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于望族-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就饶了她们吧。”她笑了笑,脸上有些落寞:“这世上的人情冷暖,我算是看透了!”
     蒋氏见女儿这么说,便饶了两个丫头,但还是教训了她们几句。
     文慧哭了半日,有些累了,却又想跟母亲多说些话,便将丫头们都赶了出去,眼圈又是一红:“母亲父亲怎的不叫人来救我祖母还说等把我接回京里,我就不用再吃苦了,可我等了这么久,你们就是不来!”哭了几声,又恨恨地道:“是不是那个**在捣鬼?!”
     蒋氏却摇头道:“老爷没把那件事告诉她,也算是为你留了脸面,只说你在匪乱中受了惊吓,病了,她也没起疑心。这事儿老爷想得周到,不然,余姨娘要是为了文雅能出头,把事情往外一传,老爷就什么脸面都没了!”说到这里,便又流着泪握住女儿的手:“还好老爷没糊涂,等了这几个月,总算等到京里太平下来了,你们姐弟俩也能回京了。等回到京城,那里没人知道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你就都忘了吧!”
     文慧点点头,又委屈了:“可我真的能回去么?!我连这个院门都出不去!便是先前在家时,家里人也拦着我,不许我出二门”
     蒋氏气愤地道:“这都是老太太糊涂!嫡亲的孙女儿也不护着,叫她在这里过苦日子!”她越想越气,“不行!母亲不能看着你在这里受罪,我这就回去跟你二婶说,让她打发人来接你回家,不过是要拜佛念经做个样子罢了,在家里也是一样的!族里有人不肯,就叫他来跟我说!”
     文慧忙拉住她:“母亲,你去求她做什么?!若不是二叔二婶,我也不会被送到这里来,你还当他们是好人呢?!”
     蒋氏惊道:“怎么会?!你二叔一直写信给老爷说你们姐弟俩的事,方才我过来,你二婶也安排得十分周到呀?我瞧他们夫妻俩倒还算厚道。”
     文慧冷笑:“不过是装模作样罢了!”她将母亲拉回原位坐下,凑近了道:“母亲可知道,祖母原本是没打算把我送过来的,还说清莲庵地方小,怕我住不下,让我在家里静养。当时族里虽有人反对,但凭祖母的面子,也不是不成。是二叔当着众人的面说,清莲庵地方小,可以趁着族里整修房屋的时机,加盖房屋,我就有地方住了!当时祖母气得几乎晕过去!若不是后来四叔当上族长后,六叔祖母劝他要礼敬祖母,让着我们家些,我也不会在家里住了三个月。没想到二叔见庵里的房子建好了,仍旧逼着我带人搬了过来,还添了守门的婆子!就是他害的我!”
     蒋氏大吃一惊:“这怎么会呢?!瞧着不象呀”她有些六神无主了,“原本我还以为是祖母只要你二叔二婶肯帮忙,你祖母也不会太狠心,可如果你二叔二婶是这样的人,那你祖母怎么不拦着?!”杜鹃忙上前道:“夫人,您先别着急,且听小姐是怎么说的——不知这些事小姐是从何处得知?是听来的,还是亲眼所见?可靠么?”
     “怎么不可靠?!”文慧满面委屈地道:“我在家时,虽然只是听到些风声,但因祖母叫我只管静养,我也没多心。刚搬到这里时,我委屈了好久,祖母时不时派身边的妈妈来看我,我问了无数次,她们只是不肯回答。上个月,连妈妈们也不来了,换成是祖母身边的大丫头,说是几位妈妈年纪大了,二婶念着她们在祖母跟前服侍多年的功劳,开恩都放了出去,还赏了一大笔钱。我慌得不行,又担心祖母,只好让踏雪寻梅她们帮着打听。她们缠了祖母身边的双喜和如意两个好久,方才把这些事打听出来的。女儿又不是笨蛋,听到这些,还不明白么?!母亲您想,若不是二叔二婶有问题,为何五姐姐和十妹妹从不来看我?!为何祖母身边的亲信都被打发出去?!这分明就是二婶要夺权呢!”
     蒋氏气得直发拦,猛地站起:“枉我还当她是好人!我这就找她去!”
     杜鹃忙拦住她:“夫人,现在不是跟二太太翻脸的时候,救小姐要紧!”她看了文慧一眼,“照小姐方才的说法,四老爷和四太太应该不会拦着您接人才是。”
     蒋氏愣了愣,怒容渐消:“这话说得对!既然你祖母做不得主,你二叔二婶又是这般,我索性直接找你四婶说话!难不成凭老爷的面子,连接女儿回家都不行么?!”
     她是顾家全族里唯一一位在位高官的正室,族里人人都要给点面子的,要是她真的来硬的,别人还真不好得罪她。她对此非常有信心,也没把族人的非议看在眼里,立时就要杜鹃去帮女儿收拾东西。
     文慧心情好了许多,脸上立时便带了笑意,又拉着母亲坐下说话:“这半年母亲在家到底过得好不好?哥哥还好吧?爹可有给你气受?徐姨娘跟那几个小崽子可有闹腾?您放心,都告诉我,等我回京教训他们!”
     蒋氏笑道:“这些且不急,等到了路上,我再慢慢告诉你。”又听到外头有人说话,似乎是文怡要走了,便道:“方才在门口遇见你六房的九妹妹,她常来么?可有来看你?你六叔祖母也算是帮了你一把,回头母亲得去向人家道一声谢。”
     文慧有些扭捏,嘀咕道:“她又没来看过我”但想到连一个信儿都没有的文娴与文娟,每十天半月就到庵里走一趟的文怡倒让她顺眼些。虽然文怡也没进来看她,但好歹每次在门前过,都会打赏守门的婆子几个钱,嘱咐几句话,那两个婆子除了不许她出门,倒也没敢怠慢她,而且庵里的人对她也还算客气,听说,这位九堂妹长年供着庵中众人的日常用度,这几个月更是多添了三成她忍不住探头往外瞧,正好看见文怡的背影消失在道路尽头,几个送她出去的小尼姑互相笑着数手里的铜板。她噘了噘嘴,心里嘀咕:既然有心来看我,好歹进来说句话嘛(    

第九十四章 大吐苦水

     文怡立在祖母身边,一副恭顺礼敬的模样,眼梢却往坐在左边下手第一张椅子上的蒋氏望去。
     蒋氏才谢过了卢老夫人出言救女之情,又开始两眼泪汪汪地说着女儿在庵里的清苦,接着又恭维卢老夫人在族中德高望重,人人都敬着,无论什么事,只要发句话,无人不从的。
     卢老夫人面无表情地听她说了半日,只是不开口。蒋氏见她不接话,心里不由得生出几分懊恼。她虽然在家中天天受妾室和庶子庶女的气,但出门应酬,别人多少会给她几分面子,似这般自己还好言好语地恭维着,对方却不搭理的情形极少遇到。她立时就觉得自己失了脸面,又疑心卢老夫人胆小怕事,不想帮自己把女儿接出来,便拉下了脸:“侄儿媳妇说了半日,六婶娘也不应一声,想必是嫌侄儿媳妇呱躁了?!“
     卢老夫人一听这话,脸色便沉了几分。文怡一瞧不好,心里也暗暗抱怨这位大伯母不会说话。就算她是个官太太,但大伯父也不过是二品,自家祖父也是二品,品阶并不比大伯父低,何况祖母又是长辈。难不成她以为自己在京城威风惯了,回到家乡来就能瞧不起人了不成?!于是便淡淡笑道:”大伯母多心了,祖母这不是正听您说话么?”
     蒋氏不忿,正要张口,又忽然想起这位侄女儿曾去探过女儿,是个厚道之人,虽然心里恼,但也怕得罪了她要惹得女儿抱怨,便忍气道:“我话已经说完了,只不过六婶娘一句也没回应罢了,怎会是我多心?!”
     文怡抿抿嘴,闭口不言。卢老夫人心疼孙女儿,便带了几分不悦之色,沉声道:“你只道我不答你的话,也不想想自己说的都是什么?!你是在京城当家作主久了,连婆婆都忘了么?只管在这里奉承我,却把她放在哪里?!”
     蒋氏一愣,才要辩驳,却忽然想起方才自己的确奉承得太过了,如果卢老夫人发句话,族里就无人不从,岂不是唐突了于老夫人?她老脸一红, 讪讪地道:“是侄儿媳妇口误六婶娘别见怪,侄儿媳妇为女儿焦急,一时说话竟没提防”
     卢老夫人叹了口气,脸色放缓了些:“都是做娘的,你的心情我怎会不明白?只是这件事你来找我做什么?我们家是什么情形,你也不是不知道,虽说如今族里敬着我,那也是因为侄儿们给我老太婆脸面,特别是老四,他是个知礼的,才会处处待我以礼。但若我见他们懂礼数,就整日对族务指手划脚,便是再知礼的孩子,心里也要生出几分怨言的。”
     蒋氏忙道:“只是一件小事罢了”
     “六丫头的事当初闹得太大!”卢老夫人打断了她的话,“当中还有老十五的性命!十五家的如今还在我们家后院养着呢,先是没了家里的顶梁柱,房子又烧了,好不容易重新建了屋子,田里的收成又不好,家里连个多余的钱都拿不出来,几个孩子又小,她肚子里又还有一个,三灾八难的,这几个月就没少请大夫吃药,还不知道能不能撑下去。我知道那事儿不能怪到六丫头和小七头上,便就因为当时损伤太重了,庄上死的人也太多,因此族里才不好从轻发落六丫头!你也知道,老四才上任,不好太过宽纵了!”
     蒋氏纵是再不服气,也不好说什么。顾氏一族虽然百年来以长房为尊,嫡系为尊,但十五老爷好歹是一房家主,七、八、九三房遇事习惯抱成一团,加上偏支族人,数目庞大。做族长的为了大局,就算心里再瞧不起,面上也要做足功夫。她做了十多年的宗女性,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只是她想起女儿,再想起临行前丈夫的嘱咐,便悲从中来:“我可怜的慧儿啊难道她就一辈子离不得那清苦之地了么?!“
     卢老夫人重新板起了脸,眼帘微微向下,面无表情。文怡在旁暗想:家中每月五十两银子的供给,还有丫环仆妇侍候,一样是锦衣玉食,连头发都不曾少过半根,经文也没正经念过几回,哪里就清苦了?那庵主等人,还有前世的自己,难道是住马圈里去了么?!况且祖母方才分明已经暗示了解决之道,这般明白,大伯母难道没听懂?
     文怡前世随师傅如真游历各地,也曾出入官商大户人家,知道这些人家的女眷,习惯说话明里暗里带了三四层意思,明明是极简单的事,却偏不直白说出来。她在家时哪里见过这些?只觉得从前见识得太少了,没早早看出族人们的嘴脸来。这般历练了两三年,方才通透些。这辈子重生以来,与族中其他女眷及亲戚们交往,这项本事倒是帮了她不少的忙。她心想这长房的大伯父一家既然在京城做官,大伯母自然是没少在官家女眷中应酬的,本该很有眼色才是,没想到事情大出她意料之外。
     蒋氏还在那里低泣,杜鹃偷偷打量着卢老夫人与文怡都不做声,但眉间都皱了起来,文怡还露出几分纳闷之色,用一种不解的目光看向自家夫人。她脑中灵光一闪,细细回忆方才卢老夫人的话,不由得大喜,低头见自家主母还在那里抽泣,也顾不上礼数,便忙忙凑到她耳边如此这般说了好一番话。
     蒋氏整个人愣住,眉间的喜意渐渐浮上来,激动地看向卢老夫人:“六婶娘!您您”眼泪不由得往下直掉,“方才是侄儿媳妇失礼了”
     卢老夫人脸色再度放缓:“有些话我不好明说,你能明白就好。其实正如你所言,你要把女儿接回家去,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不闹得太过,老四两口子也不会不应。她毕竟是顾家女儿,我们也乐意见她好的。只是他们才接过担子,就为你们破了例,往后也难服众,族里就从此多事了,倒不如你们家给足他脸面,他自然也不会与你们为难。说到底,你们一家虽显赫,也不能离了家庭,不为自己,也要为子孙们考虑!”
     蒋氏只要能救出女儿,当然不会说半个“不”字,横竖她出发前,丈夫已经跟她打过招呼,只要能接儿女接回京去,花些钱也没什么要紧。因此她此时听了卢老夫人的话,便连连点头称是。
     卢老夫人见状,就知道她未必把自己的话放在心上,便话头一转:“论理,六丫头也太胡闹了些,若她平日礼数齐全,对待族中长辈们恭敬些,也不至于吃了这半年的苦头。既然受过苦,她也该知道些好歹了,往后千万莫要再犯糊涂。你是她母亲,可不能因为一时心软,就宠坏了孩子,叫她日后吃苦!”
     蒋氏听得心酸,眼圈又红了:“好婶娘,不是我宽纵了她,实在是不忍心管教!我生了三个儿女,也就只有这个闺女最贴心,若不是她,我连日子都难煞!您叫我如何舍得说她一句?!”
     这话说得卢老夫人与文怡都齐齐一愣,杜鹃在暗地里扯主母的袖子,但蒋氏却越想越伤心,忍不住哭诉起来:“六婶娘不知道,我家贤哥儿一满月就抱到老太太屋里养着,好不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