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孢子物语-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几位学徒包括灵韵却并没有后续提问,等不到“为什么”的嘎嘎只能郁闷的晃了晃尾巴,继续自己的演讲,“从有很多的空洞之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猜测,那就是粘土可能没有弄黏实,导致烧制时出现这种气泡空洞。然后我们继续……”
此刻,嘎嘎又拿出了大小不同的几块碎片,向几猿展示之后对比了一下下方石板上的碎片。里面有兔耳朵、短棍、鱼尾巴之类的东西。“从这些不同大小的碎片相似的厚度之上,我们又可以得出一个猜测,那就是厚度,可能大小,都对烧陶的成功率有影响。”
见几位确认之后的学徒眼中的怀疑已经消减,换上的是疑惑、思考和敬佩,嘎嘎得意的晃了晃触手中的碎片,一个不注意将其砸到地上。
咔嚓一声!
本以为碎的不能再碎的碎片,再次碎成更小的碎片。
“……”
猿们集体沉默,为这块碎片默哀。
看着地上的碎块,有些尴尬的嘎嘎突然眼前一亮,然后指着碎片继续演讲:“你们看看,从这块碎片的变化之上,你们能得出什么?”
几位学徒祭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集体将眼神转向了不知所措的灵韵。
灵韵狠狠的瞪了几位学徒一眼,直到几位学徒都浑身一颤移开视线才满意的点头,不过嘎嘎的话又将她吓了一跳。
“小灵韵,你来说说?”
“大头领,那个,嗯……得出,得出碎片还能更碎。”
嘿嘎哈嘎嘎
看着众猿想笑不笑的神情,嘎嘎脸色一变,摸了摸灵韵脑袋之后挨个看了看学徒们,然后严肃地说道:“这就是你们与正式祭司的差别,至少小灵韵敢说,而且说得并没多大错误!”
看着众学徒再次产生的怀疑神情,嘎嘎挥了挥手中的碎片盯着他们,“这表明什么?的确,这表明了‘碎片还能更碎’,对于你认为不可能的事,如果不去试验证明,谁又知道这就真的不可能呢?”
“另外,这个碎片碎掉,我们还能得出一些东西。那就是,这块碎片很脆,碎掉时有粉尘出现,所以表明这块碎片很干燥。但为什么会脆弱和干燥呢?有可能是烤太久但温度不够,也有可能是之前粘土空洞过多所致,但具体原因,依然要经过试验来获得。”
看了看被镇住的猿们,嘎嘎摇头拿出一个本子,用洞内留下的木炭在其上记下之前的几点,然后转向几位学徒,继续用简简单单的碎片引出一个个可能导致烧陶失败的猜测,并一一记录到本子之上。
夜幕缓缓降临,寒气也一点点侵蚀着被白日的阳光温暖的大地,嘎嘎收起手中的本子,看了看周围仔细观察着碎片而若有所思却又不得其所的学徒队,以及茫然无措的灵云劳工(暂)队,干咳一声吸引所有猿的注意力。
事实上这种见微知著,是需要众多信息……也就是经验支持的。
如果不是人类的记忆让嘎嘎知道气泡空洞会导致物体脆弱,嘎嘎也就无法从空洞联想到粘土的紧密黏实问题;而如果不是知道烘烤会使水份蒸发,嘎嘎也无法得出碎片干燥脆弱,可能是烘烤时间过长加上温度不足所致的猜想;如果不知道……
总而言之,花了一下午时间讲述,嘎嘎所希望的也只是这十几猿能学会……至少认识到见微知著这一重要理论,特别是几位学徒祭司和灵韵,因为他们就是这个物种最初的科学研究员。
而这种从细微处观察提出猜想,然后通过不断的试验得出结论,正是一个科学工作者基本的能力之一。
不过看了看已经降临的夜幕,嘎嘎也不想打破自己定下的晚餐时间,毕竟自己还因为这个教训了小灵韵一顿。
因此,嘎嘎只能停下自己意犹未尽的讲解,看了看一下午记下来的几页东西,发现所有猿都看向了自己之后,嘎嘎挥手示意。
“今天就到这儿吧,大家回去之后好好回忆一下今天下午的事,明天继续讲解如果将各种猜想变成试验安排。而现在,吃饭。”
这时,一个学徒犹豫了一会,叫住了嘎嘎,“大头领,这些碎片……”
看着对方渴望的神情,嘎嘎微微一笑,“差点忘了,现在谁想要碎片就自己拿……额,记得快点回来吃晚餐。”
一获得准许,众猿就开始争抢做了一下午教学用具的碎片,见此情况,嘎嘎戏谑的摇摇头向溶洞走去。
“看起来和曾经的我们多像啊,为一个毫无用处的东西争来争去,这就是人生……不,猿生啊。”
PS:嘎……


第四卷 踏上坚实的地面吧 第九十九章 是试验啦(中)

“昨天,我们从第一窑的陶器碎片中得出了这么多猜想。”
晃了晃手中的小册子,因为得意,嘎嘎的尾巴甚至不自觉的晃动着。
不过,这些学徒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也不过学会了不到一百个字,而嘎嘎猿们更不要说了。因为灵韵主要精力现在都放在了小嘎嘎猿和学徒祭司身上,成年嘎嘎猿只能出于自己的兴趣而去旁观灵韵的教学。在这种情况下,灵云小队有识字达到现在小嘎嘎猿两百字平均水平的个体就算很好了。
因此,在场的猿们也只是敬畏的看着嘎嘎手中那本,在我们看来只不过薄薄几页的小册子,同时乖乖的等待着嘎嘎的后续。
“今天要讲的,是将猜想变成下一步的试验安排。”
指了指暂时废弃的零号陶窑,嘎嘎说道,“这一窑失败的陶器,我只经过了两个步骤:粘土成形、陶器烘烤。”
心中微微一黯,嘎嘎还是对之前的失败有些郁闷,但他很快振作,重新看向了十几猿。
“虽然这次是失败了,但我们花了一个下午,从失败的产品中得出了这么多的猜想。”
见所有猿都自觉的看向嘎嘎手中的小册子,嘎嘎高兴的继续,“接下来就是确定哪些猜想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首先是气泡空洞导致的结构脆弱。为了证明这个猜想,我们设置了两个方向:第一个方向,粘土步骤不改变,直接按之前用水稍稍和好之后就成形;而第二个方向,粘土要用力和,力求使得粘土紧密,减少气泡空洞出现概率之后,再进行成形。”
然后,嘎嘎在地面上写下“粘土处理”,然后在其下方写下“气泡空洞”。
“然后,根据厚度大小不同而导致结构不同的猜想,我们又设置了不同方向,就是制作各种厚度、大小的泥块,试验出最好的大小与厚度。”
于是,嘎嘎又在“粘土处理”后方写下了“粘土成形”,之后再在“粘土成形”下方写上“大小厚度”。
时间缓慢飘过,当吃完早餐后就来到零号窑聆听嘎嘎试验课程的十几猿,发觉地面的影子已经转变方向之时,零号窑旁边,在之前为了建路平整出用于堆放石板的空地上,已经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试验要点。
比如“成形粘土晾晒”、“烘烤时间”等等。
但众嘎嘎猿们却惊奇的发现,明明认识都只到一百左右的嘎嘎猿们,却完全理解了地面这些文字。
只是一上午的时间,他们的识字数量就有了不小的增长。
而小灵韵看着地面一堆文字,更是若有所思。
她感觉自己抓到了什么,似乎很有利于自己的教学,但就是想不出来,想问嘎嘎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提问,就这样纠结在那儿。
不过周围的猿们并没有发现灵韵的异状,只是看着嘎嘎在统计密密麻麻的试验要点之后,得出的四位数级别的需试验次数,俱都头脑眩晕。
基础的算术相对于文字而言就简单多了。众猿们都知道四位数是多少,但平时数三位数的巢穴猿群时就已经头晕不已,更不要说去一一数完四位数以上的熏肉存量,而且前提还是守卫熏肉的头领小队会让你去数(仓储被交给了头领小队看管,而灵羽小队则专职食物烹饪和熏肉制取等任务。)。
而此刻的嘎嘎,更是在恍然大悟般的感慨:“果然,要想不去追求偶然,纯以试验得出成果……那工作量就太恐怖了。怪不得有说法说,人类的文明,最初都是由各种偶然堆积出来的。”
要让嘎嘎进行几千次的试验,那是不可能滴。
先不说现在第二批陶窑只有十几个,几千次试验要花多久。主要是,想保证只需要这么多次试验,就能解答所有问题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谁能说这地面上密密麻麻的要点,就包含了全部问题呢?
“不行,试验数量必须减少!”
放出一阵电流清醒脑袋之后,看着都震惊于嘎嘎得出的数字而呆立一旁的猿们(灵韵的动作也被认为是在震惊,这样看来搞不好有些猿也不是对数字震惊的说,嘎。),再次干咳一声之后,嘎嘎成功吸引了众嘎嘎猿的注意力。
“从这个试验数字之上,我们就能看出,这会花上很多时间和很多精力。但是!”嘎嘎环视了一圈都望着自己的猿们,自我感觉超好。“想不到现在咱也成为人师啦。”
“但是,我们不能忘了最初的目的,灵韵,我们最初的目的是什么?”
还在沉思的灵韵被身旁的灵云推了推,惊慌一阵之后才将迷糊的双眼投向嘎嘎。
“口奈啊。”抑制住自己的宅魂,嘎嘎满意的看了看灵韵,对其忽略自己问题的行为一点也不介意,“你们就要学习小灵韵这种遇事多思多想的好习惯。那么,小灵韵,你说说我们最初的目的是什么?”
“是制陶,昨天灵雪告诉我的啦。”
“对,”选择性忽略灵韵的后半句,嘎嘎继续说道:“就是制陶!你们应该清楚,我们现在的首要目的是制陶,而不是试验这些猜想,因此……”
走到写满要点的地面前方,嘎嘎一脚将“粘土处理”下方的“气泡空洞”擦掉。
“虽然你们还不知道,但我是主要负责制陶的,我知道如果不进行处理,就会产生气泡空洞,而无论气泡空洞是否是后方某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但我知道一点,那就是,气泡空洞越少越好这却是无误的。那么,在这个试验中,为了尽快完成可用的陶器,有关气泡空洞的试验就可以取消。而这样一来,试验数量立马下降了一半多。”
看着眼前一亮的几猿,嘎嘎得意的擦掉后方几个相关要点,然后走向下一个不需要试验的要点……
时间又回到了天色将暗之际,地面的字迹还能看清,但再等一会儿之后就只能点火才行了。
一整天。前半天,嘎嘎带着众猿列出了一堆的要点;而后半天,嘎嘎却是带着众猿删掉了一堆的要点。最终,当夜幕临近,嘎嘎在保障陶器试验稳定进行的前提之下,将最后得出的几个要点记录到小册子上,而此时,四位数的试验数量已经缩减到了两位数。
众猿在一升一降的变化之中,惊讶的发现了经验积累对试验成功的巨大影响,而这“众猿”,甚至包括了嘎嘎自己。
想到历史上伟人总会有自己是“站在巨人肩膀之上”的类似说法,嘎嘎感慨的点头表示认同。虽然自己只是为了一个小小的制陶,但所谓见微知著,一叶知秋。由此也能看出知识积累的重要性了。
“好了,今天又是一天过去了,是不是感觉过的很快啊?”
高兴的看着众猿都不自觉的点头确认,嘎嘎畅快的大笑之后,带着大家再次返回巢穴。
对于通过这次制陶,让这十几猿了解了试验方法,并学会制陶的可行性,嘎嘎已经没有怀疑。
“这两天,我们都是在做理论准备。而明天,我们就将开始实际试验。”
————————长期潜水的分割线冒头ing————————
天色已经昏暗,明亮的溶洞之中,众猿点起了几十个火堆,高高兴兴的围坐在一起,讲述一天的所见所闻,聊着最近的地基建设。
这时,一位学徒祭司走到嘎嘎面前,将手中黑乎乎的东西递给了嘎嘎,“大头领,这个是什么?”
“嗯?这个是烧火棍吧……不对!这个……难道是木炭!”
看着黑乎乎的木棍,虽然嘎嘎并没有见过木炭实物,但身旁就放着一块用来写字的烧火棍,一对比嘎嘎就能发现双方的差距。
而为了试验,嘎嘎将这快貌似木炭的黑木棍放到火堆边缘,试验其燃烧能力。
果然,这块木炭不一会儿就开始燃起了不大的火焰,并且持续了很久都没有熄灭。
对于小时候在农村烧柴,张大了在城市用煤用电用气,就是没用过木炭的嘎嘎而言。他所知道的,也只是通过《卖炭翁》这片文章结合现在的生活,自行得出的木炭比木柴好,比煤炭差这个很主观的结论。
而对于木炭的制取,嘎嘎所知不多。
身旁学徒毫不可惜的看着燃火的木炭,看来对方也只是暂时好奇而已。
嘎嘎挥动触手拍了拍对方肩膀,将对方注意力吸引到自己之后问道:“这块木炭是哪儿来的?还有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连谷。这个木……木炭是零号窑里面的,有很多啊。我以前没见过这种东西,所以带回来看看。”
“零号窑?”嘎嘎仔细回忆零号窑和木炭制取的记忆,“我只记得木炭是用木柴燃烧制成的,但燃烧时好像有特殊步骤……零号窑?”
突然间,嘎嘎想起了开窑时的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