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唐再续-第3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季述要看李曜,自然不是看他是不是如传说中那般有着谪仙风采,显然只是为了确定李曜此人气度、为人。换句话说,他必然是要以今日一观,来决断神策与河中能否合作的。
  想明白这点,李曜心中便冷笑起来:“神策?瓮中之鳖,冢中枯骨,莫非还要跟我讨价还价?天要使人灭亡,必先使人疯狂,你刘季述最疯狂的那件事还没做,我自然不会莫名其妙地杀了你,不过就凭你也想跟我谈合作?哼,真是兔子找狼谈理想。”
  不多时,出来一名小黄门,说陛下召见。李曜整整衣冠,从容入内。
  待进了大殿,便见殿上高坐一人,身穿明黄常服,头戴玉冠,面容清正,果然是仪表堂堂,龙姿凤采。
  李曜前趋数步,从容下拜:“臣,河中节度使李存曜,奉诏前来,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李晔面带笑容,一脸亲和,朝下面的宦官一挥手:“来呀,赐坐。”
  李曜谢恩,早有宦官送上坐席,请他入座。
  等他坐定,李晔便道:“今次华州之事,劳卿家费心了。”
  李曜微微躬身:“此臣子职分。”
  李晔道:“今华州虽下,长安仍在李茂贞手中,爱卿有何见解?”
  “官家欲回銮长安,臣自然一路护送。不过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官家不如暂居华州,待臣击败歧贼,克复长安,再迎官家回銮。”
  李晔点点头,问道:“不知爱卿此来,领军几何,可有把握击败李茂贞?”
  李曜面色平静:“臣此来,战兵不足四万。”
  李晔大吃一惊:“怎会这般少?”忽然惊觉不对,忙解释道:“我是说,李茂贞恐有大军十余万众,长安城防又素称坚固,爱卿可有把握?”'无风注:前文曾述,唐朝皇帝平时很少称“朕”,这个自称只在比较正规的场合才用,一般就是“我”。'
  李曜微微笑道:“臣自领兵以来,还从未打过占据兵力优势之仗,纵然前次河中之战,河东战兵也略逊汴军,不过侥幸的是,至今尚未有过败绩。”他淡淡地补了一句:“至于李茂贞,臣至多领兵三万去战。”
  李晔倒抽一口冷气,强笑道:“爱卿果然了得。”也不知是说李曜本事了得,还是猖狂了得。
  李曜最会揣摩人心,自然知道李晔心中会如何去想,不过这却正是他所要的结果:就是要让李晔从心底对他有所畏惧。这个已经明白有兵就有权的皇帝,一旦从心底里畏惧李曜带兵的能力,很多事情就不敢胡乱为之,那么相对的,李曜说话的效果,也就绝不是寻常可比。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李曜真能用三万兵击败李茂贞。
  李曜微微一笑,忽然问道:“韩建已然请降,不知官家打算如何处置?”
  李晔微微诧异,心道:“韩建是你击败的,也是向你请降的,你会在乎我如何打算?”当下便道:“爱卿以为该当如何?”说到此处,忽然想起诸王之死,又有些悲愤,补了一句:“不过此人虐杀诸王”
  “官家。”李曜似乎没听见后面这半句,说道:“华州新定,韩建此人,臣以为暂时不杀的好,不过他自然有罪,不如先夺职待定,待克复长安,再做道理。”
  李晔心中一叹,点头道:“爱卿此议,颇有道理,便是这般了罢。”
  李曜躬身:“臣遵旨。”
  李晔故意不问同华节度使的安排,这显然是遵从了现在的“潜规则”,同华是被李曜拿下的,同华节度使的安排必然是李曜或者李克用上表推荐,他这个皇帝陛下只能在那个表奏之上用御笔朱批一个“可”字。
  这一来,便有些冷场。
  李曜不怕冷场,如今虽是在天子行在之中,但实际上整个同华都被他控制着,这里也同样是他的“主场”,他自然不急,就算冷场,他也泰然自若,从容不迫。
  李晔却不能这样干耗,想来想去没什么话说,只好干咳一声:“听闻爱卿尚未婚配?”
  “是,官家。”李曜的话很少。
  李晔张了张嘴,忽然想起这事轮不到他来操心,至少在李曜头上还有个李克用,李克用既然没管,他又管什么管?只好再转话题:“王抟之事,乃是为韩建所迫,我以命中枢拟制,重新启用他为同平章事,一如前职。”
  李曜这次倒是有所表示,点头道:“陛下圣明,王相公朝野属望,实乃贤相。”
  谁知道李曜的话越少,李晔心中反而越不托底,不知为何,竟然问道:“其余政事堂诸相公,爱卿有何看法?”
  李曜心中一叹,面上却是毫无表情,平静地道:“选贤任能,陛下圣裁即可,臣为藩镇,恐怕不便多言。”
  李晔略微放心,暗道:“李存曜当年写诗为李克用伸冤时,我对他颇有不满,如今看来,此人却比李茂贞、韩建等辈强了不知多少,要是当年我能用他为相,今日又如何是这般景象?”但转念一想却又为自己的异想天开赶到好笑:“李克用简拔他于草莽,一开始也不过用其为河东掌军械监,小吏而已,是他自己一步步走到今日这般地位。倘若当初我能用他,难道便能一步登天拜他为相?只能说没有这般好运了。”
  两人又互相试探着谈了一会儿,李曜便起身告辞,李晔自然也不会留他,于是李曜拜辞而出,骑上“黑电”,往华州节度使府赶去。
  他有一个安排等着李筠。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李曜攻克华州,整军备战李茂贞之时,葛从周也已统领十万大军二伐河北,先攻义昌军,拔德州,斩刺史,然后移军至沧州城下。
  刘守文不敢出战,固城自守。葛从周遂将沧州城围困数重,飞鸟不能进。刘仁恭急忙领着幽州全部机动兵力,合计五万大军来救沧州,屯驻乾宁。
  唐廷所派的卢龙监军张居寿在侧,对刘仁恭说道:“葛从周十万大军来势汹汹,恐燕军不能与敌,司空还须向太原求救为是。”此人是因张居翰被李曜要走,唐廷再派而来。
  “我与太原已然决裂,李克用必不会救我!”刘仁恭摇头道。
  “司空但备厚礼,奴婢与那河东监军张承业、河中监军张居翰昔日皆曾为兄弟,此番愿往太原一趟,以利害劝说,必能令其出军!”
  刘仁恭听到这话,就如落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大喜之余,从速备齐厚礼,又作书信一封,尽显卑辞,着张居寿带往太原。
  晋王李克用闻知葛从周二伐之后,便每日召将佐议事,不敢懈怠。这日闻张居寿前来,便问张承业:“孤闻那张居寿与公有兄弟情份,此话从何说来?”
  “奴婢与居翰、居寿等,自咸通初同时入宫为宦。当时宦官掌权,收养义子成风,奴婢遂被内常侍张泰收为义子,居翰、居寿则为掖庭令张从玫收为义子;而张泰、张从枚又是义兄弟,便因此故,奴与居翰、居寿皆有兄弟情份。”张承业解释道。
  “原来如此!公亦为朝廷所派之监军,却毫无天子近臣的架式,论忠心,论才干,为孤所钦服,故而敢将太原政事托付,却不知这张居寿才情比公如何?”
  “居翰居寿兄弟,皆是少习孔孟,熟读《九经》之人,更有一颗仁者之心。论忠心,论才干,俱在奴婢之上。”
  李克用一惊,继而耸肩笑道:“公此言差矣!且不说张居翰如何,就说张居寿,想那刘仁恭窃据幽州后,向官家邀节,大表忠心,官家方派遣了张居寿监军卢龙。但刘仁恭外表恭维,内心奸险,残暴不仁,比小人更小人。而张居寿却甘心为这个鹰鸷之辈用事,谈的上什么忠心?”
  “居寿上受天命,忠于职责,与奴婢忠心侍奉大王如出一辙。”
  这话没法反驳,李克用只能默许,但却又道:“然而刘仁恭窃我幽州,孤恨不能寝其皮食其肉。他有今日,纯属咎由自取,孤岂会发兵救他!依某看,这张居寿不见也罢。”
  张承业道:“奴婢以为,大王不妨与居寿一见,但观他用何言辞来说。倘若说得不妥,但将驳回便是,定叫刘仁恭无话可说!”
  李克用沉思片刻,道:“说的也是。”遂命牙兵传张居寿来见。
  张居寿入殿,向晋王用见别国礼,只一揖而拜。晋王不但不怪罪,反而离王座下阶,往迎如同故旧,慈颜笑道:“公与承业是兄弟,即是太原故友。今日兄弟复见,哪有再散的道理?某意刘仁恭奸险残暴,而公有大才,怎能事这等宵小?不若就事太原,岂不称妙?”
  张居寿未料晋王竟有留己之意,只好谢辞道:“奴婢系朝廷所派遣的卢龙监军,并不是他刘仁恭的吏员。职责所在,不敢擅离幽州,还请晋王恕罪!”
  晋王沉下脸色,佯怒道:“刘仁恭将被朱温所灭,你还能再作卢龙监军么?”
  “这正是奴婢此番来太原,要劝说大王的本意!当初,大王于山东拥有一镇,羁服五藩。然而今日,魏博易旗,邢洺失陷,常山改附。若幽、沧再失,山东仅剩中山小藩,如何能与汴梁匹敌?如此,晋王所有的山东土地尽归汴梁所取了,因此,还请晋王不要以私仇而舍大业。”
  不料此言一出,李克用闻言大怒,竟拂袖而去,将张居寿晾在殿上。
  张承业见状走上前来,对张居寿说道:“贤弟言重了!怎可说晋王‘以私仇而舍大业’呢?今当如何是好?”
  张居寿却笑道:“兄长事晋王多年,怎会不解其意啊?弟料他必发兵无疑了。”说罢拱手退归。
  果然,李克用退入内殿,周德威随后跟进劝道:“大王,张居寿所言在理,大王为何怒辞他去?”
  “孤岂不知山东必救。所在意者,张居寿既是大才之人,却不愿为我所用。唉孤这便调拨五千精骑给你,往攻邢州,以声援刘仁恭。”周德威领命而去。
  李克用又将李嗣昭唤来,嘱咐道:“孤闻葛从周此番出征,有蒋玄晖监军。这蒋玄晖不习军旅,又好大喜功,必然为其掣肘。故而,某先派德威领五千骑往救,是欲令蒋玄晖轻视,阻止葛从周救援邢州。现在将太原全部可用之军、五万兵马与你,两日后出发,此番必可全取邢洺。”李嗣昭大喜,接过鱼符,也领命而去。
  汴军沧州大营,已收到刘仁恭率领五万大军营于乾宁的消息,葛从周准备迎战,但这次不比从前,下军令前还是要听东平王的意思,跟监军“商量”一下。没想到这都监蒋玄晖自恃是朱温身边亲信,不把这些在外打仗的将军看在眼里,狗仗人势,竟也干涉起军政来,对葛从周说道:“东平王命我监军,志在必取,如今刘仁恭来救,不可迎战,当纵其入沧州城,一并围困,待其力屈粮尽,沧州自下,幽州也无从抵抗了。”
  葛从周道:“都监未知兵法有云:‘十则围之,倍则攻之’我大军是燕贼的一倍,正当攻之。”
  “两军对垒,胜败未必可知!唯有围困,乃是万全之策,将军奈何弃万全而涉险呢!”蒋玄晖振振有词地反驳道。
  葛从周顿时怒了,回敬道:“我若围困日久,太原岂会坐视不理?必派兵来犯邢洺!所谓兵在机,机在上将,大王让都监来监军,不是来将军的。你不习军旅,休要再言,但看我如何破敌就是了!”
  蒋玄晖被冲了一顿,愠愠而退。葛从周遂令张存敬、氏叔琮各领一万兵守沧州寨,亲自统率其余大军迎战刘仁恭。
  两军对垒于老鸦堤,刘仁恭对麾下骁将马慎交道:“此番葛从周人多势众,须以奇兵方可破他。今令你与守光,各率五千骑左右迂回至汴军后方。”
  所谓守光,便是刘仁恭次子刘守光了,也算一员勇猛悍将,得令后与马慎交领命而去。而汴军这边,葛从周则对李思安、张归厚道:“刘仁恭去年被我杀得大败,现今所统之众又少。必定是以一半兵正面交锋,却派奇兵左右迂回至我后方,冀望以奇制胜。奇兵主将也必是骁勇之辈,现令你二人,各领一万精锐伏于后军,但见其兵至,就为我狠狠挫之。”李思安、张归厚精神大振,领命而去。
  葛从周坐镇中军指挥,以牛存节部护卫。左军徐怀玉、杨师厚部,右军王重师、康怀贞部分从两侧进攻。刘仁恭也亲自指挥大军来迎,三通鼓响,两军开战。
  正战到酣畅时,忽闻汴军后方鼓噪声起,果然是马慎交、刘守光所率的轻骑来到!张归厚、李思安伏兵见机而发。张归厚接战马慎交,李思安接战刘守光。
  那刘守光虽见用奇兵反遭奇兵,却也毫无惧色,举一对狮首铜锤,朝李思安喝道:“匹夫,清水败我兄长,今日看我来取你小命!”二个猛将便捉对厮杀开来。这二人俱是高手,一个仗着年轻力壮,一个仗着经验丰富,斗得是难解难分,这胜负就看谁更横行无忌,不惧生死了。
  任李思安骁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