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如这样吧,小肉包把方子写给你,这样你都做不出来不能怪我们了,只能说明”小肉包摊手,后话省略自行猜想。
  这下却是男人诧异了,“你个小不点还会写字?”
  小肉包略微脸红,却是大言不惭,“小肉包当然会写字,不过方子就平安哥哥给你写吧,呃,只是没有带笔墨也。”
  
  结果那男子竟神奇的让身后家丁掏出了这两样东西,直把小肉包唏嘘不停,这种玩意还能随身带的?
  男人笑着却不解释,直盯着平安写的字,笑容里带着微微诧异。
  平安自打开始看医书,认识的字越发多了起来,写这简单的方子不在话下。
  杜舒云平日对两孩子写字工夫十分严格,担心两孩子今后一表人才却写出一手烂字实在丢人,而且也想着若是能写好,今后给人写写对联书信什么的赚点外快也不错,她总是无意识的教给孩子们各种谋生手段,生怕今后饿着。
  因此平安的字对于这年纪的孩子来说是极好的,小肉包的差点,不过他还小也不识几个字。
  男子拿起方子看了看,没有吝啬口中的赞美,惹的平安红了脸。
  男子把方子收了起来,除买了几条鱼还把铺子上所有小食物每种都扫走一大份,满载而归。
  临走时对这三人说道:
  “我姓宋,住在西山竹林的宅子里,你们回去跟你家人说,有空我会去拜访你们的。”



51、过节 
  “西山竹林姓宋的?”杜舒云问道。
  平安点点头,“那人是这么说的,不过那人虽然怪但是出手挺大方的。”
  小肉包也凑了过来,“那怪人还说要来我们家做客呢。”
  “确实听人说过那里有个大宅子,平时鲜少看到有人走动,照这么说应是那家没错,只是怎么对我们家感兴趣来?”
  杜舒云颇为不解,这一片村庄少不了有些小地主乡绅什么的,之前山匪作乱搬走了一些,可是宅子土地仍在,如今山匪没了,偶尔也会到这住上一住,来收租子或是度假,不过也是鲜少见到,他们那些人尤其是读过些书的,大多数自视清高一般都不屑于与一般村民交往。
  “兴许是看上你做的那些玩意,这些大家子都喜欢些新鲜玩意。”李默回道。
  杜舒云却是笑了起来,“那怎么可能,又不是什么稀罕物,还糙得很,哪能入他们这种人的眼,至多吃个新鲜,还犯不着为此要和我们来往。”
  “我听说那宅子一直有人收拾着,主人是今天开春才住进来的,据说是个读书人,为人挺厚道的,给工钱十分利索,对帮工佃户也都挺好。”一旁的王胜插话道。
  “你哪里听人说的,我怎么不知道?”香儿斜眼,没想到这王胜比自个的消息还灵通。
  王胜摸摸脑袋,讪讪笑道:“还不是跟那些干活的哥们唠嗑时候知道的,他们给那家子人帮过工,说那宅子可大了,里面东西都是没见过的,简直闪瞎人眼,那里丫鬟俏的跟仙女似的,家丁个个壮实,可那管家可凶了,他们就往里屋瞅一眼便被骂的狗血淋头,不过那当家的倒是很和善,说当家的很年轻也就二十来岁模样,大家伙都叫他二少爷,似乎就是姓宋来着。”
  李默若有所思,“估摸是城里那大户人家公子到这消遣来的,不过也没什么好想的,兴许人家是客套话,压根没想过要和我们交往,更甭说有什么心思。”
  众人也是点头应允,不再说起这事,只有杜舒云觉得这事不会这么完了,不过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在自个家还怕人吃了不成。
  
  这次的买卖赚了不少,荷塘里的大鱼基本都被清了,剩下的小鱼要到年底才能收了,直把一大家子乐的不行,当然不忘夸奖三位功臣。
  杜舒云这下也明白李默为何此举,大人们去摆摊挨着面子总要给人便宜,尤其他们这种脸薄的,可是给了一个便宜不给另一个那罪过可就大了,最后买卖亏了不说,还不落得好,可这让孩子去便是没这担忧了,两孩子这么小,不懂人情世故谁也不敢多说什么,总不能跟娃子们计较不是。
  如今这买卖下来,倒是卖了不错的价钱,风评也好又定了规矩,更省得费力拉到城镇去,虽然那的价钱会高些,可是太麻烦,而且难免有损失,杜舒云心底暗暗佩服李默想的周全。
  这山村里的人大多都实在憨厚,可是也难免有自己的心眼,对外乡人可以十分大方的把自己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迎客,可是乡里邻居的往往都不自觉心底盘算几分,总怕吃亏。
  陌生人路过家中,主人大方杀自家最肥的鸡迎客,直惹的那外乡人夸赞村里人大方、热情好客,可是同样的那主人会因为平时关系挺好的邻居家小孩,掰了自家一个玉米而大动肝火,哪怕最后赔了,依然会絮絮叨叨怨念半天说这家人爱占便宜,不能说这家主人天性大方或者小气,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般微妙。
  
  杜舒云数了些铜板分给小肉包和平安,“这些是你们的劳动奖励,可要收好了,弄丢了嫂嫂可是不会再给了。”
  小肉包和平安一看,顿时两眼发光,这比平时甚至比过年压岁钱还多得多,捧着满满一手啊。
  “嫂嫂,这太多了,我们不能要,就跟平日一样几个铜板就够了。”
  平安把手里的铜板推还给杜舒云,小肉包见此也要把铜板归还。
  “你嫂嫂给你们就收下,这是你们自己挣回来的,不过还是那句话,虽然是自个挣的也不要乱花,知道了吗。”李摸着两孩子的脑袋道。
  小肉包和平安面面相窥,不知该如何,最终还是腻歪的收下了,纷纷表示不会乱花。
  “嫂嫂,等小娃娃出生,小肉包要给他买世上最好吃最好玩的东西。”小肉包把铜板塞到自个的存钱竹筒里,信誓旦旦道。
  平安也道:“我要给他最漂亮的衣服。”
  杜舒云笑了起来,“知道你们最懂事,有些当叔叔的模样了,可你们给自己置办些什么呢?”
  两小孩思索了一会,平安道:“我会先存着,今后学习医术要用到。”
  小肉包也举着短短的小胳膊,“我留着做买卖。”
  “小肉包,你要做什么买卖啊?”香儿笑着问道。
  小肉包双手在空气中画了个大大的圈,“做好大好大好大的买卖。”
  众人见此,顿时都笑了起来。
  
  中秋节到,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李家门边上也挂起了红灯笼,因地处偏远又是独门独户,看着总是有些冷清,张嫂和杜舒云便做了好多小红灯笼把院子里挂满,里边并没放着蜡烛,只是借着其他大灯笼的光和月光衬的整个家暖气起来,一串串的挂在院子里,跟办舞会似的,直把两孩子逗得开心的不行。
  选好时辰祭拜好神明,便是开始晚饭,饭桌直接放在院子里。这饭菜更是动了心思,满满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饭菜,直惹得大家伙大快朵颐。
  王胜如今也算和李家一家人,也凑了过来一起过节,两男人那喝酒,偶尔也让山娃子来上几口 ,香儿和张嫂也不忌讳,倒上度数不高的葡萄酒,时不时也碰几下,喝酒容易起气氛,顿时一阵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嫂嫂,你在做什么呀?”小肉包蹲在杜舒云旁边,托着腮帮子问道。
  杜舒云身子不便,吃完晚饭便不再与他们那把酒言欢,自个坐到一旁掰柚子来,中秋节不吃柚子那就不算过节,这里的柚子又甜又酸特别合杜舒云的口味。
  而柚子皮也不能浪费,杜舒云把它做成了柚子灯,刚把线穿好还没来得及放蜡烛,便是被眼尖的小肉包看到。
  “在做柚子灯啊,柚子灯点亮,游子不忘回家路。”杜舒云笑道,手上的灯也做好了,提了提觉得挺稳当,便点起里边的蜡烛,柚子皮被戳了几个图案,蜡烛一点亮微弱的光透出来,十分好看。
  小肉包在一旁直拍手,“嫂嫂,给小肉包玩好不好。”
  杜舒云捏了捏小肉包胖乎乎的脸蛋,便把提灯的杆子交给他,“你小心些,别晃来晃去蜡烛掉出来把东西给烧着了。”
  小肉包只顾高兴,胡乱点头应了,“小肉包现在能出去玩啵?”
  “你这孩子就喜欢显摆,刚得了好就忍不住了,平安还没呢,我再给他做一个你们就一起拿到村子里玩去,现在先坐下来吃柚子。”
  说罢,杜舒云又动手掰了一个柚子,这次手艺更利索一些,柚子上的图案也和之前那个不同,更为卡通漂亮,做好之后小肉包又是一脸纠结,望望手里的看看杜舒云手里的,平安一看便明了,大方的与小肉包换了,小肉包刚开始还扭捏拒绝了一会,结果刚一到手,就乐得找不着北了,直拉着平安往外走。
  “你们小心些,就在村子中间,别给我玩躲猫猫跑远了。”
  杜舒云对着两孩子背影直嚷道。
  “你少花点力气吧,他们早跑没影了。”李默一旁笑道。
  杜舒云直摇头,“小肉包这爱显摆的性子今后可别惹祸才好。”
  
  其他人吃完饭都收拾妥当,也一起往村中央赶,一到那尽是一片热闹,全村男女老少都出动了到处都是人,平地中心烧了一大堆篝火,把整个村子照的亮堂堂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围成一圈子绕着篝火跳舞,还有人吹打着乐器,男女对歌,李家人刚到便是被这气氛感染了。
  “哎哟喂,你们这家子怎么才来啊,要不是看小肉包和平安早过来,我们还以为你们给忘了。”方嫂远远的便迎了过来,拉大嗓门嚷道,可是即便如此杜舒云也是连蒙带猜才知道她讲了什么,周围实在太热闹了,说话都得喊着才行。
  李默和王胜也还没站稳,就被一群男人拽走喝酒胡闹去了,直嚷嚷这么晚才来,必须罚酒三杯,香儿也被一群姑娘拉扯走了,围着篝火跳舞起来。
  “还以为晚点才开始闹呢,我们还以为来早了。”杜舒云笑道,这会估摸才晚上八点,她想着要闹通宵应是没这么早,哪晓得早就开始了。
  “哎,也怪你们住的太远没听到声响,你不知道这日头没落下就有人开始往这凑了。”旁边一大婶笑道。
  杜舒云大肚子不方便,便是没跟那些人围着篝火跳舞,到一旁跟一些妇人一起看热闹去了,看这个跳的群魔乱舞,那个掉队不知所措,还有的不小心摔了个狗吃屎,或是大小伙对歌对输了的窘样,等等,都让人捧腹大笑,虽然不能参与其中,可是丝毫不减欢快,直把人逗的合不拢嘴。
  而那些小孩也自成一个团体在一边玩耍,老鹰捉小鸡什么的一团胡闹,有的孩子跑的太猛扑通狠狠摔一跤,明明疼的脸都皱了起来,可是拍拍屁股蹭站了起来,又笑呵呵扎人堆玩去了,直把一群人笑的不行。
  夜越来越黑,篝火越烧越旺,人们不知疲倦的欢歌热舞,直把整个山村闹的响亮,用欢声笑语一起祈祷来年的风调雨顺、丰收富足。
  杜舒云第一次如此深刻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不是形式上的混沌而过,而是发自内心的欢乐和欣喜。


52、宋和 
  秋天过了大半,天气越发凉爽起来,地里的农作物也收得差不多,今年地肥天公又作美,收成很不错,可李默却说来年有充足肥料应是可以更好些,如今家里牲畜多还有荷塘淤泥,俗话说地里上满粪,粮食堆满囤。
  收完作物又为来年种植做了些铺垫便是不用再每天扎在地里,也有空闲舂米,前些日子没多大空便只是舂了一些,因为中秋的时候必须吃新米,收个好兆头。
  之前舂米的工具有点像捣药罐,有一个棒槌、一个石缸子盛器,用棒槌砸谷子,把米糠砸掉。那东西也可以用来做馍馍,倒是挺简单,可是需要费很大力气,杜舒云试了会,感觉胳膊都要酸死了,于是李默便差人做了另外一种。
  那玩意刚做好运到李家,杜舒云还以为是跷跷板,以前虽然也在农村待过,可都是现代化了,这舂米的东西还第一次见到,一边人扶着架子踩着,另一边头边上凸出来一个木桩子,下面放个石缸子,就这么一踩一踩的把米糠和白米分离,一般米糠都是当牲畜饲料,不过穷人家里经常是白米卖了自家吃米糠。
  小肉包和平安第一眼看到的时候都觉得很有意思,还争着要动手,李默也说道第一次亲眼见这东西,他们以前都是拉的碾子,南北有些许不同。
  这玩意看着挺有意思的,可真要舂米起来便不是这么好玩的了,舂米不能有一下没一下,否则米容易碎,施力要均匀,那东西又十分笨重可是要花不上力气,小肉包和平安没一会就败下阵来。
  这米也不急着全部都舂完,几亩肥地收了不少,除去自个吃的还能剩下不少,便是决定把一部分拿去卖,一部分留着当存粮,还有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