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寇-第2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一十五章 抱大腿

  不过这件事也给于孝天提了个醒,他这个海盗假如想要坐地发财的话,单单有实力,有财力是不行的,他还必须要有后台,方能撑得住门面,生意越大,就越容易受到各方势力的觊觎,稍有不慎,他在陆上的买卖,就可能会因为得罪某个大人物,而导致他的生意没法做下去。
  这种事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陆上的权贵势力分支错综复杂,本地官员、上风官员、锦衣卫、一些外放的太监,这些人背后都有一些强大的势力给他们撑腰,虽然他们大概不会轻易兴兵对他这样的海盗进行讨伐,可是一旦他们觊觎谁家的产业的话,那么少不了就会阴招用尽,搞得你生意做不成。
  于是于孝天仔细考虑了一下,觉得很有必要选一个势力,攀交一下,作为他们茂盛源的后台,帮他们撑腰,省的动不动就有一些宵小之辈,上门欺压一下他们。
  即便他是一个大海盗,有时候遇上这样的事情,也不能全部都靠武力解决才行,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如果想要欺负你,不见得带兵杀出海来找你麻烦,他们只需要使一些坏,就能在陆上断了你的财路。
  于孝天想了一阵之后,觉得还是有必要找这么一个后台,来给他的茂盛源撑腰,而这个后台放眼福建一带,一时间合适的人选还真是不多,与其在他们之中选,倒还不如干脆派人去京城里面找门路,直接直通到天更为干脆。
  谁才是他目前为止最合适的后台呢?于孝天左思右想,最终还是把目光锁定在了眼下已经在朝中一手遮天的魏忠贤身上。
  他比谁都清楚,在天启年间大明天下,最牛b的人物,其他人都算不上,恐怕只能算是魏忠贤这个阉臣了。
  对于魏忠贤不必赘述,他的发家史全靠当今皇帝朱由校的宠信,此獠在天启帝在世之时,朝野之中一手遮天,权势一时无人能出起右者,东林党够厉害了吧,结果被此獠收拾的是人仰马翻,苦不堪言。
  所以如果他目前想要找一个稳定的靠山的话,那么魏忠贤无疑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至于天启帝挂了之后,崇祯帝登基,那就再另想办法也不迟,因为于孝天有一个天然的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他比任何人都知道历史的走向,可以更好的把握住这方面的方向。
  于是他招来了李宜,跟李宜在他的住所之中谈了半夜,李宜受到了他的点拨之后,立即便回到了福州,开始筹办起了这件事。
  以他们这样一个海商,想要搭上魏忠贤这条线,其实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时候不见得你有钱,就能办成这件事,你不认识人,即便是赶着大车运一车金子,到京师去,都不见得能搭上魏忠贤的边。
  所以这件事急不来,必须要先从最简单的地方入手,然后靠着金钱开道,逐步的接近目标,最终才能搭上魏忠贤那条大鱼的线。
  后世有人做过这样的一个试验,说这个世界上只需要通过六个人,就可以找到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关系网就是这样,他们盘根错节,不一定什么人就能接近他们所需要接近的目标,并且跟他们想要接近的目标搭上关系,关键是要找对人,并且金钱攻势之下,将其为之己用,这么一来,事情就好办多了。
  李宜一直以来,都因为于孝天曾经准确的预见过南居益会来福建就任福建巡抚之职一事,加之于孝天还预见过魏忠贤这个人将会飞黄腾达,成为一个厉害人物,这两件事都最终应验,使得李宜对于孝天更是不敢小觑,觉得于孝天此人不简单,很可能在北方京师之中,认识有手眼通天之人。
  这次于孝天请他到南日岛商量搭上魏忠贤这条线,更是让他觉得,于孝天肯定是有一定把握的,但是却不方便透露,所以才会让他从陆上想办法,花钱打通关系,最终挂上魏忠贤这条线。
  其实于孝天这件事上就想错了,他们这种人,其实并不见得一定就要搭上魏忠贤这样的大家伙,即便是能搭上魏忠贤手下的任何一个人,仅仅是这样的关系,对于他们的生意来说,就已经是足够了。
  地方各种势力,其实都在紧盯着朝廷里面的任何风吹草动,别说是让魏忠贤出面照着茂盛源了,就算是魏忠贤手底下任何一个小跟班,只要发个声,地方的这些势力,也绝对连个屁都不敢放的。
  李宜对此比于孝天还要明白一些,回到福州之后,便开始从一个驻福州银矿的提督太监下手,亲自登门给这个刘姓的提督太监送了一面琉璃镜和两样精巧的玻璃器。
  这个刘姓太监是早年万历年末的时候,从京城之中,被派驻到福建银矿的,常驻在福州城中,虽然这些年早已经成为了太监之中的边缘人物,可是却在福建境内还掌有实权,他之所以能久居于福建,没有被召回到京师闲落,其实也是有相当关系门路的。
  他监管着福建的银矿,每年下来抽头油水自然是少不了,这个刘太监也是一个聪明人,知道自己手里面抓着大油水,如果他想要长时间在这里捞取好处的话,就不能吝惜花钱,所以这些年来他都紧盯着朝中势力的变换,随时靠着手中的银子铺路,始终没有被人拿下来取代,这是需要很大的本事的。
  这也是李宜最终选择他下手的原因,像这种投效之事,刘太监自然比谁都清楚李宜的目的,更何况他也非常清楚,李宜送给他这些礼物的价值,不需要多说什么,他就欣然接受了李宜的赠礼,并且给李宜指了一条明路,让李宜拿着他的一封亲笔信,到京师之中找一个跟他关系不错的太监。
  其实路子走到这里,有了刘太监亲笔信的引荐,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李宜立即派出手下一个机灵会办事的管事,带上了一批银子和玻璃器以及数箱眼下紧俏的要死的香皂,拿上了那个刘太监给他们的介绍信踏上了北行的道路。
  这件事于孝天在安排过之后,就不再继续关注了,他觉得这条路只是为了生意而铺设的,而他不易出现在前台,更不易涉入过深,具体事情有李宜去办就足够了。
  所以他的精力还是放在了经营他的各种产业方面,渐渐的也就把这件事给淡忘了下来,殊不知他无意间指使李宜办的这件事,对他以后的道路却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只是目前为止,他们谁都没有想到,也看不到罢了。
  (不废话,今天两更,下午还有一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 开台王

  三个月时间下来,除了原有的各项产业,在于孝天不断的推动之下,高速的发展着,另外鸡笼湾那边,也传回了新的消息。
  七月底之前,鸡笼湾西北角的炮台也已经基本落成,可以初步投入使用了,这么一来,鸡笼湾仅剩下全力以赴的建造湾内的大寨,同时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守御能力。
  而且黑头和孙宝强还派人向南日岛传回消息,在七月间的时候,鸡笼湾外一带,出现过一支十几条船的船队。
  这支船队在鸡笼湾外面转悠了一阵,黑头立即率船出去迎住了他们,询问他们的身份,对方同样也打听他们的身份,最终双方通报身份之后,并未发生什么冲突,那支船队随后绕过了台员岛北端,沿台员岛西海岸向南去了。
  黑头报称此支船队领头之人姓颜,乃是从倭国过来,具体原因不明,手下部众大概有三四百人左右,船上既有明人,也有倭人,看样子也像是干他们这行的。
  不过因为他们看到海狼的船只和部众都很威风,加之也发现了鸡笼湾外和平岛上的炮台,最终并未和黑头他们发生正面冲突,最终放弃了入湾停靠的想法,转向离开了鸡笼湾。
  于孝天对这个消息非常重视,因为当他听到这伙人的首领姓颜的时候,就大致猜出了对方的身份。
  这个时候率船队跑到台湾岛的姓颜的还能有谁,除了历史上有名的开台王颜思齐之外,再找不到其他人了。
  于孝天对颜思齐这个人其实是很好奇的,以前他读到有关郑芝龙的事情的时候,文中曾经提及过此人,历史上有人称其为开台王,是最早率众开发台湾岛的中国人。
  于是他便查阅了一些有关此人的信息,历史上对于颜思齐此人有些争论,有人认为此人和李旦应该是一个人,但是后来又有史料证实,此人并非和李旦是一个人,而是确有其人,只不过此人和李旦的生活轨迹很是相似。
  早年据说他也是闽南人士,万历年间因为得罪了官宦之家,一怒之下杀了官宦人家的奴仆,弃家而逃,跑到了日本九州岛以裁缝为生,暗中也从事海盗的买卖。
  而且据说此人性情豪侠仗义,喜欢交友,在九州岛结交了不少闽南人士,形成了颇大的势力,连日本管事的当局,都将其任命为头领。
  可是这个人不是个安分之人,看不惯日本幕府的所作所为,居然想要参与一下造反活动,谁知事情败露,被幕府追捕,不得已之下带着手下逃离了九州岛,这才来到了台湾岛准备以台湾岛为他的基地,开拓台湾岛,准备干一番大事业。
  可惜的是这个颜思齐运气不好,虽然雄心勃勃,但是却命数不长,到了台湾岛之后,没有折腾多长时间,就染病暴亡,结果之前付出的心血全部付之东流。
  颜思齐死后,他的手下便归了郑一官,后来因为他们所在的地方,距离台南较近,和荷兰人发生了冲突,最终郑一官不得不放弃了颜思齐在台南一带经营的产业,率众撤回到了泉州一带干起了他的海盗买卖。
  所以于孝天这一年多来,也一直在关注着这件事,现如今颜思齐终于还是出现了,按照他的人生轨迹,继续朝着未来走去。
  以前于孝天思考过,为何当初颜思齐率众去了中南部一带,而没有留在鸡笼湾,后来在他查看了台湾北部的地形之后,弄明白了颜思齐没有选择台湾北部的原因。
  台湾的地形影响到了颜思齐的决定,台湾北部平原少,多丘陵山地,不太适合农业的开发,颜思齐打定的主意,是要进行拓荒耕种,就要选择比较平坦的平原地形立足,故此最后他跑到了台湾中南部一带立足。
  要说颜思齐选择的地方倒是也不错,在台湾中南部一带,地势比较平坦,土地比较肥沃,确实比较适合开荒屯耕,可是对于孝天来说,他却知道,荷兰人这个时候也已经跑到了台南一带,那里距离荷兰人的热兰遮城太近了一些,用不了多久就会跟荷兰人发生正面冲突。
  郑一官后来继承颜思齐的遗产,照样还是没有能守住自己的地盘,被荷兰人逼离了台湾岛,他可不想明知故犯,这才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易守难攻的鸡笼湾,作为他登陆台湾岛的第一步。
  对这个消息,于孝天暗暗的记在了心中,而且他对颜思齐这个传奇人物,也很是好奇,打定主意有时间的话,就去找找他,最好能认识认识此人,跟其结交一下,看看这个人到底是不是如同传说中的那样仁义豪侠,如果是的话,他倒是很乐意跟他交个朋友。
  他派人回复黑头和孙宝强他们,暂且不必去管姓颜的一伙人,任由他们去便是了,眼下鸡笼湾内部的建设是重中之重,除了要修寨之外,人手如果充足的话,也要开始在湾内修筑道路,将各个工作点连接起来,以后除了方便工作提高劳动效率之外,还要方便湾内兵力的运动,方便处置周边发生的敌情。
  另外他派船队又给鸡笼湾送去了十余门各型火炮,加装到和平岛炮台和新建成的炮台之中,同时一起还又给他们送去了一大批弹药和二十支新造好的燧发枪,加强那里的守备力量。
  炮作和枪作这两座于孝天最重要的兵工厂,现如今已经合二为一,加之火药作坊,归属于理事堂下的军器所。
  现如今单是在军器所做工的人员数量就达到了二百多人,已经是相当大的规模了,即便是陆上一些很大的铁场规模也不见得超过海狼的军器所。
  人力加之技术上的优势,使得海狼军器所的火器生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以前的生手在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培训和学习之后,也都渐渐的成为了熟手,火炮的产量每个月都在提高。
  现如今炮作不但可以生产六磅轻炮和十二磅短炮,而且又试制出了加长身管和炮壁的十二磅长炮,于孝天将这种十二磅长炮改称为十二磅加农炮,以前生产的十二磅短炮,则改称为十二磅榴弹炮。
  但是十二磅加农炮的重量,却超过了一千五百斤,加上炮架之后,超出了两千斤,已经超出了海狼目前所拥有船只的承载能力,只能暂时用作在岛上的炮台充当岸防炮使用,因为这家伙本身重量大,威力十足,后坐力很大,中式船只包括那些福船在内,一旦装载这家伙的话,估摸着也就是一炮的寿命,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