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寇-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重要的是他们得不到足够人员的补充,红毛城之中的伤员无法得到有效的救治,也无法及时的送回到巴达维亚,使得他们的战斗减员十分严重。
  仗打到这样的程度的时候,对双方来说都已经变成了一种煎熬,而这个时候双方都又想起了李旦等人。
  李旦等人其实也一直在关注着此战的结果,因为李旦和西班牙人结有宿怨,所以很希望和荷兰人勾搭上,和西班牙人作对,同时获得一个稳定的合作伙伴。
  所以他们在荷兰人刚一窃据澎湖,就主动跑上了门,和荷兰人勾结在了一起,并且给荷兰人出谋划策,同时还帮着荷兰人在台湾海峡之中,拦截前往马尼拉和西班牙人交易的中国海商的船只,逼迫中国商人和荷兰人进行交易。
  但是大明官府和朝廷的态度,也使得他们发现,荷兰人占领澎湖,其实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作为熟悉大明官方办事方式和思考方式的李旦,就很快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那就是澎湖自很久以前,就已经被大陆上的政权纳入到了版图之内,最早在宋朝的时候,就在这里有驻军,元朝的时候,更是在这里设立澎湖巡检司,大明同样也将这里视作大明的版图。
  荷兰人窃据这里,对于明朝皇帝和官员们来说,这是无法容忍的,因为如果他们急需容忍荷兰人留在澎湖的话,就等于默认了澎湖不再是大明版图,这就等于是失地!这个罪责是谁都不敢承担的,一旦传出去的话,天下人的吐沫恐怕都能将他们淹死。
  所以从上至下没有人敢说澎湖不要了,就这样吧,给荷兰人占去拉倒!所以既然没人敢承担,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战争把它拿回来。
  现如今双方都陷入了进退不得的境地,荷兰人继续盘踞在这里,已经没有了实际意义,故此当看到双方都骑虎难下的时候,都想到了李旦这样的中间人,于是李旦等人便给荷兰人指了一条“明路”
  那就是让荷兰人退一步,到台员的大员去,而彻底放弃澎湖这个地方,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直到目前为止,大明官方尚未将台员岛正式纳入到版图之中,台员到目前为止,甚至连正式的名称都没有,即有人称呼它为流求,也有人称其为台湾和台员,更有人称其为鸡笼。
  台湾岛目前根本就是一块飞地,上百年来,这里都没有人真正的进行控制,而是成为了一些海盗们的乐园,也成为一些移民迁居的地方。
  早在几十年前,这里还被著名的海盗林凤占据经营过,但是后来因为林凤力主在马尼拉抵抗西班牙人的入侵,倾巢而出带领所有手下前往了吕宋,最终放弃了台湾岛。
  而且这里距离大明并不算远,起码要比马尼拉距离大明要近,虽然地理位置没有澎湖好,可是贵在这里不会引起大明官府的重视,另外台湾岛面积也很大,自然资源也相对丰富得多。
  于是李旦等人便给荷兰人出主意,让他们移居到台员岛的大员一带,重新在那里建城立足。
  另一方面他们也跟大明官府暗中进行接触,愿意帮南居益他们这些大明官员游说荷兰人放弃澎湖,使得他们不必再骑虎难下,尽快结束澎湖之战。
  于是大明官府和荷兰人双方最终都接受了这个建议,荷兰人在八月底的时候,终于宣布放弃澎湖,撤离这里。
  而换来的条件是大明官军不对其进行拦截,放其顺利离开澎湖,最终这场持续了很久的战事,才算是彻底宣告结束。
  而对于他们双方来说,这件事都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南居益等大明官方的官员们,终于可以体面的给朝廷交差了,而且他们可以宣布大捷,说是他们奋战之下,将红毛人逐出了澎湖,该升官的升官,该发财的发财,甚至可以从此流芳千古,在历史上成为中国人的民族英雄。
  对于荷兰人来说,也结束了这近半年的噩梦,总算是可以喘息一下,换个地方继续他们的工作了,不用再天天担惊受怕,怕被人堵在城里最终宰掉,他们来东方主要目的可是为了发财的,可不是想把自己的小命给玩儿没了,放弃澎湖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坏事。
  可是真实的情况,却是大明一方虽然名义上获得了胜利,但是实质上却等于是以失败而告终,并未真正的击败荷兰人,而是最终对荷兰人进行了妥协,放任了荷兰人跑到了距离大陆一水之隔的台湾岛,重新建起了他们的城堡,为以后埋下了后患。
  而这种后患很显然,今后于孝天要面对了,到目前为止,历史还在原来的轨迹上朝前保持着巨大的惯性运动着,并未脱离原来的运行轨迹,而在这条轨迹之中,却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变数,那就是于孝天和他一手打造出来的海狼集团。
  现在称呼海狼为一个集团,已经不为过之,因为海狼在这一年多的发展之中,除了拥有了相当强的海上武装力量之外,同时其它方面也在急速的发展。
  于孝天在继承了当初鲨鱼帮的遗产之上,开始了几方面的同时发展。
  首先他下大力在南日岛上进行恳拓,一年多下来在原来荒芜的南日岛上拓耕出了近三千亩土地,种植上了旱稻、番薯、土豆和玉米,还有少量的水稻,而番薯、土豆和玉米这三种农作物,都是近些年来才刚刚从西班牙人抑或是葡萄牙人那里传入到大明境内,并且逐渐被大明人接受,渐渐开始扩繁种植的。
  其中引种最为广泛的大概也就是番薯了,这东西容易种植,不太择土壤,产量也相对比较大,可以作为一种很有效的主食或者辅食食用,于孝天到这个世上第一口吃的饭之中,就是用番薯丝和糙米煮成的粥,可见得这种东西在明末特别是南方一带已经非常普及了。
  (第二更到,再次对法号星空兄弟说声谢谢!你们的支持让我感激不尽!)


 第一百一十三章 渔农税

  另外土豆和玉米也都是西方人从美洲引出来的农作物,并且先被引到了美洲,进而又通过海路引种到了亚洲一带,并且得到了广泛的种植,但是在明末期间在大明内地却种植并不广泛。
  南日岛虽然有淡水资源,但是淡水资源并不丰富,只是够岛上的人使用,但是却并不适合大面积的种植消耗淡水比较多的水稻的种植,于是于孝天考虑再三,在种植农作物的选择上,最终锁定了旱稻和土豆玉米以及番薯这几种东西,仅仅少量种植了一些水稻。
  而土豆、玉米、番薯这几种农作物,都很适合旱田种植,产量也相对比较高,重要的是这几种东西都比较耐储存,如果条件适宜的话,可以存放很久不会坏掉。
  于是他托人到处想办法,采购了一批土豆和玉米的种子和种块,甚至于还意外的从出川的商人那里,搞到了一点点辣椒的种子。
  这可把于孝天给乐坏了,于孝天来这个时代之前,很喜欢吃辣,特别是四川火锅,可是到了这里之后,却再也没有机会吃上这玩意儿。
  其它作料倒是还好解决,花椒、肉桂、八角等作料都可以买得到,甚至胡椒也能购得,但是他始终却没法找到辣椒,这一次无意间搞到这么点辣椒种子,对于孝天这厮来说,可是天大的利好消息,于是他专门挑选了两户人家,让他们专门播种这些辣椒种子,将其扩繁留种,以后准备大面积种植,作为他们的一个特色农业,起码可以满足一下他的口腹之欲。
  他来这个世上,可不是光来吃苦的,有机会他怎么都要想办法满足一下自己的口腹之欲,以前没有吃过的东西,现如今他都要想办法尝尝,而且这时代的食品基本上可以说都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没有农药残留,没有化肥,没有污染,要是不趁机好好饱饱口福的话,还不如去当苦行僧呢。
  所以在南日岛上,这一年多来,农业发展非常迅速,一块块农田在移民们的努力劳动之下,被逐步的开垦出来,并且迅速的被种植上了农作物。
  刚开垦出来的土地,属于生田,土地肥力很差,农作物产量很低,这让于孝天有点头疼,但是这件事很快就得到了解决。
  因为他们生活在海上,周边许多荒岛上鸟类都十分繁多,许多荒岛上长年累月下来,积存下了非常多的鸟粪资源,而鸟粪之中本身就富含氮磷钾肥,是一种极好的纯天然的肥料。
  于是于孝天便组织人力船只,到这些富含鸟粪资源的岛屿上开采鸟粪,拉回到南日岛,将其施入到耕田之中,提高土质的肥力。
  另外南日岛在他主持之后,岛上人员聚集生活的区域,卫生条件得到了很严格的控制,所有人员聚居之地,全部建立起了大量的旱厕,人排泄出的粪便,无疑也成为了岛上农民们的抢手货。
  腐熟的人粪便成为他们争抢的对象,甚至岛上有些地方出现过农民为了抢夺某些茅厕的粪便,还发生过械斗的情况。
  总之到了天启四年秋季的时候,南日岛的农业发展已经相当好了,当年所产出的粮食作物,虽然还没有完全可以满足南日岛所有人一年的需求,但是也起码满足了他们七成左右的粮食需求,使得他们减少了大量采购粮食的支出。
  而于孝天在南日岛上实行的土地税是十抽三,凡是在南日岛耕作农田的,要在收获之后,给海狼缴纳三成的田税。
  这个税率放在后世的话大概不算少,但是在这个时代,却并不算高,因为别看陆上明朝官府收取的田赋表面上也不算高,可是经过各级官吏们的层层盘剥下来,农民的负担却非常重。
  明朝官员薪水低,就要想办法找到解决的办法,于是无德官吏们便想出了比如火耗、踢斛淋尖等种种方法来从老百姓手中盘剥,使得老百姓的负担非常之重。
  更重要的是各地官府还会常常因为各种事情,对老百姓征发徭役,老百姓还要出徭役,这么下来,老百姓们更是苦不堪言,到了明末的时候,大明的土地兼并也达到了极致,大批老百姓失去了他们赖以为生的土地,大量土地集中在了地主和权贵手中,使得老百姓只能从他们手中租佃农田进行耕种,这就更加重了他们的贫困程度。
  所以到了明末,南方还算是好一点,毕竟相对来说比较风调雨顺,老百姓虽然穷的要死,可是毕竟还不至于大批的饿死,但是中原和北方一带,却因为小冰川时期气候的影响,出现连年的旱灾、蝗灾等自然灾害,使得民不聊生,以至于引发了大面积的农民暴、动,最终成为了摧垮大明王朝的根本原因。
  所以于孝天虽然在南日岛征收三成的田赋,但是对来这里的移民们来说,却并不算太重,他们还有七成的粮食可以留下自行处理,足够满足他们一年的所需了,甚至于他们还有结余购置一些其它东西。
  同时海狼在南日岛也实行了徭役,不过他们的徭役多集中在农闲时候,而且尽可能根据每家每户农耕情况不同,轮流出工,这样一来,也不太影响他们的农业生产。
  甚至于海狼还推出,一旦有移民的至亲子弟进入海狼之中做事的话,他们家的的徭役便可全免,田赋也可以免去一半,来刺激这些移民将他们的子弟送入海狼之中做事,使之渐渐的和海狼融为一体。
  除了这些粮食作物之外,于孝天还在南日岛一些不太适合作为农田耕作的地方推行种植果蔬之类的农作物,这些农作物尽量选择管理粗放一些的东西,减少劳动力的消耗,同时又可以获得不少副产品。
  对于这些果蔬类的农副产品,于孝天还下令直接花钱收购,而不强行征取,使得农民们还可以另外再获得一份收入贴补家用,所以南日岛的移民们到了这里之后,在海狼的扶植之下,日子可以说是越过越好,颇有点乐不思蜀的感觉了。
  这么一来,南日岛上的农业发展为海狼提供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粮食供应之外,还使得海狼部众们获得了一个稳定的果蔬供应渠道。
  以前在船上做事,基本上都是以主食加咸菜为主,海狼部众生活好一点,可以在船上每天获得一些咸鱼咸肉补充营养,但是很少有人能吃上新鲜蔬菜或者瓜果。
  但是在到了天启四年秋季的时候,海狼部众在船上出海做事的时候,伙食就变得丰富了起来,短期出航的时候,他们几乎可以都吃上新鲜的蔬菜,其中土豆无疑是一种很受欢迎的东西,另外绿色的蔬菜也不再是稀缺品。
  甚至于船上的水手们还能每天吃上一个桔子或者一片柚子,甚至于偶尔连荔枝这样的东西也能吃到,这放在以前的话,是水手们想都不敢想的。
  除了农业之外,南日岛的渔业发展也非常迅速,原来南日岛只有两个小渔村,这两个小渔村总共不过一二百人的人口数量,小渔船也不过只有十来条。
  而且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