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元首的愤怒-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军邀请美军观看演习,但美军第1集团军司令布莱德利没有认识到这些特种坦克的重要作用,没有选购特种坦克。结果在同样坚固的德军工事面前,英军顺利登陆,美军则死伤惨重,为此布莱德利在战后遭到了很多人的指责。
  在所有的准备工作中,最大的工程就是人工港了。由英国海军少将坦南特负责。共造两个人工港,代号分别为桑树a和桑树b。首先建造146个空心混凝土沉箱,每个沉箱长61米,根据沉没处的海水深度有八种不同尺寸,最小排水量1772吨,最大排水量6044吨。沉箱里设有舰员舱室,还有2门高射炮。有可供上浮的浮箱,有使其下沉的通海阀,打开后在十多分钟内就可沉到指定位置。
  沉箱无法自航,将由拖船拖过海峡,沉在离岸一海里的5。5米等深线上,组成约9000米长的防波堤。建造这些沉箱共需60万吨混凝土和3100吨钢材,而建造时间只有半年,几乎超过了经历四年战争后的英国工业能力,但英国竭尽全力来完成这一工程,先后有500名军官,1000名士兵,20000多工人和许多造船单位参与建造。
  在146个沉箱中,有57个是在仅有的八个干船坞里建造,有41个是在浮船坞和船台上建造,余下的41个无处建造,而且时间急迫,坦南特情急之下在泰晤士河附近先挖出12个深坑,再在坑里建造沉箱的基础部分,然后在坑中注水,在漂浮状态下造完其他部分。其次建造23个直码头,以供登陆舰上的车辆直接驶上海滩。
  直码头由61米长,17米宽,18。4米高的排水量5000吨的钢箱连接而成,固定在打到海底的桩子上,可随波起伏。最后考虑到五六月间英吉利海峡风大浪急,决定在混凝土沉箱防波堤外沉下3艘旧军舰和56艘旧商船,并在沉船外侧约半海里处系留若干个长61米的十字形钢制构件,成两列用锚固定在18米等深线,组成约7000米长的防浪堤。
  这样由沉箱、直码头、沉船、十字钢构件组成的人工港,面积约五平方千米,是较完整的防浪水域,可同时停泊7艘吃水10米的大型舰船、20艘近海运输船、400艘拖船和1000艘小艇,预计日货物吞吐量1。2万吨。建成人工港的各个部件后,还需要把这些多达400个总重约150万吨部件从建造厂地运到英格兰南部装配,最后由拖船拖过海峡。
  整个工程终于在1941年6月初完成,实际上个完整的海港,其规模相当于英国的多佛尔港,通过这一人工港,盟军可以在没有攻占大港口前卸载部队使用所有物资。
  除了人工港外,盟军还有一项创举——海底输油管。这是考虑到登陆后会有大量的机械化部队参战,对燃油的需求极大,为保障燃油供应,盟军专门成立负责海底输油管的机构,也由坦南特领导。共铺设了四条直径分别为15毫米和25毫米的软钢管,从英国岸上先铺到海中的系泊设施上,再到登陆滩头。每小时可从英国向滩头输送600吨燃油,能基本满足要求。
  盟军的战前准备认真细致已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例如考虑到首批空降部队是由好几个国家的士兵组成,又在夜间,服装各异,装备不同,语言不通,为解决敌我识别的难题,给空降部队的官兵每人配发一只价值仅几美分的“蟋蟀”玩具,这种玩具只有打火机大小,用手一捏,就会发出“卡巴”的响声。盟军规定的识别方法是一声“卡巴”作为询问,两声“卡巴”作为回答,几美分的小玩具解决了大问题。


 第474章 营救墨索里尼

  尽管盟军的技术装备优于德军,但在数百万登陆部队中只有极少数人参加过;战斗,绝大多数都没有实战经验,要和久经战阵的德军交手,战前训练就显得特别重要。早前,美军中校保尔?汤普森在英国德文郡北部建立了一个训练基地,选择与美军登陆滩头地形相似的海滩,按照侦察到的德军防御工事设置雷区、反坦克壕、碉堡、铁丝网、障碍物等,再设想出各种战时可能发生的情况,组织部队反复训练。
  战后许多美军士兵都高度评价了汤普森的训练,认为正是他所设计的训练,才使他们在复杂的战场上应变自如。同时,英军也在英格兰东部的偏僻海滩对参战部队进行近似实战的训练。如此高强度的实战训练对装备肯定会有损坏,盟军后勤修理人员昼夜抢修,才保障了在登陆前夕美军和英军的登陆艇完好率分别高达97。6%和99。3%。
  
  盟军在积极准备,李默同样没有闲着,完成诺曼底防御的事情由格鲁克元帅这个b集团军群司令在负责,改建马其诺防线的是莫德尔元帅,阿登森林的集结由西线副司令龙德施泰特元帅在负责。
  此时的龙德施泰特可没有和历史上一样,与下属的隆美尔因为一件不和而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此时的西线全权指挥可就是李默一人而决,龙德施泰特元帅的资格虽然老,可并没有实际的决定权。这是希特勒给予李默最充分的信任结果。
  最烂李默关心的就是德国的军工生产了,进攻李默前期的改造,德国在集中主要战术武器上的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提前3年达到了德国在1944年才能达到的产量,比如飞机,德国的年产量达到了23000多架,坦克达到了16000多辆,其他武器就不计其数了。(这些产量都是在1944年德国才能达到了,1945英国盟军的轰炸而锐减。)
  这一个月。德国各武器生产商。应李默的要求,实行三班倒的生产模式,为李默生产了2800多架各型飞机,1600多辆各型坦克。其中豹式就达到了一般。
  德国此时的作战飞机因为消耗。一直维持在5000…7000架左右。苏联前线布置了3800多架,这些飞机现在是不能动用的,只有在情况万分紧急的时候才能动用。如果李默一动用东线的飞机,苏联前线就将彻底失去制空权,德国的坦克在苏联的轰炸下,一定会损失惨重。
  德国本土布置得有大约一千五百架,法国前线就四百五十架,其他占领区大约有一千架左右,这就是德国空军的全部力量了。这一个月新增的2800多架飞机,全部被李默布置在马其诺防线周围,由空军元帅凯瑟琳统一指挥。
  凯瑟琳元帅能抽调到马其诺防线周围的空军力量大约是四千五百多架,新增的有2800架,德国本土的可以抽调五百架,占领区的一千多架飞机全部撤回德国本土,在加上从法国撤回的四百五十架,刚好是四千五百多架飞机,但和盟军的空军力量比起来也是1比3,德国依然没有拼消耗的资格。
  李默深深地知道,自己手中的空中力量还是太薄弱了,闪电战如果没有空军的配合那是不可能成功的,为此,李默请希特勒给东线下了一个没头没脑的命令,所有东线的部队都要立即挖好各种坚固的防空设施,同时要把坦克的掩体建造好,别人可能不明白李默的深意,但是希特勒明白,这李默是打算集中德国的所有空军力量,在马其诺防线上和盟军来一次空军生死对决。
  其实希特勒的猜测也是错误的,李默并不是要和盟军进行空中对决,而是要用足够数量的飞机,保证自己超级闪电战的实施。
  李默从其他占领区撤回德军部队到也顺利,可是布部署在意大利北部的二十三个德军精锐师就不那么好办了,因为意大利的政变,墨索里尼那头蠢猪已经被逮捕了,关在一座山顶的旅馆内。
  李默要想合理利用这二十三德军精锐师,就必须把墨索里尼救出来,然后在意大利北部成立以个临时政权,墨索里尼在意大利还是有很多追随者的,这个难度不大,何况因为李默和隆美尔的北非的卓越战绩,北非军团已经打到了伊拉克,盟军根本就不可能在登陆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了,此时的意大利差不多就处在德军的全面包围之中,只是德军为了应付盟军在法国的大规模登陆战,无暇顾及到意大利的政变而已,等李默收拾了登陆的盟军,回过头来,那些政变者就没有好下场了。
  李默命令奥托立即带着“风暴突击队”全权实施营救墨索里尼的计划,盖世太保的间谍负责情报支援。
  奥托?奥托于5月20日受领任务,21日就着手进行准备工作,他从挑选了60名特种作战队员及10名谍报专家,组成了一支营救突击队。在拟定行动计划时,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不知道墨索里尼被囚禁的具体位置,鉴于必须隐蔽行动企图,只有秘密地组织开展侦察活动。
  在毫无线索的情况下搜索了2天后,奥托搞到了1份情报:据一个住在临近卡塞塔湾的一座小镇上的水果贩子说,在其大主顾家有一位女佣人,她同在蓬察岛上执行任务的一个警察订了婚,但是最近他们却已经有2、3周没有约会了。奥托从这一情报推断,这个警察在蓬察岛上可能担任重要政治犯的警卫。几天后,一位年轻的海军军官又向他透露,墨索里尼是由“柏赛福纳号”猎潜艇送走的,这使奥托的判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
  但第二天却又获悉墨索里尼已经被从蓬察岛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而且去向不明。后经情报部门探知,意大利政府先是于5月21日把墨索里尼转移到不大出名的撒西岛上的小村子里,然后又把他带到北面5公里处建有海军基地的拉?马达累纳岛,监禁在一个叫凯伦山庄的公馆里。
  奥托在得到墨索里尼被监禁在拉?马达累纳岛的情报后,便装扮成船员,陪同意大利海军军官瓦尔干中尉到了撒丁岛,访问驻守该岛的德军海军分遣队。在访问期间,奥托借了一艘摩托艇侦察了海岸地形,并发现凯伦山庄由地面部队和重型火器严密把守,针对这一情况奥托计划避开正面攻击,利用”风暴突击队”进行偷袭。(未完待续。。)


 第475章 魔鬼的杰作(上)

  5月22日,“风暴突击队”乘坐亨克尔he—111轰炸机,在奥托的率领下从德国出发,朝拉?马达累纳岛方向飞去。但是,谁也未曾想到在飞行途中,却遭到了英国空军的攻击,飞机失事坠入海中,幸好被一艘意大利的轮船救起,而这艘船又恰巧是来转移墨索里尼的,但船员们对奥托一伙并没有产生怀疑,反而热情地给了些衣服让他们换,并让他们在撒丁岛上陆。
  这时传来消息,据德国国防军谍报部长威廉?卡纳里斯报告,墨索里尼被关押在曾禁闭过拿破仑的厄尔巴岛上,奥托打算 “首先向拉?马达累纳岛派出一艘礼节性访问的德**舰,同时让满载党卫军和特种部队队员的r艇(高速扫雷艇)进港。
  当天,舰长去访问意大利海军基地司令部,晚上舰艇临时停靠在港口。翌日清晨,载有突击队员的r艇在港内的德舰支援下冲向栈桥,队员上岸后,r艇迅速向凯伦山庄行进,救出墨索里尼。”
  2天后,装扮成船员的奥托和瓦尔干又来到撒丁岛上,但是墨索里尼已经在5月24日被转移到了亚平宁山脉的大萨索山上。第次营救计划又宣告破产。
  奥托返回意大利北部德军控制区,继续探听墨索里尼的下落,但情报却很难搞到。一天,奥托的通信班偶然侦收到了意大利内务部的无线电报,“大萨索山一带的警卫措施已经完成。库耶里发。”库耶里是位将军。他专门负责警卫墨索里尼。于是,奥托又把注意力转移到了位于罗马东北120公里的亚平宁山脉顶峰——大萨索山。在这座山的半山腰,海拔2;000米处,有一座战前修建的冬季体育中心,体育中心中央有一座饭店,名叫康包?因培拉特莱,据悉墨索里尼就被监禁在这里。
  一位5年前曾在这里住过几星期的驻意德国人提供了有关地形方面的情报,但由于时隔甚远,很不详细。至于确切的情报,仅仅是根据一本旅游宣传册了解到的。即由山下的村庄到饭店之间通有缆车。虽有上山的小路,但通常去饭店都利用缆车,从这一点看,这里最适合监禁犯人。
  奥托确认了墨索里尼被软禁在这座饭店以后。次日乘飞机侦察了附近一带的地形。并进行了空中拍摄。据侦察。上山的小路由卫兵严密把守,而饭店坐落在一个不大的台地上,四周都是覆盖着白雪的岩石。饭店后面有一小块杂草丛生的三角空地,这和之前获得的情报是相符的。奥托的脑际随即浮现出用滑翔机进行营救的构想,而这块空地则刚好可以作为理想的着陆地点。
  意大利巴多利奥政权于5月28日宣布脱离轴心国,并与盟军缔结了停战协议,这时墨索里尼很有可能被引渡给盟军方面。于是奥托决定使用滑翔机实施营救,但是却遭到了空军的反对:“若地面作战难以实施,只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或是伞兵空降,或是使用滑翔机机降。
  但是,饭店后面的空地对于采用这两种方法所要求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