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限流同人)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 作者:糯米水晶糕(晋江银推vip15-03-09完结)-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杨氏也曾考虑过,就剩下小女儿的婚事未决,要么就去娘家找一找有没有般配的小郎君。可是娘家还没给消息答复。面对小相氏不知是闲聊还是有意的提问,杨氏打了个太极,没有回答。
    武颜却并不觉得大嫂会闲得关心小妹的婚事,其中必定是有什么缘故的。
    至于内情是什么,武颜想要靠自己的手段去挖出来。
    …………………………
    自从过了贞观十二年,进入贞观十三年之后,长孙皇后的身子便开始不利索起来。
    病急乱投医的李世民先是把太医们折腾得半死;然后是一直要求袁天罡做法,袁天罡叹息:“此乃天意,恕贫道无能为力。”
    于是李世民准备下诏修复天下名胜古寺为皇后祈福(1),御史劝诫、魏征血谏、太子哀求,直到最后昏迷的长孙皇后苏醒过来制止了李世民的疯狂举动。
    长孙皇后的苏醒自然是李治促成的,可是仙气吊命不救命,终于……
    贞观十三年四月,年仅三十九岁的长孙皇后病逝于太极宫立政殿,回光返照之际,千万恳求李世民,勿要对着自己的娘家人委以重任,以免外戚尾大不掉,又要李承乾好好照顾好弟弟妹妹。
    千古一后没熬过贞观十三年的清明节,李世民遵其遗愿,营山为陵,是为昭陵。谥号文德皇后。
    …………………………
    “那群和尚们,该气坏了吧?”虚空之中的七点大神挑眉笑道。
    jj大神一如既往地傲娇:“自诩为老子后人,偏生要修建庙宇为自己妻子祈福,李二他不就是脑子有毛病吗?”
    “所以现如今你对陈静姝和陈祎还算满意吗?”
    jj斜睨了一眼:“为什么要告诉你,我满意不满意?下头那个小和尚满意就足够了。”
    “绿jj,你总喜欢恶声恶气的做好事吗?还是不留名的那种?”七点大神取笑。
    “走了,三千界破事儿那么多,在此逗留这么久干什么?有陈祎在,这里出不了岔子。”jj大神顾左右而言他。
    …………………………
    守孝不守孝,对于李治来说区别不大。从前做和尚茹素许多年,即便是如今能够面不改色地吃荤了,也不会如武颜那般馋肉。
    不过长孙皇后的去世,还是令名义上的父皇李世民消沉了许久,他因未能修建庙宇替长孙皇后祈福之后,便开始在宫内修建观望台子,这便是“望陵毁观”典故的由来。
    不仅如此,李二陛下再次想要寻访高人,为长孙皇后祈福。
    李泰便是建议在洛阳龙门开凿石窟,修建佛像,为母亲追福。
    太子李承乾不甘落后,也提议在长安修建庙宇,供后人缅怀母后。
    …………………………
    武颜看到皇室这一系列可谓是疯狂的举动,终于明白了,自己和陈祎来到此间的部分深意。
    若是没有历史计划外的这二人,如今大唐正是佛教开始兴盛的起/点,及至玄奘法师归国、正史上的武则天登基,佛教在民众之间会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现代社会大唐出土的很多文物都是与佛教事物有关系的。
    也许jj大神想要的是一种平衡而非某种宗教的一家独大。
    以上,是武颜胡乱琢磨的,并不知道是不是事情的真相。
    但是要她相信自己这次的穿越仅仅是大神给的奖励,却是太过牵强了。
    jj大神不可能无缘无故做这么没有意义的事情。
    是夜。
    李治守孝中,与长孙皇后这五年的相处,让他体会到了很久之前就已经忘记的亲情,因此,他是虔诚地守孝。
    武颜对着玉叶说:“你最近还好吗?”
    李治有些怔忪:“我掐算过了,长孙皇后今生行善积德。来世必定投身于积善富贵之家,五福俱全,能够寿终正寝。”
    李治的回答和武颜的提问是完全不相关。
    可是武颜就是明白了他要表达的意思:“我懂的。你不要再介怀于没能为长孙皇后延长寿命了。你已经做了所有你能做的事,天命并不是那么容易就改变的。”
    李治轻叹:“我以为,能够更久一点,再久一点,可是……”
    武颜很想摸一摸李治的头,但是可惜对方此刻并不在自己的面前:“李治——陈祎,你曾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成佛,你有慈悲心肠我知道,可是人生本就是如此短暂的,对于长孙氏而言,她最放不下的就是她的孩子。我知道你和李承乾、李泰并无什么深厚交情,唯独晋阳公主和你算是这几年里相伴长大的。既然皇后娘娘担心孩子,你就再为她做一件事吧。历史上的兕子是十二三岁就病逝了,据说是遗传皇后娘娘的气疾。如今你一直帮着兕子调养,兕子的身体底子该比你当初刚接触的长孙皇后要强得多。在长孙氏身上没有做到的事,也许在晋阳公主身上能够做到。如果你能让兕子健健康康长大,想必长孙皇后泉下有知也会欣慰的。”
    李治犹豫地问:“可以吗?我真的可以这样做吗?”
    武颜无比肯定地说:“逝者已矣。从生到死,我们会经历很多,回想你曾经经历这些事情时候的心态,你就会看开了。”
    李治想到从前被和尚庙的老和尚收养,老和尚年迈老去之时,自己悲伤的心情;踏上取经之路,见惯了妖孽肆虐,危害人间造成的惨剧;一朝回神,发现取经并不像自己想得那么简单……其实世间之事从来都是这么残酷,只是自己变得软弱了一些。
    “我……明白了。”李治的心智何其坚定。不然前世也不会千难万险去取经了,方才只是一时迷惑,因为这五年安逸生活让他变得更加的多愁善感并且心软起来。
    如今回过神,觉得自己需要向武颜学习的地方实则是还有许多。
    不得不说,这两个人,真是互补的性子,都能在对方走进岔路的时候去唤醒彼此。
    这是不是天造地设的意思?
    武颜没有把近来自己遇到的麻烦告诉李治,因为他还需要时间平复心情。
    至于诚郡公武元庆那样子的蠢货,完全不需要李治出手用法术去教训。
    武颜前一阵子从下人的口中探出了武元庆打的主意——自然不是直接探听出来的。
    武元庆确实是把“要将武元芳许配一个相氏家族的小郎君”的消息瞒得死死的。
    可是看多了宅斗宫斗小说的武颜怎么会不知道,一个大宅院里,消息最灵通的,就是下人了。
    如今的武颜不缺金银、更有身份,有很多下人来示好。武元庆频繁宴请相氏的人这一事情自然是被武颜得知了。

  ☆、第三十三章

武颜用食指轻扣桌面:“你说,最近我大哥总是在前院宴请大嫂的娘家人?”
    “对啊,小姐,这是咱们院子里的椿儿和奴婢说的。椿儿的干娘的小孙女今年六岁,在郡公爷的院子里当差,是个小丫鬟。有一日躲在柜子后面躲懒,听到了几句话。小丫头不知道其中厉害关系,但是听到有提及小姐和三小姐的名讳,就回家对着她老子娘学嘴了。”青桐恭敬地汇报。
    武颜心想:就凭便宜大哥的智商,还真的是奔赴在作死的路上一去不复还!自己现在在别人眼里也算是香饽饽了,偏偏他要卖弄一下阴谋诡计,显得足智多谋似的。可是他不想想,要左右武颖的婚事哪里是这么简单的?莫怪乎小相氏也要暗地里来示好。我看他们一大家子里面,也就是小相氏和武宜安是个聪明的。
    武颜心头一番计较,面上滴水不漏,对着青桐说:“这件事情你做得很好,以后继续替我留意着府里的风吹草动。去奶娘那里支些银钱给椿儿买零嘴,另外对那个小丫鬟的娘说一句,他们家是个好的,现在我不能明面上打赏,但是我这里先记下了。”
    青桐牢牢记住小姐的吩咐,又看到小姐伸手从匣子里取出一对丁香耳钉对自己说,是赏给自己的。
    青桐连连拒绝:“奴婢本就是小姐的丫鬟,这时候没什麽功劳,怎么能凭白接受这个。”
    武颜笑笑:“你和翠柏跟着我这么多年了,我是什么性子还不知道?你做事谨慎细心、翠柏泼辣干练,都是我的心腹。你们也知道我是个手宽的,对着椿儿我都能打赏,为什么就不能打赏你了?”
    青桐最后无法,还是收下了这一对金耳钉。
    青桐和翠柏都是杨氏陪房的孩子,在武府算是杨氏这一派的死忠了,从前杨氏当家的时候也算是有几分面子,如今杨氏退下来,小相氏当家,启用的都是另一拨下人,杨氏的陪房们不免有些落没了。
    今日青桐得了赏,轮休的时候带回家准备交给她娘。
    青桐娘看着金子咋舌:“二小姐真阔气!这是金子的吧?”
    大唐的主要流通贵金属货币是金子而不是银子,寻常家人有一副银首饰也算是挺宽裕了,青桐家是杨家家生子,对比早年战乱时候外头的人家,算是过得不错了。青桐娘也有珍藏着一支镀金的簪子。女儿得到的这一对丁香耳钉是小巧,可是那不是镀金是纯金啊!
    见到女儿要把耳钉给自己,青桐娘忙不迭要伸手去接:自己戴两天显摆显摆,就收起来,小儿子日后还得说媳妇儿,要用钱的地方多哩。
    却不防平日里不怎么开口的青桐老子皱皱眉说:“让大妞子自己收着。”
    青桐娘不解,但是自家汉子的话她一向是听的,就依依不舍地把耳钉推回去:“大妞,你爹说让你自己收着呢。”
    青桐自然看出来娘很喜欢,又说这是孝敬给娘的。
    青桐娘不知该不该要了。
    青桐爹对着大女儿又说:“每个月你的月钱都是直接贴补到家里的。如今开始,也都你自己攒着吧。”从前青桐的月前都是直接被她爹娘从账房那里支走的,父母俱在、又没成家,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她爹,你这是?”青桐娘不解。
    “咱们大妞子,跟着二小姐是跟对了。算算年岁,过两年大妞子配了人,还可以做二小姐的陪房,等到了王爷府上,可就是管事妈妈了。日后有你的好日子,别扣扣索索只看见眼前。”青桐老爹是明白人,知道自家女儿以后最好的出路并不是给王爷做小——其实但凡有脑子、知道深浅的下人,都不会上杆子去给主人家做小。毕竟家生子本就有脸面了,做了小妾通房反而是得不偿失。
    青桐完全不觉得自己爹当着自己的面说这些,会令自己伤心。做下人的,哪有那么纤细敏感的性子?爹指出来的,确实是日后对自己最好的一条路,如果自己能成了体面的管事妈妈,自家小弟说不定还能得到什么好差事。
    青桐爹的意思是:以后青桐到处打点打赏的地方多了,身边不能没有几个银钱;又有日后跟着二小姐,也不能短了些门面首饰。
    这是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反正如今武颜院子里的下人总比别处的多几分脸面。
    得到下人报信的武颜自然在更细致的观察之后猜到了武元庆的心思。
    总算武元庆的脑仁儿比核桃要大了些,给武颖挑的两三户人家不是那种很拿不出手的。
    武颜猜测:武元庆或许是想要把武颖的婚事儿留在手里做秘密武器。毕竟凡事都是要先礼后兵的,以后他有什么想头,要自己办事,必定还是会先怀柔,若是不成了,再走威胁这一招。
    就算武元庆给武颖找的人家算是比较靠谱的,武颜也不会让他得逞。这个武家,自己唯一有几分真心相待的,就是武颖了,她要嫁入的人家,绝对不可以是武元庆安排的。
    因为最近皇后娘娘病逝,没有哪家会不长眼地行宴取乐。武颜给高妙言下了帖子去宏福寺吃斋菜。
    高妙言最近正憋得慌。
    她的亲事是自小就定下的,她爹娘心疼她,怕别家容不下她跳脱的性子,就做了亲上加亲的事。
    虽然说,现代不准近亲结婚,但是在古代,表哥表妹或者表姐表弟凑一对儿的事情多了去了。
    所以对于高妙言日后的婚事,武颜一直抱着祝福的态度。不然难道要费尽心机去破坏,只因为她可能会生出弱智?
    武颜自私,觉得做那样圣母的事情太过匪夷所思了,用现代人的思维做想当然的事儿,是蠢。冷眼看着,高妙言提起她表哥还有几分羞涩。自己若是出手破坏,难道能给妙言找一个比她表哥更适合她的夫君?
    高家人从前就知道女儿和武家的小娘子玩得好,却没想到武元华能够有这样好的造化。
    妙言能和武元华做成闺中密友,总归是有利无害的。
    弘福寺是百年名寺,初一十五香客如云。武颜给高妙言约了初八,因为她最不喜人多嘈杂。
    那也是因为办法,若是身居高位,有特权在手,何愁哪日人多?便是一声令下就能得到特殊的对待。如今自己只是被赐婚了晋王殿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