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帝国-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放心,臣明白。”按照周阳他们的预料。去岁一战,匈奴少则五年,多则十年才能恢复。可是,有了中行说这一计,匈奴得到月氏和东胡的土地、人口、牛羊,会很快恢复过来,与匈奴的大战就要加快准备。
    “嗯!”景帝微一颌首,转移话题:“周阳,幸得你给联出了一计。要不然,联还不知大汉有如许多的人才。他们的经历坎柯呀,联越发认为,办学是对的。你先看看。”
    景帝把一捆竹简推到周阳面前。周阳展开一瞧,上面全是人名:卓公、王盛、赵绾、卫绾、公孙弘、董仲舒、朱买臣、严助”
    一个一个名字看下去,足足有数百人之多,汉武大帝时代的牛人董仲舒、公孙弘、朱买臣、严助皆在其中。按照历史,他们出山应该还有十来年,却因为周阳的到来,他们提前出山了。
    他们有不尽如人意处,可是,他们对中国历史做出的贡献却是不容置疑的,可以说是人才济济了。
    “东方朔呢?怎么不见东方朔?”周阳大是惊奇,这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就是不见他。
    “董仲舒来了,他会出什么策议?会不会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周阳猛的想起,这些人中,董仲舒的影响最大,后世赞扬他的人不少,指责他的人更多。
    原因就在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策影响深远,却是祸害无穷,周阳该如何发挥自己的影响呢?(未完待续)





    第三卷 边塞烽火 第四十一章董仲舒
    更新时间:2010…10…15 14:30:08 本章字数:9261

    “周阳,联把你召回来,是要你与垂父偃。寰婴、冯敬“,办好这招揽人才一事。”景帝在周阳转念头之际开口了:“你很多想法新颖。你耍多用心。”
    “诺!”周阳这才明白。
    接下来,景帝询问了一阵练兵的事情。周阳一一回答,景帝非常满意。至于找东胡还是百越练手的事情。景帝笑着回答,这事不急,只要把兵练好了,还会找不到仗打吗?
    尽管周阳制订了先南后北的战略,可是练手这事,周阳更倾向于东胡。因为东胡的地形、气侯与大漠有些近似,南越的地形气侯与匈奴截然不同。
    至于找东胡还是百越下手,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了。
    周阳从宫中回来,好好的歇息了一晚。次日一早,就去宫里,景帝带着周阳、主父偃、窦婴、冯敬四人。四下里查看。
    这次要招揽的人才,不仅仅是经国之士,还有技艺之士,用现在的悄来说就是“科学家”或者“科技工作者”养马驯牛、种庄稼、打铁都在其中,每一行派有专人负责。分为很多点,这一巡视费时不短。
    与匈奴的大战需要很多战马。若是没有大量的战马,陌刀再好,也不可能出现在战场上。景帝首先来到的就是挑选养马之士的地方。
    只见一众马政官员,身着官服。正在机选人。前来应试的人很妾,排起了数条长龙,个个一脸的期盼之色。
    一个烦下蓄着胡须的中年男子。不乏精明之气,正在回答马政官员的问询。
    “你有何长处,敢来应试?”一个官员打量一眼这个男子问道。
    “大人,草民别无长处,会弱马。”这个男子声调有些高,生怕别人听不见似的。
    “叶!”
    立时有人忍不住笑起来。弱马这事,很为人瞧不起,他却高声嚷嚷。要人不发笑都不行。
    就是景帝也是强忍着,才没有笑出声来。周阳把他那副自豪样儿看在眼里,不由得莞尔。
    “大人,您别笑话。”这人的声音一点不见小:“这狷马可有道道呢,一个不好。就会伤口化胳,甚至死掉。这取卵更得小心,”
    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如何取卵,如何缝合伤口,如何治刀伤,一一道来,头头是道。
    “骗马还有这么多道道?”景帝听在耳里,奇在心头,要不是亲耳听到,还真不相信崩马有这么多的技巧。
    主父偃、簧婴、冯敬三人谁个不是如景帝一般惊讶?
    尽管周阳知道箱马虽然不为人瞧得起,也是一门学问,听了这人的话,仍是不免一阵惊讶。周阳惊讶的不是弱马的讲究多,而是此人对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深入,有些已经可见现代兽医学的端倪了。
    他主张要对刀伤用药,力避发炎化脓,只不过没有用现代术语说出来罢了。
    马政官员问询一些问题。此人一一回答。这些官员都是此道好手。一听便知他没有说假话,于狷马一事极为精熟。
    “好!”马政官员点头道:“你精于骗马,这很好。皇上要推行马政,大汉要大量驯养战马,你这崩马的本领用得上。从现在起,你就是朝廷的官员了,俸禄三百石。”
    三百石的俸禄,是很低阶的官员。这人不仅没有叹息。反倒是很欢喜:“谢大人,我是官身了,我是朝廷的官员了。”
    品秩再低,那也是官,要他不欢喜也不行。
    马政官员脸一肃道:“你听好了。皇上说了,只要你做愕好,皇上晋你爵,荣你身,让你享受荣华富贵。可是,你不尽心竭力,出了事。你罪责难逃!”
    “大人放心”的记住了!记住了!”这人一脸的笑容。
    “呵呵!”景帝抚着额头,甚是欢喜。不看不知道,一看方知,竟然连弱马这事还有如此多的道道。
    景帝大步一迈。又去下一处,来到赵过挑选种庄稼人才的地方。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家的基础,景帝非常重视。
    只见赵过坐在短案前,正在挑选人,一脸的严肃。
    他面前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农,一脸的风霜之色,老脸上全是皱纹。站得毕恭毕敬。
    “这么老的人,能种庄稼?”景帝有些难以置信。
    “皇上有所不知,这种庄稼的人。年纪越大,经验越丰富。这老伯,是一把好手。”主父偃略一打量老者,为景帝释疑。
    “哦!主父偃。你就这么肯定?”景帝仍是有些不信。
    “皇上。你瞧,这位老伯与众不同。”主父偃的观察不弱:“他身上有太阳的慧黑色,这是久经太阳晒所至。还有,此人脸上没有菜色,和肉食者的脸色无异,臣料定,此人家境不错。不仅粮满仓,还养有家畜,食有肉。”
    食有肉,对于现代人来说。不值一提。在当时,却是天堂般的生活。一个老农若是食有肉,那的确不一般。要想养家畜。就得有粮食。结论就是此人很善于种庄稼。
    景帝把老农一打量,果如主父偃所说,此人的脸色不错,没有菜色。再一打量主父偃。不由得莞尔,主父偃是寒士,于菜色肉色一瞧便知。
    “老伯,你有何长处?”赵过问道。
    “禀大人,老朽别无长处,善种庄稼。”老农开始回答:“老朽对择地择时锄
    接下来,老者一一道来,什么时间下种,下种多少,什么地种什么庄稼,锄草积肥,无不是经验之谈,赵过是这方面的专家,也是听得不住点头,赞道:“老伯,你种庄稼太屈才了。你应该把这些经验,传授给其他的人,我命你为稻田使者,你可愿意?”
    稻田使者,相当于现在的农业技术员,对于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农来说。正合适。
    “谢大人!”老农抚抚额头。有些为难:“大人,老朽只会种,不会说,嘴笨。”
    “老伯,你就照适才所言来教人便可。”赵过笑笑,温言道:“老伯家境不错,家里养有家畜,这积肥就方便了,你呀,一定要把这也教给他人。”
    我们现在用化肥,用锄草剂,机械化生产,飞机播种,用家畜积肥在现代社会根本就不入人眼。可是。在汉朝,这是创举,非常值得
    。
    “谢大人。”老农依然有些迟疑:“夫人,老朽不识字呀。”
    “这好办!”赵过很是温和的道:“只要老伯用心,我给你派一个。书吏,这文秦一事,就交给他办了。嗯,老伯善种庄稼,没数十年的经验不会如此老道,俸禄六百石。”
    “六百石?”老者大是惊讶。继而就是欢喜无已:“谢大人,谢大人!”
    “老伯,你一定要用心。你家境不错,家里人都有肉吃。可是,大汉很多百姓没肉吃。若是庄稼种好了,有余粮,可以养家畜,百姓就有肉吃。”赵过鼓励道:“皇上说了,要大汉百姓粮满仓,食有肉,你千万不要辜负皇上的期望!”“皇上圣明呐!”老农有些动情的道:“皇上把老百姓放在心里,老百姓有好日子过了!”
    老农的话很朴实,没有什么华丽的辞澡,却是真心的赞扬。景帝听在耳里,大是受用,眼睛眯了起来,不住点头,这比千篇万篇煌煌之言更让人满足呀。
    “周阳,赵过这人,作荐得不错!”景帝冲周阳笑笑,赞赏不已。
    “他做了一批髅车,发给百姓使用,百姓都说好。可是,时间太短。不能做得太多,要不然,今年的收成会好上许多。”景帝大是惋惜。
    “皇上,只要有了人才,这时间会追回来。
    ”周阳宽慰他一句。
    “说得好!”景帝点点头,带着周阳他们接着查看起来。
    景帝要振兴百业,这次招纳的人才真是各行各业的都有,这查看起来。费时好长。费时虽长,收获也不错。景帝是不看不知道,一看方知每一行都是学问所在,既是惊讶。又是欢喜,对周阳提议办学一事,更加赞成。
    这些人的经验很丰富,不乏创造精神,却有一个共同的缺陷那就是不读书,不识字。正是因为他们不读书,不识字,这才采取面询的方式挑选。要不然的话,完全可以采用策试的办法,发给他们笔墨竹简,要他们写出来。
    一通查看下来,周阳很是惊讶。让周阳惊讶的是,我们的祖先创造力惊人,尽管周阳知道我们祖先的创造力惊人,却是没有想到是如此的惊人。
    铁匠已经发明了精钢烬造法,那是一锤一锤去锻打。在当时,钢铁的得来,主要是靠反复锻打,这叫百炼钢,这没什么好说的。问题在于。铁匠不仅锻打。还发明了油浸粹火之术,这是一个创举。
    “若是他们都读过书,识得字。这技艺会更加精湛。”景帝最后下了结论:“办学这事,雷打不动。联宁愿与匈奴晚些大战,也要把这事办好!这是国之根基呀!”
    只要有了人才,百业振兴,汉朝的实力就会更强大,匈奴虽然强横。也是无能为力。对景帝这结论。周阳他们完全赞同。
    查看完了百业技巧之事,就剩下最后一事,就是经国之士的策论了。这是重中之重,景帝决定次日举行,并且景帝要亲临。
    经过一天的巡视,周阳见识了汉朝的科技。非常震憾,为我们祖先的创造力而喜悦。对第二天的策试。周阳更加期待,这些经国之士会发出何等样的洪声呢?
    翌日,周阳早早赶到宫里。周阳去得早。没想到景帝更早,早就在宣政殿等着了。
    景帝身着皇袍,头戴通天冠。没有穆穆天子之威,而是一脸的笑容,一见周阳之面。便是笑呵呵的道:“周阳啊,今儿是大汉的喜日子。联要挑选大汉的经国之士。高祖有三杰、陈平、周勃、樊吟这些人才,才创建了大汉,联的人才越多越好。”
    不等周阳说话,一昂脖子,吟起了高祖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走喽,找猛士去兮!”
    景帝真的很欢喜,袍袖一拂,快步而去。脚步轻盈异常,足不点
    。
    景帝虽是贵为天子,却是性情中人,发怒的时候耳以抡棋盘砸死吴王刘漆的世子,欢喜的时候笑呵呵的。与平常人无异。周阳与景帝相识这么久,很少见到景帝如此欢喜。
    这也难怪,人才是一个,国家的根基,前来应试的人才远远超出了想象。连大名鼎鼎的申公都来了,要景帝不欢喜都不行。
    周阳、主父偃、窦婴、冯敬四人脸带微笑,跟着景帝进了宣政殿。
    一进宣政殿,周阳的眼珠差点掉在地上,原来殿
    “周阳,你那想法很好。”景帝先是夸一句周阳,接着道:“跪坐着写累人,这般坐着写,不用腰酸背疼,联特的命人做了些出来,让他们坐得更舒适些。”景帝对这些经国之士真是不错,可是以说无微不至了,连这等小事也没有放过。
    景帝走到宝座旁站住,转过身,一拂袍袖道:“策论开始吧。”
    “策论开始,士子入殿!”窦婴扯起嗓子吼起来。
    他的吼声一停,殿外的士子一个接一个进来。周阳打量这些入殿的士子,差一点喷饭。
    第一个进入的是一个须发如银的老者。年岁不小了,没有七十,六十不是问题。却是红光满面,身体健硕,头戴儒冠,身着儒服,大袖飘飘,一股清雅之气乍现,让人大生好感。
    正是名满天下的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