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个超市去清朝-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锐突围而出,暂泊马迹潭,收集余众。王直原曾天真地以为浙江的海道官员恒久地把他作为维持海面秩序的助手,而王抒的行动则使他的这一幻想彻底破灭,王直感叹云:“此皆赤心补报,诸司俱许录功申奏,何反诬引罪逆及于一家?”由于在大陆沿海无法活动,便只得到异域日本开拓据点了。好在与日本私商的贸易一直在进行着,而此时日本各诸侯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也为他提供了栖留的良好条件。

    王直讲义气,重信用,慷慨好施,因而广泛博得日本人的信任和推崇。王直在平户岛定居后,以此作为基地,收聚反明势力,并利用日本浪人,运筹帷幄,一次次向闽、浙、南直等沿海地区发动攻击。同时秘密同中国沿海地区贸易,这得到了当时肥前平户的藩主松浦隆信的庇护和主持。据《大曲记》载:“道可(松浦隆信)是福气和武功都很大的人,有个名叫五峰(王直)的大唐人来到平户津,住在现在的印山邸址,修建中国式房屋。他利用了五峰,于是大唐商船来往不绝,甚至南蛮的黑船也开始驶入平户津。大唐和南蛮的珍品年年充斥。因而,京都、堺港等各地商人云集此地,人们称作西都。”嘉靖三十一年左右王抒有段大唐街的记述:徽、浙无赖亡命潜匿倭国者不下千数,居成里巷,街名大唐。”

    王直虽身在倭国,但和内地的联系还是很密切的,甚至可说是亲密,正如王抒所云:“滨海顽民图贼厚利,从而贩取柴米、酒肉以馈之,打造枪刀、铅丹以助之,收买违禁货物以资之,饰送娼优、戏子以悦之,每见官兵动静则星火徒报,官府密令哨探则推避不从。宁杀可爱之身而不忍背不可附之贼。”这种感情已不能简单地用图利来解释,王直已与内地居民在长期的贸易中,互相讲求信义,已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开市通商已是历史的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一目了然。

    可以说在王直退避日本之前,明朝的官方文书还把他们称为海寇,倭寇一词并不多见。但在嘉靖三十二年烈表山被破之后,倭寇一词就屡屡出现在朝廷的奏折中,可见所谓的倭寇扰民其实就是王直对明朝政府背信弃义的报复。之所以打扮成倭的形式出现,是想以此为掩饰,转移人们的视线,这样其在大陆的家属和族亲可常保无事、免受牵连。因此,他们尽量把自己的发式装扮成日本人的模样,以便和称谓一致。正如有人说的:彼固以倭为名,而我亦以倭名之,是坠其计也。但话虽如此,真倭还是有的,但极少,最多不超过三成,并且在倭寇中地位较低,大多为雇佣来护送商船的保镖。这里有一封曾任福建按察使的宗方城给友人的信,其中叙述了嘉靖三十七年四月倭寇攻陷福州府福清县的事,从中可见华人对倭人的“妙用”,说:“海寇大多华人,华人狡,善骗夷。福清之陷也,盖华人之先其夷于睥睨间,守睥者睹其夷,遂惊而逸。即陷,华人乃又先之,骗夷以狱此帑藏也,夷遂呼其类数千人劈门以入,而其时华人已群入帑藏中负其万金走矣。夷人不知华人负之矣。及败,其俘皆夷,华无一夫被创者。”这段文字清楚说明在攻城危机时让真倭冲在前面,一旦攻下城堡,首先获利的却是华人。

    嘉靖三十五年二月胡宗宪出任浙、直总督。此人在历史上很有争议,大多说其攀权附势,人品不佳,特别是诱杀王直这件事上,尤受后人指责,说其前后行为不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诱王直时将王直母、妻、子从金华监狱中放出厚待,并许开市贸易(其实他无权做这个许诺,皇帝在禁海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定并且一贯的),待王直来后却推翻前面所有的许诺,并软禁直至杀害王直。在后世讲求道德大义的迂腐文人看来,他的确是个出尔反尔的小人。从“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大趋势看,他的所作所为的确是反动的,不符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但从作为一个臣子、朝廷命官,吃的是大明的饭,就该替老朱家办事这个角度,他胡宗宪可是个大大的忠臣,比那些个吃里扒外的海防官员强似百倍,如果能再结合当时明朝的实际现状,再看一看他剿倭的功绩,不得不说胡宗宪也是个大大的能臣。写到这里,不由得想起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对戚继光的评价:尽自己的努力把事情办好,同时也尽自己的努力得到适当的享受,至于合法不合法,从他的政治眼光看已无关宏旨。

    所以说,既然有人想要和刘永胜谈生意的话没那么刘永胜现在也是不得不见了。。。

    '。。'

第172章 约见刘永成

    第约见刘永成

    诸位读者大大,小三又回来了。。因为原章全是资料的原因,故现从172开始更新,但是内容与原来的完全不一样,尽请阅读。

    

    

    “你们老板是何人,找过过去所为何事?”

    刘永成心情不大好,现在听到有人找他,也是不太愿意理会。

    一个心情沉闷的人,在胡思乱想的时候被人打扰是件很头疼的事。好在刘永成还算客气,如若不然的话早就叫身旁的家丁赶人了。

    那个人并没有因为刘永成的不甚理睬而有所不满,依旧是恭敬的站在刘永成的面前。

    “老爷去了便知,小的先不说别的,小的能保证老爷去了有好处便是。”

    那个人朝着刘永成抱了抱拳,用流利的中文朝着对方说道。

    “这”

    面对于未知的地方,刘永成谨慎一些也是应该。

    “老爷,这个人来的可以,还请老爷三四。”

    就在刘永成犹豫不定的时候,他身边的一个小人来到他身边笑声的说道。

    现在异国他乡,行事还是小心为妙较好。如若出了什么事,可不是后悔就能解决的。而那下人所说的也合情理,让刘永诚不得不好好向上一番。

    “好吧,我跟你走。”

    最终刘永成还是经不住诱惑,于是便答应了那人。

    有的时候机遇是转瞬即逝的,错过了一次机会,可能下一次就不会再有好的机遇了。

    眼下刘永成几乎被逼到了悬崖边上,整个倭夷似乎都没有他的去处,所有店铺商行的掌柜都把刘永成拒之门外。如果继续下去的话,刘有成只有血本无归。

    面前的人虽不知身份,但是现在刘永成可以说是一无所有,有的只是那些卖不出去的选址和毛笔而已。如若是有人打他注意的话,把那些货物送上便是。反正也是队在手中的货物,与其浪费金钱运回清国,还不如在这边白白的送人呢。

    老爷既然已经发话,当下人的便不好说什么。于是一行几人便随同那人朝着一个方向走去。

    原本刘永成还以为要去向哪里,走着走着便心生疑惑。怪不得这条道路怎么如此熟悉,原来是会驿站的那条路。

    “难道对方的东家业主在驿站?”

    一边走着,刘永成一边琢磨着这样一个问题。

    驿站顾名思义是临时休息的地方,但大都是针对于外乡人或者本国的官员。由此说来,要找刘永成见面这个人的身份就有些琢磨不透了。

    难道对方是倭夷的官员?刘永是在想不出一个官员找他有什么事,而且还说是对他有好处。莫不成对方还要他刘永成投靠倭夷么?刘永成有些越想越歪了。

    刘永成所猜不错,那个人果真把他们一行人等待回了海边的驿站。看着那人进入驿站的一刹那刘永成有些苦笑不得,早知道今日就不必出门了,直接在驿站中等着就好了。

    “老爷,这便是我们家住的房间。我们家住交代了,您来了便直接进去就可以,不用事先打招呼了。”

    那人领着刘永成他们在驿站里面走了一会,之后再一间房间门前停住,回头轻声的说道。

    刘永成一看便有些无语了,这间房间正是他们所住的隔壁。也就是说,如果刘永成愿意的话,完全可以走两步就来到这边。现在却是费了如此周折,看着周永成那抽*动的嘴角,一旁的下人便知道老爷的心情不是很好。

    不过是以至此,刘永成还有什么好说的?只好装作和善的朝着那人点了点头,随后回头示意身边的众人推下,便起身走向前去。

    那人敲了敲门,随后拉开了面前的那扇木门。

    此时的刘永成心情极为复杂,不知道这一次与那传闻中的什么家主见面是好是坏。

    不过想了一下之后刘永成也就释然,没有什么比他再把那些货物原路带回还要糟了。于是刘永成挺了挺胸,随着那人进入到房间之内。

    进到房间当中,刘永成发现此处和他所住的房间相差不多。不但是歌剧,就是装饰也极为相似。

    此时的房间内坐着一个年轻人,正面带笑意的看向刘永成。

    对于这样一个年轻人要见自己,刘永成感到有些疑惑。这几天他所见的那些我以上反无不都是年纪比较大的,即便是年轻一些的也都是三十多岁。

    由此可见刘永成对于面前的这个年轻人有多么惊讶了,眼看着这个人不过是十六七岁的年纪,现在却说找他有事,换锁是谁都会觉得有些莫名其妙的。

    刘永成对面的正是雷天易,见到刘永成疑惑的表情,雷天易笑了笑没有言语。

    此次雷天易亲自监刘永成是有目的的,毕竟前一次是南海去刘家见刘永胜的。所以这一次并不能让南海出现,不然的话可就露馅了。

    而王开元这个时候已经被雷天易安排去将军府负责鸦片和人身的订单问题了,固然此时并没有在驿站。

    由此一来雷天易只得亲自披挂上阵来见刘永成了,雷天易倒还真像亲自见见他的这个舅老爷是什么样子。

    通过打听雷天易甚至他的这个舅姥爷性格比较古板于保守,当初雷天易的父母相爱的时候还是眼前的刘永成在中间横插一脚,与他的哥哥刘永成明言雷老汉与雷天易母亲二人的事,才使得雷天易的母亲最后逃离刘府。

    当然,雷天易并不是那种嫉恶如仇的人,他的这个舅姥爷为人还算要比刘永成强一些。只不过是比较保守而已,但是这正是导致雷天易母亲离开刘府的直接原因。

    说是对于刘永成不恨那是假的,现在对于整个刘家来说,雷天易都不准备放过。通过李文忠和黄裕的事情雷天易就得知,以后对待敌人绝对不能轻易放过。

    野火吹不尽,春风吹又生。如果不一次把敌对势力扼杀在摇篮中的话,那么日后会有数不尽的麻烦。

    眼下的刘家就是,刘永胜他们的势力要比黄裕之类的跳梁小丑大得多。现在刘家还没有反应过来,要是等到刘家掌握了雷天易的一些东西之后,再想如此戏弄对方就不太容易了。搞不好的话还会被对方支付呢,眼下雷天易即便是取了些小战果,但还是要谨慎行事的。

    “不知阁下此次找我所为何事?”

    刘永成不愧是个古板之人,见到对方的年纪较小便有些起了轻视之心。原本自称的‘在下’也省去了,改为

    “%¥¥%¥”

    那个带领刘永成他们进来的那个人,此时给雷天易做着翻译。

    雷天易当然不能用中文和对方对话,即便是雷天易不知道对方知不知道他们来到倭夷,但是看着刘家的人也来到这边,雷天易就知道对方一定是得到了什么消息。

    如此一来,雷天易他们就更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了。之所以没去隔壁直接叫刘永成,而是用了这样一个办法,为的就是此事。

    “刘先生能够来此,在下深感荣幸。不知先生对这倭国,感到如何呢?”

    现在雷天易是不着急的,虽然倭国官府可能很快便对狼烟的事情辟谣,但是现在来说他知道刘永城市比他要急得多的。

    既然要装倭夷就要装得像,所以此时雷天易说的便是日语。不过雷天易可不想当倭夷,所以言语中用的是“这倭国”,而不是“我们倭国”。

    “你们倭国的景色还算过得去,但是说到人嘛”

    因为经历了几次被拒的事情,现在的刘永成对那些倭夷可是没什么好印象。眼下听到雷天易的问话,刘永成无不讽刺的说道。

    听了刘永成的话,雷天易笑了笑。这个刘永成古板归古板,可是对于倭夷的看法却跟他相似。

    “每个人的生活不同,可能是刘先生与这边的人在生活方式上有着差异,所以交往起来比较困难罢了。”

    既然对方不着急,那么雷天易也就更不着急了。反正现在雷天易有的是时间,天逸楼那边每天还能保持着进账。如果不是为了过几年要有战乱的话,即便是在这呆个一年半年的雷天易也不会担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