但董不语率一万多生力军忽然出现在战场上,猛击唐军背后,杨影趁势发动总攻,王破敌大败,折军万余,退至番阳,开州军旋即追踪而至,两军再战,唐军复败,王破敌因惧入圣京受责,竟是连夜烧毁营寨辎重,率残部逃往徽州去了。如此一来,圣京四面门户洞开,除了吴忧驻扎的宁镇一面,开州兵对其形成了三面合围,圣京竟是成了一座孤城。惊惶失措的朝臣们信心顿时跌落到谷底,刚刚凝聚起来的一点民心士气一夕之间分崩离析,于是朝中有人趁机主张,不如迎一向有名将美誉的吴忧和他的云州铁骑入城

“败得好惨。”吴忧感慨一声,啪地一声合上了军报。

“主公,咱们可要早做准备。”陈玄的脸上皱纹似乎又增加了许多,须发都已白了大半,——长期在荒凉的草原大漠生活让人老得更快。他的话音平静无波,显然已经成竹在胸。

吴忧微阖双目,听了陈玄的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问苏谒道:“苏先生有什么话说?”

苏谒微笑道:“咱们一直不就为这一天做准备么?”

吴忧二目倏然睁开,精光湛然,抚掌笑道:“此言最得我心。”遥望圣京,道:“天使也该在路上了吧。”

“圣旨到!”吴忧话音未落,圣旨果然如期来到。

“云西乡侯云州牧吴忧假卫将军印,持节,封燕国公,世袭罔替,领燕州牧,佩金鱼袋,增安国、万年两县实封两千户,长子荫云西亭侯,轻车都尉,妻服一品诰命,赏黄金千两,绫千匹,其余犒军牛酒若干,命即刻进军,铲除凶逆,打通徽京路,护驾之功,铭感朕躬。”

一连串平时想都不敢想的炫目官位头衔砸下来,听着朱公公一叠声地恭维之词,吴忧心中却只有冷笑:不过是为了让这几千人去拼命,任凭阿猫阿狗都能封侯拜将,朝廷威严安在?官家体面何存?这样的官位名禄,要他何用?

吴忧冷笑一声道:“臣不敢奉诏。”

前来传旨的中官正是上次吴忧送进城去的朱公公,也算是老熟人。朱公公原本觉得吴忧为人好说话又慷慨,应该恭恭敬敬接旨杀敌,他也好回城报喜,皆大欢喜,没成想,“卫将军”“忠国公”等常人做梦都不敢想的官爵落在头上时,吴忧却是冷起脸来毫不留情地予以拒绝。“这这这——岂有此理嘛!”朱公公连气带吓已经语无伦次了。

“实不相瞒,下官毕生心愿,只想封王而已——”吴忧用一种极其猥亵的口吻说道,眼中全是戏谑。

“将军——这个要求恕咱家这个这个”

“怎么?不成么?送客!”

“不不不!我的意思是将军只要立下大功,封王那还不是迟早的事情。”

“那么公公是主不了此事了?”

“主不了。”

吴忧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声,拍着朱公公的肩膀道:“前言戏耳。烦请公公回京面圣,趁国变而谋权位者,乃是国贼,吴忧不是那等人。某不求高官厚禄,但求出征前一睹天颜,当面聆听圣谕。请皇上于五凤楼阅兵,亲赐旗鼓,以厉士气。”

朱公公从地狱一下子升到了天堂,感动得一塌糊涂,连声道:“应当的应当的!”

“那么还请公公费心,转致天子云州健儿的一片报国丹心。这官诰印信么,实不敢受。若果受了,恐难逃后世史家悠悠之口,吴忧畏惧的是千载骂名呵。”

“将军请务必接旨。忠奸自有圣主明辨,别人不知,咱家可是都瞧在眼里,将军那是大大的忠臣。”

两人又推让半天,吴忧最后才勉为其难地接了旨,朱公公也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促成皇帝召见吴忧。吴忧厚赉朱公公。

朱某回城后即将吴忧的要求上报天子。郭奉等张家重臣当即破口大骂吴忧趁火打劫,不少公卿虽非张氏一党,却也深怕外兵入京免不了又是一番烧杀洗劫——他们大多数人都经历了十几年前的张家铁骑洗城,那可同样是来自云州的野蛮军队——因此他们也坚决反对云州骑兵入城陛见。这样一闹,支持吴忧等入城的官僚就只占少数,却都是抱着不同的心思:有的是真心期盼这位“民族英雄”能赶走“反叛”的开州蛮子;有的是想借乱局搏一把,说不定就能平步青云;更有不少是阮香和吴忧多年来经营拉拢的官吏,借机兴风作浪,将圣京局势弄乱凡此种种,虽然反对吴忧入城的一派在人数上占优,无奈形势比人强,谁也没有这个胆子站出来说能击退杨影的开州军。这时候以一己之力担负起守城重任的古熙将军的态度就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但他在这个敏感时候意外地保持了沉默,而朝堂诸公公认最有智计的楚元礼,这几天一直就宿在张潋的府上,根本没有露面。张潋这个决策者,却已经将近一个月没有见外人,据传已经病入膏肓,甚至他原来的亲信谢朌、黄希增等都遭到疏远。

楚元礼此人却是个异数。他以一个外来人的身份,凭着过人的才干很快上位,并且出任了权柄最重的大将军府长史一职,直接与闻机密决策。很多人相信,最近从中枢发出的指令,恐怕有大半是出自楚元礼的手笔,不少张氏老臣心下不忿,无奈连见张潋一面犹难,更别提弹劾楚元礼弄权了。时间就在公卿们的吵闹中悄然流逝,尽管吵嚷不休,所有人却都知道,有权作出决定的并非那个高坐宝座上的少年皇帝,而是深居大将军府的张氏当家人张潋。

开州军队虽然作出了合围的态势,却并没有继续紧逼攻城。杨影心里恨得痒痒的,跟王破敌两场大战下来,虽然成功将王军逐出圣京,开州军队的战兵伤亡却也超过了七千,而这一战,他本不想打的所幸此战缴获王军战马近万匹,除去伤损不能上阵的,还足足有七千之数,都是彪悍的云州战马,这可是买都买不到的上品战马!这笔意外收获让杨影做梦都能笑醒——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他也可以像清河、云州一般,拥有强大的骑兵部队。

开州侦骑已经发现萨都的十余万大军正猛扑向圣京,这头老虎可惹不起,杨影心里盘算着打退堂鼓。这一次出兵开州已经捞到了足够的便宜,若再僵持下去,恐怕讨不了好去。萨都这头猛虎,还是交给阮香和吴忧去头疼吧。一旦决定了撤退,杨影要做的就剩下怎么捞最后一笔的问题了。

二月,开州使者借贺岁为名,再次进京谈判,条件却是放宽了许多:杨影索要公爵爵位,车骑将军印绶,授节钺,开州牧、柴州牧,并附上长长的一串要求任命的官员名单,并索银百万犒军,还有张潋让出大将军一职,由阮香取而代之等等,虽然条件依旧苛刻,却已经不似先前那么咄咄逼人,并且开州使者暗示,这条件还有可商量的余地。朝中重臣们把吴忧丢在一边,又开始研究开州提出的条件,经过细致的计算,他们发现除了发银犒赏“叛军”有点困难之外,其他条件不过是一纸任命几枚印章即可打发,因此颇为意动。当然张氏退位是办不到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条件不过是开州嫁祸清河的伎俩。朝堂上议论一番以后,难得地达成一致,官爵钱财全都答应,先哄开州“叛军”撤军再说。黄希增被派遣为代表去大将军府请旨。

张潋依旧没有出面,黄希增只见到了长史楚元礼。黄希增将来意一说,楚元礼皱起眉头思索片刻道:“这是朝廷诸公公议?”黄希增说是。楚元礼又问:“黄公以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