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寇-第5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三十六章 集体农庄

  淡水城这个时候已经成为了海狼的老巢,也成为了海狼赖以为生的大本营,而淡水城经过三年多海狼上下全力以赴的经营下来,这里已经开垦出了极大面积的农田,当地生态环境也因为大量拓耕开荒,地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如果几年前来过这里的人,现在再到这里的话,恐怕是没有人相信,这就是以前的淡水河了。
  不单单是农田拓荒面积在不断的扩大,移民到淡水河的人口数量,随着这几年海狼不断的努力,也在不断的激增,每一年都会有大量移民涌入到淡水一带,被海狼安置在各个提前选定的居民点,渐渐的形成一个个新的移民村。
  现在整个淡水一带,光是移民村,就已经过百,而且按照于孝天的要求,这些移民村都是大村,每个村的人口数量,都必须要过千才行,其中有些最早的移民村,现在有的村落之中,人口已经达到了两千人的规模。
  除了移民村之外,于孝天还在天启五年底的时候,对移民政策进行了一番调整,一改以前一家一户分散安排的办法,开始着手组建一种新型的集体农庄,也不再将土地一块块的分给移民供他们进行耕作了。
  小门小户分散式的耕种,虽然管理起来简单一些,但是却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于孝天希望推广的大面积耕作,无法进行有效的推行。
  而集体农庄则可以进行大地块集中轮作,新移民也之中,也不再是以前的那种平民方式,而是在他们被运到淡水一带以后,都跟海狼签订了卖身契,理论上他们都是于孝天的奴仆,但是实际上,这些人就是专业的农业工人。
  这些移民被集中安置在农庄之中,由专人负责带领他们,集体进行耕作,这样可以将土地开垦成大块的农田,集中进行耕作,并且按照标准化进行种植,并且可以使用一些简易的大型畜力农业机械,对田地进行管理。
  虽然这么做会有一些弊端,可是在目前这个阶段,土地实际上掌握在于孝天手中,要比切成小块,将产权分给一家一户要强得多,也更容易管理。
  所以在目前阶段,这样做是利大于弊,至于以后会不会影响到生产力的发展,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起码在目前,有海狼强力的管制之下,还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加之于孝天带着管民务的一些人,为这种集体农庄制定了不少激励和惩罚的措施,以制度来管理农庄的农民们,还是可以起到相当不错的激励作用。
  以前海狼想要推广一些良种农作物的时候,要对那些农户们挨家挨户做工作,但是农民们有天生的一种警惕心,对于不熟悉的农作物,他们不敢轻易尝试种植,所以像一些选出来的农作物良种,想要推广的时候很困难。
  这也影响到了海狼在淡水的农业发展,毕竟这一带大部分田地都是刚刚开垦出来的生地,要对土地进行养熟,这就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办法,用各种农作物进行轮作,来改良土壤。
  许多生地严重缺乏氮含量,虽然这时候没人知道氮磷钾都是什么东西,可是有些经验丰富的老农,却还是知道,在土地里面种植豆类作物,会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可是普通农户很多人不理解,所以不知道用豆类来轮作,改良土壤肥力的事情,不愿意按照海狼的安排对土地进行种植,以至于一些土地两年下来,还养不熟,农作物产量很低。
  而采用集体农庄制度,便可以很好的解决问题,上面决定种什么,怎么种,农庄的农民就按照上面吩咐去种,好不好反正不关他们的事,但是这么一来,可以加快改良土壤费力。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于孝天一直要求,要想办法进行积肥,在没有现代化肥的情况下,肥料对于农田的产量影响很大,而大部分农民,以前并不太重视积肥的问题,最多也就是背着筐去捡一些牛粪,就算是不错的农肥了。
  但是实际上积肥却有很多办法,于孝天一直都关注着卫生问题,严格要求各村都建起公共厕所,并且早就开始推广沼气池,虽然沼气利用率还不是很高,但是却可以得到很不错的腐熟的肥料。
  另外沼气池除了收集人粪尿的同时,还可以把一些生活中或者农业生产中产生出的烂菜叶、野草、树叶等有机物投入到沼气池之中,腐熟之后便可以变成很好的有机肥,洒在地里面去,就是不错的农业肥。
  这么一来,大大的改善了农村的环境,减少了疫病传染爆发的威胁,还可以获取到大量的农业肥。
  另外农庄的推行,除了管理起来方便之外,海狼还组织了一支船队,专门到各个岛屿上,去找寻鸟粪石或者鸟粪,在这个时代有些海岛上,是海鸟的天堂,积年累月下来,积存了厚厚的鸟粪,这些鸟粪和鸟粪石之中,富氮磷钾,是极好的肥料,在没有现代化肥之前,用这种鸟粪来肥田,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了。
  可是即便是这样,采集到的鸟粪和鸟粪石,也远不够用,所以只能先紧着海狼自有的农庄的农田使用,一家一户是没可能都给这样的东西的。
  整体上来说,随着移民数量越来越多,整个淡水一带的移民数量,在天启七年初的时候,已经达到了十六七万人了,这样的人口几乎达到了陆上一个下等小县的人口数量,使得海狼已经可以牢牢的在这里站稳脚跟了。
  至于原来这一带的那些土著们,随着海狼的实力越来越强,也拿这些外来人没有办法了,他们之中一些部落虽然也曾经试图反抗,将这些外来人赶出这些属于他们的土地上去,采取偷袭,暗杀,猎头等等办法,试图阻吓这些外来人。
  可是他们的行动往往马上便会招致海狼的凛冽报复,海狼的步兵会立即带着土著辅兵,进入山林之中,找到犯事的土著部落,要么将其一扫而空,反抗的杀无赦,投降的活着的便带出山林,丢到农场活着劳役营之中干活,美其名曰劳动改造,将其逐步融入到移民之中。
  其实土著们一旦习惯了移民的“现代”生活之后,便发现这样的生活,其实比他们在山林之中,靠着渔猎来生存更舒服一些,大部分土著在经过一两年适应之后,也都不愿意再回到山林之中,继续过那种茹毛饮血的日子了。
  如此一来,在海狼的强力震慑之下,周边的大量土著也都知道了海狼的厉害,不太敢继续招惹移民,渐渐的治安形势也就好转了很多。
  而且海狼也并不是在一味的对土著们用强,于孝天深知,单靠着刀枪,是无法获得和平的,一味的用强,最终只能买下更深的仇恨,所以必须要示之以好,让他们可以感受到,海狼在这里,不只是侵入者的身份,海狼还能给他们带来很多帮助。
  起码海狼主动联络这些周边的土著,先是小恩小惠的赠送他们一些生活用品,然后从他们手中换取一些猎获的皮张,如此一来,时间长了之后,土人部落也发现,他们的生活渐渐的离不开了这些外来人,从外来人手中,他们可以获得到以前从未见到过的很多好东西,小到针头线脑,大到砍柴刀农具还有铁锅、菜刀、瓷器、布料等物,他们发现这些外来人带来的东西都很好用,一旦习惯了之后,现在让他们不用这些东西,他们自己都受不了。
  所以一手软一手硬,胡萝卜加大棒的办法,渐渐的也震慑住了周边的那些土著部落,使得这一年来,周边移民村遭遇土著袭击的事件日益减少,这也无形中减少了这边的守御压力,使得拓荒的速度越来越快。
  不过现在海狼还是遇上了一些问题,毕竟淡水这一带不是平原地带,平地可耕地面积并不是非常大,多是山坡地虽然可以拓荒,但是却不利于灌溉,特别是水田方面,无法做到大面积种植水稻。
  而南方人多习惯吃稻米,旱田太多,便只能多钟其它旱地作物,对于农业结构上来说,也不是很好,特别是可以赚取大量利润的蔗糖业,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而蔗糖在这个时代,也是最为紧俏的一种贸易物资,欧洲人从大明大量的购入蔗糖,然后转运到欧洲,成为相当赚钱的买卖,而欧洲人喜欢吃糖,不管是喝茶,还是刚刚开始流行起来的咖啡,都喜欢放很多糖,故此对蔗糖需求量非常大。
  这么一个产业,海狼当然也想要做,但是淡水这边,一是土地不是很理想,二是气候也不是非常理想,淡水地处台湾最北部一带,在这个小冰川时期冬季气温还是相当冷的,全年积温不足,并不是非常理想的甘蔗种植地。
  这些因素都限制了海狼在这一带的拓垦和农业发展,故此最理想的地方,还是应该在台湾南部或者中部,但是现在笨港一带颜思齐已经先一步占据,而于孝天以前对自己发展的速度信心不足,不想和荷兰人太靠近,所以选择了淡水河一带。
  可是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的实力扩增的会如此之快,现在的他已经不怕荷兰人了,但是占领嘉南平原的好机会,却已经错失了。


 第二百三十七章 打狗港

  虽然说现在他要是想去抢颜思齐的地盘的话,在实力方面,不会有任何问题,不需要他动用全部兵力,仅需要少部分兵力,就足以把颜思齐扫平。
  但是于孝天却并不愿这么做,因为颜思齐现如今已经和他结拜,成为了他的一个盟友,这段时间以来,颜思齐和海狼的关系走的很近,而且处处以于孝天马头是瞻,从不给于孝天填什么麻烦,屡屡主动给海狼跑腿帮衬。
  整体上颜思齐已经看清楚了目前的局面,已经打定了主意,要和他于孝天结成联盟,这个时候,他跑去抢颜思齐的地盘,很显然不太合适,就算是这世上有丛林法则,讲究弱肉强食也不行,因为这么做会让他失去道义二字,少不了会被江湖人当成笑话。
  于孝天很清楚自己为什么这些年来发展会这么快,其实他在做事的时候,主要就是讲究仁义,万事往往要站在道义二字上,让人抓不住他的把柄,没法对他进行指责,所以才会获得了江湖上不少人的称道。
  现在整个福建一带,很多小股海盗,就是瞅着于孝天讲仁义,在明知无法和于孝天抗衡的情况下,要么远走他乡另谋出路,要么干脆就投靠了海狼,加入到了海狼之中,成为了于孝天的手下,这也是于孝天这几年来,实力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反观郑一官,现在混得是灰头土脸,被逼跑到了广东一带,成为了一伙二流的海盗,正是因为郑一官失了道义二字,先是他抢夺了义父李旦的遗产,接着又试图反噬以前的大哥颜思齐,想要把颜思齐置于死地,将其地盘吞没。
  如此行径,再加上被人到处刻意的宣扬之后,使得郑一官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内部也有人对他不满,最终导致了他庞大集团分崩离析,当初从李旦手中接过的大批手下还有船只,这个时候大部分已经要么被手下拉走单干,要么就被于孝天消灭,还有一部分叛投了于孝天抑或是其他势力。
  所以在这个时代行事,完全不讲道义,是根本在这江湖上寸步难行的,就算是你现在实力强横,时间长了之后,也会被全部江湖人排斥,最终在内部出现裂痕,导致最终崩盘。
  于孝天对这一点看的很重,始终暗自警告自己,不能因为利益,就忘乎所以为所欲为,故此现在虽然他不满淡水这一带农耕条件,可是也绝不会轻易去碰触颜思齐的利益。
  但是虽然现在他不方便去抢颜思齐的地盘,但是不代表他就放弃整个台湾南部,因为除了嘉南平原之外,台湾还有第二大的屏东平原以及宜兰平原以及花东纵谷平原。
  其中花东纵谷平原和宜兰平原都比较小,可是屏东平原却面积相当大,就算是他全力以赴的进行开发,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也不见得能全部开发完毕。
  更好的是屏东平原地处台湾岛最南方,这里地势平坦,温度较高,雨量丰富,土壤肥沃,地下水丰富,是后世台湾岛著名的鱼米之乡,不但适合大面积的种植水稻,而且也很适合种植甘蔗,这对于海狼来说,短时间之内已经足够了。
  而且那边还有天然港口打狗港,也就是后世的高雄港,港口条件远比目前的淡水河要好很多。
  以前于孝天没打那边的主意,一是因为那边距离荷兰人的大员港太近,而是因为那边是热带气候,气候更炎热,疟疾爆发的威胁更大,所以他当时没敢跑去那边抢地盘。
  可是现在不同了,荷兰人这一次派来了一支舰队,试图跟他较量较量,结果是在淡水河口一战之中折戟沉沙,最终他们全军覆没,短时间荷兰人根本拿不出实力,再派来一支足够强大的舰队,来找他的麻烦,所以目前他在台湾岛,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