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医-第3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张不合格,三把弩就有一把不达标,差不多三成的次品,这箭的箭头连我的手心都发;不烂,又如何能洞穿敌军的厚重的铠甲?这样的弓弩箭簇交给我军前线将士,你觉得妥当吗?”军器监双膝一软,跪倒在地,磕头道:“大将军,卑职这”情非得已啊“说罢,怎么个情非得已,若是说不出来,你这官不用当了不说,只怕脑袋也未必保得住!”军器监当然知道,作为宰执的杜文浩说出这话来,绝对不是危言恐吓。
    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哆哆嗦嗦道:“大将军饶命!是这样的””。
    军器监使劲咽了一声口水,哆嗦续道:“所里每个工匠都要常课(劳动定额)要求的,这些数目都是先帝钦定的。
    平均算下来,每人每天至少造弓一张,两日至少造弩一把,一日至少造箭一百五十支。
    合格者十成不少于九成。
    可是,兵匠们工艺参差不齐,能达到标准者太少了,要是交不了数,都得被处罚。
    不得已,只好放松标准。”
    杜文浩想了想,先帝宋神宗当时要对西夏大规模用兵,自然需要大量的军事武器装备,他说的倒也是实情,口气缓和下来,道:“现在开始,尚未出所的武器,全部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对兵器库里库存的兵器,我要组织重新检验。
    发现不合格的,全部淘汰!而且,要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在兵器上编号。
    谁制作的除了质量问题就找谁追究责任!”军器监苦着脸连声答应。
    杜文浩道:“至于数量要求,我会禀报太皇太后,酌情修改。
    现在咱们没有对西夏大规模用兵了,暂时不需要这么多量多质差的兵器。
    现在兵器装备,首先要服从质量,然后才能讲数量。
    一大堆没用的废铜烂铁,不如少量的精锐兵器。
    将来我们要建立一支精锐的军队,而不是庞杂的冗兵!所以,兵器数量可以不用太多,但质量必须精而又精!最好能给我发明一些先进的兵器。
    咱们最先进的武器是什么?”军器监又惶恐地瞧着少监,显然他对军器监很不了解,也不知道他这官是怎么当的。
    那少监忙道:“论弓箭,我们的神臂弓天下无双,辽军和夏军都没掌握,是新近发明的。
    射程可达两百四十步(三百七十米)!一人便可发射,能轻易洞穿榆木。
    射程之内,对付西夏的重甲骑兵的坚硬铠甲能轻易射穿!永乐城之战可惜没来得及大量装备,要不然,也不会输给勒子!”杜文浩大喜:“这么厉害?这神臂弓我到听说过,只是还没见过。
    在哪呢?”少监走到一口箱子前,打开盖子,取出一张弩递给杜文浩。
    杜文浩接过,有些不解:“神臂弓应该是弓箭吧,怎么是弩啊?”“回禀将军,叫神臂弓而已。
    其尖是弩。”
    “哦,真有这么厉害啊,来。
    咱们检验一下。
    再拿几张别的弓弩来。
    做个对比试验杜文浩拿着神臂弓,返回弓弩院检验作坊。
    亲自操刀上阵,端着那神臂弓,四十五度角射了一箭。
    果然远远落在试验场的尽头。
    从旁边距离标识看,几乎接近两百五十步!杜文浩又用脚踩着弩,亲自上了弓箭,觉得操作还是比较简单的,但速度比弓箭略慢一些。
    毕竟是弩,要手脚并用才能重新装箭。
    装好箭之后,他让人将一副重甲挂在百步处的人形木桩,二神臂弓连射了五箭,全部中的。
    夭脱走到近前检查,发现全部五箭都射穿了重甲,并深入后面的木桩之中!杜文浩连连点头,放下神臂弓,分别换了黄桦弓和黑漆弓,以及跳镫弩,进行试射。
    最远射程还不到两百步,明显不如神臂弓。
    而且,两张弓在百步距离无法洞穿重甲,弩还勉强可以射穿,但力道已衰,无法射进后面的木板。
    不管是最远射程还是穿透力,都比神臂弓差远了。
    杜文浩喜滋滋垫了垫神臂弓:“这玩意真好,谁发明的?”“李宏就是刚才被鞭苔的那兵匠老头“是他?。
    杜文浩十分惊讶,“他在军器所里供什么职?”“并无供职,乃是在神臂弓作坊制弓。”
    杜文浩简直哭笑不得,这样的军事发明专家居然只拿来当一般工匠使用,怒道:“人家发明了这么好的武器,应该升他的官,重重赏赐予他,你们不提拔他当官倒也罢了,还打他,不觉的太过分了吗?”军器监忙陪笑道:“将军有所不知,这老头性格倔强不服管。
    当初他发明这神臂弓之后,皇上很是赞赏,赐了他不少银两锦缎,他就依仗有了点功劳,开始在作坊里起哄,要求增加兵匠的月薪,要求减少生产时间,要求这要求那,不同意他就鼓捣兵匠们罢工,还几次企图逃走。
    所以,才这么用刑的。”
    杜文浩冷声冉道:“兵匠月薪多少?。
    他知道这问题那军器监更答不上来,索性直接问这少监。
    少监忙答道:“一般兵匠,月薪五再文,月粮五石。
    每年春冬衣丝绢五匹,棉一斤。”
    这个待遇属于下禁军军士等级,是军俸中最低一级了。
    杜文浩心中感叹,又问道:“他们每天工作多长时间?”“早上辰时两刻开始,到晚上戌时两刻(即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中午休息半个时辰吃饭杜文浩阴着脸道:“那就是要每天工作五个半时辰(十一个时),这样大的工作量,这样低的待遇,还不能随便出入,搞不好还要挨鞭子,他比包身工还狠毒,照我说,人家跑那是正常的!不揭竿起义已经算对得起你们的了!”这话是宰执说的,可见这位当权宰执已经对军器监的工作不满到了极点。
    军器监顿时脸上变色。
    额头更是冷汗如雨。
    杜文浩接着说道:“照我看,李宏这人就很仗义!他要求增加月俸,减少工时就没错!而且是为了大家说话!他发明了这么好的弓弩,那是咱大宋的功臣!连先帝都赞不绝口,厚加表彰的,你们倒好,还把他捆起来用皮鞭抽,你们就是这样对待功臣的?嗯?”军器监一拱到地:“卓职知罪。”
    “知罪?武看未必!你知道你罪何在?”“卑职,,翠职不该责罚李宏“哼!他之前在哪里工作?”“在神臂弓作坊“这才是你的罪!”杜文浩手指军器监道:“知人善任,是一个机关负责人的第一要务,要把人才用在最能发挥他才干的地方去!李宏发明了这么先进精良的神臂弓,说明他对研制兵器相当有经验,就应该把他放在研究所里,让他研制更多更好的武器来。
    你倒好,把他当一般工匠使,让他聪明才智被普通的工作白白浪费消磨掉,这就是你的失职!”“是是!”军器监躬身作揖。
    脸色煞白。
    杜文浩冷冷道:“咱们军器所有没有专门研制新式武器的部门?”“这个”军器监不知道是吓坏了。
    太过紧张记不起来,还是习惯成自然,又转头望向少监。
    杜文浩怒道:“你怎么搞的?军器监到底有几全部门,有没有研制兵器装备的机构你都不知道?”“卑职”卑职”军器监两脚直打哆嗦,只想跪下去磕头。
    少监忙作揖回答道:“回禀将军,鄙所并未设立研制兵器装备的作坊“嗯”。
    杜文浩皱眉思索,片刻,对这少监道:“等一会你派人去我五味堂,取一包我五味堂的金创药给李宏送去,另外给他送五十两银子,算是军器所给他赔偿的损失。
    要多说好话赔礼道歉!告诉他,让他安心养伤,等他伤好了,本将军另有重用!”那少监忙躬身答应了。
    杜文浩接着往下视察,他来到弓弩武器库,这里一箱箱弓弩放着,等待运往前线和各地。
    数十个工匠正在包装弓弩箭簇。
    杜文浩将成品库里的武器都扫了一遍,觉得有些纳闷,问军器监道:“你们没有火枪吗?”
正文 第421章 心动的空白
    “女浩旦他们神情很茫然,又加了句!“就是用火药度硼种武器。”
    军器监又瞧了一眼身后的军器少监。那少监恍然大悟,忙答道:“哼哼,在西作坊里就有。”
    “哦。有就行。等我先看看东作坊,再去西作坊看。”
    他将弓弩院看完之后,来到了东作坊。这里是制造除了弓弩之外的单兵轻武器和装备的。杜文浩又一次组织了临时抽检,同样,已经验收过的武器装备里,至少有三成是不合格产品。
    他心里已经有了计划”便没再斥那一问三不知的军器监。
    西作坊是大型攻防器械的制造车间,这里不合格产品相对少一些,但也达到了两成。
    杜文浩把全部作坊都看了一遍之后,愕然问那少监道:“火枪呢?你不是说西作坊有吗?在哪呢?”
    少监忙蹲下,将一口箱子打开,取了一个陶土做的圆球出来:“这就是,将军,这玩意叫毒药烟球,里面装有火药,点燃导线,用投石机扔入敌阵,或者据城防守时,砸下城楼用于防守。炸裂之后,可以冒出毒烟,可以让敌人口鼻血出,甚至将敌人毒死!”
    毒气弹?杜文浩饶有兴趣拿过来瞧了瞧:“能试验一下效果吗?”
    “好!将军请这边来。”军器监领着杜文浩来到后院试验场。放了几笼鸡在地上,然后投了一枚毒药烟球,果然炸裂了,冒出股股浓烟,鸡笼里的鸡开始烦躁,不停在鸡笼里乱撞,不一会,便有好几只鸡倒下,在鸡笼里不停抽搐。
    只是,那烟雾很快就消失了,倒在地上的鸡慢慢又恢复了,重新。
    杜文浩望向军器监:“这是怎么回事?”
    军器监老脸涨红,也搞不清楚,神情颇为尴尬,瞧向身边的少监。
    少监也十分难堪,畏畏缩缩道:“一般”要连着发几炮,才能”才能有效果的,是否再安几枚呢?”
    杜文浩冷笑:“对付几只鸡都这么困难,对付比鸡大这么多倍的人,又是在战场这么宽的地方,这效果能好到哪里去?你们总不能指望敌人趴在那不动,等你用毒烟慢慢把他们熏死吧?”
    少监涨红着脸道:“这毒药烟球一般只能让人鼻口流血,丧失进攻的能力,但一下子却不能够毒死人。”
    “毒药配方是什么?”
    “里面是硫黄一十五两,草乌头五两。焰硝一斤十四两,芭豆五两,狼毒五两,桐油二两半。小油二两半,木炭末五两,沥青二两半,砒霜二两,黄蜡一两,竹茹一两一分,麻茹一两一分。外面用纸一十二两半,麻皮十两,沥青二两半,黄蜡二两半,黄丹一两一分,炭末半斤,捣合涂傅于外。”
    杜文浩听罢苦笑:“这些玩意到也只能让人恶心难受,至于鼻口流血都是夸张了,更不要说毒死人了。”
    不过,这个思路提醒了他,心想以自己掌握的化学知识,要制造毒气应该还是问题不大的,关键是如何大规模制造,如何压缩毒气,如何发射,如何引爆等一系列相关技术怎么办。这得反复试验才行。
    但是,纵观古今中外战例,但凡新式武器出现,最多只能占到网开始一段时间的便宜,到后面敌军学会了,这优势就没有了。当初北宋发明大炮,金国很快便学会了,现代战争中,德国最先发明导弹,二战之后很多国家都开发了这项技术并拥有了导弹。
    现代社会仿冒对方武器的战例多了,连原子弹这样高精尖的武器也能很快学会,更不用说古代这些相对简陋的装备了。
    毛主席说得好,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新式武器。这句话用在武器威力都不大的冷兵器的古代更适合。所以,自己要研制新武器,但主要精力,还得放在军队改革上,打造一支精锐之师才是正道。
    杜文浩又道:“还有什么火器,演示给我瞧瞧。”
    军器监连声答应,又演示了捆绑在弓箭箭头的火箭等火器,大都是一些燃烧性的火器,徒有其表,效果却都差强人意。
    杜文浩等把所有的火器都展示完了,还是没有看见火枪的影子,奇道:“不是有火枪吗?在哪呢?”
    “这些就是,,再没了啊,”军器监惶恐回答,他不理解杜文浩所说的火枪到底是什么武器。
    杜文浩要来纸笔,画了一张姬发枪的示意图:“就是这个样子的。把火药从枪口装进去,击发,子弹从前面射出来。”
    那少监摇摇头:”刚口阳8。0渔书凹不样的体蛤!
    北宋军队已经懂得将火药使用在武器制造里了,但是,最早的火枪出现却是几十年后北宋末年对金战争中,当时是用竹子作的,装填火药之后,点燃喷射敌人。
    所以,这时候的宋军军器所里并没有火枪出现。
    杜文浩很是疑惑,如果连军器所都没有的话,就证明军队里根本还没有装备这种武器。
    开发火枪、火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