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主宰江山-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阻隔在西京路南下太原府的中间,第一道阻力就是由女真武将蒲察津守卫的晋中重镇,名关——雁门关。
    巍巍恒山,沿代县北境逶迤绵延。蜿蜒于山巅的内长城,犹如玉带联珠,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山联成一体。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雁门关塞就建筑在峻拔的雁门山脊。
    雁门山,古称勾注山。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自建雁门关后,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它“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
    雄关雁门,居“天下九塞”之首。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起,历代都把此地看作战略要地。赵置雁门郡,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唐书·地理志》描述这里“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径关,亦曰雁门关。”后经五代十国、宋、辽、金、元约四百余载。
    北宋初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契丹人)激烈争夺的战场。名将杨业(又称杨继业)及其杨家将都曾在这里大显身手,为国立功。在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杨业任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以后,曾多次以少胜多,大败辽兵,当时人们誉杨业为“杨无敌”。雍熙三年(986),在雁门附近的战斗中,由于统帅潘美的指挥失误、临阵脱逃和挟嫌报复,使杨业陷入重困,最后士卒全部覆没,在朔州的陈家谷他自己身负重伤为辽兵所执,宁死不屈,终至绝食为国。后人为纪念他的战功和忠贞精神,在雁门关北口立了“杨将军祠”。
    雁门关由关城、瓮城和围城三部分组成。关城城墙高10米,周长约1公里。墙体以石座为底,内填夯土,外包砖身,墙垣上筑有垛口。
    领兵来到雁门雄关之下,还来不及欣赏千年雄关的风景,果不其然,杜谦就遇到了守将蒲察津的阻拦。
    对于这一想象中的情况,杜谦早已经有所预料,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再拿出了完颜璟颁下的平叛诏书之后,蒲察津居然还是那样的不识时务,并扬言除非是朝廷给他本人下令,不然,谁要想带兵从这个地方经过,那就得看看他手中的大刀答不答应。
    蒲察津之所以这般阻挠,其实只为了给姻亲完颜慧报仇雪恨,因为当初顾同清洗西京官场,完颜慧落败被杀,所以蒲察津自然而然的也就恨上了顾同,所以才有了见圣旨依旧不开关门的场景。
    蒲察津的本意只是阻挠阻挠顾同的军队,让顾同和西京军也知道知道他蒲察津的厉害,顺便为他的亲家完颜慧出口恶气,但是没有想到,他这般用心,竟然给他以及雁门关女真守兵带来了灭顶之灾。
    在搬出圣旨之后蒲察津犹不开关门的情况下,杜谦也没了好脾气,直接就让三娃子带着一同前来的步兵搭起攻城器械,强攻雁门关。
    雁门关守关将士并不是人人都像蒲察津这样的不识好歹,尤其是在得知西京军是奉命行事之后,这些人要么就是犹豫要么就是直接后撤,就算是有蒲察津的强力要求,也不能挽回败局。
    一顿强攻,其实也没有遇到什么强烈的反击,三娃子就直接夺下了雁门关城墙,然后又开关迎进杜谦率领的主力部队。
    至于守将蒲察津,杜谦想也没想,直接以阻挠军机、蔑视圣旨为由,一刀砍了,不过这样一来,也为西京军控制要塞雁门关取得了便利。
    夺关南下,杜谦领兵过忻州,直扑太原府城!
    
   

第323章 两封信
    太原府东至河北赵州约莫五百五十里,东南至辽州三百四十里,南至沁州三百十里,西南至汾州府二百里,西至陕西吴堡县界五百五十里,北至大同府朔州四百里。自府治太原城至金中都一千二百里。
    上古之时,大禹分划九州,太原属冀州地。春秋时为晋国,战国时属赵,秦灭六国,置太原郡。两汉因之,兼置并州治所。魏为太原国,并州仍旧。晋因之,后为刘渊所据,旋没于石勒,又为慕容燕所据,苻坚复取之。后魏仍为太原郡,兼置并州。北齐、后周皆因之。
    隋初,废郡置并州。开皇二年,置河北道行台。九年,改为总管府,大业初府废。大业初,改曰太原郡。
    唐初,曰并州初置大总管府,又改大都督府,武后长寿元年,置北都,旋复曰并州。开元十一年,又置北都,改并州为太原府。天宝元年,改北都(太原)为北京,又为河东节度使治所。《唐书》记载:至德初,命李光弼为北都留守。史盖因旧称书之,非是时又改京为都也。宝应初,始复曰北都。五代唐为西京,又改为北京。周时,为刘崇所据。宋太平兴国四年,改置并州,嘉佑中,复曰太原府亦曰太原郡河东军节度。金因之改军曰武勇,寻复曰河东,是为河东北路路治所在。
    太原府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乃古今必争之地也。周封叔虞于此,其国日以盛强,狎主齐盟,藩屏周室者,几二百年。迨后赵有晋阳,犹足拒塞秦人,为七国雄。秦庄襄王二年,蒙骜击赵,定太原,此赵亡之始矣。汉高二年,韩信虏魏豹,定魏地,置河东、太原、上党郡,此所以下井陉而并赵代也。后置并州于此,以屏蔽三河,联络幽、冀。后汉末,曹操围袁尚于邺,议曰:并州左有恒山之险,右有大河之固,北有强胡,速迎尚以并力观变,犹可为也。
    及晋室颠覆,刘琨拮据于此,犹足以中梗胡、羯。及琨败,而大河以北,无复晋土矣。拓跋世衰,尔朱荣用并、肆之众,攘窃魏权,芟灭群盗,及高欢破尔朱兆,以晋阳四塞,建大丞相府而居之。胡氏曰:太原东阻太行、常山,西有蒙山,南有霍太山、高壁岭,北扼东陉、西陉关,是以谓之四塞也。及宇文侵齐,议者皆以晋阳为高欢创业之地,宜从河北直指太原,倾其巢穴,便可一举而定。周主用其策,而高齐果覆。
    隋仁寿末,汉王谅起兵晋阳,遣其党余公理出大谷、趋河阳见河南重险,綦良出滏口、见河南磁州,刘建出井陉见直隶重险、略燕赵,乔钟葵出雁门、略代北,又遣裴文安等入蒲津,径指长安,寻为杨素所破败。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唐公李渊以晋阳举义,兵遂下汾、晋,取关中。唐武德二年,刘武周自马邑南侵,其党范君璋曰:晋阳以南,道路险隘,悬军深入,无继于后,进战不利,何以自全?武周不听。时世民言于唐主曰: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请往讨之。武周败却,其后建为京府,复置大镇,以犄角朔方,捍御北狄。
    李白云:太原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诚然!
    及安史之乱,匡济之功,多出河东,最后李克用有其地,与朱温为难。
    天复元年,朱全忠攻李克用于太原,遣其徒氐叔琮入自太行,张文恭以魏博兵入自磁州新口,葛从周以兖、郓、成、德兵入自土门即井陉也,张归厚以州兵入自马岭,王处直以义武兵入自飞狐,侯言以慈、隰、晋、绛兵入自阴地,并抵晋阳城下,而不能克也。迨释上党之围,奋夹河之战,梁遂亡于晋矣。石敬瑭留守晋阳,遂易唐祚,而使刘知远居守。
    开运初,郭威谓知远曰:河东山川险固,风俗尚武,土多战马,静则勤稼穑,动则习军旅,此霸王之资也。知远果以晋阳代有中原。刘崇以十州之众,保固一隅。周世宗、宋太祖之雄武,而不能克也。
    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始削平之,亦建为军镇。刘安世曰:太祖、太宗,尝亲征而得太原,正以其控扼二虏谓辽人,夏人也,下瞰长安谓开封,才数百里,弃太原则长安京城不可都也。及靖康之祸,金人议割三镇地三镇,太原、河间、中山也,李纲等以河北河东为国之屏蔽,不能化割。张所亦言:河东为国之根本,不可弃也。时张孝纯固守太原,女真攻之不能克。及太原陷,敌骑遂长驱而南矣。
    太原城下,带着张复亨、萧成以及两千骑兵长驱南下的顾同,望着眼前这座雄伟大城,心中回想着史书上对太原城的记载,不由得感慨万分。
    不管是古人还是他这个穿越者,都知道,三晋之地,真正的基业在于太原城,这并不是说太原乃是千百年来的名城大邑,而是其地理位置决定的。
    譬如西京路路治所在的大同城,在雁门关之外,太过偏僻;而河东南路路治所在的平阳府(临汾)虽然占据着汾河谷底的优势,拥有千里良田,但是平阳府一马平川,无险可守,遇到从河南或者关中来的兵,不日便可下也!
    但是太原城就不同了,城池处于三晋正中,可以辐射整个晋地,但凡哪里有变,只消从太原府出兵,四方皆可平。
    正是因为这样的地理位置,千百年来,太原府一直都是三晋大地的军政中心所在,只是女真人将河东之地从软弱的北宋手中强行割走的时候,为了防止晋地居大,惹出祸端,这才将三晋一化成三,北曰西京路,南曰河东南路,中间夹着的便是河东北路,也就是太原府所在。
    张复亨眼看着太原城池之上,斗大的一个顾字旗帜高高飘扬,也不禁心中一松,放松的同时,却也感动一阵激动。
    “主公,恭喜了,有了太原城,三晋皆入怀也!”
    顾同心情其实也很轻松,杜谦和三娃子两个人没有让他失望,带领大军南下,除开雁门关一役打的有些稀里糊涂之外,其余州县,都几乎是敞开城门,迎西京军进入。
    等杜谦的大军到了太原城的时候,早已经听闻雁门关守将蒲察津阻碍西京军南下,直接被军法处置的河东北路都总管范承吉哪里还敢找什么理由,内心惶惶的他,打开城门,就将西京军放了进去。
    兵不血刃,拿下太原府,顾同怎能不高兴?
    三晋之地的富庶、人才,几乎聚集在太原城,有了太原城,才真正是有了称王称霸的资本!
    “宋太宗当年挥兵北上,攻克北汉,俘虏北汉皇族,可就因为一句此地有王气,就把城中所有的街口全部改成丁字路,呵,他却没有料到,他的后世子孙,不贤不孝,拱手就将三晋千里之地让与女真人,何其不幸也!”顾同轻轻一叹,朝代更替,城池换人,此番他进了太原城,却不知道后面还会发生什么!
    “主公所忧虑者无非是现在宋金局势还不明显,生怕女真人突然插手三晋,复亨这几日心中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番思考,如若让我来说,与其被动等待,还不如主动出击!”张复亨右手摸了一把山羊胡,成竹在胸一般的说道。
    “怎样一个主动出击法?”顾同问道。
    张复亨指了指南方,说道:“与其等着南宋朝廷北伐,我倒觉得,不如现在就派人联络南宋朝廷,听闻宋廷现在主政的是权相韩侂胄,此人喜爱金银之物,主公何不派人,携带其所好,进入临安城,与其商议,那韩侂胄本来就有北伐的心,只是担心兵力不足,害怕失败,主公只要能够承诺,将在南宋北伐之时,答应引兵南下或者是西进关中,帮助宋军打击、牵制女真军队,我想依着韩侂胄的性子,一定不会放过这好么好的机会的,只要南宋出兵,金廷必乱,主公便可就此抛开女真人,另立炉灶,如此,便也不用在担心女真朝廷了!”
    一直等待着开禧北伐的顾同,听到这番话,如醍醐灌顶一样,在这之前,他一直都觉得应该等着历史发展的顺序,等着后年也就是公元1205年的开禧北伐,从来没有想象过可以主动给韩侂胄信心,让他提前动手‘‘‘‘‘
    不过有了张复亨的这一番话,顾同心中便也有了计较。
    中路军统帅杜谦、三娃子以及以范承吉为首的河东北路大小官吏再将奉旨平叛的顾同迎进到太原城之后,顾同什么话也没多说,便把自己关进屋子里面,接连写下了两封长信。
    第一封信,是写给镇守西京的何方与路伯达的,心中要求二人尽快在西京路征召新兵,补充兵员,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时局。
    第二封信,乃是送到成都府的‘‘‘‘‘脑海中回想着那个在长安城中败得一塌涂地的身影,顾同不仅有了几分期待‘‘‘‘‘
    
   

第324章 定心
    两封书信,就像是划开自绍兴和约之后宋、金两国的死水般的敲门石一样,强有力的撕扯开了掩藏在两个朝廷、两个民族之间的那道深深的伤痕。
    靖康耻,臣子恨,犹未雪!
    淮河以南的汉族士大夫们,尤其是那些心怀家国的仁人志士,无数个夜晚梦回中原,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