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寇-第7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办法。
  现在城内的城防,当今圣上主要交给了曹化淳和高起潜,虽然这次我们黑高起潜不轻,可是没想到这厮居然会在这节骨眼上,带着两万官军跑回了京城勤王。
  这家伙挺会钻空子,崇祯看到他这个紧要关头率兵返回京师勤王,很是高兴,对他之前所做之事,仅仅是申斥了一番,并未拿他怎么样,倒是还把保定那边调入京师入卫的宣大和山西一万多残兵败将,也交给了高起潜统领。
  这一次咱们攻城,就是高起潜主要的防地,东直门那边,主要是由宣大和山西的兵将镇守,而朝阳门和广渠门两门,则主要是由真定府和部分关宁军负责镇守。
  曹化淳主领京师三大营和勇卫营负责其他城门的防务,整体上城内守军现在已经都慌了手脚,表面上看是严防死守,但是实际上军无战意,士无斗志,只是空有其表罢了!
  这些京营的官军,都是一些老爷兵,一年到头操练不了两次,平时各自忙各自的,只是一些军将的私兵罢了,根本不足持,所以朝廷现在估计对此也比较明白,不敢指望他们。
  这恐怕也是当今圣上,非但不抓高起潜,反倒是对其委以重任的缘故!只因为高起潜曾经监军平定过登莱之乱,算是京师内侍之中唯一知兵之人。
  现在圣上谁也不信,只敢信这些内侍,所以这也是高起潜被重用的原因。
  但是殊不知朝廷如此重用高起潜,正犯了一个大忌,卢军门可是在军中威望极高,那些宣大兵将,曾经都是他的部下,宣府总兵杨国柱最敬卢象升,这次杨嗣昌和高起潜分卢象升兵权,将杨国柱所部调至陈新甲麾下听用,使得卢象升被逼战死沙场。
  杨国柱对此极为愤怒,我手下的人打听到,杨国柱曾经在军中私下里大骂杨嗣昌和高起潜,包括陈新甲在内,杨国柱都很是痛恨。
  杨国柱甚至试图写弹章弹劾杨嗣昌、陈新甲和高起潜等人,但是却被手下谋士劝住,才没有向他们发难,前些日子陈新甲督师犯我,杨国柱避战不前,渡口一失,杨国柱便领兵急退,置陈新甲于不顾,使得陈新甲大败而归,导致陈新甲最后被朝廷逮问。
  可见的杨国柱此人是如何痛恨这些坑害卢军门之人,可以说某种程度上,大清河渡口之战,我军之所以能赢得那么痛快,杨国柱临阵避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否则的话杨国柱一旦领兵死守大清河渡口北岸,就算是孟将军击溃南岸虎大威所部,也不见得能轻易攻至北岸,将官军打的大败亏输。
  所以说陈新甲这一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杨国柱所部故意而为!
  现如今皇上急于招揽兵马守城,居然又重用高起潜,并且把杨国柱所部划置高起潜麾下听命,这实在是一招昏招呀!
  杨国柱和其手下宣府兵将,都恨极了高起潜,现在要他们听高起潜的命令,给高起潜卖命,可想而知这些宣府兵将心里面是什么滋味。
  卑职得知这件事之后,前日已经提前派人和杨国柱麾下的参将高明虎联系上了,高明虎乃是卢象升一手提拔起来的大将,颇受卢先生恩惠,以前高明虎在宣府军中,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千总,但是为人耿直,不受上峰所喜,一直不得重用。
  卢象升到了宣府任宣大总督之后,无意间发现高明虎乃是一员虎将,不近女色,而且勇猛善战,于是大力提拔高明虎,将其从一个小小的千总,一直拔擢到了参将的位子上。
  高明虎对卢象升深为感激,曾经立誓要誓死追随卢象升,但是宣大兵马入卫之后,宣府兵马被杨嗣昌和高起潜划归陈新甲手下听命,高明虎无法追随卢象升,卢象升兵败身死的消息传开之后,高明虎闻之在军中大哭,破口大骂杨嗣昌和高起潜,甚至于喝醉之后,口出狂言,要反出军中,落草为寇,迟早有一天,要杀杨嗣昌和高起潜为卢象升报仇。
  但是后来被杨国柱得知消息,将其叫去痛斥了一番,这才压制住了高明虎!但是高明虎心中对杨嗣昌以及高起潜的恨意,绝不是一般说说那么简单。
  卑职一直都在关注着这个高明虎,原本以为有一天我们攻打保定府的时候,可能会用上此人,但是现在没想到朝廷把他们调入了京师。
  而且居然是把他们划归到了高起潜手下听命,这么一来,呵呵”
  (哇咔咔!多谢多谢,多谢大漠笑春风兄弟再次出手强援!给予重磅打赏!跪谢了!呵呵!)


 第五十九章 劝降

  于孝天听到这里,就把烟斗放在了案上,眼睛已经亮了起来,立即对刘通问道:“那么这个高明虎可否能说服杨国柱倒戈呢?”
  刘通摇头道:“这个恐怕不成,杨国柱这个人性格忠烈,虽然他也恼恨杨嗣昌和高起潜,但是想要说服他倒戈恐怕没有可能!”
  于孝天摸着下巴,靠在了椅子背上,又拿起了烟斗,抽了一口之后接着问道:“那么高明虎呢?”
  刘通这个时候露出了一丝奸笑,点了点头道:“这倒是有希望!这一次主公打出清君侧的旗号入京,点了名要杀杨嗣昌和高起潜以及薛国观、刘宇亮等人,并且在檄文之中明言,要为卢军门鸣不平,这件事让高明虎颇为高兴。
  高明虎虽然并未明言会开城献降,但是却明显态度很暧昧!属下昨日已经派人和城内咱们的人联系了,让他们告知高明虎,只要主公入京,那么第一个便杀高起潜和杨嗣昌,为卢军门报仇雪恨!
  现在城内还没有传出消息,但是据卑职估计,高明虎倒戈的可能性很大,这一次主公把朝阳门作为主攻目标,佯攻东直门,也确实正中卑职下怀!
  但是卑职要提醒一下主公,一旦开始攻打东直门,那边不要打的太猛,尽量压制射击,莫要多造杀伤,否则的话卑职不知道事情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个高明虎据传十分体恤麾下兵卒,可莫要让第四第七旅那帮家伙,打顺风了,把高明虎也给打死了!”
  于孝天听罢之后立即哈哈大笑了起来,站起身走到刘通身边,重重的在刘通肩膀上拍了一巴掌,笑道:“此次如果攻城成功的话,你刘通当居首功!好!就照你说的办,来人,让第四旅旅长邱庆辉立即过来见我”
  随着于家军攻势展开之后,顿时整个京城便笼罩在了一片隆隆的炮声之中,过百门各型大炮,在朝阳门和东直门两门之外,一字排开,构筑起了坚固的炮兵阵地,一门门大炮,黑洞洞的炮口直指城头。
  随着于孝天一声令下,总攻便就此展开,于家军再次拿出了他们的拿手好戏,先用炮兵轰,接着用步兵冲。
  朝阳门之外,十几门二十四磅攻城重炮同时开始吼叫了起来,喷吐出了一道道耀眼的光芒,闪出一团团烈焰,随即便腾起了大片的硝烟。
  巨大的炮声立即便响彻了整个京师上空,其余的那些十二磅野炮和少量六磅长炮,也不甘示弱,紧随其后开始交替打响。
  数十门大炮,此起彼伏,将各型炮弹冰雹一般的砸向了京师城墙之上,打的城墙上砖石乱飞,守军更是惊呼惨叫声冲天而起。
  有心人仔细观察一下可以发现,虽然于家军的炮火十分猛烈,但是却并未集中于一点,轰击城墙,而是把所有火力,都集中在了城墙垛口之间,像是在打靶一般,一个个的将垛口敲掉。
  垛口乃是中国古城墙重要构成部分,也泛指女墙,主要是供守军方面士兵隐藏或者是瞭望,并且通过下部射孔朝着城下放箭之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一次于家军上下,对攻城的方式达成了一致的意见,他们都意识到,想要依靠他们目前手头的这些火炮,轰塌一段城墙,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而且他们也没有那么多的弹药,更浪费不起那么多的时间。
  所以他们要尽可能以最快的速度,瓦解城墙上守军的战斗意志,另外也消灭掉城墙上摆放的那些各型火炮,这些火炮对于攻城部队来说,会构成巨大的威胁,必须要尽早将其敲掉,为接下来的攻城部队扫清通道。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先把这些密集的垛口给打掉,打掉垛口,城墙上守军便失去了依托和掩护,接下来便会成为于家军火枪手的猎杀目标,否则的话守军躲在垛口后面,既可以方便的朝城外瞭望,又可以借助垛口掩护,从垛口下面的射孔朝着城下放箭或者放铳。
  另外大批火炮也会借助垛口掩护,朝着城下开炮,这边会严重的削弱于家军步兵手中火枪的杀伤威力,给进攻的于家军将士造成难以估量的伤亡。
  所以在总攻开始之前,于孝天便着令炮兵们,集中所有火力,先打垛口,寻找垛口上那些火炮,在步兵进攻开始之前,便将这些火炮敲掉。
  于是炮兵在开战之前,便已经以连为单位,划分了他们负责的区域,甚至连每一个垛口,都分配到各炮负责。
  总攻命令下达的时候,炮兵们便立即对准了各自提前选定的目标,开始了第一轮猛烈炮击。
  第一轮火炮齐射,精度并不是很高,炮兵们需要一个校准的过程,所以部分炮弹落在了城墙上,在城墙上砸出了一个个大坑,崩飞了不少城砖,剥离了一些城砖,露出了城砖下面的夯土城墙主体。
  另外有部分炮弹打高了,直接飞过了城墙,飞入到了城中,然后力尽之后,重重的坠落在了城中一些房屋院落之中。
  其中有几颗二十四磅重炮的炮弹,干脆直接飞出了数里远,落在了城中很远的地方,当场便摧毁了几栋房屋,打的城内响起了一片惊呼惨叫的声音。
  只要是战争,就不可避免会造成平民伤亡,这也是无可避免的事情,正好也给城中的百姓施加一下压力,毕竟这次于孝天打出的旗号,可是清君侧,他要对付的表面上并不是皇帝,也不是要掀翻大明王朝,而是针对的朝中那些吃人饭不干人事的部分朝臣。
  甚至于就在昨天,于孝天还特令手下,在朝阳门、东直门、广渠门、左安门一带,对城内守军进行了一番宣传,勒令守军放弃抵抗,或者是指名道姓的要求当今圣上,将杨嗣昌、高起潜、陈新甲、薛国观等四十余个大臣,绑缚起来,送出城外交予于家军处置。
  如果当今圣上答应于家军提出的条件的话,交出这些祸国殃民的奸佞之辈的话,那么于孝天表示愿意立即撤兵返回福建。
  其实这些话只是说给普通兵将和老百姓听得,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分化普通官兵、老百姓和这些大臣的关系,让他们感觉着跟于家军打仗,实在是不划算,他们等于是在为这些官老爷卖命,实在是不值当。
  而于孝天这么做的结果,也确实起到了相当不错的效果,通过这段时间对舆论的左右,提前于孝天已经把这些大臣们平时所作所为,以及他们身上的斑斑劣迹都广为散布。
  这些人可以说现在在普通官兵和老百姓心目中,早已成了一些臭鱼烂虾,名声早已被搞得是臭不可闻了。
  所以现在于孝天提出清君侧,要杀这些家伙,可以说是顺应了民心,在普通低级阶层之中,是相当有市场的。
  当然于孝天也很清楚,他这么逼宫,当今宫中的那个崇祯皇帝,肯定是不会答应的,这要是答应了于孝天的要求的话,他这皇帝还有何尊严可言?这天下岂不就是于孝天说了算了?于孝天说抓谁,就抓谁,说杀谁就杀谁,他这个皇帝陛下还算是什么东西?
  所以这样的大肆宣扬,最终目的不过是瓦解守军的斗志罢了,让守军觉得这样据城死守,跟于家军拼的你死我活,实在是不值得。
  而且于孝天还要手下抄着大喇叭,不断的对守城的兵将们宣讲,说于家军进京,只是为了清君侧,绝不会滥杀无辜,只要守军开城将他们迎入京城,一定保证他们的安全,并且会保护他们的财产。
  而这样的宣传,很显然是很具有杀伤力的,在于家军经过一天时间不断地宣讲之下,朝廷没有任何反应,但是守军兵将却已经是士气越发低落了,很多人私下里怨声载道,认为这仗打的实在是太不值了。
  他们跟建奴打,那是因为建奴是外寇,是强盗,你不打他,他是会要你的命的,所以不得不打,但是于家军他们都知道,这次北上是真格打建奴来的,也确确实实的把建奴大军给灭了,人家造反,那是朝廷逼得没了办法,现在人家要来清君侧,干他们什么事情?跟于家军拼死拼活,更是太不值当。
  而且于家军说的明白,入城之后不干他们的事儿,绝不会滥杀无辜,他们这些当兵的只是吃粮拿饷,也算是无辜之人,能不跟于家军撕破脸,还是别撕破脸的好。
  但是守军兵将心里面不想打,可是高起潜却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要打!因为这一次于孝天攻打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