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都十里春-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臣铭记在心。”冯勉忙不迭答应着,迈着小步退了下去。
   双澄等了片刻,才从袖中取出那个小瓷瓶托在掌心,“喏,给你带回来了。”
   九郎却不看那瓶子,只道:“过来。”
   她怔了一下,走到他面前,他又朝身边石椅看了看,“坐。”
   双澄觉得他有些怪,可又不知从何说起,只得坐在了他身边的石椅上。九郎这才看着她,道:“元昌的手下刚才已经来过,说你去鹿邑之后就被淮南王带走了。”
   “是,所以才回来晚了。”双澄又嘀咕了一句,“他的手下倒真是腿快嘴快。”
   “……他知道我在等你,所以先过来禀告一声,难道不行?”九郎借着灯光看着她,“皇叔叫你去干什么了?”
   她极度无奈地又复述一遍,然后才道:“你说他是不是要敲山震虎?”
   “嗯?”他扬着眉表示不解。
   “就是警告我不要对你有坏心……”双澄说着就蹙起了眉,“他问我以前住在哪里,大概是想暗示我,他随时可以派人去查我底细。可我行得正站得直,才不会怕他去查!”
   九郎心中却不那么想,按说皇叔并不是那样的人。听说自其十五岁被封为淮南王之后,他多数时候都流连于扬州的歌舞瓦肆,常常携带美貌歌姬泛舟湖上,欢饮达旦。
   “应该不是这个意思,等太平醮结束后,我还会去鹿邑城中拜会他,到时旁敲侧击问问即可。”九郎说罢,又端正了神色,“你身份特别,往后没对我说起之前,不要再随便离开。就像这回,皇叔虽然性情不羁,但倘若你在言语行为上有所冒犯,我又不在近旁,有谁能管此事?”
   “那难道要把我拴在你身边了吗?”双澄知道他是好心,可还是有点不悦。他怔了怔,随即道:“哪里要把你拴住?你觉得不自在了,只管由着性子乱跑乱飞去。”说罢,起身便想离开。
   双澄一把揪住他的袍袖,哼道:“倒是想飞,可是天黑了就找不到方向。”
   他转过身看看她,她又将手中的小瓶子晃了晃,“不要了吗?我辛辛苦苦带回来的呢!”
   九郎从她手里接过瓶子,她攥攥他的衣袖。他皱眉,“松手,都弄皱了。”
   “松手你就要走了。”她笑着道。
   他本来绷着脸,与她拧了一会儿之后,只得重新坐下。双澄这才抚着他的黛锦袍袖,瞥瞥他,有意晃着双足道:“你坐在这儿多久了?”
   九郎没吭声,她咬着下唇想了半晌,忽然摸了摸他的手背。
   果然发冷。
   他惊愕地抬头望着她,双澄红着脸解释:“问你你又不说话,所以摸摸看……”
   “然后呢?”
   “然后?”她纳闷,见他盯着自己,又大着胆子摸了他的手,声音小得像哼哼,“要我帮你捂热?”
   九郎坐直了身子,瞪她一眼。“自己的手都是冷的,怎么捂热?”
   “骑马被风吹的……”她还想说,他却截断了她的话:“我知道。”说话间,他已抓着她的手,笼入了宽大的袍袖中。
   两 个人的手都微微发冷,双澄坐在他身边,却好似被浪潮推起又落下,一阵一阵地心绪涌动。之前她被淮南王叫去时,虽强自镇定,但那种孤立无助的感觉实在难受。 如今回到九郎身边,尽管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冷着脸,可就算只是坐在旁边,她都觉着自己似乎有了小小的依靠,不会再有危险。
   她低下头,朝着他坐得更近了些。九郎先是怔了一下,随后亦垂下眼睫看她。两人静默片刻,九郎忽道:“打醮结束后,再在这里待一天,之后我就要回汴梁了。”
   她不明白他为何说起这事,因此没接话。九郎看看她,只好问道:“你打算跟我回去吗?”


☆、第37章  欲报情深恩罔极 
   双澄疑惑道:“当然了,端王不是还答应替我找爹爹吗?我不回去怎么见他?”
   九郎先是无语,随后道:“那以后呢?”
   她看出他神情不太对劲,只好先迂回地说:“你以前好像就问过……”
   “那时候我问你,如果找到父亲后有何打算,你说要与他一同回去。”他说至此,又抬头看她,缓缓道,“现在还是这样想的?”
   双澄欲言又止,坐在那儿不说话,九郎始终看着她,没有催促,也没再追问。有风自河对岸吹来,水面灯火潋滟,她终于开口:“要不然还能怎么样呢?”
   九郎望着前方地面,道:“不想一直留在汴梁吗?”
   她看了看他的俊秀侧颜,小声道:“留在汴梁干什么?又不是我的家乡。说话听不懂,东西吃不惯,睡都没地方睡……”
   他坐得端正,冷冷道:“哦,我说话你听不懂?那怎么与我交谈的?”
   “……你还好。”
   “给你吃的都难以下咽?”
   “……不是。”
   “端王让你睡在马厩了?”
   她好不容易抓住话茬,急忙反击:“我难道还能一直住在端王府呀?”
   “那你想住哪里?”他不紧不慢地问。
   双澄绯红了脸,狠狠瞪他一眼,“就算回汴梁,我也会找以前那个小客栈住。”说罢,起身便走。九郎在后面喊她,她也不回头,直至他略显紧张地握着杖追了几步,她才停了下来。
   “双澄。”他在金水河畔唤她。
   “又怎么了?”她还是别扭着不肯回身。
   “不要回苍岩山了,如果你想留在汴梁,我派人去将你师傅也请来。”他站在素白的石径间,看着她的背影道,“你被皇叔留下的那段时间里,我……很担心。”
   她紧紧攥着手心,不敢回头看他。这几日来与他时而热络时而疏远,她的心早已不复最初的平静。如今听他这样说了,自是怦然心动,却又不免纷乱如麻。
   纵 然如九郎所说,她能顺利找到父亲,再将师傅接来留在汴梁,似乎是很好的安排。可他回到皇都后便会径直进皇城大内,恢弘的宣德门只为皇族贵胄而开,嵌着金钉 的朱色城门一关,便将她死死挡在了外界。就算她有天大的本事,难道还能越过宫墙?而自己即便留在汴梁,至多是找点杂活赚钱度日,与九郎过的是截然不同的生 活。
   ——其实,他们本就是截然不同的人。
   这些天来她是真的喜欢与他待在一起,哪怕不说话,也觉得有人陪着自己,胜过万千甘甜。可倘若现在应承,回到汴梁后又待怎样?她没心没肺惯了,一直没细细想过这个问题,但现在九郎那么说了,双澄心中却骤然浮现了层层阴霾。
   松影郁郁,水流寂寂。九郎等了许久,见她还是没有说话,便道:“你是还没有想定吗?那样的话……等你想好了,再告诉我,可行?”
   她默默地点点头,往他那边望了一眼:“你赶紧回去吧。”
   他颔首,却站在那里,道:“我看着你走,然后再回去。”
   双澄又看了看他,这才加快步伐离开。可是她已经快要走到前方长廊,却还没听到他走路的动静,忍不住回过身遥望。黯淡月色下,九郎居然还独自站在金水河边,因离得太远,她看不清他的面容,只是隐约觉得他孤身留在原处,竟是那般落寞。
   她想要大声催他回房,可怕被人听到,只能用力地朝他挥挥手,示意让他走。
   他静静站在那儿,过了片刻,才回过身,握着手杖慢慢地走向西苑的方向。
   双澄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不是滋味。
   前 几日见不到他就郁郁寡欢,恨不能成天与他说些无聊的话,被他牵过的手也舍不得洗。可如果不是她在他面前忽而开怀忽而撒野,或许以九郎的性格,也不会说出刚 才的那番话。明明是自己主动接近了他,可到头来,却又觉得自己即便跟着他回到汴梁,也无法与他再像现在这样自在相处……
   这不是戏弄九郎吗?!
   她沮丧地回到了小院,关上门就倒在了床上,觉得自己简直比小时候还坏。
   ******
   此后的几天内,太平醮仪式仍在继续,双澄没事也不会再在九郎面前乱晃,只是恪尽职守完成任务,日暮便回到自己的小屋。可越是这样,自己独处时越觉得孤单。从小到大一直只跟师傅生活,也没感觉有什么冷清,现在只是两三日没再去找九郎,竟是连吃饭都觉得寡淡无味了。
   她本就不怎么与其他人交谈,此番有了心事,更是沉默寡言。冯勉看出了异样,问她原因她也不说,害得他也愁眉不展,以为是两人又发生了矛盾。可来回跑了几次,两个人都不肯直言,让他好不苦恼。
   七天的太平醮终于完成,次日临近中午时分,鹿邑县令前来太清宫拜见广宁王,说是奉淮南王之命特来相邀。九郎本正在太极殿与栖云真人交谈,他今日已换下祭祀时所穿的朱衣玉带,只穿一袭孔雀蓝底玄黑镶边锦袍,听他们说明来意后,便颔首答应。
   “但我这里才刚出斋戒之期,也不便与皇叔欢饮。”他说着,朝栖云真人拱手,“我只带些近身随从过去,稍后还会回转叨扰。”
   栖云真人点头应允。九郎起身,冯勉照例上前搀扶,却明显动作迟缓,九郎看了看他,低声道:“怎么回事?”
   冯勉苦着脸垂头道:“臣昨天去找双澄聊聊,不想回来的时候受了寒,头疼得半宿没睡着……”
   “多事。”九郎无奈地睨了他一眼,随即走出太极殿。冯勉赶紧跟上,却在跨出门槛时候脚下打绊,幸得身边的李善眼疾手快搀住才未跌倒。他忙着向九郎请罪,九郎叹道:“行了,你今日不必跟我去鹿邑,好好回屋躺着去!”
   “臣一定要陪九哥,九哥没了臣伺候可怎么办……”他擦着额头上的冷汗直叨叨。九郎看着他好笑:“你这个样子还来伺候我?到时候也不知是谁扶着谁了,我又不是行不得路,半天就回转了。”
   “…… 那也得有内侍陪着您。”冯勉看看周围,钱桦虽是品阶较高的殿头,但九郎素来不喜欢此人,而李善等黄门自是恭恭敬敬地站在两侧,只巴望能取代他的位置。他眼 珠一转,赔笑着道:“就让李善与双澄一起跟随殿下去鹿邑,臣知道这两人最是乖巧听话,有他们陪着,臣也可以放心养病。”
   九郎略略一怔,李善已满脸笑意地弯腰上前搀扶。双澄本与元昌等人站在台阶下,听到冯勉这样说了,不觉抬头望向九郎。
   他只淡淡望了双澄一眼,已在李善的搀扶下慢慢走下台阶。元昌侧过脸朝着双澄低声道:“冯勉这厮自己没了想头,倒是善于给男女扯线。”
   “胡说什么呢!”双澄刺了他一句,抿紧唇与禁卫们一同跟随在九郎身后。
   ******
   白日里的鹿邑城更显热闹,淮南王在城中冠云楼设下筵席,九郎下得马车,门前的属官躬身上前迎接。站在车边的双澄正迟疑着,他已侧过脸叫道:“双澄。”
   “在。”也不知怎的,一听到他的声音,她就鬼使神差地应着跟了过去。
   不经意间,九郎唇角微微一扬。但他很快就恢复平淡神情,在官员的引领下走上冠云楼。近侍才一推门,屏风后便传来淮南王清朗的声音:“令嘉到了?我还担心你推辞不愿来。”
   九郎微笑道:“侄儿之前既然已经答应了皇叔,岂能再有违背?”此时淮南王已从屏风后方负手踱出,他一身素白镶玉扣锦缎,剑眉星目,风姿卓立,上前揽着九郎的肩膀便将他带入席。
   “说来我们叔侄自从去年新春就未曾相见,难得你离开汴梁到我淮南治下,我又恰好离开扬州到了这里,倒也是巧上加巧了!”淮南王一边说着,一边打量他身后,见只有一名黄门低首站立,不由道,“双澄呢?怎么今日没来?”
   九郎微一蹙眉:“她不太懂得礼数,侄儿叫她留在门外了。”
   “我本就不喜繁文缛节,更不会挑剔她,令嘉还担心什么?”淮南王哈哈一笑,朝身边随从道,“请双澄进来便是,也算是认识了。”
   随从应声而去,没多久,便将双澄带到酒席前。她今日依旧穿着骑射装束,足蹬马靴,一身玄黑,发束高挽,两道靛青缎带轻垂肩后。
   她向淮南王问候,淮南王颔首微笑,又举起酒杯朝九郎道:“替太后的祈福已完成,令嘉今日就不必拘束。”
   九郎婉拒道:“太平醮虽已结束,但侄儿还是恪守规矩,不敢在回京之前饮酒的。”
   “心诚则灵,管那些清规戒律作甚?”淮南王命人给他斟酒,九郎还待推辞,他已先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在此情形之下,九郎不得不端起酒杯道:“侄儿谢皇叔款待。”
   淮 南王看他饮尽这杯酒,才笑逐颜开,吩咐随从速速上菜。这冠云楼乃是鹿邑城中最好的酒楼,听闻淮南王驾临,厨子更是卯足了劲儿显出功夫。跑堂的小厮们端着各 色精致菜肴穿梭不停,淮南王又命凌香等乐伎进屋演奏,琵琶笙箫曲声婉转,他在聆曲间隙问及太后与其他皇子皇女的近况,九郎则一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