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爱国军阀-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21章 横征暴敛2

  当天晚上,一行人赶到富顺县,大家刚刚在旅店住下,突然听见外面锣鼓喧天,人声嘈杂。
  章太炎大惊,对众人说道:这,这架势,难道是闹义和团吗?怎么这么像呢?
  小陈颇为大惊,来不及穿起那笔挺的西装,一下跑到窗台旁边,看见旅馆外面有几百个人,跟在一根旗帜后面,向城东移动过去。
  章太炎一边穿起衣服,一边说道:各位,我们去看看,这个杨兴,搞什么把戏?
  众人当即穿起衣服,跟着人群,来到一个大院子前面。
  只见人群在大院前停下,一个穿着长褂,教员打扮的人一边敲门,一边说道:郭元仁,郭元仁,开门,快点开门。
  众人赶紧跟在教员后面,齐声高喊;片刻,大门在吱唔声中打开,一个穿着绸衫,年约50多岁的胖老头跑出来,边跑边作揖道:朱会长,朱会长大驾光临,小老儿有失远迎,万望朱会长赎罪。
  朱金正板着脸,瞪着胖老头道:郭大地主,郭大财主,我们县正在修舒渝公路,县议会通过决议,一般地主需缴纳地租的5%,以作乡亲们修筑公路的生活补助。
  郭大地主,郭大财主,全县200多个地主,200多个财主都交了,你这全县首富,到目前一文没交,是不是让大家将你拉出去,游街示众?
  郭元仁摇头道:朱会长,你大概记错了吧?土地改革过程中,我郭家一年少收1500担粮食,如此每年接近4千大洋啊,对这个,我老郭算认了,就算给乡亲们修公路的生活补助吧。
  朱金正一听,显得不耐烦道:郭元仁,你要狡辩,是不是认为我们不敢将你拉出去游街示众?减租减息是减租减息,修公路是修公路。
  为了修舒渝公路,省政府拨了10万担粮食,1千斤炸药,你想想,自古到今,政府那会拿出这样多钱物修建公路?
  即便如此,要完成舒渝公路修建,我们富顺县还缺少4千担粮食,本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要你们这些富人出点粮食而已。
  怎么,你们不敢了?也不想想,这公路修好了,除了你们这些有钱人,谁会买车子?
  郭元仁陪笑道:朱会长,你也知道,今年先是减租减息,为此小老儿一年损失不下4千个大洋。
  前两年听说办厂赚钱,我与几个人投资40万大洋,刚刚办了一个工厂,不是积压了太多资金吗?
  今年听说要修公路,听他们说搞运输非常赚钱,不是叫人带了8万个大洋,到上海去买车,准备与人成立一个运输公司,跑客运货运吗?
  还有,看到公路马上要修通了,叫人拿了5万个大洋,准备从重庆自行车厂进几百辆自行车,到时候卖给乡亲吗?
  如此搞得流动资金非常短缺,谁知道修公路又要募捐,如此下来,我手头颇紧啊。
  朱金正吼道:郭元仁,不要狡辩,不要耍滑头,在富顺县,谁不知道你郭元仁是郭百万?你在乡下粮仓里面,可有上万担粮食,在城里面,店铺有十多个?
  你看,这公路修起来,谁获益最大,当然是像你郭百万这种人。公路修起来,老百姓最多天晴下雨的时候,走在公路上好走点,不打滑。
  而你呢,公路还没有修通,就买汽车跑运输,就买自行车准备开车行,你说说,这个公路修起来,对你好处大不大?
  郭元仁哭丧着脸道:朱会长,我可没说这个公路不该修,县政府与你们农会要求减租减息,一年下来,我家少收1500担粮食,我也认了,就算捐出来给乡亲们修公路,如此还要怎么样呢?
  朱会长大怒,双手叉腰,指着郭元仁道:郭百万,兄弟我是读书人,不想批斗那个,也不想将谁抓来游街示众。一码归一码,减租减息,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即使没有修公路,也要减租减息。
  公路修通了,你不但跑运输赚钱。做生意的,利润变得更加丰厚。就像那渝顺公路,修建完成后,听说很多产品,即使价格降了3成后,利润还是比过去搞出很多。
  这修公路,你郭百万获益最大,竟然不想捐钱。你看看,这是省政府明发公文,为了修公路,省政府可是拨了10万担粮食,1千斤炸药。
  这是县政府公文,可是经过县议会讨论通过的,为了修公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你们家要200担粮食,300个大洋。
  郭元仁身体颤抖,边察汗边说道:会长教训的是。我服从就是了。
  朱会长,你看这样可以不,小老儿实在手里有点紧,你看这样可以吧。我乡下是有几千担粮食,我用粮食来捐可以吧。
  300个大洋,不是120担粮食吗?小老儿就捐350担粮食,可比你们要求的多捐出20担粮食,这总可以吧。
  朱会长,我只求你们快点将公路修好,只求你们不要找这么多乡亲来,如此我名声不好。不知道的,还以为我郭元仁真的为富不仁呢?
  朱会长双手叉腰,瞪着郭元仁道:你这个郭元仁,你万贯家财,100个大洋就拿不出?竟然想用粮食来代替,这样是不是告诉别人,说我们农会横征暴敛,说政府执政过于严厉,迫得你郭百万连100个大洋就拿不出来?
  郭元仁连连擦汗,连连摇头道:朱会长,你误会了。小老儿绝对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小老儿手头紧,实在拿不出来。
  正如你刚才所说,修公路,小老儿获益最大,是应该有钱出钱,是应该捐,是应该捐。小老儿错了,还不行吗?
  朱会长皱着眉头道:既然如此,那你是对减租减息运动不满?是对督军不满?
  郭元仁吓得脸无表情,几乎要跪下,声嘶力竭的说道:朱会长,就是给天大的胆子,小老儿也不敢反对减租减息运动啊。
  在前清的时候,我大儿子参加过同盟会,听他说,当时同盟会宗旨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督军执政后,爱国爱民,发展交通,发展实业,那是举世公认的。
  就是这减租减息,确实在眼前损害了小老儿利益,但从长远来说,也是为了小老儿好啊。
  你看看,同盟会要求平均地权,督军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保障我们地主的所有权,保证了佃农的经营权,如此不是平均地权了吗?若是让别的人搞,将小老儿土地直接没收了,那小老儿不是血本无亏。
  还有,督军不是说嘛,将土地经营权交给佃农,保证佃农的土地经营权,如此佃农有吃有穿后,不再出现什么吃大户,不再没事的落草为寇,如此我们做生意,大家不是有钱修房子,买东西吗?如此我们生意不是越来越红火吗?
  朱会长一听,脸上出现轻蔑的笑容道:算你说得好。不过,最好要心口如一,不要当面说我们农会好,背地里骂我们农会,若是被我们农会听说了,那绝对不轻饶。
  郭元仁大喜,长吁一口气,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说道:朱会长,那你看这样可以吧,我捐出350担粮食,给修公路的弟兄吃,这可以了吧?
  周围乡亲一听,捐出350担粮食,这可比捐钱要好,捐钱还可能贪污,这粮食,可是直接发放,多好的事情。
  如此众人纷纷说好,有的人说郭元仁非常仁义,捐出粮食给修公路的乡亲们吃,非常仁义。
  在这种情况下,朱会长才点头同意,如此众人方散去。
  看见乡亲一个个色舞飞扬,有的人还说:现在好了,现在督军给我们撑腰,这些有钱的老实多了,不像过去那样,不将老子们当人看。
  在上个月减租减息运动中,朱会长带领农会会员,将县城刘老爷抓起来,游街示众后,这些有钱的就老实多了。
  回到旅馆,章太炎等人没有各自回房间休息,而是聚在一起讨论,对捆绑人,对游街示众,对强制乡绅捐钱修路,众人议论纷纷。
  当然有的认为政策过于严厉,不太尊重人了。
  但更多的则认为,要改变目前中国死气沉沉的样子,不下猛药,难以起死回生,不下猛药,难以改变风气。
  大家讨论了一天,意见分歧更大,更难以形成统一意见。最后决定,还是一路走,一路看吧,看多了,慢慢的,可能意见会更加统一。


 第222章 强制拆迁坟茔

  这一日,过了荣昌县,眼前景色给人一亮,从荣县到重庆,到现在已经修成了2车道公路,在大多数路段,也已经铺上碎石,成为碎石公路。
  时不时的,一群群年轻人骑着自行车从眼前经过,时不时的,一辆汽车,一辆卡车、摩托车从驶过眼前,章太炎感叹,这才是现代社会的痕迹啊。
  坐在一辆汽车上,章太炎等人大是兴奋,用了一日时间,大家方赶到重庆,以考察杨兴这几年的作为。
  但刚刚经过浮屠关,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传来,远远的,就让人感到声泪俱下。
  前面公路已经被阻断,章太炎等人只好下了车,以看一个究竟。
  只见眼前是一片密码吗的坟山,上千个军人模样一面亮着明晃晃的刺刀,一面声言要将这数个山头的坟山迁移到远处。
  看到这里,文化底蕴颇为深厚的章太炎颇为气恼,不满道:这是干什么,难道让死者不安?军队竟然强制乡亲们迁坟吗?
  旁边一个矮墩墩,五十来岁秀才模样的人,哭丧着脸道:这位老先生,那个潘文化欺人太甚,声言重庆为军事要寨,城市面积太小,已经不利于城市发展了。
  要让乡亲们将这几十个山头的坟山全部迁移到远处,以在这里建立工业区啊。
  老先生,你看看,这个潘文华造孽啊,这几大山的坟山,足足有十万座之多,竟然强令大家迁移啊。
  章太炎一听,内心甚为不满,指着这些坟山道:这,这群坟山在这里,有的少说也有几百年历史了?发展经济当然应该,难道这些坟山在这里,碍着发展经济了?
  旁边一个二十多岁,穿着西装的青年学生一面说卓,一面在地上画着:老先生,这些坟山,是挡住重庆发展了。你看看,这是重庆地图,这些都是大江,重庆严格说不是一个城市,而是一个军事要寨,全市水陆面积不过90多平方公里。
  重庆要发展,只有冲破通远门,向西直达成都,向北直达顺庆、达县。
  老先生,你看那是通远门,要冲破通远门,必须搬走这些坟山啊。
  章太炎颇为不满道:这样看来,重庆地域面积实在过于狭小了,既然如此,那么当时杨兴担任川东北宣慰使、重庆镇抚府总长的时候,是怎么办的?
  这个年轻人摇头道:哎,这位老先生,那可以用左支右绌来形容。就拿那个自行车厂来说吧,由于需要大量厂房面积,杨督军就将自行车厂建在江北,现在要建什么摩托车厂,听说规模比那个自行车厂还大几倍的,也建在江北。
  老先生,你看这重庆老城区这边,自行车很多吧,在江北,不但自行车很多,有的地方已经修了三合土马路,道路可有20多米宽呢。
  章太炎张了张口,没有说什么。
  旁边随行秘书陈铭笑道:哦,章先生,你看出没有?这个杨兴,早就看出重庆要发展,这些坟山必须迁移走。
  只是他害怕担当什么得罪人的事情,将这个烫手山芋交给潘文华而已。
  此话一出口,立马遭到很多人反对,陈铭还想说什么,被章太炎狠狠一瞪,赶紧闭上嘴巴,不再说什么。
  章太炎等人也停止议论,再次将视线看到拆坟队,只见一个军官在全副武装保护下,来到一座坟山前面,摆上祭品,跪下头,祭奠之后,站起来,对众人说道:位乡亲,中国人都讲究入土为安,中国人都尊重先人,若不是这些坟山真的已经影响了重庆发展,说什么我也不会执行这个命令。
  各位父老乡亲,潘市长任命我郭勋祺为迁坟局长,即使千难万难,我们也要完成迁移任务。
  各位乡亲,郭某是军人,讲究言出必行,这里100座坟山,在十日前政府已经发出公文,要求于今日午时前全部迁移,若是到期未迁移的,我们军队将强自迁移。
  各位乡亲,现在离中午还有2个小时,你们哭喊,求爹爹告奶奶也没有用,马上用迁移先人坟墓吧。
  一个人声嘶力竭的说道:郭勋祺,你这个无父无母的东西,竟然执行这丧尽天良的决定。老子也早已经发了话,到时候谁敢动老子先人坟墓,老子与他拼命。
  听这个人喊叫后,周围围观的民众不时爆发出阵阵叫好声。一些人低声说道:这下好了,城里面袍哥舵把子刘三娃出面,这郭勋祺要动动,也要掂量掂量自己分量啊。
  另一个人低声嘀咕道:是啊,这位老哥,这下不用迁坟了。这个刘三娃,手下弟兄有几百个人,真是逼急了,双方打起来,这个郭勋祺,吃不了兜着走。
  另一个人摇头,颇不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