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淫贼到侠客-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甘茂岩听了,脸色有点慌乱,他急道:“不!这全都是将军的猜测,当不得真的。末将没有杀安将军!”

  温子君又冷笑一声,说道:“既然如此,就请甘副将解开衣裳,让大家检验一下你的左肋吧。”

  于先英听了,说道:“甘副将,为了解除将军对你的怀疑,也为了证明你的清白,你就脱下衣裳给将军看一下吧。”

  甘茂岩此时脸色大变,大声地叫道:“不!我为何要解开衣裳?”

  其他几位副将听了,脸色亦是一变。见到甘茂岩如此,他们不得不起疑心。怎么看,甘茂岩的话都有点不打自招的意味。

  温子君亦脸色一沉,厉声说道:“既然如此,就休怪本将了。王进李尚东,给我把他拿下。”

  王进与李尚东应了一声,便向甘茂岩扑去。

  其他的副将都不由地闪到一边。他们如今立在中间,左右为难。一边是刚刚上任的年青将军,身为将军,不可能无中生有,任意妄为的;一边是曾经杀过敌的战友,他们曾经一起出生入死,共饮敌人的鲜血。因此,他们不知如何是好,帮哪边都不好,但是,好像不帮也不好。人人脸上都焦急万分。

  甘茂岩的武功要比王进或李尚东一人高,但此时对着两人,却刚好打成平手。几息之间,三人便斗得难解难分。

  久斗不下,甘茂岩率先拔出长刀来,王进与李尚东也不甘落后,都拔出了自己的佩剑。过了十几招,甘茂岩的长刀便被磕飞了。

  手无寸铁的甘茂岩,却又从袖间甩出一把兵器,居然是一把分水刺!

  匡正和等见状,脸色大变。

  桑灵怒道:“甘茂岩!没想到真的是你!你为何要杀安将军?”

  匡正和亦愤然道:“甘茂岩,没想到匡某看错你了。枉我们还兄弟长兄弟短地叫得那么亲热!可是你却”

  众人纷纷指责甘茂岩。

  甘茂岩有了分水刺在手,武功竟然高了不少,就连王进与李尚东的双剑,亦对他无可奈何。

  但此时,其他副将又怎么可能放过他呢?他们义愤填膺,一拥而上。

  

  温子君一到军营,便把刺杀安伯胥的凶手找出,让安伯胥的在天之灵感到欣慰。而安伯胥的旧将亦对温子君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均对其忠心不二,任凭其差遣。

  第三卷 沙场秋点兵 第034章 厉兵秣马

  甘茂岩被捉后,坦承了一切,但随后便咬碎藏在牙中的毒药,毒发身亡。

  原来,甘茂岩乃是琼州叛军的奸细。上次安伯胥的三十万大军被击溃,除了不善水战外,更大的原因,是甘茂岩向叛军泄露了军情。他坦承的,也就是这些。

  最让温子君吃惊的是,甘茂岩不单是琼州叛军的奸细,而且还是京城金翼门的人!

  甘茂岩毒发身亡的症状,跟在苏州郑园的洪桓中毒身亡的症状一模一样。如果不是巧合,那就只能说明,甘茂岩亦是金翼门的人。但这显然不是巧合,因为洪桓还曾经说过,这毒药只有金翼门才有。

  这样一来,琼州的叛军就不再是单纯的叛乱。

  事情一下子复杂起来。

  金翼门在琼州叛乱中,到底居于什么地位?

  协助琼州叛军?

  还是说整个琼州叛乱就是金翼门在背后策划的?

  金翼门的目的何在?

  所有的疑问都无法探知。

  温子君唯有加快兵士的训练进程,尽快攻上琼州,捉拿叛军,才有可能找到答案。

  温子君把安伯胥旧部十二万与新兵十万全部打散,重新整合。

  按照编制,每八人为一伍。八人中新兵老兵都有,伍长由八人竞争出来,并且,八人都须排好位,如果伍长不幸战死,便由排第二的士兵指挥,如此依次而为,直至最后一位。

  不单每一伍里如此,队、曲、旗、营均会给将士排位,指挥战死。自有后者继任,从而不影响战斗。

  二十二万大军,从中挑选了二万精锐,成为温子君的直隶卫军。剩余二十万,分为五个部队,每一部队四万士兵,由两位副将统领。王进他们四人亦都打散与匡正和等分在一起。

  大凡要兴兵打仗,必须首先训练部队学会怎样作战。全军将士只有平时经过严格训练,全面掌握疏开、收拢、集结、分散的战术方法,完全熟悉停止、行动、前进、后退的作战号令。那么,使用这样的部队对敌作战时。他们在看到指挥旗帜的不同挥动而应变自如,听见鸣金击鼓地不同声响而进退得当。这样,就能战无不胜。

  战国时期,魏国的名将吴起在其《吴子》一书中说道:“夫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故用兵之法,教戒为先。

  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百人学战,教成千人;千人学战,教成万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

  战法训练要教会部队运用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阵法与战术训练要教会部队懂得怎样由圆阵变方阵,由跪姿变立姿,由前进变停止,由向左转向右。由向前转向后,由分散变收拢,由集结变疏开。各种战法、阵法和战术变化都进行认真训练之后,才可以给部队配发兵器。

  训练由各部的副将负责,他们严格按照温子君的布置进行训练。

  军人的三个准则。第一,服从;第二,服从;第三,还是服从。

  温子君要所有将士首先要做到的,便是服从。每个将士都应把服从当作第一准则。

  不听从命令者,初次鞭笞四十。再犯杖打八十。三犯者,杀。

  这是温子君上任后的第一条军规。开始实行时。新兵老兵都有人触犯此军规,但在温子君斩杀了三人后,再无人敢犯。

  温子君还给全军新增一条军规:每天晚上睡觉前,均须读《论语》半个时辰。

  全军的将士,大部分来自平民百姓,并且大部分都是目不识丁之流。当然,会读书的那些书生,亦不可能被招进来。他们认为,作为战士,只要勇敢,一往无前地杀敌便可以了,他们根本不需要识字。

  这条军规刚颁布时,许多将士都不理解。就连副将们都有点不知所以。许多人都认为,他们本来是舞刀弄枪的勇士,如今却要吟诵之呼者也,其战力必定减退。但是,在温子君把副将武陵鞭笞一顿后,再无人敢不遵从这一军规。

  让众将侧目的是,自从读了《论语》后,兵士们的纪律性更强了,战力不单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蕴含了多少治国安邦,为人处事的道理。其中许多关于自身修养的道理,如里面谈到如何做一个君子,说只要做到仁者无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三条便是一个君子。

  同样是打打杀杀,但读了《论语》后,将士们的心灵受到一次净化,他们面对敌人时,会更加冷静,勇敢,坚强。

  后来,温子君又加上一本《孙子兵法》。当然,他并不是说要把所有将士都培养成一个孙膑。只不过,像《孙子兵法》这样的兵书,至少读一读是无妨的。更何况,有些人根本就读不懂。但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了总比不读要好,很多事情,我们做了总比不做要好。

  黄河帮里来的一百名精通水战的帮众,亦分派到各个部队,配合副将们一起训练兵士。

  温子君的二万亲卫军,全部都分到各部去训练。他自己可没有人负责训练。

  方灯河还向温子君建议,给全军的战船都涂上一层胶。这种胶,乃是由海里的鲨鱼的皮提炼出来的胶原料,配以山上的几种木胶,合炼出来的。战船涂上一层这种胶后,其行驶速度可以提高原来的三至五成。

  温子君听了,立即采纳了方灯河的建议。并且交给方灯河负责实施。

  在龙泉铸造的十万斩马刀,五万长枪,二万铁盾,已经陆续运来。

  唯有弓箭没有运来,说明君临风已经有了铸造诸葛弩的可能。

  斩马刀,长枪及铁盾一到,便已派发到每个将士手中。而安军原来的兵器亦已全数上缴,再返回到龙泉重铸。

  至于弓箭手,则还是用原来的弓箭训练。

  所有将士厉兵秣马,不断地训练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战力。

  第三卷 沙场秋点兵 第035章 万事俱备

  谢天谢地两兄弟带着龙凤小队亦来到了岭南。

  温子君见到谢天谢地二人一来,便立即吩咐他们把两人的合击之术简化一下,要求既简单又实际。然后他便要求每个部队都派一百人前来,由谢天谢地教授双人合击之术。学好后,再各自回军营教授所有将士。

  合击之术,既可以增强兵士间的团队意识,又可以提升战力。

  龙凤小队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修,武功均更上一层楼。虽然许多人看上去都只是个大孩子,稚气未脱,但他们眉眼间透露出来的英气,却是让人不敢小觑。

  温子君把二万亲卫军也调了回来,然后把龙凤小队扔给亲卫军。任凭他们互相比斗。

  将军帐里,众将聚在一起,开始商量如何平定琼州叛乱。

  温子君如今把将军帐设在龙塘。

  匡正和指着琼州的地图,说道:“上次末将等从海安出发,直向琼州的琼山攻去。但是,没想到,我军进入海口湾时,叛军却分别从铺前湾及澄迈湾左右夹击我军。最后我军死伤惨重,铩羽而归。”说完后一个人嘘唏不已。

  于先英接着叹道:“如今想来,完全是因为我军的进攻路线已经被甘茂岩泄露给了叛军,才导致我军败走琼州海峡。”

  晁海接道:“我军的进攻路线泄露是一方面;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军对于叛军的分布情况,一点也不知情。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叛军有着琼州海峡这个天然屏障,两地之间是相隔十几里的海域。这让我军的斥侯一点办法也没有,叛军只要把守沿海,斥侯根本无法上岸去打探军情。”

  王进听了,无奈地说道:“那我们岂不是还没开战,便已经失了一招?兵法中都说不要打没有把握的仗,我们如今不正是如此么?”

  上官袭明叹道:“如果能够拥有像匈奴的军队那样斥侯,那该是多好啊!这样的话,就不必为那十几里的海域发愁了。”

  温子君一直低头在看地图。其实他也一直在头痛,叛军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副将们的谈论他也一直在留意。听到上官袭明的感慨,他抬头问道:“哦?匈奴的斥侯?”

  上官袭明听了,点头道:“是的。匈奴除了常有的骑兵作斥侯外,还有一种斥侯,那就是空中斥侯——猎鹰。猎鹰经过训练。可以探知敌情,敌人的行军。驻营,均可探得。有了猎鹰,就会比敌人多一双眼睛。”

  温子君听了,突然喜道:“这么说,只要我们也有这空中斥侯,便可以探得叛军的情况?”

  上官袭明点头道:“正是。只可惜。猎鹰是匈奴专有,外人难以获得。就算有幸获得猎鹰,其训练更是匈奴的不传之秘,外人根本无法获得。”

  温子君却抚掌笑道:“虽然无法得到匈奴地猎鹰,但本将亦有空中斥侯——小羽!”

  “小羽?”众人都不由地疑道。

  “难道是一只草原上的猎鹰?”王进疑道。

  温子君摇摇头,神秘一笑,说道:“到时你们就会知晓。来来来,我们继续研究研究一下如何登陆琼州吧”

  几天后,红鸟赤羽出现在众将面前。

  燕京三英一见,都不由轻呼起来。面前的红鸟。跟温子君以前画的那只,可谓是一模一样。

  匡正和他们见了如此漂亮的鸟儿,却有点怀疑它担当军里的空中斥侯的能力。

  当温子君吩咐小羽去海上捉回一只还活蹦乱跳的海鸟后,众将都相信它可以与草原上的猎鹰相媲美了。

  君临风带着他锻造出来的强力弩箭来到温子君的帐前时,红鸟小羽已经被派到琼州海峡对岸去探察敌情了。

  研究了诸葛弩以后,君临风改造了两种弩。

  一种是在诸葛弩的基础上,除了增强了射击力以外,还添加了一个箭匣。箭匣装在弓弩中轴的下方,与射击口相连。只要系在弦上的弩箭被射出去以后,箭匣里的弩箭就会自动跳上弦上,处于待射状态。弓弩手可以省去上箭的时间,射速足足提高了两倍。

  要知道,在战场上,一呼一息之间。都可以决定战局的胜负。

  弩箭的射速提升两倍,足以左右战局。

  还有一种,可谓是巨型诸葛弩。其重有一百四十三斤,一个人无法使用,更无法举起来射。它必须固定在某一位置,由二人拉弦才能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