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九色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秦朝当皇子-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轻笑一声,伏承却面露难色。躬身惭愧道:“回禀公子,臣下无能没有找到柳大妻女。”
    扶苏笑容有些滞然,不过稍待便有恢复了正常。淡然道:“若是这般容易找到,这郡署郡兵也没那么容易到手了。”
    萧何和伏承面色都是有些凝重。显然猜到了些什么,自从扶苏来了雁门之后。彷佛就有一个无形的漩涡在围绕着扶苏。
    刚来雁门,就有人意图打击扶苏的威信。虽说扶苏刚一出手一举击破,的确大快人心,令人振奋。可如此敌人似乎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打击。感觉到了扶苏的强势和强力,又换了一种战略。等扶苏刚刚来的第二天,竟然就这般快速地将郡署、郡兵营两大阵地几乎是拱手相让地给了扶苏。
    一个柳大案,便处都是漏洞。不出意料,扶苏着手这件案子以后,便借此轻而易举掌握住了郡署的职权。随后,借机将雁门兵营上下不发士卒大举整顿。几乎可以说用大兴牢狱的威胁再次轻而易举地取得了郡兵的控制。
    如此轻而易举,令扶苏难以想象。扶苏从来没有低估过自己的能力,可同时,扶苏也暗自警醒决不能低估敌人的能力。但如此轻易的胜利却让扶苏产生了无尽的疑惑。
    而今,这个疑惑似乎可以解开一层不甚厚实的薄纱。
    柳大的妻女显然不是常人,或许柳大的妻子只是一个平凡人,可那个柳熏儿或者说桑梓寻绝对是整个案件的聚焦点,也是扶苏解开迷糊的重要关口。
    然而,到这里的时候,显然就不是扶苏可以再次轻易突破的地方了。
    李家,无论是否是他放水了还是扶苏太强势了。扶苏一来就用“咄咄逼人”的姿态霸占了两府的控制权。这样的结果或许让所有人对扶苏的能力做出一个十分恰当的评价,日后打交道,自然会敬之畏之。
    但是,扶苏如果依旧要强入李府要人。甚至直接带兵入李府寻找桑梓寻,结果定然会完全出乎扶苏的意料。扶苏掌握住两府的权力无论在法理上还是情理上四大豪门都无话可说。自然,四家各怀鬼胎的豪门也就没有什么理由联合抗敌。
    可一旦世家豪族的尊严受到威胁,根本利益受到侵犯。无疑,豪门会迅速联合其所有实力发动反击。而扶苏任何从李府要人的举动都会成为对四大豪门红果果的挑衅。
    扶苏不难想象,当四大豪门迸发出其强势力量时,仅仅有一个不慎牢靠地昭武曲,扶苏能否抵得住四大豪门的合力。
    扶苏不怕这些本地豪族;但关键是扶苏眼下并没有稳定下根基来徐徐对付。至少,也得等扶苏把郡兵这事料理了才行。
    从这些世家豪门的角度来说,柳大案事件本身即使有太多的罪恶感也不会动摇他们的选择。无论李念在柳大案中犯了多大的过错,李念终究是雁门李家的第二顺位继承人。在死亡率极高的古代,李左车能不能顺利将宗族发扬光大的确是一个极大的问题。自然,作为血脉最近的李氏宗亲,李念可以说是李家极重要的人。
    故此,四大豪门的上层并不会过多地怀着正义感来评判柳大案。在他们看来,既然扶苏插手了这件案子他们也不能不给扶苏的面子。如此,为了弥补李念犯下的大错,在郡署、郡兵的控制权上退一步便是了。这样,也不难解释为何郡署和郡兵营一直都没有发生极端情况。
    简单点说,雁门的四大世家豪族认为这是一场交易。用郡署、郡兵营的退步来换取扶苏在李念事情上的谅解。毕竟,郡署和郡兵营说到底是李家自己的核心势力范围。割得又不是他们的肉,其余三大豪族自然不会太过介意。
    洗漱完的扶苏将疑惑藏下心底,沉沉睡去。
    九原,郡守府。
    蒙月芷斜倚着栏杆看着天上挂着的半月,身材高大眉眼透着慈爱的蒙毅缓步立在了不远的地方,蒙毅身边则是一个年岁三十上下身材窈窕面容艳丽的妇人。这妇人却没有停步,而是在蒙毅的示意下走了过去。
    “芷儿,有心事?”柳娘并没有给蒙毅诞下麟儿,故此对于蒙毅的独女。柳娘视若己出,十分上心。
    月芷低着头,没有说话。
    柳娘轻声叹了口气:“还在担心东边?”九原在雁门郡的西边,自然,对于东边有谁让月芷挂心,也就不言而喻了。自从月芷从神农大山去陇西回来后,心绪就一直不高。
    知女莫若母,柳娘自然知道陇西的那个天潢贵胄做下了怎样惊涛骇浪般的事情。至于月芷和扶苏之间的事情,就更是不言而喻了。
    月芷转身入了柳娘的怀中,倔强地摇头。还是没有说话。
    柳娘看着月初的蒙毅,斟酌了一下道:“雁门郡那里倒是来了封信。”柳娘故意顿了一下,看到支起耳朵的月芷,不由失笑。继续道:“以前你爹爹有个亲兵诨号做孙二杆子的犯了事,你爹爹念其心智不坏,便配军去了雁门郡修长城。后来,辗转立了军功便成了什么昭武曲的百将”
    说着柳娘便将扶苏在雁门遇到的柳大案的始末都说了出来,月芷显然是个极其聪慧的女孩儿。这话听了一半便猜到了下面一半。待到确认了扶苏在雁门很轻易地便将两府收入囊中时,心中微动。起身看向墙角,却见那高大的身影已然离去。月芷窃笑着扑到柳娘身上,双眼眯成弯月,俏丽可爱。
第二十二章:营中便换大秦旗【周一加更爆发】
    【新的一周了,编辑说这周有移动阅读基地的读者。WWw。嗯,这里,向各位移动阅读基地的读者们问个好~HI】
    翌日一早,扶苏便起身到了军营。此刻的军营气度已经不同昨日,纵马入了营门,在数十郡兵致礼下,扶苏开始了第一次检校。
    检校也就是检查训练情况,前任郡尉苏角在雁门成效显著也算训练了一支敢战的力量。当时的雁门在善无城中便有三千郡兵,加上其余县、关口留下的四千余守军。整个雁门郡兵在北疆都是数得着的精锐。
    但眼下情况就不同了,不说荒废了两个月的训练和散漫了两个月的郡兵。自从三年前蒲公离去之后,雁门的境况就一日不如一日。雁门郡的豪族越发强势,前任郡守无所作为,郡尉苏角和监察御史都无甚强力职权打击地方豪族。
    故此,三年境况,让四大豪门都大举向郡兵营、郡署、监察御史府渗透起来。其中,作为诸豪门之首的李家便是得益最大者。一时间,郡署公门尽皆为四氏门徒。若不是新上任的何辜联手前任郡尉苏角*了雁门豪族的渗透,只怕眼下扶苏纵然大肆动用便宜黜陟之权也动不了豪族的根基了。
    若要说雁门豪族有多么忠君爱国那是枉然,雁门豪族本就是故赵国贵族转化而来。他们爱的国早就灭亡,许多豪族之家甚至因为大战破灭。这样的情况下,渗透进来的豪族门徒如何会勤于王事?
    自然,要说郡兵之中全都是敢战之士同样是扯淡。作为渗透最为严重的扬武曲,就是明证。扬武曲组成人员是本地家世清白的良家子,这些人多是深受匈奴胡人之害,无论是训练和作战都敢付出心血。自然,扬武曲被严训数年后便成为一支可战之兵。可随着豪族世家的渗透,境况就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渗透进来的豪族世家自然是没有多少勤于王事的心思,于是,吃喝玩乐败坏军纪的事情这群人领头就带着做了出来。好在前任郡尉苏角联手监察御史何辜一起狠狠整治了一回,这才让豪族之人熄了夺权的心思,没有彻底腐化下去。
    饶是前任郡尉苏角费劲了心思,基底被腐蚀的扬武曲从此已经走向了衰落。
    若要凝聚一支强大军队的战力,首要当然是严格的纪律。要凝聚军队的灵魂,首要便是基层武官的水平。扬武曲的纪律被满脑子享乐的世家子破坏了干净,而不通军务的世家子大规模充任基层武官则让扬武曲迅速成了豪族世家的仆役。
    倒不是说扶苏对世家子有多大的怨念和憎恶。事实上,在唐以前杰出之士多是出于豪门。但不能否认的是,豪族世家子在从军一途上,大多数比不上能吃苦耐劳的寒门子弟。而因为优渥的出生环境,让这样一群人大多数都成为合格的武官可谓基本是不可能的任务。
    眼下的扶苏虽说入主了郡兵,可并未有取得两个曲的控制权。说到底,基层武官并不是扶苏的人。这的确是一个让人难受的事情。好在,事情并非没有突破口。
    而扶苏,将突破口开在了裁军的问题上。
    “什么,裁军!”孙二杆子一听这话,顿时蹭一下就站了起来。但紧接着却是乐得直咧嘴,道:“这是好事啊。少了对面那群孙子跟咱抢粮饷。至少不会更加碍眼了去。”
    孙二杆子一阵口水直乐的住不了口,跟在孙二杆子身边的几个百将却有些担忧了。道:“这世道,在郡兵还能拿份粮饷。要是裁了再配去做边军,唉”
    另一个百将也是担忧道:“要是蒙帅手下倒是差不到哪里去。可要去了南海,只怕一辈子也回不来了。”俗话说人离乡人贱,要是真被迁徙去了南海。那绝对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
    “嗨,这长城都修不完了。郡里还能叫咱去南海?”最后一个百将的话打断了几人的猜想。但紧接着,却是所有人的脸色都阴沉了下来。
    长城的确,有了长城的确是让雁门自此安稳了下来。可不管怎么说,任谁都知道,修建长城付出的可不仅仅是无尽的钱粮,还有那至少数千上万人的性命!
    繁重的徭役可以说是将秦国百姓逼反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今到了春季,可谓是一年四季播种的季节。可为了让完成长城的修建任务,就算亲民官再怎么担忧收成也会迫于上层压力征发徭役。
    眼下,因为郡署换了领导人,这才消停了一会。可过一会肯定会重新被提起,若是此时被裁可下来,极可能立马都被征发修建长城,只怕谁都不会愿意。不仅是怕死在长城上,更多的是每个人都不想家中因为缺少劳力收成锐减,同时还要负担沉重的给养。因为,征发徭役上需要的粮食和工具都是自备的!
    说白了,政府是要老百姓白干活!
    如此,这些出身大多卑贱的昭武曲一干将卒自然是担忧不已。当然,这里要除去孙二杆子这个异数。孙二杆子是蜀人,原先给蒙帅当过亲兵,也是一号敢杀敢冲的勇士。可同时,孙二杆子性子散漫惯了,哪里受得军法约束?若是蒙毅在时,也还能压制。可一旦被独立派了出去,那边是野得没边了。军法例律犯了不知多少,终于蒙毅也不好按下了。于是配军到了雁门,给做了一个小小的守卒。
    来了雁门,孙二杆倒是获得滋润。郡兵军纪不像边军那般森严,对于这等勇猛敢战的悍士,上官自然是青睐有加。再加上这孙二杆子也是个人来疯的性子,本事又高,于是军营之中虽说只是个寻常的百将,却士卒敬服威信极高。
    不过孙二杆子而今也有三十多的年纪,一直都是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没了家室拖累,自然是潇潇洒洒,旁人艳羡。
    撇去昭武曲这帮子忧心忡忡的将卒,另一边扬武曲的人却不甚担忧了。
    裁军,要真裁了那才叫好。这么个观点,在扬武曲大部分心中都是流传。而这些人,主要是屯长以下的士卒。扬武曲的兵员来源是雁门郡身世清白的良家子,性子自然算不上恶。平日间纵然军纪散漫也未害民多深,不过这些人心中的怨念却要远胜昭武曲。
    昭武曲大多是社会的底层草根,要说那些出身豪族世家的人会多喜欢,纯粹是扯淡。而这些来自底层草根的士卒心间丘壑也较得良家子的扬武曲将卒幽深。于是,那些出身豪族世家的军官虽说极力想要掌握住昭武曲这么一直敢战的精锐,却一直难以得逞。
    对付昭武曲没法子,豪族世家的子弟对付起扬武曲一干人却是手段层出。这些良家子大多是身世清白的,自然也没有什么作奸作恶的习性。如此,若是别人用恶毒阴狠的法子来对付,这些人也没多少手段能应付。
    如此一来,纵然有那硬骨头想要去抵抗的。却也是被狠狠整治,甚至家破人亡后消停了下来。这样,原本精锐胜于昭武曲的扬武曲一千五百士卒而今就只剩下单单一千一百不到的规模。
    而就是这一千出头的士卒,也是逐渐成了豪族世家的鹰犬私役。若是能被扶苏裁掉,纵然是去长城做工那也有回归的一天。可要是继续被当做私役驱使,只怕一生也就一个仆役的下场。羞辱祖宗不说,对自己孩儿后代也没交代。
    这样的想法在底层士卒底层武官的心中流转,可对于其他的百将、五百主、千人主队而言就不舒坦了。这些人本就是心高气傲的豪族子弟,可碰上了更加强势的扶苏,他们可真是真心倒了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