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定三国-第3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但此时正需同心协力之际,以阎柔在鲜卑人那里的关系,刘和当然不会自断臂助。
        刘和的话让鲜于辅等人齐刷刷的扭过头来看着阎柔,对这个人,他们也有着和刘和一样的矛盾心理。他们不齿其出身(胡人奴隶),憎恨其行为(杀刑举),感激他援动鲜卑、乌桓出兵援助),借重他的人脉。而且对阎柔那灵活的头脑,鲜于辅心中也是暗自佩服,常常暗叹,若非其幼年遭此灾祸,此时也未尝不是自己这一类人。即便如此,以今时今日之乱世,此人必能乘势崛起。
        “阎司马,若真有对策,还请不吝赐教啊”鲜于辅恳切的说道。
        “就是啊,阎柔,咱们如今也算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谁都跑不了。你有何良策,就莫要藏着掖着啦”鲜于银立刻附和道。
        阎柔此时直起身,抬起头,微笑着对鲜于辅等人说道:“此时不是已经在黄天王那里有了定论吗?我等如今又何必着急。那赵云将军可是黄天王的心腹大将,凡事必会以黄天王之利益为先。只要我等不再另生事端,配合赵云将军整编,就绝不会有事。到时候鲜于将军依然是做你的将军,诸位也各有各得封赏。此时担心,不过杞人忧天罢了”
        “杞人忧天?阎柔,你可知道那天王黄逍最为痛恨的就是如同咱们这类的人。我听说,这次黄逍远程南疆,引孟获入川的将领,都没得到好处在他眼中,引胡人入关者,那也跟汉奸差不了多少。你我及在座诸位估计每一个跑得了的。”鲜于银最担心的就是黄逍以此为借口找他们算账。
        “呵呵,此事我如何不知但是,大家不要忘记了,黄天王只所以有仁慈之名,可不是一件事两件事所能堆积出来的。我等起兵时不但打明了为襄贲侯报仇的旗号,我更是一直和诸位约束着麾下的士兵,我等的部下似乎并过分骚扰幽州百姓。那黄天王又岂会以此责难我等?”阎柔换了口气,又接着说道:“观黄天王一直以来的行止,并未为难众归降的异族,甚至还对众多归降的异族给予了与汉人平等的待遇。故而以柔之见,只要我等配合天王军整编,黄天王绝不会为难我等。”
        “当真?”鲜于银似乎有些将信将疑。但是他身旁的鲜于辅、齐周和刘和都已经陷入沉思,他们和鲜于银这个武将不同,自然能明白阎柔话中之意。
        “可是若要整编,那我这度辽将军还能有多少兵力?”鲜于辅思索片刻后说道。
        “放心吧,一个人也不会少的”阎柔笃定的说道。
        “这却是为何?不是说要整编吗?”鲜于辅的问道。
        “确实是要整编,不过,据我猜测,当不是在这个时候”阎柔淡淡的说道。
        “这是什么意思?”众人不解的问道。
        “很简单,我估计黄天王是想将我们作为暗棋来使用,到时,黄天王与袁绍全面开战,我们在背后当是一支奇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而直到战胜袁绍之后,方才是整编之时。”阎柔分析道。
        “这么说,我们属于戴罪立功了?”鲜于辅问道。
        “呵呵,不管黄天王会不会责难我们先前的错,至少,暂时我们是没事的。而以后,有了功劳,更不会责难于我等,如此,诸位还有什么可担心的?真正该担心的是,有没有异心才是,若有异心,那,黄天王绝不会轻纵”阎柔不无郑重的说道。
        “阎司马放心,我等投靠黄天王实属真心,是所以,阎司马不必担心”鲜于辅保证道。
        “那样就好,众位旦放宽心,静等赵云将军到来吧。”





     第482章 袁绍称帝 伟大发明
    若雨三月天 更新时间:2011…6…30 8:10:18 本章字数:14200

        第482章    袁绍称帝    伟大发明
        泛步出了家门,黄逍的心情十分愉快,这两个多月的时间,益州、南疆的好消息不断传来,一切都走上了正轨,就连家中也是喜事连连,大乔、小乔二个老婆的肚子已经是大了许多,同时蔡琰最近似乎又有了怀孕的迹象,说实在的,眼下黄逍心情可是大好。tsxsw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最近黄逍对于三女除了必要的抚慰外,却是不敢在找其了,如此一来,对貂禅、祝融的雨露却是相对着多了起来,相信用不了多久,祝融也应该有点反应了吧?不过话又说回来,黄逍心中的打算却是没人明白,几女谁怀孕谁不怀孕也不仅仅是人为控制就可以的,起码那祝融最近半月可都是被黄逍折腾的有时候下不了床呢,但是却是依然吃啥啥香,可见生养大事,也不一定完全就依靠人的努力呢。
        不过,黄逍也不信邪,庄稼不得年年种呗,早晚有生根发芽的那么一天
        说起来,黄逍眼下的确是心情不错。如今春耕已经接近尾声,新兵的征集工作也是,在眼下平稳的局势下开始展开了起来,黄逍又逢快要当至少两个孩子的爹的喜事,这段时间内,黄逍那开怀的笑容经常是挂在脸上。人逢喜事,精神爽,这一旦心情好起来,不论是做事还是休息都是十分自然的,也难怪眼下的黄逍如此模样。
        这面黄逍出了家门之后,还没走出多远,却见前方一名兵士正向着这个方向急急赶来,那士兵的铠甲黄逍认得,不是别处的兵士,正是金銮殿上的**军。可见此时这名护卫看向自己的那神色,就知道怕是有什么要紧事前来通知自己。
        想到这里,黄逍也不多话,也不问那兵士什么问题,直接提高了行动的步伐,向着金銮殿而去,果然那兵士到了黄逍身边,一礼后,直接就言道:“主公,郭军师请主公往朝堂,说是有要事相商。”
        他这面开口说着话,那面的黄逍脚步却是连停都没停,直接点头示意自己知晓后,也没继续问什么。而是直接向着金銮殿的方向而去。说实在的,过了两个多月平静的生活,眼下这突然来到的郑重,也的确是叫黄逍有些好奇起来,要知道这俩月来,郭嘉他们可是不曾如此派人来找过他的,更何况眼下清晨是时光尚且属于很早的时候,一般也是在这个时候,黄逍还是赖在温柔乡中,郭嘉他们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作息时间,如今在才到这个时辰,就派人来找他,可见一定是发生了什么突发事件,要不郭嘉他们不会如此的,一般事,直接到他府上就是了。但是究竟是什么事情呢?眼下的黄逍还不得而知。
        待到了金銮殿,黄逍身边的兵士安排散开之后,也不多说什么。直接进了朝堂,一进之后,黄逍却是惊讶的发现,这朝堂之上,好象是在天都的所有文武官员都到了,小皇帝似乎也不曾见过如此阵仗,在上面坐得不甚安宁,隐隐间,似乎还有着一点怒气,看样子,估计只等自己了
        要知道,黄逍可没有上朝的习惯,一般他做出什么决策,也多是郭嘉代劳,请下圣旨即可,一年到头,黄逍也不见得来这朝堂上一次
        看到这里,黄逍也是明白怕是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发生了吧,毕竟所有州郡眼下新兵征集、粮草统一、百姓的户口普查都是忙碌的事情,眼下众人放下手中各自忙碌的事情。集结到此,本身就是一种应付大场面的样子吧?
        “拜见天王大人”见黄逍到了,郭嘉连忙起身礼道,众文武也随之起身,深深一礼。虽然黄逍是他们的主公,但是,在这朝堂之上,眼下,还是不叫主公的好。左右观察了一下,发现在天都的文武都已经到了,当下也不浪费什么口水,直接开篇点题的言道:“天王大人,诸位都已到齐,正好商议一下将来的局势。”
        听到郭嘉的话语,黄逍一阵疑惑,但是却也没有直接张口相问,因为他明白郭嘉他们既然找大家前来,就一定会有个说法,他又何必去多嘴问出自己以及大家心中的疑问呢?想到这里,黄逍借着郭嘉说话的同时,同所有官员笑着用眼神打了个招呼后。径直走到小皇帝的旁边,那里,正是自己的座位,一字并肩王的座位,坐了下去,静静的等着郭嘉开口说出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
        而就在此时,郭嘉对着旁边的戏志才示意了一下,只见戏志才带着凝重的神色站起身来,可见早在众人到来之前,郭嘉怕是已经与戏志才商量了一些事物的,要不然此时又何必戏志才上前解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当下之听戏志才平静的张口说道:“东面的袁绍在攻下徐州,回军幽州不久之后,已经是决定称帝,想来消息传来的路途中,袁绍已经是登上了皇帝的位置,大概应该是是在三天前举行的登基大典。”
        呵呵,终于忍不住压力了吗?听郭嘉说弥衡那小子写了一篇文章,将那袁绍痛骂了一通,其文词之激烈,比之历史上陈琳骂曹操的檄文可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呵呵,这袁绍还真是听话啊不过,称帝了,国号是什么呢?
        仿佛是知道黄逍所想,只听戏志才接着说道:“袁绍称帝,定都于范阳,称‘陈’国,自号陈高祖,拜审配为丞相,庞统为军师中郎将,颜良为大将军,吕布为膘骑将军,文丑为车骑将军,韩荣为左将军,通告天下。”
        “庞统?这人为谁,怎不曾听说袁绍手下有这样一号人?”皇甫嵩眉头一皱,不解的问道。
        “庞统,乃是新投袁绍麾下的一人,据说,才智过人,计谋百出,在袁绍平定徐州的过程中,没少出谋划策,取得了袁绍的信任,是以,添为军师。”郭嘉淡淡的说道。
        想不到啊,这庞统也出山了庞统、诸葛亮、司马懿,不出来则已,这一出来,竟然全出来了有意思的是,三人各投一家,偏偏没有投我黄逍的不过,这样也好,能同这几人过过招,这次重生也没白重生一次只是可惜了,司马懿死得也太快了点,成了诸葛亮成名的一块垫脚石听郭嘉说起庞统,一直没开口的黄逍突然说道:“庞统者,字士元,庞德公之侄,道号凤雏,与那诸葛亮被水镜先生司马徽并称为‘卧龙凤雏’。曾与江东陆绩、顾劭等臧否人物,自谓曰‘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此人奇貌不扬,却是才智过人,不下诸葛亮。”
        “这袁绍果然是大逆不道之人,竟然敢妄自称帝,视天威于何顾?”黄逍话音刚落,满堂的文武官员神色无不意外,待部分官员反应过来之后,当下却是不由大骂出声,原因无他,此时天子尚在,眼下袁绍如此欺君罔上的行为,的确是使的大部分人都心生愤慨,但是眼下国之不国,君之不君,乃是乱世当道,大汉的制度也的确是制约不了袁绍什么的。
        想到这里,那些大骂出声的官员也只能在心丰默哀,不在言语了什么。说实在的,这第一反应可以看出,这些官员只所以肯为主公效力,乃是因为小皇帝在黄逍的手中,占据着大义罢了,虽然现在是认了黄逍为主,但是,其等内心中,多是想着大汉正统,可见,这天下对这名存实亡的大汉王朝仍然存在着忠心的人啊
        望着议论大骂纷纷的众官员,黄逍没有出声,郭嘉等也并没有开口阻止,但是,黄逍那平静的不动如山的气质却是使的众人的情绪,在短暂的时间内被压了下去,随着官员们的**声,只听郭嘉平静的开口言道:“袁绍如此欺君之举,乃是人神共愤也。不过诸位在此大加讨伐也是无用,南部眼下百废待兴,诸位早一天将之发展起来,天王就能早一天复兴大汉啊”
        听到郭嘉的话语,黄逍当下心中一笑,说实在的袁绍称帝对于他黄逍的地盘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甚至黄逍都猜测到,袁绍如此举动乃是为了大军士气着想,为了收拢军心的一种举动,正因为他称帝了,手下那些官员、属下有了奔头,对于大军凝聚力来说的确是很好的促进,更何况接连大战已经挥霍一空的国力,也能有所发展吧,毕竟袁绍若是在不收拢民心的话,长久下去不用别人去攻打,他自身都可能毁灭掉。
        要不然,以袁绍的才智或许还想不到,但是以庞统的才智应该是能想到,想必,这其中,当有着庞统的影子在吧袁绍这称帝的举动好的方面是促进了自己势力的凝聚,坏处则是刺激了那些还心存汉室的臣子的抵触情绪,也算是一把双面剑吧
        而郭嘉把这些官员叫到这里,目的怕是很明显,就是先行通报袁绍的欺君之举,借而为他黄逍的将来打下基础。袁绍都称帝了,身为当今的天王,尊贵袁绍无数的天王又该如何?虽然这话语没有明说,但是也是可看出一二的。而且,也是借机看清一心为着他黄逍的人,都是谁,墙头草,又有哪些,忠于大汉的,又有哪些,可以说,一举数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